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處工程竣工移交管理實施規定
基建處工程竣工移交管理實施辦法
一.提請竣工報驗工程項目必須是由施工方自檢,經監理驗證合格的項目,必須是通過規劃、消防、人防、質量監督等政府部門驗收合格的項目。
二.竣工驗收由主管校長牽頭基建處具體組織學校內部有關管理與使用單位進行事前聯合檢驗。
三.驗收不合格的工程必須進行整改,經整改合格后,方能重新組織驗收。
四.基建處代表學校與施工方辦理工程移交手續。移交實行轉單制,各有關崗位人員和使用單位須按要求對相關事項確認后在轉單上簽字。
五.質量標準符合國家規范和北京市有關規定、經施工、監理和基建處合驗,質監部門備案認證合格的產品,由基建處組織向房屋產權管理單位(房產部門)進行一次性整體工程的移交,房屋產權管理單位應及時辦理交接手續,雙方應在移交表上簽字蓋章。
六.對移交后的工程,基建處按國家規定的期限和標準實行質量保修。
七.清理現場。施工單位的臨時設施、建筑垃圾應限期清理。
八.工程竣工移交后,基建處應及時向學校檔案館移交有關檔案資料。
九.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基建處負責將工程驗收情況及交付使用時間在校園網及時予以公告。
十.使用單位應配備主要設備操作人員并在竣工驗收前到位并接受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獨立上崗。
篇2:工程管理制度竣工驗收及移交管理辦法
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竣工驗收及移交管理辦法
為對工程竣工驗收和移交實施有效管理,特制定本辦法。本辦法由工程部負責實施。
一、驗收的基本程序工程驗收應遵循三級驗收的基本程序,即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初驗、工程部驗收。
二、竣工驗收應具備的條件:1、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施工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2、完整的技術檔案資料;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技術證明文件和檢驗試驗報告;4、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5、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6、其他竣工必須的技術整理。
三、工程的竣工驗收
1、單位工程的竣工驗收:
(1)單位工程及根據行業施工特點由公司專門委托專業施工單位的子單位工程(如高、低壓供、配電工程、天然氣工程、智能化系統工程、消防報警系統、電梯工程等)在完成施工合同規定的全部施工內容后,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單位正式申請驗收、同時按照《工程檔案管理辦法》提交全套的竣工驗收資料一式四份。
(2)監理單位應在收到施工單位驗收申請后的工4日內,完成竣工資料審查工作,并組織監理人員進行驗收檢查,并將現場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和問題書面匯總,通知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完畢,經監理單位復查合格后,由其審查完畢的竣丁資料及清單,連同全套驗收資料及清單以及監理單位工程質量評價報告、監理質量報告等一式四份提交建設單位,申請工程正式驗收。
(3)公司在收到驗收報告的14日內,完成對施工單位竣工報告和資料的復查,核對監理單位報送的監理報告、質量檢驗資料的審查。通知并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進行工程的竣工驗收。對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及問題書面匯總通知有關責任方并限期整改完畢。經復查合格后書面簽署由監理單位簽發的《竣工驗收書》一式四份。單位工程進入缺陷責任期。
2、單項工程竣工驗收
(1)單項工程(或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所包含的所有單位工程均驗收完畢方具備單項工程的竣工驗收條件。
(2)根據公司批準的工程項目分期建設計劃的要求,先期竣工的單位工程(或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應在完成竣工驗收后移交物業公司。
(3)單項工程(或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在完成施工合同規定的全部內容、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單位正式申請驗收,同時按照《工程檔案管理辦法》提交全套的竣工驗收資料一式四份。
(4)監理單位應在收到施工單位驗收申請后的14天內,完成竣工資料審查工作,配合工程部向政府質檢站報送“竣工驗收質量監督通知書”及相關資料,并會同質檢站、建設單位進行驗收檢查,同時將現場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及問題書面匯總,通知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完畢,經監理單位復查合格后,由監理單位將審查完畢的竣工資料及清單、連同全套監理驗收資料、清單,及監理單位“工程質量評價報告”、“監理質量檢驗報告”等按照竣工驗收備案的要求一式四份提交工程部,由工程部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5)竣工驗收時,應按要求通知質檢站進行驗收的監督工作。
(6)對驗收工作中發現的缺陷問題書面匯總通知責任單位,并限期整改完畢,經復查合格后,書面簽署由監理單位簽發的《竣工驗收書》一式四份。單項工程進入缺陷責任期。
(7)單項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并辦理移交前,由施工單位負責對已完成工程的保管和維護。
3、建設項目或分期建設項目的綜合驗收建設項目所有內容均完工并通過竣工驗收后,由工程項目的監理單位向工程部提交項目竣工驗收報告,工程部在審查通過監理單位的竣工驗收報告后,按照《建設項目綜合驗收管理辦法》的規定組織項目的綜合驗收。
四、工程移交
1、建設項目移交驗收應具備的條件(1)工程項目已竣工并經質檢站、人防、消防、防雷等有關部門驗收合格;給排水(含熱水)、電氣、天然氣、有線電視、暖氣等已接通,信息及電話具備裝機條件。(2)工程項目竣工資料齊全:包括管線圖資料、竣工圖。室外工程完成,形成封閉環境。
2、建設項目移交工作程序
(1)工程部代表公司作為項目移交驗收工作的牽頭單位;
(2)工程部根據項目建設進度要求,在工程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后的7天內完成向物業公司的移交。工程部應在擬定的移交日期前7天以書面方式通知移交驗收相關單位,并將經公司批準的移交驗收應提交的資料提交物業公司。
(3)移交驗收應提交的資料
a)單項工程移交清單b)竣工驗收報告及相關質量檢查資料一套c)竣工圖紙一d)房屋鑰匙e)各種智能卡(電、天然氣、冷水、熱水、暖氣等)。
(4)移交驗收的程序a)物業公司根據工程移交清單逐項檢查核對。b)參加驗收人員在工程移交清單上簽字,物業公司將一份清單返回工程部驗收,移交工作完成。
篇3:學院建設項目竣工移交管理辦法
學院(校)建設項目竣工移交管理辦法
為了進一步理順建設項目竣工移交過程中校內各部門間的工作關系,明確各單位的職責,規范建設項目移交期間及移交后的操作程序,現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條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各類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市政設施、專業管網、園林綠地、景點小品等,不論是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不含修繕工程),在其工程完工并通過竣工驗收后,都必須辦理校內部門間的移交和入賬手續。
第二條校內與建設項目竣工移交有關的部門是:基建處、物資設備處、財務處、后勤管理處、保衛處、綜合檔案室以及其他相關的項目使用單位。其中:
--基建處負責項目竣工驗收移交及項目移交后保修期內的維修工作;
--物資設備處負責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移交過程中物資設備入庫、建賬以及質保期后的維修工作。物資設備處對物資設備移交后進行宏觀管理,日常管理、維護、運行和服務工作由使用單位負責;
--財務處負責辦理固定資產的入賬等會計核算手續;
--后勤管理處負責各類房屋建筑、市政設施、專業管網、園林綠地、景點小品等的接收和接管后的管理、維護、運行和服務工作;
--保衛處負責各類消防(含室內和室外)、公共安全、防空、防盜設備、設施的接收和接管后的日常管理、維護工作;
--綜合檔案室負責接收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查閱、參考價值的文件資料。主要包括工程項目的提出、調研、可行性研究、評估、決策、計劃、勘測、設計、施工、監理、竣工等活動中形成的文字、圖紙、音像制品等文件材料;
各使用單位行使用戶權利并承擔正確、合理使用建(構)筑物的各項義務。
第三條建設項目竣工移交的必備條件是:單項工程竣工驗收合格。
第四條建設項目移交驗收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在工程項目達到竣工驗收條件時,其移交驗收程序分為:
1.已委托工程質量監督的建筑工程,由施工單位向工程質量監督部門申報工程驗收,基建處組織工程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及相關分包單位,同時通知院紀檢審計部門、后勤管理處、物資設備處、保衛處、綜合檔案室、相關使用部門共同參與對工程進行驗收。
2.沒有委托工程質量監督的建筑工程,由基建處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及相關分包單位,同時通知院紀檢審計部門、后勤管理處、物資設備處、保衛處、綜合檔案室、相關使用部門共同參與對工程進行驗收。
(二)基建處組織工程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在驗收過程中提出的工程質量問題,監理單位簽署整改意見。
(三)基建處組織施工單位及設備供應商把有關工程系統操作規程、產品說明書等移交給后勤管理處、物資設備處、保衛處,價值在10萬元以上設備的隨機材料同時移交綜合檔案室。
(四)填寫交接驗收記錄表,完成有形固定資產移交工作。記錄表格見附件。
第五條項目移交內容。
(一)建設項目實體,項目實體包括:
1.主體工程:土建、給排水、暖氣、通風空調、強電、弱電工程;
2.專項工程:消防、人防、電梯、超凈恒溫、電磁屏蔽、防微振等;
3.室外工程:包括化糞池、消防水池、地溝、給排水設施、供暖設施、供電設施等;
4.配套工程:變電所、泵房、生活水箱房、換熱站等構筑物。
(二)與建設項目配套的通用設備和利用建設項目資金購置的不依附于建筑物的專用設備;
(三)項目管理、使用和設備、設施運行中必備的技術文件,如給排水、消防、熱力、電氣、通風等系統原理圖、《保修合同書》、特殊設備、設施和特殊部位的使用要求或技術說明等。
第六條項目移交程序。
(一)房屋建筑的移交在征得主管校長同意的前提下,由基建處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共同進行。具體的移交程序為:
1.在介紹和了解項目基本情況,各方無異議的基礎上,由基建處向有關方面移交項目管理權及房門鑰匙。其中:房屋建筑交由后勤管理處統一分配;配電室、配電柜(箱)、網絡控制室、電視電話配線間、管道井、設備層(間)、泵房、校園圍墻、人防出入口等交后勤管理處;消防移交保衛處;設備移交物資設備處;
2.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購置的專用設備,由基建處統一列清單,會同物資設備處共同驗收,由使用單位在清點、核對、建卡入帳后,正式投入使用并交使用部門接收管理;
3.與后期運行、管理、使用有關的資料(包括水、電、暖竣工圖紙、各個系統操作規程、產品說明書、參建單位名單、聯系人及電話等),在交接過程中,一并以書面文件的形式向相關部門進行移交。工程最終造價等資料,在審計定案后移交;
4.基建工程驗收、決算完畢后,其檔案應及時上交院綜合檔案室。基建檔案資料移交時,應填寫基建檔案移交目錄(一式兩份),綜合檔案室對移交檔案進行歸檔質量核查驗收,準確無誤后辦理移交手續。
以上移交過程結束后,各有關部門在《**學院建設項目竣工移交清單》和《設備移交清單》上簽字、蓋章,并依據其辦理相關固定資產的轉賬、入賬手續。
第七條項目移交使用后的管理責任。
(一)建設項目移交后因設計、施工原因所遺留或后期正常使用期間出現的問題,按保修合同約定的范圍和期限仍由基建處負責處理。保修范圍和期限為:
1.土建工程:[1]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2]屋面工程、防水工程,保修期五年;[3]其他工程,保修期二年;
2.安裝工程:[1]給排水、電氣工程,保修期二年;[2]供熱、供冷系統工程,保修期為自交工之日起兩個采暖期、供冷期;[3]建筑室內耗材(燈管、燈泡等),保修期半年;
3.裝修及室外工程,保修期二年;
上述項目保修期內出現確屬工程質量問題,工程使用單位通知基建處由基建處負責聯系相關施工單位、供貨商進行維修;保修期內因人為損壞、不可抗力損壞及使用不當損壞,不屬于保修范圍。
(二)建設項目一旦移交使用,其正常的管理、運行工作,由有關部門負責,維修責任按保修合同執行。
(三)建設項目保修期滿,基建處組織施工單位將存在的問題處理完畢后,應及時就保修責任問題向有關部門辦理移交。有關部門經征求用戶意見或現場察看,認為滿足合同約定,履行正式移交簽字手續后,即承擔項目的維修責任。
第八條附屬各部門經學校批準,利用不同渠道資金,建在學校地產上,產權最終屬學校的各類建設項目,開工前應將方案報基建處、后勤管理處,經論證簽字同意后方可
開工。項目在完成竣工驗收后,項目部門也應參照上述辦法向學校管理部門辦理移交及固定資產入帳手續。否則,財務不得報銷費用,后勤部門不準入校內水、暖、電網。
第九條本《辦法》由基建處負責解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附件1
**學院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基建處、后勤處、保衛處交接驗收記錄表
(第1頁,共2頁)交接使用驗收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參加人員名單基建處
后勤處
保衛處
紀檢審計處
工程名稱結構類型建筑面積
開工日期竣工驗收日期層數
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
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
序號項目交接使用驗收意見記錄
1房屋、配套設施主要使用功能檢查測試情況
(第2頁,共2頁)
2消防專項工程
3人防專項工程
4電梯及其他專項工程
5工程質量保修書專項工程保修書或合同
綜合意見
基建處后勤處保衛處
組織驗收負責人:(單位公章)_____年___月___日房屋、配套設施交接驗收負責人:(單位公章)______年___月___日電梯、人防及其他專項工程驗收負責人:(單位公章)______年___月___日消防專項工程驗收負責人:(單位公章)______年___月___日
注:本表一式4份,基建處、后勤處、保衛處、紀檢審計處各一份。
附件2
**學院______________工程
公用房屋管理移交交接驗收記錄表
(共1頁)交接驗收日期:_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參加人員名單基建處
后勤處
工程名稱結構類型建筑面積
開工日期竣工驗收日期層數
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
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
序號項目交接驗收意見
1實體檢查
2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
綜合意見
基建處后勤管理處
組織驗收負責人簽字:(單位公章)______年___月___日有形固定資產接收負責人簽字:(單位公章)______年___月___日
注:本表一式4份,基建處2份,后勤管理處2份。
附件3
工程驗收交接表
時間:年月日
系統名稱保修期限施工單位、聯系人、聯系電話備注
參加人員簽字:
后勤處基建處
保衛處紀檢
注:本表一式四份,分別交后勤處、保衛處、基建處、紀檢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