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信息公開指南范本

醫院信息公開指南范本

2024-07-11 閱讀 9448

醫院信息公開指南范例

一、總則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我院醫療服務的相關信息,提高醫療服務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執業,誠信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醫療衛生服務單位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試行)》及有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為了更好地提供信息公開服務,提高醫院工作的透明度,我院編制了《北京Z醫院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建議需要獲得我院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閱讀《指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北京Z醫院網站**查閱,也可以到北京Z醫院院辦公室索取。

二、主動公開信息的范圍、公開方式和時限

(一)主動公開信息范圍

1、需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2、反映醫院設置、職能、工作規則、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3、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二)公開方式

1、北京Z醫院固定場所;

2、北京Z醫院外網、內網;

3、院區內公共信息專欄、電子觸摸屏或電子屏幕等設施;

4、院報、專刊;

5、醫院開通的咨詢或熱線電話;

6、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

7、其他便于公眾及時、準確獲得信息的方式;

8、向特定服務對象提供的信息,可通過當面交談、書面通知、提供查詢等形式告知。

(三)時限要求

自該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的辦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根據需要向我院申請獲取主動公開以外的相關信息。我院依申請提供信息時,根據掌握該信息的實際狀態進行提供。

(一)受理機構

北京Z醫院信息公開辦公室,辦公地址:北京Z醫院院辦公室(教學樓9層),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上午8:30―11:00,下午13:30―17:00。

(二)申請的具體步驟

1.提出申請

申請者需填寫《北京Z醫院信息公開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申請表復制有效,可以在受理機構處領取,也可以在醫院網站上下載電子版。

為了提高處理申請的效率,申請人對所需信息的描述請盡量詳盡、明確;若有可能,請提供該信息的名稱、生成日期或者其他有助于確定信息的提示。

申請人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提出申請:

(1)通過互聯網提出申請。電子郵箱:***

(2)信函、傳真申請。申請人通過信函或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注明“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

(3)當面申請。申請人可以到受理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公開信息的郵件、信函、電報、傳真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①申請人為個人的,應提供申請人的姓名、身份證復印件、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供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營業執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復印件、法人證書復印件等;

②申請公開的信息的名稱、生成日期或者其他有助于我院確定信息內容的描述;

③申請公開的信息的形式要求,即:要求以紙質、電子郵件、光盤、磁盤等形式提供信息。

我院不受理電話申請,但申請人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咨詢。

2.登記

我院從形式上對申請人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進行認定。對于有效的申請登記。對要件不完備的申請予以退回或要求申請人補正。

申請人同時提出幾項獨立請求的,建議就不同請求分別申請。

申請獲取的信息如果屬于我院已經主動公開的信息,我院中止受理申請程序,并在法定時限內告知申請人獲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3.答復

收到申請后,能當場答復的,將當場給予書面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在登記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書面答復申請人。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我院信息公開辦公室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1)屬于應當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需要延長公開期限的,應說明延長的理由和期限;

2)屬于不予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并告知其不予公開的理由;

3)不屬于我院公開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能夠確定該信息公開機關或部門的,告知該機關或部門的名稱、聯系方式;

4)申請公開的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

5)申請公開的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更改、補充申請。

6)申請公開的信息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如能作區分處理,應當告知申請人,出具《信息公開答復意見單》。

(四)收費標準

向申請人提供信息,可按照《北京市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收費辦法(試行)》標準收取實際發生的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不得違規收取其他費用。收取方式遵照醫院財務管理的相關規定。

篇2: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工作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省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推進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和共享,加強社會監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工作規則》(交安監發〔2015〕167號)等,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所稱信息公開,是指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通過政府網站等媒體依法公開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信息或監督檢查結果。

第三條?本細則所稱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是指經各市交通運輸局(含定州、辛集)、各市港航管理局、省級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廳直相關單位(以下簡稱“信息采集部門”)依法依規認定,從業單位或人員在從事公路水運工程建設中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強制性標準等規定的行為。

本細則所稱廳直相關單位指廳公路局、廳港航局、省高管局、省交投集團、省通信局。

第四條?信息公開工作遵循分級負責、客觀公正、依法公開、信息共享的原則。

第五條?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其政府網站設置“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專欄”(以下簡稱“信息公開專欄”),及時公布違法違規行為信息。

第六條?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全省范圍內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管理工作,負責“信息公開專欄”的管理。

省公路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具體負責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管理工作,定期向部推送符合部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

省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具體負責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管理工作,定期向部推送符合部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

各市交通運輸局(含定州、辛集)、各市港航管理局、省級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廳直相關單位負責組織開展各自管轄范圍內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信息采集及管理工作,定期分別向省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報送符合省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

第二章?信息公開的目錄和內容

第七條?下列違法違規行為列入省級信息公開目錄,并在省級“信息公開專欄”公布:

(一)違法違規行為導致工程建設項目發生一般及以上等級的質量或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

(二)謊報、瞞報一般及以上等級的質量或生產安全事故的;

(三)信息采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因違法違規行為導致工程建設項目存在重大質量、安全事故隱患的;

(四)存在質量、安全事故隱患,經信息采集部門指出或者責令限期消除,但從業單位拒不采取措施或未按要求消除隱患的;

(五)信息采集部門監督抽檢發現進場的主要原材料、產品、構件等質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等的;

(六)使用未取得許可生產且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的,未按要求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書的,未建立特種設備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的;

(七)對舉報或新聞媒體報道的嚴重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經縣級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市級港航管理部門、省級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廳直相關單位查實的;

(八)因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被信息采集部門通報、或作出暫扣、吊銷、取消、降低資格資質或責令停業整頓等限制行為能力行政處罰的;

(九)列入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安全生產重點監管名單”的;

(十)信息采集部門認定的其他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第八條?信息公開內容包括從業單位或人員、項目名稱、違法違規行為事實、處理依據和結果、做出行政處罰或違法違規行為認定的部門、公開期限、移除時間等信息。

依法不能公開的信息除外。

第三章?信息公開程序和推送

第九條?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程序:

(一)信息采集。信息采集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違法違規行為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信息告知。信息采集部門應當及時將各自采集且符合省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在信息報送前告知擬被公開的從業單位或個人。

(三)信息報送。信息采集部門應于每月的第3個工作日前,將上月符合省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的紙質公文、電子版、采信資料分別報送至省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

(四)信息初審。省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對獲取的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進行初審,對滿足省級信息公開目錄的,提出擬公開意見,提交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

(五)信息發布。經審核確認無誤后,在省級“信息公開專欄”公布違法違規行為信息。

(六)信息移出。信息公開期滿后,公開信息應從“信息公開專欄”移出。

第十條?省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將符合部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推送至部級信息公開專欄:

(一)在全省“信息公開專欄”已公示滿30日且無異議的;

(二)在每月的第5個工作日前,將上月符合部級信息公開目錄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的紙質公文、電子版及采信資料報送至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部門。

第四章?信息公開的管理

第十一條?對擬在省級“信息公開專欄”公開或公開內容有異議的從業單位或個人可向違法違規信息認定的部門或機構提出申訴,由其負責復核、提出處理意見。從業單位或人員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違法違規信息認定的部門或機構應當予以采納。

提出申訴的從業單位或個人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申請內容應包括申訴人的基本信息、身份證明或資格證明、申訴請求、申訴的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

第十二條?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工作遵循“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的原則。

認定違法違規行為的部門或機構應對公開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發現信息有錯誤、不完整或發生變更時,應當及時予以更正或者變更。

第十三條?下列文件、文書或資料可作為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公開的主要依據:

(一)工程質量事故、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文件;

(二)信息采集部門執法文件或文書、通報和督查文件;

(三)對舉報或新聞媒體報道存在有關質量安全問題的調查處理文件;

(四)其他經認定可作為采信依據的文件、文書或資料。

第十四條?信息采集部門應通過質量安全檢查、調查等途徑,對應予信息公開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取證,準確記錄擬公開的基本信息和公開理由,并做好相關證據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檔工作:

(一)事故信息,應包括事故名稱、事故等級、事故簡述、違法違規事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姓名和從業資格、責任處理、處理依據等;

(二)質量、安全事故隱患信息,應包括項目名稱、隱患描述、違法違規事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姓名和從業資格、責任處理、處理依據等;

(三)行政處罰信息,應包括處罰對象、處罰種類、違法違規事實、處罰依據、處罰內容、處罰日期、處罰機關等;

(四)不合格主要原材料、產品和構配件信息,應包括原材料、產品、構配件名稱、工程項目名稱、抽檢單位、不合格指標、施工單位、產品供貨商或生產廠家、處理結果等;

(五)列入安全生產重點監管名單的生產經營單位信息,應包括企業名稱、營業地、法定代表人、列入名單事由等。

第十五條?信息公開期限一般為首次公布之日起12個月。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十六條?信息采集部門應建立相應的信息檔案或數據庫,相關信息建檔保存時間為10年。

第十七條?公開的信息應逐步納入從業單位或個人信用評價管理系統,作為信用管理的重要內容。

第十八條?對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從業單位或個人,縣級及以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將相關情況通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第十九條?信息采集部門應建立信息公開工作臺賬,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對公開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開展統計分析工作。

第二十條省交通運輸廳對違反規定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影響信息公開管理工作的,應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第二十一條?鼓勵社會組織或個人對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有權向信息公開確認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舉報或投訴。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細則自2017年6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