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項目投標作業指導書范本
物業項目投標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通過對物業項目投標過程進行合理策劃和有效控制,獲得物業管理權。并從投標工作中不斷地汲取經驗教訓,以求在下次投標過程中取長補短。
2.0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物業項目的投標工作。
3.0職責
3.1拓展部負責物業市場信息的收集、物業市場開發、跟蹤和分析
3.2公司相關領導或其授權人負責組織物業項目評審并作出投標決策、組織成立投標小組、審批投標書,并組織成立項目籌建小組;
3.3投標小組負責組織開展投標的各項工作(包括編制和遞交投標書)
4.0內容
4.1投標前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分析決策
1)拓展部負責進行市場調查并將所獲信息、資料整理存檔;
2)拓展部從整理的市場信息中,結合本公司情況,分析并挑選可行的欲投標項目,形成物業項目分析報告報公司領導評審。
4.2投標的準備工作
1)公司領導組織項目評審,經評審確定可承接的項目,總經理發布投標指令并組織成立投標小組,任命投標小組組長。
2)投標小組組長負責:制定投標工作計劃,組織實地考察并參加標前會議;根據招標單位要求制定投標方案及策略,上報公司領導審批;分配投標小組各成員的工作任務;組織編寫投標資料。
3)編寫投標資料
a)根據已獲批準的投標方案的要求,小組成員編寫投標書,準備相關投標資料并匯總,整理后上報公司審批;
b)投標材料經總經理批準后由投標小組密封保存。
4.3投標
投標小組應按招標文件要求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及時將投標書提交招標方。
4.4答辯
4.4.1投標小組負責投標答辯的準備工作。
4.4.2公司領導指定答辯人,并由所指定的答辯人負責投標的答辯工作。
4.5中標
1)公司中標后,由拓展部負責與招標單位進行溝通,就物業委托項目的各項事宜取得共識后,擬制物業管理委托合同或物業管理顧問委托合同,報公司領導評審,形成《合同評審記錄》。
2)與招標單位簽約后,公司領導負責成立項目籌建組。項目籌建組負責:物色專業人員對項目作前期介入;組織接管驗收及接管驗收后的相關工作。
4.6投標后
某項投標工作結束后,公司應組織投標小組召開會議總結經驗教訓,以求在未來的投標工作中不斷改進。
5.0相關記錄
《合同評審記錄》
篇2:工程項目作業指導書編寫規定
工程項目作業指導書編寫規定
1、目的
加強施工技術管理,使施工過程處于受控狀態,確保工程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
作業指導書是指導施工和技術交底的依據,明確干什么,怎么干和應達到的質量標準、安全要求,以工作質量保證工程質量,達到"安全、優質、文明、如期"的目的。
2、編寫依據
2.1已批準的施工組織總設計和專業組織設計。
2.2施工圖紙、設計說明書、設備材料清冊及設計變更文件。
2.3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
2.4有關的規程、規范、規定和標準。
2.5已批準的編制作業指導書的項目劃分表。
3、主要內容及要求
3.1編寫依據。
3.2工程概況。
3.3施工準備。
3.4施工計劃安排。
3.5主要施工機械及工器具。
3.6勞動力組織。
3.7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
3.8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對質量通病采取的措施、方案)
3.9環保方面有關內容
3.10安全措施。
3.11危險點預測
3.12安全注意事項及以往事故教訓
3.13特殊危險工序
3.14重大的或危險性大的項目應編制單獨的安全措施
3.15應交付的竣工技術資料
3.16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技術資料參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第八章:工程驗收。
3.17必要的計算書及應有的附圖、附表。
4、編審職責
4.1作業指導書應在項目開工前15天,由技術員(專工)負責編寫并及時上報審批完。
4.2一般項目的作業指導書由技術員編制,專工審核,工程科專工批準。
4.3重要項目作業指導書專工編寫,施工處技術主任、安監部專工審核,工程科主任或項目工地總工批準。
4.4作業指導書一般情況應含圖冊的所有工作內容,如因分工原因、分管技術員或專工可編制通用作業指導書。
4.5作業指導書必須使用工程語言,簡潔明了,施工方案經過論證、比較、切實可行。
5、管理使用
5.1正式出版下發的作業指導書,由資料員負責接收、登記、存檔分發。
5.2下發到技術員、施工員、外包隊中的作業指導書,要認真保管、使用,不得丟失、轉借。
5.3在施工前,技術員必須向施工人員及時交底并做好交底記錄,施工人員熟悉指導書的條款后方可使用。
5.4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指導書施工,有權拒絕違背指導書條款的指令。
5.5指導書在執行前或執行中發現問題,指導書審批人應及時召集有關人員討論解決,不得無故拖延。
5.6未經審批部門批準,任何人無權修改指導書條文,若變更指導書必須按原審批程序辦理,并把指導書升級。
篇3:焊縫外觀質量檢驗作業指導書
焊縫外觀質量檢驗作業指導書
1.目的:
指導焊接檢驗員正確檢驗,記錄產品的焊縫外觀質量。為統計分析、改進焊接質量提供依據。
2.范圍:
適用于質量體系覆蓋的金屬結構產品的焊縫外觀質量(焊縫外觀成型和外觀缺陷)檢驗。
3.職責:
3.1焊接檢驗員負責編制檢驗計劃,焊縫分布圖,按指導書的規定進行焊縫外觀質量的檢驗和記錄,并對檢驗和記錄的正確性、真實性負責。
3.2質量記錄管理人員負責記錄的收集、整編和歸檔,并對記錄的完整性負責。
4.方法:
4.1檢驗準備
4.1.1熟悉產品設計圖紙、工藝文件和產品驗收標準,掌握焊縫外觀質量檢驗項
目及允許偏差。
4.1.2編制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計劃(填寫“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計劃”表)(見附錄5.1)經質檢部門負責人審批簽字后實施。
4.1.3繪制“焊縫分布圖”(附錄5.2)。標注焊縫代號、焊角尺寸等內容。
4.1.4檢驗工器具準備:焊縫檢驗尺(規)、鋼板尺、鋼卷尺、檢驗記錄表、鉛油等。
4.2檢驗時間:
4.2.1焊工自檢:每條焊縫焊完后,焊工應立即清除焊碴進行自檢,并記錄。
4.2.2焊接檢驗員專檢;在焊工自檢完成后,按檢驗計劃進行檢驗并作出記錄。
4..3檢驗數量:對產品Ⅰ、Ⅱ類焊縫外觀質量采取全數、全長檢查,其它焊縫在質量穩定狀態下可酌情采取大比例抽樣檢查,否則應全數檢查。當設計或監理有特殊要求時,按要求進行檢查。
4.4檢驗方法:
4.4.1焊縫外觀質量按“焊縫外觀質量檢驗方法指導卡”(附錄5.3)中規定的方法檢查。
4.4.2“焊縫外觀質量檢驗方法指導卡”中末包含的檢查項目及產品特殊型式焊縫的檢查方法應經過質檢部門負責人認可。
4.5檢驗記錄:
4.5.1檢驗記錄統一使用附錄5.4規定的“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記錄”表,該表與“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計劃”表配合使用(兩表中焊縫代號對應相同)。
4.5.2檢驗記錄的填寫應符合SDQ-B-25《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的規定。即:要求采用鋼筆或園珠筆,顏色為蘭、黑色;記錄內容應填寫齊全,空格劃“/”符號,錯誤更改劃“//”符號,并由更改人簽字或蓋章;質量記錄填寫應真實、準確、完整,字跡清楚、工整。
4.5.3表中“外觀成型”和“外觀缺陷”中的各檢查項目欄按如下規定填寫:
(1)當檢查項目的尺寸偏差或數量在驗收規范允許范圍內(即合格)時,在欄內劃“0”。
(2)當檢查項目(表面氣孔除外)的尺寸偏差或數量超出規范允許范圍(即不合格)時,在欄內填寫不合格項的累計長度值(不填寫具體偏差)。
(3)表面氣孔超出驗收規范允許范圍(即不合格)時,在欄內填寫氣孔個數或間距數值。
4.5.4表中“返工記錄”欄內一律填寫“見序號××字樣”,返工處理后的檢查記錄、日期及評定均填寫在序號××橫格中)。
4.6記錄整編、歸檔:
4.6.1單項產品竣工后,應將“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計劃”,焊縫分布圖和“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記錄”表編入產品質量檢驗記錄中,一并成冊進檔。
4.6.2產品質量檢驗記錄、歸檔時應填寫“質量記錄歸檔請單”并辦理交接簽字手續。
5.附錄:
5.1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計劃表(格式)
5.2焊縫分布圖(圖框格式)
5.3焊縫外觀質量檢驗方法指導卡
5.4焊縫外觀質量檢驗記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