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信訪工作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人口計生信訪工作,促進人口計生信訪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通過建立、完善工作制度,促進計生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建立。
一、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領導負責制度
人口計生信訪工作由本局“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抓落實。重大信訪案件、上級交辦案件由局領導包案負責;每周三由局領導輪流接待和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并做好接待情況記錄。局和鄉鎮街道確定專人負責信訪工作,推動群眾合理的信訪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和落實。
二、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目標管理制度
確立各鄉鎮街道分管計生主任為計生信訪第一責任人,把信訪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寫入與鄉鎮街道簽訂的目標責任書中,一年兩次對鄉鎮街道實行考核,并將考評結果納入年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目標考核的內容。
三、完善和落實信訪法規宣傳教育制度
加強《信訪條例》和人口計生信訪工作規章制度的宣傳貫徹。在計劃生育重大宣傳活動中,將《信訪條例》的宣傳列入重要內容。并通過每年不少于2次對鄉鎮街道信訪工作人員的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和業務培訓,規范信訪工作人員的言行,增強其依法辦事的能力。
四、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辦結制度
對接訪的信訪事項,規范登記,并在15日內作出處理。對一般的信訪事項,應在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信訪事項,經本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對上級交辦的信訪案件按時上交結案報告。
五、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會議制度
人口計生局每半年召開一次人口計生信訪工作例會,通報信訪工作情況,分析信訪工作態勢,研究處理信訪問題。
六、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歸口承辦制度
局信訪工作人員將群眾反映的信訪事項分類,按照部門科室職能分工,及時歸口科室分管領導,各科室按照各自職責,參與對重大疑難信訪案件的調查研究和處理工作。對屬基層解決的信訪及時交辦至鄉鎮街道。
七、群眾逐級*和分級受理制度
鄉鎮街道級本著“只辦不轉”的原則,及時就地妥善處理,合理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人如不同意處理意見,鄉鎮街道應引導*人在收到書面處理意見30日之內,憑此《群眾*處理意見》30日之內到區人口計生局請求復查,努力減少越級*、集體*和重復信訪,切實把計劃生育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
八、完善和落實信訪事項公開監督制度
公開局領導和局辦公室接訪電話、電子郵箱和領導值班安排,公開信訪辦事程序,保證信訪渠道暢通。對署名來信每信必復,對來訪、來電登記當事人電話,處理結果及時回復。同時加大對基層人口計生信訪事項的督查督辦力度,及時督促承辦單位按規定期限辦結信訪事項,并按規定反饋辦理結果。
篇2:計生工作人員崗位工作職責
職責一:計生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計生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人口和計劃生育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熟悉人口和計劃生育日常管理和服務規程,熟悉掌握本企業計劃生育情況和育齡婦女的婚、育、節育措施落實情況。自覺接受人口計生部門業務督導、檢查。
1、負責審查新招錄員工的計生證明或已婚育齡婦女信息卡,及時與新員工簽訂計劃生育合同,并將新用22_情況通報駐地鄉鎮(街道)計生辦,按照縣統計管理意見落實管理責任。
2、負責本企業所有職工以及常住戶口和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抓好員工結婚、懷孕、生育、出生落戶、節育措施落實、生育證審批、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發放、獎懲措施落實等各個環節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
3、負責本企業門面商鋪、住房、出租房屋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
4、負責做好日常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時向鄉鎮(街道)或村(居)計劃生育辦公室按規定報送已婚育齡婦女婚姻、孕情、生育、節育、遷出、遷入、流出、流入、死亡等信息變動情況。做到計算機信息和月報單填報及時、準確、規范。
5、組織育齡群眾學習人口計生政策、法律法規和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知識。設立計劃生育宣傳欄、公開欄,并定期更新內容。管好用好人口學校,有活動計劃、管理制度、活動記錄、檔簿資料和宣傳材料。
6、負責已婚育齡婦女健康查體和孕情跟蹤隨訪等各項計生服務工作。指導幫助已婚育齡人員落實避孕措施,發放避孕藥具,組織本企業職工接受生殖保健服務。
7、配合職工計劃生育關系所在單位抓好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
8、做好違法生育對象的查處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征收本單位違法生育對象的社會撫養費。
9、積極參加鄉鎮(街道)或村(居)委會組織的各項人口和計劃生育活動。
職責二:計生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開展晚婚晚育、計劃生育法規、避孕節育和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落實相關優惠、獎勵、處罰政策和措施;
2、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統計。掌握校區內人員結婚、懷孕、生育、節育以及在校人員流動信息,建立信息臺帳;
3、組織每月一次計劃生育工作例會,掌握計劃生育動態;
4、領取發放和指導使用避孕藥具,督促落實節育措施;
5、協助校內人員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生育服務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證件,主動上門服務;
6、查驗本校流動人口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證件,做好相關管理服務工作;
7、配合并依法查處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案件;
8、檢查指導有關單位落實計劃生育責任制,向上級建議對相關單位、個人實施“一票否決”或計劃生育獎懲;
9、其他上級布置的有關工作。
職責三:計生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學院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導小組是學院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責是:
一、認真傳達貫徹各級黨委、政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政策法規,帶頭嚴格執行、落實各級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政策規定,定期研究、討論決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重大事項。
二、組織做好對全體教工的經常性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引導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對學院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指導與督促。
三、充分發揮黨、政、工、團、婦組織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的橋梁、引導、說服作用,提高教工晚婚、晚育、計劃生育的主動性、自覺性。
四、聽取學院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情況匯報,每年不少于四次專門研究和部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及時研究解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的難點和突出問題。
五、研究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評估、驗收的辦法,定期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行檢查、評估;對在人口與計劃生育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違犯人口與計劃生育規定的有關人員及時做出處理、處罰決定。
六、圍繞計生基本國策和計生協會五項職能,督促計生組織完善各項制度,積極開展扶貧幫困和社會保障工作。
七、研究確定計劃生育預算經費,審批計劃生育經費開支。
職責四:計生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在鄉黨委、政府及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執行、落實上級政府下達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2.做好人口計生統計和業務臺帳,掌握人口計生工作動態,及時向黨委、政府和領導小組匯報情況,提出工作建議,當好黨委、政府抓人口計生工作的參謀、助手;
3.以鄉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所為陣地,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生殖保健服務;
4.依法依規做好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做好計生證件的簽發登記工作;
5.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指導所屬各村(社區)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讀報欄、宣傳欄和公開欄;
6.協調各有關部門開展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落實獨生子女戶和純二女結扎戶計劃生育各項獎勵優惠待遇;
7.做好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工作;
8.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信訪工作,傾聽群眾呼聲,為群眾排憂解難,依法查處有關案件;
9.指導所屬各村(社區)制訂好《村民人口與計劃生育自治章程》,做好對所屬各村(社區)人口與計劃生育的業務指導、檢查、督促,做好對村(社區)黨支部委員、村委會成員、人口計生辦工作人員、育齡婦女小組長和人口計生宣傳員的專門業務培訓;
10.承辦鄉黨委、鄉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篇3:鄉計生便民服務窗口制度
鄉村計生便民服務窗口六項制度
首問首接責任制度
(1)對待群眾咨詢辦事,實行工作人員首問責任制;最先受理辦事人事宜的工作人員為首問責任人,不得互相推諉,或徇私匿情。
(2)對待來訪群眾,首問責任人一包到底,誰受理、誰負責誰落實、誰反饋。
(3)首問責任人引見其他業務部門的承辦人員為首接責任人;首接責任人要按照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和時限要求,將來訪辦事人的事項及時認真地負責辦理完畢,不推諉、不刁難、不超時。
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1)工作服務人員要忠于職守,愛崗敬業,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工作人員在崗期間有“四難”行為或發生“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的,要從嚴處理,決不姑息。
(3)對因工作失職,給群眾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依法進行責任追究;如有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對行政責任人追究行政和相關法律責任。
AB頂崗制度
(1)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必須有人值班,不得空崗。
(2)設立A崗和B崗,如A崗人員因事外出,B崗人員頂替上崗。
(3)A崗、B崗人員應認真履行交接班手續,做好交接班登記,在崗人員為第一責任人。
(4)工作人員不準串崗或做本崗位無關的事項。
辦事預約制度
(1)工作人員因其它原因不能即日辦理的服務事項,要和前來辦事人員進行預約。
(2)交接班時,要向接班人員講清預約情況,確保來辦事人員在預約時間內將事情辦結。
(3)工作人員違背預約時間,失去信用的,來辦事人員可直接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
綜合考評制度
(1)考評主要以崗位職責及年度工作和考勤情況為依據,對工作人員的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全面考評。
(2)考評時采取個人總結述職、民主測評、窗口互評、綜合評價等方法,評出優秀、稱職、不稱職等級。
(3)建立工作人員考評檔案,實行考評責任制,對不稱職的人員給予警告批評,對表現優秀的工作人員予以獎勵,做到獎懲分明。
文明服務制度
(1)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要文明接待、熱情服務。
(2)對前來辦事的人員,如手續完備,符合政策要求,要按照規定時限及時給予辦結,做到不推、不拖、不卡。
(3)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和程序,不徇私、不說情、不越權、不索賄、不受禮、不吃請、秉公辦事,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