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作計劃監督考核管理流程
公司工作計劃監督與考核管理流程
一、目的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各部門的計劃工作監督,提高各部門工作效率,確保各項工作的監督實施力度,特制訂此管理流程。
二、適用范圍
公司各層級員工
三、監控管理部門
總經辦
四、原則
1、公司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下級對上級負責,上級對下級指導監督
3、通過下級制訂月度工作計劃且與上級領導溝通確認;上級領導根據下級工作完成情況與下級進行溝通并確定考核結果,同時下級根據上級提出的不足進行不斷整改提升,這是一個PDCA的管理循環過程。
五、定義
1、下級對上級負責即:部門每個員工的工作即是圍繞部門目標的達成而產生和進行的。
2、上級對下級的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是指:
(1)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對各副總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并考核;
(2)公司副總經理對所屬中心總監的工作進行監督并考核;
(3)公司副總經理/中心總監對下屬各部門經理(包含各工廠廠長)及直屬下級的《工作計劃表》(或績效考核表)溝通確認并考核;
(4)總公司各部門經理對副經理和直屬下級的《工作計劃表》溝通確認并考核;
(5)各工廠廠長對副廠長和直屬部門經理的《工作計劃表》進行監督并考核;
(6)各工廠副廠長對直屬工廠部門經理的《工作計劃表》進行監督并考核;
(7)各工廠部門經理/總公司主管對下級管理技術人員的《工作計劃表》溝通確認并考核。
六、工作流程:
1、上月度工作分析總結
(1)各中心每月度經營會上對上月工作進行分析總結,需匯報的內容:上月度報告呈現的《本月度重點工作任務》(中心自己制訂)、上月度經營會議上形成的工作任務及上月度公司根據工作需要下達《工作任務單》中形成的工作任務。
(2)匯報重點:重點關注未完成的工作任務,分析未完成原因及下一步的采取的舉措、完成的時間節點。
2、工作任務來源
(1)每月28日-30日公司各中心、工廠依據公司目標及結合部門工作內容制定下月度《××中心工作計劃表》(見插入附件),公司月度經營分析會后,各中心、各工廠根據公司月度經營分析會紀要完善各自工作計劃,形成最終《××中心工作計劃表》并報送公司企管部審核備案;
(2)月度工作中由于客觀條件的變化或公司政策的改變,需新增的重點工作任務,公司企管部采取《工作任務單》的形式下達到各中心、各工廠或執行人;
3、執行與監督
(1)總經辦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中心、各工廠的月度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向公司反饋問題,及時糾偏;每月底公司企管部對各中心、工廠本月度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定復核,形成報告,對于各中心、工廠沒有完成的工作任務,將在下月度公司經營分析會中討論解決完善措施,并列入各中心、工廠下月度《××中心工作計劃表》中,由公司企管部繼續跟蹤監督;
(2)為保證各項工作執行到位,各中心、各工廠對重點工作以工作項目跟蹤單的形式下發至執行人,并作為對執行結果的考核依據。
(3)通過以上措施,實現各中心、工廠計劃、執行、監督、完善的PDCA管理循環過程。
七、工作任務分解
1、公司各分管副總、各中心總監及各工廠廠長將作為最終確定的《××中心/工廠月度工作計劃表》中的工作任務的第一責任人,并負責對工作任務以工作項目跟蹤單的形式進行逐級分解至相關執行人,時間要求為公司月度經營會議后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同時企管部對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并將結果或問題及時反饋給主管領導。
2、公司各級相關管理人員根據本月接受上級的工作項目跟蹤單并結合各自所屬崗位的職責完善本月度《×月×××工作計劃表》,經與上級溝通確認最終《×月×××工作計劃表》,雙方簽字確認,作為月度績效考核依據。
3、月度工作中由于客觀條件的變化或公司政策的改變,需新增的重點工作任務,各中心、各工廠采取《工作任務單》的形式下達到各部門或執行人;各部門相關責任人根據上級下發的《工作任務單》補充完善各自工作計劃表。
八、績效考核
1、原則:上級對下級逐級考核。
2、每月度經營分析會后兩日內,由企管部負責公司部門經理/廠長以上人員要以月度工作計劃為依據逐級簽訂月度績效考核合同;每月1-5日,公司企管部發布對上月工作計劃完成情況的考核通知,每一層級人員對上月《×月×××工作計劃表》完成情況進行自評打分后,反饋給上一層級主管,由上一層級主管進行終評,并與下屬進行溝通后,得出下屬的最終考核成績。并以部門為單位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公司企管部。
3、公司副總經理的考核由公司企管部收集數據,并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副總經理的上級,由其上級最終確認其考核結果。公司部門經理/廠長以上人員的考核由企管部負責協助指導,其他人員的考核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協助指導。
4、考核分數設置100分,最高可考核至120分,原則上權重劃分以該項工作的經濟價值及重要性確定;公司企管部匯總整理月度公司各層級管理技術人員的考核結果,針對異常部分(高于100分、低于60分人員非常多,各占所屬部門的15%以上)進行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
備注:(1)考核結果與各層級員工的績效工資掛鉤,考核結果須呈正態分布(各部門高于100分的人數與低于60分的人數所占比例一致,各占15%,其余70%的人得分在60-100分之間);
(2)績效考核設置為分值考核,單項考核如6S管理、違規等以扣款為主。
5、考核結果
(1)月度考核結果與員工當月績效工資掛鉤。例如: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工資為1000元,若其本月績效考核分數為90分,其當月的績效工資實際應發1000元*90/100=900元。
(2)各層級的年度績效考核成績為各月度績效考核成績之和除以12,即員工年度績效考核成績=(∑各月度績效考核成績/12),此成績作為員工此年度工資調整、職位晉升、職級晉升、人員淘汰的依據。
九、要求
1、各中心總監/部門經理要組織中心/部門員工學習貫徹此工作流程,宣貫中公司企管部進行跟蹤解答,務必保證公司各層級管理技術人員熟悉流程中工具及如何使用。
2、此工作流程自2015年5月1日開始執行。
總經辦
2015年5月1日
篇2:公司績效考核實施工作計劃范本
公司績效考核實施工作計劃文本
文本名稱:績效考核實施工作計劃
受控狀態
編號
一、目標概述
本公司自××××年開始推行績效考核工作至今,在改善員工績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在具體操作中,也有許多地方急需改進和完善。人力資源部將此項工作列為本年度的重要任務之一,其目的就是通過完善績效評價體系,達到績效考核應有的效果,實現績效考核的根本目的。
人力資源部在上一年度推行績效考核工作的基礎上,將著手進行公司本年度績效評價體系的完善,并使之能夠更好地為公司發展服務。
二、具體實施計劃
1.××××年1月31日前完成對績效考核制度和配套考核方案的修訂與撰寫,提交公司總經理辦公會審議通過。
2.自××××年2月1日開始,按修訂完善后的績效考核制度在公司全面推行績效考核。
3.具體設想
(1)建議對現行基本制度進行完善
結合上一年度績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對現行《績效考核細則》、《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及相關使用表單進行修改。建議大幅度修改考核的形式、項目、辦法、結果反饋與改進情況跟蹤、結果運用等方面,保證績效考核工作的良性運行。
(2)建議將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分離并平行進行
目標管理的檢查作為修正目標的經常性工作,其結果僅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項目之一。
(3)建議推行全員績效考核
上一年度僅對部門經理級以下員工進行了績效考核,而忽視了對高層的績效考核,從而使考核效果大打折扣,本年度人力資源部在完善績效評價體系之后,將對全體員工進行績效考核。
4.本年度績效考核工作的起止時間為××××年1月1日到××××年12月31日。人力資源部完成此項工作的標準就是保證績效評價體系平穩、有效運行。
三、注意事項
1.績效考核工作牽涉到各部門各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人力資源部在保證績效考核結果能科學合理利用的基礎上,要做好各部門績效考核的宣傳與培訓工作,從正面引導員工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績效考核,以期達到通過績效考核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績效的目的。
2.績效評價體系對于公司來說還是一件新生事物,由于經驗不足,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人力資源部將在操作過程中著重聽取各方面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方法。
3.績效考核工作本身既是一項溝通的工作,也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人力資源部在操作過程中需注意縱向與橫向的溝通,確保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需支持與配合的事項和部門
1.修訂后的各項績效考核制度、方案、表單等文本需經公司各部門經理、主管副總經理及董事會共同審議。
2.為保證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推行,公司需成立績效考核推行委員會對績效考核的推行與實施負責。建議公司至少應有一名高層領導參加,人力資源部作為具體承辦部門將承擔方案起草、方法制定、協調組織、記錄核查及匯總統計等職責。
相關說明
編制人員審核人員批準人員
編制日期審核日期批準日期
篇3: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工作計劃考核方案
一、目的
通過科學的質量管理,建立正常、嚴謹的工作秩序,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促進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不斷發展。
二、目標:
醫療質量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須納入常規管理、首要管理。要逐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任務明確、職責權限相互制約,協調與促進的質量保證體系,使醫院的醫療質量管理工作達到法制化、標準化,設施規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及效率。
三、成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小組。
醫院設立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小組,由院長負責,副院長、醫療組、護理部、醫技、藥劑科室負責人組成。負責制定,修改全院的醫療護理、醫技、藥劑質量管理目標及質量考核標準,制定適合我院的醫療工作制度,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對醫療、護理、教學、科研、病案的質量實行全面管理。負責制定與修改醫療事故防范與處理預案,對醫療缺陷、差錯與糾紛進行調查、處理。負責制定、修改醫技質量管理獎懲辦法,落實獎懲制度。
四、健全規章制度:
1、強調執行以“醫療核心制度”為中心內容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各種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常規。
2、重點對以下關鍵性制度的執行進行監督檢查
⑴首診負責制度;⑵三級醫師負責制度;⑶分級護理制度;⑷術前討論制度;⑸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⑹死亡病例討論制度;⑺危重病人搶救工作制度;⑻手術分級管理制度;⑼查對制度;⑽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病歷質量控制;⑾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⑿臨床用血管理制度;⒀會診制度;⒁開展新技術、新方法準入審批制度;⒂醫患溝通制度。
3、醫技科室要建立標本簽收、查對、質量隨訪、報告雙簽字及疑難典型病例(理)討論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藥劑與臨床聯合討論制度。
4、健全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傳染病管理,疫情登記報告制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
五、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教育,增強法律意識、質量意識。
1、實行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嚴格按照《醫師法》規定的范圍執業。
2、新進人員崗前教育,必須進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及醫療質量管理等內容的學習。
3、不定期舉行全員質量管理教育,并納入專業技術人員考試內容。
4、對違反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的人員進行個別強化教育。
5、醫療質控小組應定期組織人員學習衛生法規,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醫院有關規定。
6、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定期對各類醫務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強化培訓,達到人人參與,人人合格。要把“三基”、“三嚴”的作用貫徹到各項醫療業務活動和質量管理的始終。醫護人員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復蘇技術操作和常用急診急救設施、設備的使用方法。
六、建立完整的醫療質量管理監測體系。
1、分級管理及考核:
(1)、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定期對醫療、護理、醫技、藥品、病案、醫院感染管理等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考核、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及措施。
(2)、職能部門定期下科室進行質量檢查,重點檢查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上級醫師查房指導能力,住院醫師“三基”能力和“三嚴”作風。
(3)、副院長應組織職能部門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進行節假日前檢查,突擊性檢查及夜查房,督促檢查質量管理工作。
(4)、院醫療質量檢查小組要定期和不定期組織科室交叉檢查、考核。
(5)醫療質控小組應每月對醫療質量工作進行自查、總結、上報。
2、職能部門及各臨床、醫技、藥劑科室、質控小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措施及評價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種醫療質量記錄及登記。對各種質量指標做好登記、收集、統計,定期分析評價。
3、建立質量管理效果評價及雙向反饋機制。
(1)、醫療質控小組每周自查自評,認真分析討論,確定應改進的事項及重點,制定改進措施,并每月有醫療質控辦上報業務工作月報表和科室當月的質控工作總結。
(2)、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定期向臨床醫技等科室下發醫療質量管理評價表,進行交叉評價,經職能部門匯總分析,在臨床、醫技等科室會議上通報。
(3)、醫療質量管理小組應定期召開全體會議,評價質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討論存在的問題,交流質量管理經驗,討論、制定整改計劃及措施。
七、建立醫療質量管理獎勵基金。
制訂醫療質量管理獎懲辦法,獎優罰劣。醫療質量的檢查考核的結果與科室、個人的效益工資、職稱晉升、年度考核、勞動聘用等掛鉤,與干部選拔及任用結合,實行醫療質量單項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