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戶外活動制度

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戶外活動制度

2024-07-15 閱讀 5587

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戶外活動制度

1、經常組織幼兒到戶外開展游戲和體育活動,每天保證幼兒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

2、教師在組織幼兒戶外活動時,幼兒活動范圍應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隨時注意幼兒安全,發現不安全因素或幼兒不安全的行為,教師應及時處理。

3、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合理安排幼兒的活動量。

4、在戶外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天氣情況注意給幼兒增減衣服。

篇2:大型戶外活動應急預案

1:開展一次大型活動從籌備到開展也至少也要一個月時間,定下的日期可能會有變數,活動當中也可能會發生意外事件。活動當天如果有下雨,改由室內進行,如果沒有合地點活動取消或者改期。

2:戶外活動有毒蟲,蛇,尖銳物,強光,中暑,交通等意外事故,

自救處理

1:被毒蛇咬傷后的急救。被蛇咬時,傷口有一定的特征,傷口上有兩個較大和較深的牙痕,可判斷為毒咬傷,蛇咬傷后不要劇烈奔跑,以減慢人體對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體內的傳播速度,減輕全身反應;記住蛇的形態,認清是什么蛇,如果把蛇打死,則帶上死蛇,以便醫務人員及時、正確地給以治療;被毒蛇咬傷后,立即打120盡快送醫,同時開展自救立即用柔軟的繩或帶結扎在傷口上方,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液的回流,減少毒液吸收,不可讓傷者使用酒、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中暑:萬一有中暑現象,應該趕快急救,以免虛脫危及生命。首先,將病者移到陰涼的地方,松開或脫掉他的衣服,讓他舒適地躺著,用東西將頭及肩部墊高。用冷濕的毛巾覆在他的頭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將海綿浸漬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盡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最后測量他的體溫,或觀察患者的脈搏率,若在每分鐘80以下,則表示體溫仍可忍受,若達到80以上,應停止使用降溫的各種方法,觀察約10分鐘后,若體溫繼續上升,再重新給予降溫并及時送醫。

篇3:某某幼兒園戶外活動環節安全操作規程

某幼兒園戶外活動環節安全操作規程

戶外活動環節中,各崗人員要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把好各關。戶外活動中,教師應調動幼兒情緒,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從而使幼兒的體能得到充分發展,并激發幼兒喜歡體育活動的興趣。幼兒上下樓梯盡量靠右走,隊伍前、中、后都應有教師。

第一步:準備工作

1.主班教師根據活動內容,為幼兒準備數量、大小合適的體育器械,并保證戶外活動場地和器械的安全、衛生。

2.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如:飲水、如廁、增減衣物、整理裝束等。(冬季為幼兒抹護手霜)

3.教師為幼兒做好場地、器械等準備工作,保證體育器械的安全、衛生。

4.戶外活動前,教師應穿著適宜的服裝和鞋,方便運動。

5.教師對幼兒提出活動要求和安全要求。

第二步:組織活動

1.主班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體能等發展需要,組織進行體育活動,內容健康,集體活動應在半小時左右,運動量適宜。

2.注意提示幼兒正確的使用器械,注意安全,如:跳繩等。

3.提示幼兒分散活動中,不隨意奔跑、打鬧,注意活動中的安全。

4.戶外活動中,教師站位要合理,時刻注意觀察幼兒,及時解決糾紛。

5.配班教師協助主班教師巡視幼兒的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干預。對動作發展遲緩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7.教師在戶外活動時對幼兒的照料,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幼兒安全。

8.照顧因身體不適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活動的幼兒。

第三步:整理工作

1.主班教師組織幼兒收拾器械,整理場地。

2.主班教師組織幼兒排著整齊的隊伍回到教室后,依次進行擦汗、脫外衣、盥洗、飲水等生活活動。

3.配班教師協助幼兒收拾器械并擺放整齊。督促幼兒按順序排好隊

4.配班教師協助指導幼兒擦汗、脫外衣、盥洗、飲水等生活活動。

5.教師檢查場地和器械的收拾、整理情況。

6.督促幼兒進行擦汗、脫外衣、盥洗、飲水等生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