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突發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全面提高應對氣象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本預案所稱的氣象災害是指由于暴雨、高溫、大雨、大風等天氣氣候事件影響,造成或者可能造**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的氣象災害。
第二條工作原則
(一)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氣象災害應急工作;
(二)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應當堅持防災與救災并舉、以防為主的原則,做好災前預警、災中應急、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三)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應當實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應急合力。
第三條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2、《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
3、《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4、《氣象行政處罰辦法》;
5、《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6、《北京市防御雷電災害若干規定》。
第二章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第四條應急指揮機構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總經理擔任,組員由各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部經理組成。指揮機構設在公司行政辦公室。
第五條職責
組織制定、實施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決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啟動和終止;指揮和協調有關部門、其他組織和個人共同做好氣象災害應急工作;對發生氣象災害的地區和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控,防止災害擴展;參加搶險救災,并做好社會治安維護工作;組織對被破壞的給排水、市政設施進行搶排險,盡快恢復工程生產;負責災情的收集上報;負責災后恢復重建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建立相應的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流程和制度;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第三章預警和預防機制
第六條信息監測、預測與報告
(一)氣象災害信息來源和發布
天氣氣候預測機構預測12、24、48小時內有暴雨、大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時,辦公室應在30分鐘內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將預報信息傳遞到各分公司或各項目或各項目。由各分公司或各項目或各項目負責及時通知到各項目部、各班組。
(二)氣象災害信息審核
辦公室對收集到的氣象災害信息進行分析審核,符合氣象災害預警標準的,立即通知各分公司或各項目或各項目,并報送主管領導。
(三)預警預防行動
收到氣象災害預測預報、警報信息后,屬于可能發生氣象災害的情況,立即進行相關工作部署,分別從思想、組織、人員、技術、物資、資金等方面做好啟動本預案的準備,確保預案的順利實施。
各分公司或各項目或各項目應當做好災害性天氣氣候預測預報、警報,及時提供警報和氣象災害情況。
第四章應急預案響應
第七條應急響應
應急指揮辦公室主持召開災害性天氣會商,各分公司或各項目或各項目主要負責人參加,做出相應的工作部署并將有關情況上報上級部門。
第八條信息處理
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詳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第九條緊急處置
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啟動后,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指揮機構的部署,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發布啟動內部相關的應急程序的命令,各崗位應急人員全部到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程跟蹤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情況;
(二)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各崗位做好實時監測、加密觀測、滾動預報、跟蹤服務;
(三)迅速調派應急隊伍,進入救災現場,做好相關的災害監測、現場服務等工作,并參與現場搶險救災;
(四)做好現場緊急醫療救護,做好疾病控制和衛生防疫工作,維護社會治安和生活秩序。
第五章應急保障
第十條參與對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組織相關機構和單位開展氣象災害預警、預測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究,做好氣象災害應急技術儲備。
第十一條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應急知識教育、培訓計劃,對員工開展氣象災害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知識教育。
第十二條加強對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保證各項應急措施及時到位。對執行不力的部門和分公司,責令改正,情況嚴重的予以通報批評。
第六章附則
第十四條對在參加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分公司或項目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五條發生氣象災害后,有關部門謊報災情或者知情不報,或者拒不履行本預案規定的應急處置職責,或者拒不配合、阻礙、干涉災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公司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對其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結合相關法律法規,適時對本預案進行周期性評審與修訂。
第十七條各分公司或各項目應及時修訂完善本分公司或項目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并上報公司工程管理部備案。
第十八條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地方氣象災害預警管理辦法范文
一、充分認識貫徹落實《辦法》的重要意義
《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對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職責分工、聯合監測制度、信息收集與傳播、氣象災害應急隊伍建設、重點行業氣象災害預警等做了詳細規定,為進一步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機制、切實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各縣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辦法》實施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二、廣泛開展學習、培訓和宣傳活動
各縣區和市級有關部門要把學習宣傳《辦法》作為強化防災減災工作的一件大事來抓,通過專題講座、辦班培訓、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準確掌握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崗位職責和法律制度,為《辦法》全面實施奠定基礎。新聞媒體要深入宣傳《辦法》出臺的重要意義、立法宗旨、立法背景、主要內容以及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工作的新舉措、新成效,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正面引導,為貫徹實施《辦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切實做好各項重點工作
(一)健全氣象災害監測站網。各縣區政府要根據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和氣象災害防御的需要,編制實施氣象災害監測站網分布規劃,加強政策和資金支持,建立覆蓋城鄉的氣象災害監測網。市氣象局要會同市級農業、水利、國土、環境等部門,建立完善聯合監測、監測站點計量監督、信息共享機制,提高氣象災害監測能力。
(二)規范發展基層氣象災害應急隊伍。各縣區要切實加強基層氣象工作機構及氣象信息員、協理員隊伍建設,明確工作職責,規范組織管理,提供必要的裝備和經費保障,定期開展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提高氣象災害應急能力。
(三)嚴格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管理。農業、水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氣象等部門及其監測單位,要密切合作,及時報送雨情、水情、風情、旱情等監測信息。各縣區政府要將氣象災害信息統一納入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由縣級以上氣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按照規定發布,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有關信息。氣象部門要著力提高災害性天氣的預報能力,增強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四)強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各縣區、市級有關部門要對全市范圍內公共場所、防災重點單位災害預警設施進行調查、登記,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預警信息接收和傳播設施。氣象臺站發布氣象災害預警后,要立即將預警信息或預警信號傳送到有關單位。各縣區和有關部門收到預警信息后,即時傳播預警信息并根據預警級別和防御指南要求,適時啟動應急預案。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和通信運營單位收到預警信息后,按照有關規定即時無償播發和刊登。防災重點單位(高速公路、鐵路,輸油、輸氣管線,供電、供熱、供水管線,通信干線,大型水利工程、機場、礦山,化工企業、加油加氣站等易燃易爆產品儲存場所,重點文物單位及其管理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傳遞工作,保證接收暢通,并將預警信息即時告知本單位工作人員;各鎮街和村(居)民委員會收到預警信息后,組織氣象協理員、信息員和志愿者通過廣播、電話、鳴鑼吹哨等多種手段向公眾即時傳播,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
四、強化《辦法》施行的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人民政府是推進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所需費用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各級發改、工信、財政、水利、農業、國土、環保、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部門和新聞媒體、通信運營單位、防災重點單位要各盡其責、密切配合,確保《辦法》順利貫徹實施。
(二)強化監督檢查。各縣區、市級各部門要按照本通知精神,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具體方案和措施,推動《辦法》各項規定全面落實。現行有關文件、應急預案、制度與《辦法》不一致的,應及時修改。市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縣區、市級部門貫徹實施《辦法》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篇3:突發性氣象災害預控方案范本
單位:湖北省杭瑞高速第一合同項目經理部第一版項目預防因突發性氣象災害對工程產品、設備、人員及財產的損害。目標減少和避免因突發性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杜絕人員死亡和重傷。職責1、項目經理負責突發性氣象災害和抗災的領導工作,負責工程項目臨建設施的整體部署;2、主管安全項目副經理負責預防措施的落實、檢查和監督,負責抗災的組織工作;3、項目生產副經理負責工地現場、工程產品、現場設施的災害預防;4、項目機械部負責機械設備、廠拌、物資材料、料場、庫房的災害預防;5、項目辦公室負責辦公、生活房屋的災害預防;6、項目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負責各業務系統的災害預防。方法和措施1、項目在開工前應對當地地理環境和以往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進行考慮、咨詢,合理確定項目經理部駐地,以及拌和場、預制場、料場、庫房和設備停放位置及其標準;2、項目應與當地氣象、水利部門建立聯系,在最早時間獲取災害來臨信息;3、在汛期以及臺風來臨之季,經理部領導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并及時通報信息,使所有員工思想重視,妥善安排施工、材料和機械設施、物資材料的放置;4、在災害來臨前,項目書記、項目副經理、辦公室對工地現場、工程產品、各類設施、機械設備、房屋、物資材料進行檢查,及時采取加固、防護、轉移等措施,尤其要確保職工人身安全;方法和措施5、在汛期內,機械設備夜間不得停放在易受洪水侵襲的地方,低洼處不得大量堆放工程材料,現場夜間警衛人員不得在易受洪水侵襲的地方停留,現場應有照明;6、項目部應成立搶險隊,配備搶險設施和工具,一旦受到災害侵襲,立即實施搶險求援。必要時向其它單位提出求援或向當地人民政府求助。適用的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6.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8.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則;9.湖北省交通廳發布的防汛、防臺風的指令;10.公司下發的有關防汛、防臺風的指令;備注編制:靖元喜審核:劉江審批:余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