首頁 > 職責大全 > 病假規定假期辦法

病假規定假期辦法

2024-07-13 閱讀 8352

病假最多可以請多少天?病假期間有工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病假規定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2017病假新規定

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給予324個月的醫療假期。

①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員工,病假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

②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員工,病假為6個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③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勞動法中關于病假的規定及計算方法

一、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后,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二、勞動法短期病假的工資計算基數

根據《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的相關規定,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

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準高于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準確定。

(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按以上原則計算的病假工資基數,均不得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現行標準635元)。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連續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1、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病假工資(又稱疾病休假工資)是按照連續工齡分別確定的:

(1)連續工齡不滿兩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60%;

(2)連續工齡滿兩年不滿四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70%;

(3)連續工齡滿四年不滿六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80%;

(4)連續工齡滿六年不滿八年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90%;

(5)連續工齡滿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病假工資為本人工資的100%.

2、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病假工資(又稱疾病救濟費)也是按照連續工齡分別確定的:

(1)連續工齡不滿一年者,疾病救濟費為本人工資的40%;

(2)連續工齡滿一年不滿三年者,疾病救濟費為本人工資的50%;

(3)連續工齡滿三年及三年以上者,疾病救濟費為本人工資的60%.上述提及的“本人工資”均指按《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規定的原則所確定的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

四、病假工資的計算公式

月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日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當月計薪日×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五、勞動法病假天數的確定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

而以上公式中提到的計薪日概念,是指國家規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小馮單位的制度工作日是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6月份單位制度工作日是20天,如果是5月份就得加上“五一”3天法定休假日,而不是統一的國家規定的20.92天月平均工作天數。

【相關閱讀】全國各地病假工資支付規定

No

來源:地區/部門

法律依據

條文

工資支付

醫療期內

超過醫療期

1

深圳

《深圳市工資支付條例》(2009-7-30)

第四條本條例所稱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是指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為用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應得的勞動報酬。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由用人單位和員工按照公平合理、誠實信用的原則在勞動合同中依法約定,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不得低于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二十三條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醫療,在國家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員工病傷假期工資,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第六十一條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正常工作時間,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所確定的工作時間;

(二)正常勞動,是指員工按照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支付

不支付

2

廣東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實施日期:2005.5.1)

第二十四條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治療,在國家規定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病傷假期工資。

用人單位支付的病傷假期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支付

不支付

3

勞動部

《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4

勞動部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

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㈠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㈡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

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支付

不支付

5

《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

22.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合同期滿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對患重病或絕癥的,還應適當增加醫療補助費。

6

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4]481號】

第六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7

北京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生效日期:2007.11.23)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支付

8

浙江

《浙江省企業工資支付管理辦法(2010修正)》【發布日期:2010.12.21】

第十七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期間,且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省規

定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依法制定的內部工資支付制度的規定,支付病傷假工資。企業支付的病傷假工資,

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

支付

不支付

9

浙江省勞動廳關于轉發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浙勞險〔1995〕231號】

二、關于病假工資的計發問題

1、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病假在六個月以內的,按其連續工齡的長短發給病假工資。其標準為:連續工齡不滿十年的,為本人工資(不包括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物價生活補貼,下同)的百分之五十;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六十;連續工齡滿二十年不滿三十年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七十;連續工齡滿三十年以上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職工因病或因工負傷;連續病假在六個月以上的,按其連續工齡的長短改發疾病救濟費。其標準為:連續工齡不滿十年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四十;連續工齡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五十;連續工齡滿二十年不滿三十年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六十;連續工齡滿三十年以上的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七十。

10

廈門

《廈門市企業工資支付條例》施行日期:2005年5月1日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醫療,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醫療期和工齡長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勞動者病假期間的工資,但不得低于本市當年度最低工資標準

的百分之八十。

支付

不支付

11

天津

《天津市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4年1月1日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

資,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12

陜西

《陜西省企業工資支付條例》施行日期:2004年10月1日

第二十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合

同約定的工資標準的70%支付病假工資,但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13

山東

《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6年9月1日

第二十六條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的,企業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停

工留薪期間的工資。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國家規定的醫療期內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支付病假工

資或者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14

青島

《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4年1月1日

第二十條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以下標準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

(一)在規定的醫療期內,停工醫療累計不超過6個月的,由用人單位發給本人工資70%的病假工資;

(二)在規定的醫療期內,停工醫療累計超過6個月的,發給本人工資60%的疾病救濟費;

(三)超過醫療期,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組織勞動能力鑒定的,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疾病救濟費。

病假工資和疾病救濟費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最高不超過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條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勞動者本人患病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實

際工作月數的月平均工資計算。

支付

支付

15

安徽

《安徽省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7年1月1日

第二十二條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在國家規定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

和集體合同的約定向勞動者支付病傷假工資。病傷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16

廣西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施行日期:2004年1月1日

第二十二條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停止工作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

支付工傷津貼。

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在規定醫療期被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歸的標準支

付病假工資。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

支付

不支付

17

貴陽

《貴陽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施行日期:2005年3月1日

第二十七條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企業應當按約定的病假工資支付計算標準支付勞動者病假工資。病假工資支付計算標準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沒有約定病假工資支付計算標準的,按勞動者本人工資支付。

支付

不支付

18

河北

《河北省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3年2月1日

第二十二條勞動者因工傷或者患職業病停止工作在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支付工傷

津貼。

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在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標準支付病假工資或

者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

支付

不支付

19

湖南

《湖南省工資支付監督管理辦法》施行日期:2004年1月1日

第二十二條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治療,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

家和本省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傷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病傷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的80%。

支付

不支付

20

吉林

《吉林省企業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施行日期:2007年10月29日

第二十四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治療,在規定醫療期內,企業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有

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21

江蘇

《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施行日期:2005年1月1日

第二十七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且在國家規定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工資分配制度的規定以及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

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支付

不支付

22

江西

《江西省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7年7月1日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醫療的,在醫療期內的工資待遇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

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在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傷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病傷假工資,在扣除其本人按照規定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其他費用之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

支付

不支付

23

《江西省企業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實施日期:2005.07.06】

第十八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且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或者按依法制定的內部工資支付制度的規定,支付病傷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的病傷假工資,在扣除職工個人按規定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其他按規定應繳納的費用之后,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確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24

遼寧

《遼寧省工資支付規定》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

第二十八條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的,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

或者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但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不支付

25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勞動者工資保障規定》施行日期:2007年7月1日

第二十條勞動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治療,在規定的治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勞動者病假期間的工資,但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勞動者因工負傷期間的工資支付按照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

支付

不支付

26

南京

《南京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施行日期:2003年11月1日

第十九條勞動者患病停止工作,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或者本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

者病假津貼。未約定病假津貼的,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支付。

病假津貼原則上不得低于當地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支付

支付

27

珠海

《珠海市企業工資支付條例》施行日期:20**年1月1日

第十九條勞動者患病停止工作,在規定醫療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勞動合同約定的病假津貼標準支付

勞動者病假津貼。超過醫療期的,按不低于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支付

不支付

28

廣州

《廣州市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管理實施辦法》【穗勞福字[1998]5號】

第十一條職工享受的疾病津貼(病假待遇)標準,按下列辦法計發:

一、對在12個月內病假累計不滿6個月的職工,本年的病假工資,以上年度本人月均工資總額(下稱月均工資)為基數,如超過上年度市屬(縣級市,下同)職工月均工資,則以上年度市屬職工月均工資為基數,連續工齡不滿5年,按45%發;滿5年不滿10年,按50%發給;滿10年不滿20年,按55%發給;滿20及以上,按60%發給。獲得各級政府授予勞動模范(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的職工,按65%發給。享受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離休、退休待遇的職工,按70%發給。

二、對在12個月內病假累計滿6個月及以上的職工,本年的疾病救濟費,以上年度本人月均工資總額為基數(如超過上年度市屬職工月均工資,則以上年度市屬職工月均工資為基數),連續工齡不滿10年,按40%發給;滿10年不滿20年,按45%發;滿20年及以上,按50%發給。

獲得各級政府授予勞動模范(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的職工,按55%發給。享受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離休、退休待遇的職工,按60%發給。從下年度起,單位按不低于本企業職工工資增長的70%水平,適當調整長期病休待遇。

三、單位根據實際,可在上述計發比例的基礎上提高5%-10%的比例計發病假待遇。

四、按上述標準計發病假待遇后,如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80%的,需給予補足;如超過本人本年正常上班月(日)均工資收入的,按本人本年正常上班的工資收入的80%發給。

29

上海

上海市勞動局《關于加強企業職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職工疾病休假期間生活的通知》【滬勞保發(95)83號】

四、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計發;

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其中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本人工資按職工正常情況下實得工資的70%計算。

五、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待遇低于本企業月平均工資40%的,應補足到本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低于本市在職職工定期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的,應補足到本市在職職工定期生活困難補助標準。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待遇高于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發。

支付

支付

30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的通知【滬府發〔2015〕40號】

二、醫療期按照勞動者在本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設置。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第1年,醫療期為3個月;以后工作每滿1年,醫療期增加1個月,但不超過24個月。

五、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期間累計病休時間超過按照規定享受的醫療期,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31

《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施行日期:2016年8月1日)

九、企業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當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在依法享受婚假、喪假、探親假、病假等假期期間,企業應當按規定支付假期工資。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為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正常出勤月工資,不包括年終獎,上下班交通補貼、工作餐補貼、住房補貼,中夜班津貼、夏季高溫津貼、加班工資等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有明確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實際履行與勞動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按實際履行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二)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未明確約定,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有約定的,按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約定的與勞動者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均無約定的,按勞動者正常出勤月依照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的70%確定。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不得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2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實施日期:2004.11.01】

一、病假待遇

疾病休假工資標準: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2、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3、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4、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5、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疾病救濟費標準: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

1、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2、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3、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33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的通知【滬府發〔2015〕40號】

二、醫療期按照勞動者在本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設置。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第1年,醫療期為3個月;以后工作每滿1年,醫療期增加1個月,但不超過24個月。

三、勞動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應當延長醫療期。延長的醫療期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具體約定,但約定延長的醫療期與前條規定的醫療期合計不得低于24個月。

34

重慶

《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生效日期:2000.07.01)

第四條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內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二)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給;

(三)連續工齡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給;

(四)連續工齡滿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95%發給。

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上浮5%。經濟效益差,難以達到上述標準的企業,經本企業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可以適當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過各個檔次標準的5%。如情況特殊超過5%的,應報所在區縣(自治縣、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

第五條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給;

(二)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5%發給;

(三)連續工齡滿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支付

不支付

篇2:病假期限規定辦法

病假期限規定【1】

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

而以上公式中提到的計薪日概念,是指國家規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小馮單位的制度工作日是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6月份單位制度工作日是20天,如果是5月份就得加上“五一”3天法定休假日,而不是統一的國家規定的20.92天月平均工作天數。

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2】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后,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病假工資計算方式【3】

1、對于病假工資,用人單位可以在合同中與職工進行約定,只要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80%就可以。

根據勞動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0.9天和67.4小時,可以照此折算出員工日平均工資。

2、對于事假工資,企業完全可以不支付。

3、職工請事假(含病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實行照發工資的制度。

企業根據職工的不同性質而實行不同的制度,企業中的工人由于享受加班加點工資待遇,所以一般在事假期間不發工資;企業中的行政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不享受加班加點工資待遇,請事假每個季度在兩個工作日以內的,照發工資,超過兩個工作日以上的,其超過天數不發工資。

職工休探親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在規定的探親假期間和路程期間內,照發本人的標準工資。

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時,經過單位領導批準,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期。

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前去料理喪事的,可以根據路程遠近,給予路程假。

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工資照發。

職工可以享受本單位的帶薪年休假。

年休假一般為5至15天。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