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物業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程序
世茂第一太平物業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程序
1范圍
本程序依據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質量標準中6.2.2條款和公司質量手冊中相關章節編制。規定了影響服務質量的公司或為公司工作的人員,在能力勝任的基礎上,應接受質量方面的培訓,本程序適用于上海世茂第一太平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
2目的
使公司或為公司工作員工在有能力勝任的前提下,應意識到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及可能產生的影響,了解偏離規定的程序可能產生的后果。
3職責
3.1公司行政人事部負責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的歸口管理:
a)公司行政人事部負責編制本公司各部門的《部門職責和職位說明書》,根據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上報的年度培訓需求計劃制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
b)公司行政人事部組織實施新進員工的培訓、專業培訓,對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員工的培訓進行抽樣檢查;
c)負責公司組織的培訓記錄的保存,建立并保存《培訓記錄表》。
3.2公司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確定從事各崗位人員必需的能力要求。
3.3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負責制訂本部門的培訓計劃,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公司行政人事部,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負責監督、檢查員工的培訓效果。
3.4公司行政人事部負責持證上崗人員接受外部培訓的歸口管理,并實施監督檢查。
4程序
4.1能力要求的確定
4.1.1公司行政人事部確定公司各職能部門崗位人員所必需的能力要求,管理中心(處)確定管理中心(處)內部各部門崗位人員所必須的能力要求。能力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等。
4.1.2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根據工作需要,通過編制本部門的培訓計劃來確定具體培訓要求。
4.2培訓計劃書的制訂、批準、實施
4.2.1根據公司和部門的發展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實施運作的需要,要求制訂員工年度培訓計劃。
4.2.2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應在當年12月底前提出本部門下一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應明確培訓的崗位、工種、人數、內容、培訓費用、計劃時間等)。
4.2.3培訓計劃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確認,上報公司行政人事部。
4.2.4公司行政人事部應在當年第一季度前制訂出公司員工年度培訓計劃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并將公司員工年度培訓計劃反饋給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
4.2.5相關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根據計劃,組織實施。
4.3培訓內容與要求
4.3.1員工培訓的內容包括:新進員工培訓、員工崗位操作培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培訓、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等。
4.3.2新進員工在正式入司后,由行政人事部安排具體培訓時間,并在規定的期限內接受入司培訓。
4.3.3公司對新進員工培訓主要內容包括:
a)公司的基本情況、組織機構及主要領導成員介紹;
b)公司的方針、目標,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及公司規章制度;
c)《員工手冊》、職業道德、安全生產教育;
4.3.4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對新進員工培訓主要內容包括:
a)所管區域或所在部門的基本情況,組織架構及部門(班組)負責人員介紹;
b)部門或分公司(區域)或管理中心(處)的分解目標;
c)《員工手冊》、職業道德、服務理念及安全生產教育。
4.3.5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按員工的不同崗位及上崗要求對轉崗員工進行培訓。
4.3.6各部門(班組)對新進員工(包括轉崗員工)培訓主要內容包括:
a)崗位的基本情況(工作標準、崗位職責、人員配置及設備、設施的分布等);
b)崗位工作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異常狀況的特殊處理等;
c)《員工手冊》、職業道德、服務理念及安全生產教育。
4.3.7行政人事部對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新進員工及轉崗員工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4.3.8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按培訓計劃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a)按照崗位工作要求,由行政人事部組織持證上崗人員接受外部培訓;
b)各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每年制訂《持證上崗人員一覽表》,報行政人事部備案;
c)持證上崗培訓的崗位/人員:電工、電焊工、電梯維修工、機動車駕駛員等,經培訓部門考核認可發證。
4.3.9內部質量審核員經有關部門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經管理者代表授權上崗。
4.4培訓工作檢查與考核
4.4.1行政人事部負責對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的培訓工作進行抽查。
4.4.2行政人事部負責對應持證上崗人員進行抽查。
4.4.3各培訓實施部門應對培訓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評價方法有:
a)考試成績;
b)是否持證上崗;
c)是否勝任工作。
4.5培訓記錄
4.5.1行政人事部建立在冊員工培訓檔案,由各部門、分公司(區域)、管理中心(處)保存培訓記錄,以反映員工在公司接受培訓情況。
5相關文件
《記錄控制程序》
《員工手冊》
6相關記錄
《培訓記錄表》
《持證上崗人員一覽表》
篇2:某工廠人員培訓控制程序
工廠人員培訓控制程序
1.目的
對從事影響質量活動的所有員工進行培訓和指導,確保所受培訓的員工掌握并提高產品質量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滿足和勝任崗位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所有從事與質量有關人員的培訓(包括最高管理者)活動。
3.定義
培訓:使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勞動技能得到提高,從而能勝任本職工作需要的一切活動及措施。
4.職責
4.1廠辦人勞教育室是員工培訓的主管部門,負責對員工培訓計劃的編制、組織實施和進行有效性評價,負責建立和保存員工培訓檔案。
4.2廠長負責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
4.3各部門根據崗位設置要求,提出培訓需求信息并配合實施培訓活動。
5.工作程序
5.1培訓計劃的編制
5.1.1編制的依據
a.工廠的方針目標和企業發展策略;
b.人員與職能情況測定的結果和各部門的培訓需求;
c.根據崗位描述員工完成其工作所必需的應知應會知識;
d.工廠體系運行中涉及的有關質量技術和產品責任方面的專業知識。
5.1.2編制與審批
a.人勞教育室主管在每年初根據各部門上報的培訓需求,進行可行性的識別后,結合培訓依據,編制工廠年度培訓計劃報廠長審批。
b.培訓計劃經廠長批準后,由人勞教育室負責組織實施培訓。
c.培訓計劃內容應包括: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培訓人數、培訓課時、培訓方式等。
5.2實施培訓
5.2.1人勞教育室主管負責按計劃落實培訓前的準備工作,如:經費、師資、場所、教材、考卷、證書等。
5.2.2培訓形式一般以內部培訓為主,派出進修為輔,根據工廠實際情況實行分期、分批、分對象施教。
5.2.3人勞教育室主管負責在開班前一周將《培訓通知單》發至有關部門和學員本人。對因故不能參加培訓或需調換人員時,部門主管應及時與人勞教育室聯系,以便作相應的調整。
5.2.4培訓可通過考試、參加培訓人員簽到或外委培訓時出具的證書來證明結果;所有培訓記錄由人勞教育室負責匯總,分別立卷歸檔。
5.2.5對提出的臨時性培訓,經廠長批準后,由人勞教育室適時實施,可由人勞教育室主管作相應的調整,并在培訓計劃中作出情況說明。
5.3上崗/轉崗人員的培訓
5.3.1對新上崗/轉崗人員的培訓,由人勞教育室或其接收部門的主管按《新上崗人員培訓表》及《轉崗考核鑒定表》內容對其進行培訓,并指導其正確理解工廠的各項規定、規程、程序和相關文件等。
5.3.2員工在明確培訓確認表中的內容要求后在相應項目欄確認簽字,證明其主管對其進行了有效培訓,并已明確了工作要求。
5.3.3新員工經過三---六個月試用期后,人勞教育室應對其按《崗位描述規定》中具備的要求進行考評,合格后發上崗證。
5.3.4經培訓考評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訓并補考合格后方可上崗。
5.4資格認定
5.4.1員工上崗前均應接受崗位培訓并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經驗,經確認由人勞教育室頒發上崗證。
5.4.2對特殊作業人員(焊工、電工、司爐工等)、特種工序人員(檢驗員、試驗員、計量員、審核員、設計開發人員、合同評審人員、采購人員、頂崗人員)必須持資格證書方可上崗。
5.4.3對上崗培訓不合格者不予上崗,直至考核合格為止。
5.5有效性評價和激勵機制
5.5.1每年末由人勞教育室將員工工作技能、專業知識評定表發至各部門主管,由其對員工培訓后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客觀評估。
5.5.2各部門主管對員工培訓效果的評價由人勞教育室進行匯總,并作為下一輪深入培訓的信息源。
5.5.3為激勵員工開展質量改進,由人勞教育室組織員工開展合理化建議、QC小組、零缺陷計劃活動,并通過宣傳、表彰等形式來調動員工參與質量改進的積極性和提高質量意識。
5.6頂崗計劃和人力資源開發
5.6.1由人勞教育室根據工廠員工崗位描述規定人員頂崗計劃,確保頂崗人員具備該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滿足上崗要求。
5.6.2人勞教育室主管積極開展工廠人力資源開發的工作,注重人才信息的收集,充實工廠的人才儲備,為工廠的發展創造充足的后備力量。
5.7培訓檔案
5.7.1人事教育室負責根據工廠員工培訓活動所形成的計劃、記錄、表單、證書等,建立員工的培訓檔案,以員工個人培訓情況匯總表形式,顯示培訓實施、資格認定的現狀。
5.7.2保存年限按文控規定執行。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8.01-01《崗位描述》
QR/SH18.01-02《年度培訓計劃》
QR/SH18.01-03《培訓通知單》
QR/SH18.01-04《培訓簽到表》
QR/SH18.01-05《崗位培訓需求表》
QR/SH18.01-06《新上崗人員培訓表》
QR/SH18.01-07《轉崗考核鑒定表》
QR/SH18.01-08《年培訓情況一覽表》
篇3:金屬制品公司員工培訓控制程序
金屬制品公司程序文件:員工培訓控制程序
1.目的:
為對所有從事對質量有影響的工作人員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全面提高人員的素質,保證質量體系有效運行,實現預期的質量目標。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內各級人員培訓,新員工上崗前的培訓及公司內轉崗培訓。
3.職責:
3.1管理者代表負責員工培訓計劃的審批;
3.2行政部負責:
3.2.1編制員工培訓計劃;
3.2.2組織本公司員工培訓;
3.2.3對本公司新員工進行公司概況、職業道德以及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
3.3各部門負責根據員工培訓計劃,實施本公司培訓工作,并做好詳細的《品質系統說明會之出席記錄》。
3.4工程部和生產部負責公司內部技術、工藝的培訓。及安全生產、基本操作技能及相關知識的培訓。
3.5工程部負責ISO9000質量體系、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訓。
3.6受訓人員所在部門必須按培訓計劃在人員、時間的安排上予以配合。
4.定義:無
5.工作程序:
5.1培訓對象包括:
5.1.1新員工;
5.1.2轉崗人員;
5.1.3生產工人;
5.1.4技術人員及生產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
5.1.5檢驗、試驗、計量人員。
5.2培訓內容
5.2.1新員工上崗前培訓內容:
a.公司概況;
b.職業道德及公司規章制度;
c.本工種應知應會及安全知識;
d.本工種基本操作技能等。
5.2.2生產工人培訓內容:
a.質量控制基本知識;
b.專業技能及專業理論知識等。
5.2.3技術人員及生產管理、質量管理人員培訓內容:
a.ISO9000族國際質量及質量管理標準;
b.產品生產工藝知識;
c.質量管理基礎理論知識;
d.生產設備原理及檢修、維護知識;
e.同行業先進質量管理經驗,有關國家法規和標準等。
5.2.4檢驗、試驗、計量人員培訓內容:
a.程序文件和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b.質量責任;
c.檢驗標準;
d.計量知識等
5.2.5轉崗人員上崗前培訓內容:
a.新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b.新崗位應知應會的安全知識教育等。
5.2.6中層干部的培訓。
5.2.7考核合格后領取上崗證方可上崗。
5.3提出培訓申請
由部門提出培訓申請,并填寫《培訓申請表》,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后由行政部進行統一安排。
5.4年度培訓計劃的編制:
5.4.1行政部每年12月中旬,將《培訓申請表》發到公司各部門;公司各部門根據本部門工作需要,填報下年度培訓計劃;行政部將本公司各部門的培訓計劃匯總后制訂出下年度公司的年度培訓計劃,計劃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實施;
5.4.2年度培訓計劃的內容可包括:
a.培訓對象,包括部門、崗位、人數;
b.培訓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
c.培訓的費用;
d.培訓的時間安排;
e.培訓形式,包括公司內部上課、請外單位專家講課、保送員工到外單位或大專院校、現場操作示范等;
f.考核方式。
5.5培訓的實施:
5.5.1由行政部按培訓計劃組織本公司各部門的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必要的考核,并做好詳細的《培訓記錄表》。
5.5.1《培訓記錄表》包括:
a.培訓時間及課時;
b.培訓內容及形式;
c.培訓地點;
d.培訓負責人及主講人;
e.考核或考試成績;
f.受訓人員名單等。
5.5.2每次培訓后,由主持培訓的部門做好培訓記錄表。
5.6培訓計劃的控制
培訓計劃需要調整時,報管理者代表審批,由行政部和受培訓的部門協商解決。
5.7.培訓達不到要求的人員處理的辦法:
限期重新學習,如果還達不到要求,則要進行下崗培訓。
5.8特殊人員的培訓
5.8.1特殊人員包括內審員、焊工、電工等;
5.8.2特殊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5.8.3此類人員,行政部應把其證書復印件收集保存。
5.9資料的保存
行政部建立公司員工檔案,并把《培訓記錄表》、考試卷等妥善保存。
6.相關文件和記錄
6.1BF/QJ-016《員工工作考核表》
6.2BF/QJ-017《員工培訓申請表》
6.3BF/QJ-018《品質系統說明會之出席記錄》
6.4BF/QJ-019《年度培訓計劃》
批準審核編制
日期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