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信訪保密制度

X信訪保密制度

2024-07-15 閱讀 6599

一、保密范圍

㈠、所有檢舉、控告、申訴的信件,來訪記錄,舉報電話紀錄和有關的音像制品、物品;

㈡、“重要來信來訪請示”、“來信來訪處理卡”及其轉辦函稿等;

㈢、上級紀檢監察機關,旗委、政府及本局領導的交辦函和信件,包括批示、手稿和復印件等。

㈣、標定密級的文件、文稿、書刊、資料;不宜公開的各類統計報表、信訪信息;來信來訪登記薄、會議記錄、收發文登記薄、工作記錄等。

㈤、立卷歸檔種類案卷材料;

㈥、其它需要保密的材料;

二、保密要求

㈠、信訪室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國家保密法規和本局有關的保密制度,進一步強化保密意識,嚴禁失密、泄密現象發生。

㈡、凡列入保密范圍的文件、信件、文字材料等,均由工作人員統一登記、拆封、傳遞和保管。文件資料等應按規定定期進行請繳、歸檔、銷毀。機要文件的接交,應嚴格履行登記簽字手續;

㈢、列入保密范圍的文件、信件和文件材料,不得在辦公桌上存放,也不得在非辦公地點閱處。因工作需要攜帶外出的,須經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同意。

㈣、制發文件、信函、信息等公文,要根據內容和工作需要注明密級;

㈤、有關單位和本局有關股室需要了解信訪線索及其它相關情況,須經領導同意后方可查詢,個人不得隨意提供。

㈥、室內工作人員在不需要涉及信訪舉報問題時,應做到不問、不看、不說,嚴禁在家庭、外出工作、公共場所、私人通信和電話中向親友、同事等無關人員談論信訪舉報問題以及秘密事項;

㈦、對模范執行保密制度的干部,要給予表揚;對失密、泄密事件,要及時報告,并設法補救,對責任人要根據其情節和所造成的后果,給予批評教育或黨、政紀律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篇2:信訪工作保密制度(范本)

1、認真學習《保密法》和《黨和國家工作人員保密守則》以及各項保密規定,加強經常性的保密教育,增強保密意識。

2、注重保護信訪人,防止打擊報復。對檢舉、揭發、控告的信訪件,不得將相關材料及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送給被檢舉、揭發、控告的人員或單位。

3、信訪件的收發、登記、傳閱、存檔由專人負責,做到不丟失、不泄密。涉密文件不得擅自復印、散發、外傳。

4、領導批示的信訪件及函稿和各鄉、縣級各部門報送的有關信訪案件材料,應及時存檔,不得隨意復印、丟失。

5、有關單位或個人需查閱本單位文件、資料、檔案等,須持單位介紹信或個人申請,并經單位主要領導簽署意見,方可查閱。

6、造成失泄密和不良影響的,要根據有關規定從嚴追究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