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實施方案格式
為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安全社區建設的通知》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區安全社區建設,提高全民安全意思行為能力,有效防止和減少各類事故與人員傷亡,結合我區實際及《營口市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營安委發[2012]26號)特制本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倡導“安全、健康、和諧”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立足“安全服務、持續改進”的原則,充分運用政府和社會的力量,形成公眾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機制,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安全文化和社區環境建設,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提高社區成員的安全意思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減少各類事故和人員傷害。
二、總體目標
各辦事處、工業園區全面啟動安全社區建設,向企業主導型及國家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安全社區建設重點傾斜。2012年全區有一個安全社區通過預驗收,“十二五”末期力爭全區全部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命名的安全社區達到1個。
三、組織領導
站前區安全社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切實做好安全社區建設推進工作,對各辦事處、工業園區安全社區建設工作進行督促和指導。區安委會辦公室要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指導協調有關安委會成員單位和其他專業部門、社會團體、自愿者等社會資源,參與安全社區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資源支持。
四、實施步驟
安全社區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工程。我區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堅持穩步推進,力爭盡早、盡多的社區達到市級、省級、國家級安全社區的要求。具體工作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2年)
一是做好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制定下發《站前區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實施方案》,層層動員部署;二是學習宣講安全社區理念和創建標準;三是調查摸底,了解社區建設的總體情況,摸清相關的人文資源,為啟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打好基礎;四是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開展全社會的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安全社區創建氛圍。
(二)創建試點階段(“十二五”中期)
一是啟動創建安全社區的試點工作;二是建立安全社區創建試點工作指導和交流平臺,定期開展創建工作交流活動,促進試點社區經驗和信息共享;三是加強試點社區基礎管理:四是申請驗收,對符合安全社區創建基本要求的試點社區,經區安全社區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初審合格的,上報市安全社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申請驗收。
(三)全面推進階段(“十二五”末期)
在總結安全社區創建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區全面推進,逐步達到總體目標。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安全社區建設是提升公民安全意思,提高社區安全管理水平,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惠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與健康的系統工程。各辦事處、工業園區要把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成立創建工作領導機構,充分整合資源,建立安全社區創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職責明確,高效協調的工作機制。認真研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抓實抓好,確保安全社區創建工作領導有力、指揮有序、協調有效、運行良好。
(二)因地制宜,保障有力。各辦事處、工業園區要圍繞安全生產工作重點,結合實際情況,參照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社區建設基本要求》(AQ/9001--2006)。在摸清社區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掌握社區人群傷害的趨勢與發布特點,明確高危人群、高風險環境、脆弱群體的基礎上,認真制定方案,明確工作重點、目標、方法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做好安全社區創建活動工作,并發動社區內的民間組織、單位和居民共同參與安全社區創建活動。各辦事處、工業園區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努力克服創建工作遇到的各種困難,增強安全社區建設的投入。各辦事處、工業園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通力協作,大力支持,及時解決安全社區創建中遇到的問題,為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力、財力和組織保障,確保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三)突出重點,治理隱患。各辦事處、工業園區要根據創建活動要求,加強工作,督促檢查,把創建活動落實到實處。加強對社區內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及公用設施的隱患排查,通過各種方法、途徑收集事故傷害、隱患、社區家庭、公共設施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掌握高危人群、高風險環境、脆弱群體傷害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隱患治理,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區事故和傷害發生率。
(四)加強考核,持續改進。安全社區建設工作將納入對各辦事處、工業園區的安全生產目標任務考核。各辦事處、工業園區要一級抓一級,層層簽訂創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監督和考核。要不斷總結安全社區建設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全面推動我區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穩定發展。
篇2:安全社區創建安全績效評審制度
安全社區創建安全績效評審制度
1、項目安全績效評審工作在安全社區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安全社區創建辦公室具體組織實施。
2、各項目組的評估應寫入項目年度計劃中,項目完成后應由項目組撰寫評估報告,創建辦公室負責檢查初評,領導小組最終審核評估。
3、績效評估的具體實施主要包括聽取項目組匯報、實地考察等。
4、每年對各項目的績效評估不少于一次。
5、各項目組應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完善各項安全促進項目,并在下次評估中體現改良的方面。
6、各項目組的評估要及時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包括文本資料、影象資料和電子資料),做到有計劃,有記錄,并及時歸檔。
篇3:安全社區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安全社區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一)危險源識別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2、實效性原則;3、有限范圍原則;4、方法的科學性原則;5、適宜性原則;6、預防性原則;7、輸出性原則;8、真實性原則
(二)危險源的分類
1、按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種時態;2、按嚴重程度分類:正常、異常、緊急情況;3、按照危害類型分類:機械危害、物理危害、生物性危害、人機工程危害、化學危害、行為危害。
(三)危險源識別方法
危險源辨識為單獨或聯合使用下列常見方法:1、安全檢查表法;2、預先危害因素識別法;3、現場觀察法;4、座談法;5、安全調查表法。
(四)危險源識別的步驟危險源識別的一般步驟為:
1、調查確定危險源。通過調查、了解、收集過去的經驗及事故情況,結合現場檢查、判斷等辦法來確定危險源并進行分類。2、識別危險轉化條件。3、進行危險分級。危險分級是確定危險程度,提出應重點控制的危險源。危險源等級可分為以下三級:A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多人傷亡或引起火災、爆炸,造成設備、廠房設施毀滅性破壞者,或雖事故程度不太嚴重,但事故頻率高,經常造成人員傷亡和影響生產者。B級,可能造成一人死亡或雖未死亡但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終身致殘重傷)的傷害。C級、可能造成人員微傷、輕傷、或傷愈后不影響正常生活。4、制定危險預防措施。從人、物、環境、管理等方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五)危險源風險評價管理規定
1、危險源劃分的依據,是根據引發事故“四要素”為依據,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環境條件。
2、危險源風險評價級別確定的規定(1)A級由街道安全促進委員會確定,并對B級進行審查批準(2)B級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確定,并對C級進行審查批準(3)C級由各社區工作小組確定,并開會討論后上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審查批準。
3、危險源評價管理程序(1)由各社區工作組進行討論確定社區危險源。(2)危險源確定后進行分級,并由社區工作小組討論控制措施,匯總上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3)街道安全工作組將各社區上報的危險源匯總后,召開危險源確認研討會,對社區確定的危險源、控制措施、責任人是否妥當,進行認真研討后上報街道安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