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患病醫療期規定辦法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職工患病醫療期規定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一、醫療期的計算
1、醫療期與病假的關系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2條規定,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而病假指醫院確定治療需要的時間,沒有期限限制,僅需要醫院出具證明就可以。
醫療期可以長于病假,也可以短于病假。
2、醫療期期限的計算方法
總工作年限
本單位工作年限
醫療期
累計病休時間段
10年以下
5年以下
3個月
6個月
5年以上
6個月
12個月
10年以上
5年以下
6個月
12個月
5年以上10年以下
9個月
15個月
10年以上15年以下
12個月
18個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
18個月
24個月
案例:小王2014年7月大學畢業后入職深圳某公司,擔任公司的銷售員,月工資標準5000元,2015年5月小王在家體檢時檢查出患有疾病,需要住院治療,2015年5月11日小王開始住院并向公司提出病休申請,5月13日公司同意小王病假申請,休完1個月病假后,小王返回公司工作2個月后,后又感不適,小王又請假2個月,公司予以批準,病假到期后,小王又向公司申請延期一個月,公司不予批準,認為小王的病假已經超過了醫療期,且小王的病情沒有那么嚴重,理應回來上班工作,但小王認為自己仍需要看病,雙方僵持不下。
為此公司想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以醫療期滿后小王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小王則認為其得了重病,需要經由勞動能力等級鑒定委員會確認后方能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6個月的醫療補助費。
雙方為此爭執不下,公司欲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問題:
1、小王的醫療期應至何時結束,如何確定其醫療期及醫療期工資?
2、小王醫療期滿后,公司是否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3、公司與小王解除勞動合同時是否需要補償,該如何補償?
4、公司該如何操作?
根據上表,小王大學畢業即到深圳某公司工作,其總工作年限10年以下,在深圳本單位的工作年限5年以下,故其享受3個月醫療期,應在6個月累計病休期內休完。
對于累計病休期,《關于貫徹的通知》第一條中有規定:"1.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應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
其它依此類推。
小王5月11日開始休病假,享有3個月醫療期,其并未一次性休完3個月醫療期,故其累計病休期至11月11日。
從5月11日至11月11日,小王可以累計請假3個月。
那么3個月到底是多少天,有的月份30天,有的月份31天,如何確定具體的天數?對此,法律并未有明確的規定。
深圳法院系統有關裁判指引認為,醫療期的計算,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九十八條的規定,當事人約定期間不是以月的第一天起算的,一個月為三十日。
即如果間斷休的病假,一個月按三十日計算,則3個月病假為90日。
如果勞動者不間斷休病假,則應分為以月的第一天開始和非以月的第一天開始其休病假兩種情況。
如從5月1日開始不間斷休3個月病假,醫療期應計至7月31日。
如從5月11日開始不間斷休3個月病假,則應按90日確定,即醫療期至8月8日止,而不是8月10日。
小王是間斷休病假的,從5月11日開始休一個月,非從月初開始休,故應按30天作為一個月計算病假。
休息30天至6月9日,6月10日開始工作兩個月(這里的兩個月不是按一個月30天計算,而是日歷上的兩個月)至8月9日,8月10日開始休兩個月(即60天)病假至10月8日醫療期滿。
需要注意的是醫療期包括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
《關于貫徹的通知》第一條中有規定:“---2.病休期間,公休假日和法定節假日包括在內”。
3、醫療期能否多次享受
如果勞動者沒有休滿醫療期,在一定期限后,仍可以重新享受醫療期。
如醫療期為3個月的勞動者,其在6個月內累計病休不足3個月的,自第一次病休之日起6個月后,仍可享受3個月的醫療期。
如果小王第二次請病假不是從8月10日開始,而是從10月10日開始請假2個月(60天),則至11月11日累計病休期滿,其累計病休時間并未超過90天,那么從11月12日開始小王的醫療期又變為90天。
小王的醫療期并非至12月8日結束,而從11月11日開始,小王又享受90天醫療期,最長可以休至明年2月9日。
換言之,小王可以從10月10日一直休病假至明年2月9日醫療期才屆滿。
4、醫療期病假工資的支付標準
醫療期工資的支付標準,國家、省、市規定的標準并不相同:勞部發(1995)309號規定,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篇2: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3個月的按6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6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9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2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8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24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醫療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負傷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并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醫療期滿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本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