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門業公司職員行為準則

門業公司職員行為準則

2024-07-15 閱讀 1724

門業制造公司職員行為準則

第一條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令法規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第二條按時出勤,不遲到、早退、不中途離崗;上班時間因公外出,須辦理公務外出登記手續,未辦理手續者,視同曠工;因私外出,應辦理請假手續。

第三條上班時間舉止文明、著裝整潔(或按規定著裝)、佩戴識別證。

第四條注重維持辦公場所的良好秩序,不得肆意串崗,高聲談笑、聚眾聊天,影響他人正常工作。進入非開放性辦公場所,做到先敲門,獲準后進入。

第五條負責維護自身辦公區域的整潔以及室內綠化植物的保養工作。注意維持辦公桌面的衛生清潔及陳設整齊,除個人杯具、筆座等辦公用品,不得堆放與公務無關的其他雜物;使用煙灰缸的職員應隨時清除缸內灰質,不得造成灰質四處散落;不得隨地亂扔紙屑,對廢棄的重要文件應粉碎后扔入垃圾簍;保持辦公桌椅擺放有序,不得擅自移動辦公場所內主要的陳設及擺放物品;對辦公室內的綠化植物應定期保養或通知有關專業人員維護。

第六條下班或離開座位時,應將公文、記事本等收藏妥當,并及時將椅子推回原位,下班離開辦公室前應檢查空調、電燈等電器及門窗是否關閉。

第七條接待外來訪客,應在指定場所內接待,接待時面帶微笑,熱情迎送,有禮有節,不得擅自帶客參觀,不得接待私人訪客。

第八條不得在上班時間內使用公司通訊設施進行個人事務活動。每次使用電話應做到長話短說,通話時間盡量不超過三分鐘。

第九條嚴禁在辦公場所內打牌或進行賭博性活動。

第十條各崗位人員應恪盡職守,非本部門的文件、事務未經許可不得翻閱、過問或私下評議。

第十一條參加會議或培訓應視同正常上班,開會、上課時,所有人員通訊工具必須撥置到非鈴響狀態,嚴禁在開會或培訓時交頭接耳,隨意走動。

篇2:萬科集團職員職務行為準則

職員職務行為準則

1.總則

1.1本準則體現了萬科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職員應當熟知并遵守。

1.2公司尊重職員的正當權益,通過本準則界定公司利益與職員個人利益,避免二者發生沖突。

1.3職員違反本準則可能導致公司與之解除勞動合同。職員違反本準則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公司將依法追索經濟賠償。職員行為涉嫌刑事犯罪,公司將報告司法機關處理。

2.職務權責

2.1經營活動

2.1.1職員應守法、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任何私人理由都不應成為其職務行為的動機。

2.1.2維護公司利益是職員的義務。職員不得從事、參與、支持、縱容對公司有現實或潛在危害的行為。發現公司利益受到損害,職員應向公司匯報,不得拖延或隱瞞。

2.1.3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職員不得超越本職業務和職權范圍從事經營活動。

2.1.4除本職日常業務外,未經公司授權或批準,職員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1)以公司名義進行考察、談判、簽約、招投標、競拍等;

(2)以公司名義提供擔保、證明;

(3)以公司名義對新聞媒介發表意見、消息;

(4)代表公司出席公眾活動。

2.1.5職員須嚴格執行公司頒布的各項制度。職員認為公司制度明顯不適用,應及時向上司或制定和解釋該制度的部門反映。::公司鼓勵職員就工作充分發表意見或提出合理化建議。

2.1.6遵循管理流程接受上司的領導是職員的職責。職員應服從上司的指示。職員如認為上司的指示有違法律及商業道德,或危害公司利益,有權越級匯報。

2.1.7遇到工作職責交叉或模糊的事項,公司鼓勵勇于承擔責任和以公司利益為重的行為,倡導主動積極地行動,推動工作完成。在工作緊急和重要的情況下,職員不得以分工不明為由推諉。

2.1.8嚴禁職員超出公司授權范圍或業務指引的要求,對客戶和業務關聯單位做出書面或口頭承諾。在公司內部,職員應實事求是地對工作做出承諾,并努力兌現。

2.1.9職員有貪污、受賄或作假欺騙公司的行為,無論給公司造成損失與否,公司均可無條件與之解除勞動合同。

2.2資源使用

2.2.1職員未經批準,不得將公司資產贈與、轉讓、出租、出借、抵押給其它單位或者個人。

2.2.2職員對公司的辦公設備、交通工具、通訊及網絡系統或其他資產,不得違反使用規定,做任何不適當的用途。

2.2.3公司的一切書面和電子教材、培訓資料等,均有知識產權,職員未經授權,不得對外傳播。

2.2.4職員因職務取得的商業和技術信息、發明創造和研究成果等,權益歸公司所有。

2.2.5職員對任何公司財產,包括配備給個人使用的辦公桌、保險柜、櫥柜,乃至儲存在公司設備內的電子資料,不具有隱私權。公司有權進行檢查和調配。

2.3保密義務

2.3.1公司一切未經公開披露的業務信息、財務資料、人事信息、招投標資料、合同文件、客戶資料、調研和統計信息、技術文件(含設計方案等)、企劃營銷方案、管理文件、會議內容等,均屬企業秘密,職員有保守該秘密的義務。當不確定某些具體內容是否為企業秘密時,應由公司鑒定其性質。

2.3.2職員薪酬屬于個人隱私,任何職員不得公開或私下詢問、議論。掌握此信息的職員,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

2.3.3職員接受外部邀請進行演講、交流或授課,應事先征得上司批準,并就可能涉及的有關公司業務的重要內容征求上司意見。

2.3.4職員應對各種工作密碼保密,不對外提供和泄露。嚴禁盜用他人密碼。

3.內外交往

3.1職員須謹慎處理內外部的各種宴請和交際應酬活動。應謝絕參加的活動包括:

(1)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和投標單位的宴請和娛樂活動;

(2)設有彩頭的牌局或其它具有賭博性質的活動;

(3)涉及違法及不良行為的活動。

3.2公司對外的交際應酬活動,應本著禮貌大方、簡樸務實的原則,不應鋪張浪費。公司內部的接待工作,應務實簡樸。職員在安排交際活動時須考慮以下重要因素:

(1)是否屬于工作需要;

(2)費用、頻率和時機是否恰當;

(3)消費項目是否合法。

3.3公司對外部單位或個人支付傭金、回扣、酬金,或提供招待、饋贈等,應堅持下列原則:

(1)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符合一般道德標準和商業慣例。

3.4職員不得以任何名義或形式索取或者收受業務關聯單位的利益。職員于對外活動中,遇業務關聯單位按規定合法給予的回扣、傭金或其他獎勵,一律上繳公司處理,不得據為己有。對于對方饋贈的禮物,只有當價值較小(按公認標準),接受后不會影響正確處理與對方的業務關系,且拒絕對方會被視為失禮的情況下,才可以在公開的場合下接受,并應在事后及時報告上司。

3.5尊重客戶、業務關聯單位和同事是基本的職業準則。職員不得在任何場合詆毀任何單位和個人。

4.個人與公司利益的沖突

4.1兼職

4.1.1職員未經公司安排或批準,不得在外兼任獲取報酬的工作。

4.1.2在任何情況下,禁止下列情形的兼職(包括不獲取報酬的活動):

(1)在公司內從事外部的兼職工作;

(2)兼職于公司的業務關聯單位、客戶或者商業競爭對手;

(3)所兼任的工作構成對公司的商業競爭;

(4)因兼職影響本職工作或有損公司形象;

(5)經理級及以上職員兼職。

4.1.3公司鼓勵職員在業余時間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但如利用公司資源或可能影響到工作,職員應事先獲得公司批準。

4.2個人投資

4.2.1職員可以在不與公司利益發生沖突的前提下,從事合法的投資活動,但不得進行下列情形的個人投資活動:

(1)參與經營管理

的;

(2)對公司的客戶、業務關聯單位或商業競爭對手進行直接投資的;

(3)借職務之便向投資對象提供利益的;

(4)假借他人名義從事上述三項投資行為的。

4.2.2職員不得利用內幕消息,進行公司股票的買賣,亦不得指使、提示他人進行買賣。

4.3特殊關系的回避

4.3.1公司堅持舉賢避親的人事原則。職員不得錄用或調動親屬到自己所管轄范圍內工作。向集團內任何單位推薦自己親屬或好友的,應向人力資源部門提前申明。

4.3.2已經存在親屬關系的職員,不得在同一地區(城市)或部門工作,并應回避有業務關聯的崗位。新的親屬關系產生一個月內,須向人力資源部門書面聲明。

4.3.3公司不提倡職員與自己的親屬、好友所在單位建立業務合作關系。有正當理由建立業務關系的,要主動向上司書面申報自己的親友關系,并應在相關的業務活動中回避。

4.3.4職員應避免工作之外與業務關聯單位的經營往來,不得利用職務影響力在業務關聯單位安排親屬、接受勞務、技術服務或獲取其他利益。如確實無法避免,應事先向公司申報。

5.投訴和舉報

5.1公司內部的投訴和舉報,可以向人力資源部、審計法務部和紀律檢查委員會以及主管該事項的高層經理人員提出。受理部門和人員,應認真調查處理投訴和舉報,并為投訴人和舉報人保密。

6.行為的判斷及督導

6.1職員判斷個人行為是否違反本準則的簡易標準是該行為能否毫無保留地在公司公開談論。

6.2職員有責任就難于作自我判斷的行為或情形向上司或人力資源部咨詢。接受咨詢的部門和人員應給予及時、明確的指導并為當事人保密。

6.3上司對其下屬應盡到教導和管理的責任。如上司未能盡到責任,以致產生不良的后果,將與其下屬同時受到處分。上司未盡教導和管理責任的情形包括:

(1)默認下屬違反本準則的行為;

(2)未能按照公司規定保證下屬定期接受本準則的培訓;

(3)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及補救管理上的漏洞;

(4)未能嚴格遵守公司的政策進行管理。

7.其他

7.1本準則的解釋權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篇3:房地產職員職務行為準則范例

■基本原則

1.公司倡導守法、廉潔、誠實、敬業的職業道德。

2.職員的一切職務行為,都必須以維護公司利益,對社會負責為目的。任何私人理由都不應成為其職務行為的動機。

3.因違反職業道德,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者,公司將依法追索經濟賠償;情節嚴重,公司懷疑其涉嫌犯罪的,將提請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4.在職員招聘或任用上,公司倡導舉賢避親、親屬或好友回避的原則,為人才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公司內如有親屬關系的職員,相互間應回避從事業務關聯的崗位,公司也可以作出相應的崗位調整。

■經營活動

5.職員不得超越本職業務和職權范圍,開展經營活動。特別禁止超越業務范圍和職權從事投資業務。

6.職員除本職日常業務外,未經公司法人代表授權或批準,不能從事下列活動:

(1)以公司名義考察、談判、簽約;

(2)以公司名義提供擔保、證明;

(3)以公司名義對新聞媒介發表意見、消息;

(4)代表公司出席公眾活動。

■兼職

7.職員未經公司書面批準,不得在外兼任獲取薪金的工作。

8.禁止下列情形的兼職:

(1)在公司內從事外部的兼職工作,或者利用公司的工作時間和其他資源從事所兼任的工作;

(2)兼職于公司的業務關聯單位或者商業競爭對手;

(3)所兼任的工作構成對本單位的商業競爭;

(4)因兼職影響本職工作或有損公司形象;

(5)主管級及以上職員兼職。

■個人投資

9.職員可以在不與公司利益發生沖突的前提下,從事合法的投資活動,但禁止下列情形的個人投資:

1)參與經營::管理的;

2)投資于公司的客戶或商業競爭對手的;

3)以職務之便向投資對象提供利益的;

4)以直系親屬名義從事上述三項投資行為的。

■利益

10.職員在經營管理活動中,不準索取或者收受業務關聯單位的利益,否則將構成受賄。

11.只有在對方饋贈的禮物價值較小(按公認標準),接受后不會影響正確處理與對方的業務關系,而拒絕會被視為失禮的情況下,才可以在公開的場合下接受。

12.職員在與業務關聯單位的交往中,應堅持合法、正當的職業道德準則,反對以賄賂及其它不道德的手段取得利益。未經所在單位負責人書面批準,也不得在有可能存在利益沖突的業務關聯單位安排親屬、接受勞務或技術服務。

13.職員不得利用內幕消息,在損害公司利益或者處于比公司以外人士較為有利的情況下謀取個人利益。

14.職員不得挪用公款謀取個人利益或為他人謀取利益。

15.職員不得用公款購買各種俱樂部會員卡或者供自己從事個人消費。

■傭金和回扣

16.職員對外業務聯系活動中,遇業務關聯單位按規定合法地給回扣、傭金的,一律上繳公司作為營業外收入或沖減成本;個人侵吞的,以貪污論。

■交際應酬

17.公司對外的交際應酬活動,應本著禮貌大方、簡樸務實的原則,不得鋪張浪費。嚴禁涉及違法及不良行為。

18.集團內部的接待工作,提倡熱情簡樸,不準以公款搞高標準宴請及娛樂活動。

19.職員在與業務關聯單位的聯系過程中,對超出正常業務聯系所需要的交際活動,應謝絕參加。包括:

1)過于頻繁或奢華的宴請::及娛樂活動;

2)設有彩頭的牌局或其它具有賭博性質的活動;

3)邀請方的目的明顯是為了從我方取得不適當利益的活

動。

■保密義務

20.職員有義務保守公司的經營機密。職員務必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

21.職員未經公司授權或批準,不準對外提供標有密級的公司文件,以及其它未經公開的經營情況、業務數據。

■保護公司資產

22.職員未經批準,不準將公司的資金、車輛、設備、房產、原材料、產品等擅自贈與、轉讓、出租、出借、抵押給其它公司、單位或者個人。

23.職員對因工作需要配發給個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通訊設備等,不準違反使用規定,作不適當之用途。

行為的自我判斷與咨詢

24.職員在不能清楚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違反本準則時,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1)以該行為能否毫無保留地在公司公開談論,為簡便的判斷標準;

2)向所在單位人事管理部門或者總部人力資源部提出咨詢。

25.接受咨詢的部門應給予及時、明確的指導并為當事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