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環境管理培訓意識能力控制程序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稱:培訓、意識和能力控制程序
1.目的
明確培訓需求,提高全員環境意識,確保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崗位人員經過相應培訓,并具備勝任其承擔工作的能力。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公司所有員工環境管理的培訓。
3.職責
3.1行政部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本程序。負責制定集團公司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監督檢查各層次人員環境管理意識和能力培訓的落實工作。
3.2行政部、企管部共同組織領導層和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的環境意識、能力培訓。
3.3企管部負責環境管理培訓教材和教師的聯系工作。
3.4各單位負責組織落實本單位管理層和重要環境因素崗位人員的環境意識和能力的培訓。
4.控制程序
4.1確定培訓需求和計劃
4.1.1確定培訓需求:凡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所有人員都應經過相應的培訓,具體分三個層次。
a.領導層:集團公司副經理以上領導和各分公司經理;
b.管理層:各單位管理干部(包括項目部管理人員)和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
c.操作層:施工或工作在重要環境因素崗位的具體操作人員;
d.重要環境因素崗位:防水員、油漆工、篩砂工、抹灰工、電焊工、混凝土攪拌手、混凝土剔鑿工、混凝土振搗工、炊事員、架子工、木工、現場清掃灑水員、機械手、鋼筋工、管道工、瓦工、司爐工、維修工、材料員、保管員、電工、保潔員、環保員、試驗工等。
4.1.2確定培訓計劃
a.各層次的培訓都要在培訓前制定計劃,報各層次的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b.各單位要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表》(EMS/03-1),報行政部備案;由行政部對各單位上報的培訓計劃進行匯總,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EMS/03-2),為檢查落實情況做準備。
4.2明確各層次人員的培訓方式和內容
4.2.1培訓方式
4.2.1.1領導層的培訓
由集團公司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利用統一組織學習或座談會形式進行。
4.2.1.2管理層的培訓
a.分公司領導層由行政部會同企管部以內部辦班的形式進行。
b.項目部管理層由分公司以內部辦班的方式進行。
4.2.1.3內審員的培訓
由各單位確定內審員名單,經最高管理者批準后,企管部負責組織,以集中辦班的方式進行。
4.2.1.4操作層的培訓
a.一般員工的培訓由各單位自行組織。可采取講課或考核的方式進行。
b.對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崗位員工的培訓,由各單位組織。根據重要環境因素崗位確定并填寫《重要環境因素崗位人員名單》(EMS/03-3)。可采取講課、作業指導書交底、現場指導等形式進行,同時進行相應的能力考核。
c.新員工培訓,由各項目部以入場教育的形式進行。
d.相關方的培訓由各項目部以宣講方式為主,對物資材料供貨方和勞務工程分承包方進行培訓。
4.2.2培訓內容
4.2.2.1各層次的培訓內容(見W*/EMS/C*/A/03-20**附表1)
4.2.2.2培訓意識要求
通過對各層次人員的培訓,使每一有關職能與層次的人員意識到:
a.符合環境方針和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
b.工作活動中實際或潛在的重大影響,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可產生的環境效益;
c.在執行環境方針與程序,實現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包括應急準備與響應)方面的作用與職責;
d.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
4.2.3培訓考核
4.2.3.1對環境管理培訓應進行相應的考核。考核一般采取答卷形式,也可采取口頭問答形式對培訓效果進行確認,對于沒有達到培訓要求的人員要進行再次培訓。
4.2.3.2根據實際工作情況中的工作成績與過失,各單位要在培訓結束后,對培訓效果進行檢查:
a.行政部根據培訓計劃對各部門、分公司、項目部的培訓情況及效果進行檢查,并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EMS/03-2)的效果檢查情況欄目。
b.各單位要對培訓情況和效果進行自查,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EMS/03-2)的效果檢查情況欄目。
4.3培訓記錄
4.3.1所有培訓必須有記錄,應包括培訓計劃、考勤、教材、試卷、成績等。
4.3.2培訓記錄由實施部門負責記錄并保存。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統一保管。具體執行《記錄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6.標準表格
EMS/03-1《環境管理培訓計劃表》
EMS/03-2《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
EMS/03-3《重要環境因素崗位人員名單》
篇2:建筑公司環境管理培訓意識能力控制程序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稱:培訓、意識和能力控制程序
1.目的
明確培訓需求,提高全員環境意識,確保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崗位人員經過相應培訓,并具備勝任其承擔工作的能力。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公司所有員工環境管理的培訓。
3.職責
3.1行政部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本程序。負責制定集團公司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監督檢查各層次人員環境管理意識和能力培訓的落實工作。
3.2行政部、企管部共同組織領導層和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的環境意識、能力培訓。
3.3企管部負責環境管理培訓教材和教師的聯系工作。
3.4各單位負責組織落實本單位管理層和重要環境因素崗位人員的環境意識和能力的培訓。
4.控制程序
4.1確定培訓需求和計劃
4.1.1確定培訓需求:凡其工作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所有人員都應經過相應的培訓,具體分三個層次。
a.領導層:集團公司副經理以上領導和各分公司經理;
b.管理層:各單位管理干部(包括項目部管理人員)和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
c.操作層:施工或工作在重要環境因素崗位的具體操作人員;
d.重要環境因素崗位:防水員、油漆工、篩砂工、抹灰工、電焊工、混凝土攪拌手、混凝土剔鑿工、混凝土振搗工、炊事員、架子工、木工、現場清掃灑水員、機械手、鋼筋工、管道工、瓦工、司爐工、維修工、材料員、保管員、電工、保潔員、環保員、試驗工等。
4.1.2確定培訓計劃
a.各層次的培訓都要在培訓前制定計劃,報各層次的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b.各單位要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表》(EMS/03-1),報行政部備案;由行政部對各單位上報的培訓計劃進行匯總,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EMS/03-2),為檢查落實情況做準備。
4.2明確各層次人員的培訓方式和內容
4.2.1培訓方式
4.2.1.1領導層的培訓
由集團公司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利用統一組織學習或座談會形式進行。
4.2.1.2管理層的培訓
a.分公司領導層由行政部會同企管部以內部辦班的形式進行。
b.項目部管理層由分公司以內部辦班的方式進行。
4.2.1.3內審員的培訓
由各單位確定內審員名單,經最高管理者批準后,企管部負責組織,以集中辦班的方式進行。
4.2.1.4操作層的培訓
a.一般員工的培訓由各單位自行組織。可采取講課或考核的方式進行。
b.對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崗位員工的培訓,由各單位組織。根據重要環境因素崗位確定并填寫《重要環境因素崗位人員名單》(EMS/03-3)。可采取講課、作業指導書交底、現場指導等形式進行,同時進行相應的能力考核。
c.新員工培訓,由各項目部以入場教育的形式進行。
d.相關方的培訓由各項目部以宣講方式為主,對物資材料供貨方和勞務工程分承包方進行培訓。
4.2.2培訓內容
4.2.2.1各層次的培訓內容(見W*/EMS/C*/A/03-20**附表1)
4.2.2.2培訓意識要求
通過對各層次人員的培訓,使每一有關職能與層次的人員意識到:
a.符合環境方針和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
b.工作活動中實際或潛在的重大影響,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可產生的環境效益;
c.在執行環境方針與程序,實現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包括應急準備與響應)方面的作用與職責;
d.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
4.2.3培訓考核
4.2.3.1對環境管理培訓應進行相應的考核。考核一般采取答卷形式,也可采取口頭問答形式對培訓效果進行確認,對于沒有達到培訓要求的人員要進行再次培訓。
4.2.3.2根據實際工作情況中的工作成績與過失,各單位要在培訓結束后,對培訓效果進行檢查:
a.行政部根據培訓計劃對各部門、分公司、項目部的培訓情況及效果進行檢查,并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EMS/03-2)的效果檢查情況欄目。
b.各單位要對培訓情況和效果進行自查,填寫《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EMS/03-2)的效果檢查情況欄目。
4.3培訓記錄
4.3.1所有培訓必須有記錄,應包括培訓計劃、考勤、教材、試卷、成績等。
4.3.2培訓記錄由實施部門負責記錄并保存。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統一保管。具體執行《記錄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6.標準表格
EMS/03-1《環境管理培訓計劃表》
EMS/03-2《環境管理培訓計劃實施匯總表》
EMS/03-3《重要環境因素崗位人員名單》
篇3:貨柜裝柜安全控制程序
目的設立本程序以規范運輸過程,防止貨物丟失或非準許進入,滿足GSV防恐要求。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所有從事運輸的貨倉人員和司機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3.職責由貨倉主管策劃和安排貨場倉工作貨物運輸,具體運輸工作由海關人員和司機人員負責。4.程序4.1貨物運輸4.1.1有成品外運時,貨倉人員必檢驗司機的運輸通知并與船務部發出的指示精神核實后,方能裝載貨物。4.1.2一般物料,半成品對外運輸時需憑采購部或船務部出具的通知進行裝載。4.1.3所有貨車集裝箱在裝載貨物前后必須接受例行貨柜車七點檢查并清潔干凈。如發現車門不嚴或車箱破爛,應向貨倉負責人提出拒絕給該類車箱裝載貨物。4.1.4在裝載區域裝載貨物時,需由安全經理或制定安全人員進行監控,未經許可的人員或車輛不得進入該區域內。4.1.5貨物在裝載完畢就即時上鎖或使用一次性封條,于運輸單上填寫封條號碼,收貨方對運輸車輛進行檢驗是否在運輸的過程中被篡改過,如有異常應即時向廠部和客戶報告,商討有效的處理方案。4.1.6所有車輛由貨倉統一管理。客、貨車必須分區停泊,對貨車停車區域實施監控,禁止準許人員進入。貨倉內所有的物料的儲存環境必須由同一門口進出的唯一途徑,窗口需要有玻璃關閉緊密,不能讓外界進入任何物件4.1.7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不得隨時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4.1.8成品、貨物的裝載有獨立的區域,裝載區域內不準未經允許可人員及車輛進入,裝載人員接受貨倉主管的管理,并需要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載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4.1.9貨物裝載過程需要有貨倉負責人監督,防止未經許可人員,車輛的進入及異常事情的發生,當發現有不尋常事情或不允許人員進入裝載區域時,貨倉負責人應即時加以阻止,
并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保存。4.1.10貨物被裝好后應即時由貨倉管理人員將車門封好/上鎖,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被開鎖,一般不可以讓司機接觸車門鎖匙。外運出口貨物應由貨倉負責人貼上廠封條紙,待海關檢查后再插上海關發給的封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