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報送審核制度(范本)
第一條為及時準確公開農廉信息,做到農廉信息公開報送審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經?;?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鎮涉農單位、站所及村(組)要按照陽辦發[2010]64文件精神和要求,嚴格涉農信息公開工作。
第三條涉農單位的強農惠農政策、辦事制度、收費項目、辦事結果等內容錄入農廉網長期公開;干部承諾完成情況、“三資”管理情況、涉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等內容,每季度末予以公開;財務公開和村級日常事務等,每月末予以公開;重大投資項目等事項要事前、事中、事后進行全程實時公開。
第四條鎮公開資料由鎮黨委書記、鎮長簽字核準并加蓋公章,報送鎮農廉中心備案并登錄入網;村級公開資料由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核準簽字并加蓋公章,報鎮農廉中心備案并登錄入網。多部門共同公開資料由多部門領導核準后,由牽頭單位報同級農廉辦備案后登錄入網。
第五條各單位、各部門增加或出現涉農新政策、新項目應在一周內按規定程序予以公開,不準瞞報、遲報或漏報。有廢除或停止的涉農政策或項目要在一周內按規定程序予以核消。
篇2:醫院信息公開指南范本
醫院信息公開指南范例
一、總則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我院醫療服務的相關信息,提高醫療服務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執業,誠信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醫療衛生服務單位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試行)》及有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為了更好地提供信息公開服務,提高醫院工作的透明度,我院編制了《北京Z醫院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建議需要獲得我院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閱讀《指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北京Z醫院網站**查閱,也可以到北京Z醫院院辦公室索取。
二、主動公開信息的范圍、公開方式和時限
(一)主動公開信息范圍
1、需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2、反映醫院設置、職能、工作規則、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3、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二)公開方式
1、北京Z醫院固定場所;
2、北京Z醫院外網、內網;
3、院區內公共信息專欄、電子觸摸屏或電子屏幕等設施;
4、院報、專刊;
5、醫院開通的咨詢或熱線電話;
6、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
7、其他便于公眾及時、準確獲得信息的方式;
8、向特定服務對象提供的信息,可通過當面交談、書面通知、提供查詢等形式告知。
(三)時限要求
自該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的辦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根據需要向我院申請獲取主動公開以外的相關信息。我院依申請提供信息時,根據掌握該信息的實際狀態進行提供。
(一)受理機構
北京Z醫院信息公開辦公室,辦公地址:北京Z醫院院辦公室(教學樓9層),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30―11:00,下午13:30―17:00。
(二)申請的具體步驟
1.提出申請
申請者需填寫《北京Z醫院信息公開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申請表復制有效,可以在受理機構處領取,也可以在醫院網站上下載電子版。
為了提高處理申請的效率,申請人對所需信息的描述請盡量詳盡、明確;若有可能,請提供該信息的名稱、生成日期或者其他有助于確定信息的提示。
申請人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提出申請:
(1)通過互聯網提出申請。電子郵箱:***
(2)信函、傳真申請。申請人通過信函或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注明“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
(3)當面申請。申請人可以到受理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公開信息的郵件、信函、電報、傳真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①申請人為個人的,應提供申請人的姓名、身份證復印件、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供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營業執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法人證書復印件等;
②申請公開的信息的名稱、生成日期或者其他有助于我院確定信息內容的描述;
③申請公開的信息的形式要求,即:要求以紙質、電子郵件、光盤、磁盤等形式提供信息。
我院不受理電話申請,但申請人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咨詢。
2.登記
我院從形式上對申請人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進行認定。對于有效的申請登記。對要件不完備的申請予以退回或要求申請人補正。
申請人同時提出幾項獨立請求的,建議就不同請求分別申請。
申請獲取的信息如果屬于我院已經主動公開的信息,我院中止受理申請程序,并在法定時限內告知申請人獲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3.答復
收到申請后,能當場答復的,將當場給予書面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在登記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書面答復申請人。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我院信息公開辦公室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1)屬于應當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需要延長公開期限的,應說明延長的理由和期限;
2)屬于不予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并告知其不予公開的理由;
3)不屬于我院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能夠確定該信息公開機關或部門的,告知該機關或部門的名稱、聯系方式;
4)申請公開的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
5)申請公開的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更改、補充申請。
6)申請公開的信息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如能作區分處理,應當告知申請人,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
(四)收費標準
向申請人提供信息,可按照《北京市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收費辦法(試行)》標準收取實際發生的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不得違規收取其他費用。收取方式遵照醫院財務管理的相關規定。
篇3:鄉信息公開責任檢查制度
第一條為促進依法行政,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政府信息公開責任,是政府信息公開義務主體在履行職責時,違反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造成不良影響或產生嚴重后果時所應承擔的責任。
第三條政府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懲處與教育相結合、追究責任與改進工作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政務公開的責任追究實行分級負責制,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各部門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的調查處理。
第五條政府信息公開義務主體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其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一)按照有關規定應實行信息公開而沒有公開的;
(二)政府信息公開流于形式,承諾不兌現,政務活動中搞暗箱操作的;
(三)應當公開的重點內容沒有按要求公開,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不及時受理群眾的公開申請,不認真處理群眾的舉報投訴,對有關責任人員包庇縱容,不向群眾公開處理結果的;
(五)其他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應當追究責任的行為。
第七條對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按以下規定區分責任:
(一)未經保密審查或主管領導審核批準而做出的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的行政行為,由直接承辦人承擔全部責任;
(二)經主管領導審核批準或同意后做出的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的行為,由主管領導承擔主要責任,直接承辦人承擔次要責任。領導直接授意,承辦人提出異議,未能改變領導意見而做出的行政行為,承辦人不承擔責任;
(三)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做出的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的具體行政行為,由主要領導承擔主要責任,其他領導成員承擔次要責任。
第八條對違反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按以下規定追究責任:
(一)情節輕微、影響較小的,對直接責任人給予告誡或批評教育,并限期改正;
(二)影響正常工作或者給群眾利益造成損害的,對部門提出批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責令做出書面檢查
(三)情節嚴重、影響較大的,對部門給予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取消年度評先選優資格;對相關領導給予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選優資格。造成嚴重后果的,視情節給予相關責任人相應的政紀處分;
(四)對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因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被有關復議機關撤銷或被司法機關判決敗訴的,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構成犯罪的,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條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做出責任追究決定前,應當對擬追究責任事項全面、客觀地調查取證,查清事實。認真聽取有關責任人的陳述和申辯,并根據實際情況,準確區分責任,視情節與后果做出相應處理,應追究黨政紀處分的,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同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程序辦理。
被追究責任的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對處理結果有異議的,可于接到處理通知后30日內,向作出處理決定的機關申請復核或提出申訴。
第十條本制度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本制度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