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N醫院應急物資保障預案

N醫院應急物資保障預案

2024-07-15 閱讀 1581

第二醫院應急物資保障預案

各科室:

應急物資是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和處置的重要物質支撐。為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加強對應急物資的管理,提高物資統一調配和保障能力,為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根據“分工協作,統一調配,有備無患”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包括自然災害類、安全事故災難類、衛生類、應急搶險類及其它。

二、應急物資儲備定額由辦公室、醫務科、護理部、財務科、后勤保障部和保衛科的實際應急需要確定。

三、辦公室負責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情況,財務科落實經費保障,由各相關職能科室科學合理確定物資儲備的種類、方式和數量,加強實物儲備。

四、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

五、已消耗的應急物資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調出物資的規格、數量、質量重新購置。

六、應急物資應當堅持公開、透明、節儉的原則,嚴格按照采購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做到誰采購、誰簽字、誰負責。

七、審計、紀檢和工會要加強對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管理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對管理混亂、冒領、挪用應急物資等問題,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篇2: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

為了全面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的能力,保障生產安全穩定,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總則

1、本制度所稱應急物資是指應對突發事故時,需要使用的消防器材、氣防器材、設備堵漏、生產備品備件、急救藥品等物資。應急技術裝備是指應對突發事故時,需要動用的交通運輸工具、通用工程機械、通信設備、醫療衛生設備。應急資金是指應對突發事故時,確保應急工作開展的應急救援資金。

2、本制度適用于我公司突發的安全事故、自然災害、及其他各種類型的重大突發事故。

3、各責任單位、責任人要在公司應急總指揮部的領導下,加強協調,各負其責,確保應急物資、技術裝備、資金落實到位,保障有力。

第二章平時準備

1、按照《應急預案》和本制度,在總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各責任單位做好應急物資、技術裝備儲備。

2、建立應急物資技術裝備信息庫。

3、各責任單位加強對儲備物資、技術裝備的管理,按期檢查,以使應急物資質量可靠,庫存充足,技術裝備定期保養、性能良好。防止儲備物資、技術裝備被盜用、挪用、流散、失效、損壞,一旦出現上述情況,要及時予以補充、更新和維護。

第三章應急實施

產生突發事故時,各責任單位在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責任分工和突發事故性質、規模和危害程度,及時采購調拔應急物資和技術裝備。在突發事件發生初期,技術裝備責任單位必須率先保證物資到位。

第四章組織與分工

(一)物資保障制度

1、突發事故發生時,各責任單位根據不同預警級別對其所負責的應急事項全過程物資、技術裝備需求確定供給計劃。

2、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

(1)處置應急事件生產保障物資。責任單位:采購部;儲備地點:公司備件倉庫。同時建立定點采購、聯系制度,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所需物資的及時到位。

(2)生活必需物資。責任單位:行政主管;儲備方式:平時不單獨儲備,建立定點采購、供給、正常聯系制度,當突發事故發生后,需要向職工發放生活必需品時,從定點單位及時采購和調用。

(3)藥品和急救醫療器械的儲備。責任單位:采購部、行政主管;儲備地點:公司備件倉庫。在急救藥品和器械出現短缺時,采取區域調劑、征購及緊急調運等手段保證急救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調撥和緊急供應。

(4)電力、供水應急保障。責任單位:電氣主管、公用工程主管。負責協調電力等部門做好事故現場供電工作。

(二)技術裝備保障制度

1、通信設備保障。責任單位:儀表主管,要求:確保通訊暢通。

2、現場應急和工程搶險裝備儲備和保障。

(1)防火:由義務消防隊負責。

(2)搶險堵漏:由維修主管負責。儲備地點:維修班。

其他應急事件技術保障物資儲備,根據事件性質和涉及范圍,按工作分工和《應該預案》規定,由相應的分管領導和辦公室負責儲備和保管。

3、交通工具保障。儲備地點:辦公樓。同時,建立起與運輸企業聯系制度,應急事件發生時,及時調動使用。

(三)資金保障制度

1、突發事故應急工作所需資金,由財務處予以保障。

2、應急資金由公司應急處置總指揮部具體掌握和使用。

3、要發揮多方力量、多渠道籌措應急資金,做到應急資金足額保障。

4、突發事故發生后,使用由公司應急處置總指揮部審批。

第五章附則

1、本制度中所指事故及所適用范圍均包含在《公司事故總體應急預案》范圍之內。

2、凡違反本制度對應急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者,依據有關法規、制度,視其情節給予處罰,觸犯法律者追究法律責任。

篇3:某工程項目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計劃

工程項目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計劃

㈠、通信與信息保障

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及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成員必須保證應急救援所需的通信設備、工具正常,并24小時暢通。各應急救援機構人員以及當地醫院、救援機構、有關政府部門的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見附件1。

㈡、應急隊伍保障

本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由項目主要領導組成,指揮中心辦公室為項目安質部,下設6個應急救援工作小組由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和現場人員組成,各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

㈢、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項目安質部應按照本應急預案配備相關應急物資,建立責任人清單,明確貯存地點,并定期檢查,保持狀態完好。主要應急物資包括:

1、救護人員的裝備:安全帽、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帶、安全繩、救生衣,防毒、防塵面具,雨衣、雨鞋等;

2、機械及小型機具:挖掘機、裝載機、潛水泵、發電機、交通車輛等;

3、通訊器材:固定電話(傳真機)一個,移動電話:原則上每個管理人員一人一個,對講機若干;

4、其它物資:救生網、擔架、手電筒、編織袋、工字鋼、探照燈、喊話喇叭等。

㈣、經費保障

建立專項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初步計劃投入20萬元用于應急物資裝備保障、人員培訓保障和應急預案演練保障,該費用由安質部實施統一管理,確保專款專用。

㈤、交通運輸保障

由于本項目潛在突發生產安全事故主要可能發生在施工現場,主要交通運輸靠316國道和施工便道,因此施工便道的暢通關系到應急救援的順利開展。項目安質部負責定期對施工便道狀況進行檢查,對影響道路正常運輸的應積極向項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反饋,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處理,確保道路正常、暢通。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機動組應派人對主要運輸道路進行疏導,確保應急救援及時、有效展開。

㈥、醫療保障

由于本項目所處十堰市竹溪縣中峰鎮,當地醫療衛生條件有限,因此安質部在與當地醫療機構進行日常聯系、溝通的同時,還應和十堰市相關醫療機構保持聯系,確保傷者能得到有效救治,現場救護組應清楚了解各醫院地址及最便捷路線、聯系電話等。

㈦、后勤保障

施工現場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機動組應核查現場應急救援人數,派人聯系采購有關后勤保障物資(包括飲用水、食品、衣物等)并運至事故現場,為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