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房產后勤管理部項目移交管理辦法

房產后勤管理部項目移交管理辦法

2024-07-14 閱讀 7343

物業房產后勤管理部項目移交管理辦法

1.目的

規范項目移交流程,保障房產后勤管理部管理項目與物業服務中心順利交接。

2.適用范圍

房產后勤管理部待移交項目。

3.職責

部門/崗位崗位職責

房產后勤管理部負責人全面統籌、監督項目移交所有事宜,與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對接移交項目主要人員、日期、流程等相關事項。

房產后勤管理部業務負責人負責項目移交具體事宜,與物業服務中心對接移交人員、物資、資料、未完成事項等,了解項目主要負責人員思想動態。

房產后勤管理部項目負責人了解項目人員思想動態,維護移交期間工作的正常開展,項目小組未完成事項及其他資料移交。

房產后勤管理部資產管理員確定及移交借用、代管、移交物資。

房產后勤管理部人事管理員整理移交人事資料并轉交。

房產后勤管理部安全負責人整理、移交項目鑰匙,了解安全員思想動態,維護移交期間工作的正常開展。

房產后勤管理部保潔負責人了解保潔人員思想動態,維護移交期間工作的正常開展。

注:以下房產后勤管理部簡稱房管部、物業服務中心簡稱服務中心

4.方法與過程控制

4.1.確定移交日期、流程

4.1.1服務中心負責人、后勤負責人、人事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保潔負責人提前進駐待移交項目,了解項目具體情況、項目人員工作狀況、思想動態,做好交接前期準備工作;

4.1.2房管部負責人與服務中心負責人提前三十天確定移交日期、移交當天具體流程;

4.1.3房管部負責人與服務中心負責人提前二十五天確定移交工作雙方具體對接人;

4.1.4房管部與服務中心提前二十五天召開移交準備會,明確各具體對接人分工及職責,安排相關工作。

4.2人員及人事資料的移交管理

4.2.1房管部各級負責人、服務中心各級負責人在項目移交前三十天召開移交項目的全員溝通會,了解員工思想動態,做好員工的引導工作,保證移交工作的順利進行;

4.2.2房管部各級負責人在移交前二十天完成與下屬的面談、填寫《面談表》,了解員工思想動態,確定移交人員;

4.2.3房管部業務負責人與服務中心人事負責人提前十五天對接、確定移交人員名單;

4.2.4房管部人事負責人提前十天整理移交人員的人事資料,保證移交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

4.3樣板房、銷售廳、項目部、銷售部及其他物資的移交管理

4.3.1房管部資產管理員提前二十天對項目內所有物資清單進行清點,制作《移交物資清單》、《代管物資清單》、《借用物資清單》;

物資類型內容

移交物資安全員制服、保潔員制服、清潔用品、安防器材、維修材料、宿舍用品等。

代管物資樣板房物資、銷售廳物資、項目部物資、其他營銷物資。

借用物資洗衣機、鐵架床、辦公臺、辦公椅、電視機、電話機、電腦、貨架、對講機、強光燈、自行車、維修工具等。

4.3.2《移交物資清單》報房管部負責人審核,地產項目部、銷售部、財務部審批、定價;

4.3.3《借用物資清單》、《代管物資清單》報房管部負責人審批。

4.4鑰匙、其他資料及項目小組未完成事項的移交管理

4.4.1房管部項目負責人提前十五天整理移交項目的鑰匙、其他資料,地產相關負責人、禮儀活動公司、銷售區域設點商家、周邊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相關資料及合作關系,制作《管理用鑰匙清單》、《電話聯系表》,必要時引導物業服務中心人員與以上單位相關人員見面溝通;

4.4.2房管部項目負責人提前五天整理項目未完成事項,制作《未完成事項列表》。

4.4.3房管部對于該項目移交之后仍在履行的合同或協議轉交服務中心,例如:清潔外包服務合同,租賃合同等,便于服務中心繼續監督管理。.

4.5項目移交流程

4.5.1交接雙方部門的分管總經理助理、公司人力資源部、品質管理部派出代表參加項目移交儀式,房管部負責人就移交項目的工作進行總結,服務中心負責人就組織架構、人員分工及服務中心規劃進行介紹;

4.5.2公司分管總經理助理、房管部及服務中心負責人對移交人員的疑問進行現場解答;

4.5.3根據各對接人分工和職責,各交接人到現場根據清單進行人員、文件、賬目、實物、事項核實交接,并在相關表格上簽字確認;

4.5.4移交過程中若發現問題,各交接人及時跟進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向房管部、服務中心負責人進行匯報。

5、項目移交后工作協助

5.1涉及到移交之前房管部所發生的費用,仍需由房管部相關人員負責落實。

5.2服務中心的食堂、職員宿舍、辦公室等裝修投入使用之前,房管部相關設施暫時維持原狀,協助服務中心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5.3移交人員思想波動較大,房管部有責溝通協調,協助服務中心穩定人心。

5.4移交后一個月內,移交職員及工作處于磨合階段,房管部隨時接受服務中心咨詢或提供指引。

6.相關文件:

VKWY7.5.1-Z02《鑰匙管理程序》

7、記錄表格:

VKWY6.2-Z01-01-F3《面談表》

VKWY7.5.1-Z02-F3《管理用鑰匙清單》

VKWY7.5.5-Z01-F5《員工物資領用清單》

VKWY7.5.1-J06-03-F1《移交物資清單》

VKWY7.5.1-J06-03-F2《代管物資清單》

VKWY7.5.1-J06-03-F3《借用物資清單》

VKWY7.5.1-J06-03-F4《移交人事資料清單》

篇2:鉆探現場施工監管驗收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為了切實抓好我礦井下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嚴格落實執行好“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原則,杜絕盲目揭露構造及水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鉆探現場施工、監管、驗收及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1、探放水隊必須按設計要求在工作面布置鉆孔進行探放水或超前鉆探,地測科人員負責監管。

2、鉆探完成后,探放水隊負責人必須認真填寫超前鉆探安全確認簽字移交單。

3、探放水隊負責人和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必須在施工現場進行簽字移交,不得在其他地點進行移交或口頭移交。

4、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如發現工作面現場探放水和超前鉆探或鉆孔不符合設計要求有權拒絕施工。

5、如果鉆探過程中發現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6、在移交單上負責人未進行簽字的不得進行作業。

篇3:機電設備移交驗收管理制度

一、設備驗收移交范圍:

1、將安裝準備完畢,交付使用的采掘工作面設備進行竣工驗收移交。

2、對已停用的采掘工作面設備驗收移交。

3、生產過程中,對更替或減縮下來的設備進行出井前后的驗收移交。

4、對機電設備修復后與交舊領新時的驗收移交。

5、對各單位在用、在冊保管設備的移交。

二、設備移交驗收辦法:

1、在新工作面設備安裝完工后,應服從調度室負責組織的現場移交驗收。

2、采后工作面的設備,由調度室組織機電科、使用單位和接收單位,進行現場清點驗收移交。

3、在生產過程中,更替或減縮下來的設備由機電科、使用單位,回收出井單位進行地面驗收移交。

4、機電設備修復后,由修復單位與委托單位進行實物驗收移交,由機電科設備管理人員及機電專業技術人員參與。

5、新領設備時,由領用單位和發放單位進行實物驗收移交。

6、各單位在用與在冊保管設備由機電科歸口單位與使用保管單位進行帳目實物移交。

7、設備在驗收移交時,要詳細核實檢查,并留有記錄。首先移交數量,對質量問題、項目欠缺問題要當時查對。由負責單位定期處理或記載,必要時可由礦組織專題會議裁定。

8、設備驗收移交時,必須按標準要求嚴格進行檢驗,各有關部門要進行驗收前的嚴格檢查,對設備質量、防爆完好質量是否按技術要求安裝等問題實行逐臺逐項的檢驗,如存在上述問題,責任單位負責處理解決。礦將具體考核情況給予罰款和質量工資分解。

9、驗收移交前,機電科有關隊組應和各單位進行對帳核實,以供機電部門掌握實際情況。

10、在設備驗收移交后,填寫“設備驗收移交單”一式三份,由參加驗收移交的主要負責人簽字。移交單位、使用接收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各保存一份。填寫驗收移交單時,要臺臺件件分類填寫。

三、設備驗收移交管理辦法:

1、在設備驗收移交后,設備使用單位由于生產需要,進行設備更替或裁減時,必須把更替或裁減下來的設備配件等及時出井,交有關部門,以便注銷在冊,否則,發生丟失,損壞設備,均按有關文件執行處罰。

2、在設備驗收移交后,設備使用單位必須立即著手安排設備的包機工作,定人、定點、定職責,五天內把包機合同交設備組。各有關部門同時要立即開展正常的考核與檢查。

3、在設備停用階段,閑置、損壞待修期間而未出井移交有關部門的,原使用單位負責維護看管,其設備同屬檢查考核范圍。

4、凡屬批量領用設備或整體領用安裝設備時,領用單位和安裝單位,必須提前根據圖紙制定設備領用計劃,交設備管理部門審核批準,并辦理臨時移交手續,作為領用單位或安裝單位以后移交前的核對依據。在此期間,發生丟失、損壞,按有關文件執行,安裝單位領用沒移交前由安裝單位負責,移交后由接管單位負責。

5、設備主管部門要把所有的設備,包括五小電器和電纜,應統一編號。下井設備無編號者,一律不準下井。現井下設備應把編號逐步補齊,做到帳、卡、物、圖、牌板對口,并做日常的動態跟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