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風上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回風上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082

?為了將來對三條上山大巷進行回收,使回風上山、皮帶上山、軌道上山形成合理的通風系統,經礦調度會研究一致決定,對回風上山施工掘進至風氧化帶處。為了確保該項工程能安全、順利、快速的完工,因此我科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望有關部門遵照執行。一、巷道規格回風上山巷施工斷面為3.6m×2.4m,施工長度約為140m。二、施工方法1、回風上山巷設計真方位為38°40′00″,沿煤層頂板施工掘進。2、從現回風上山尾部開口施工,至我礦北部風氧化帶處停工。3、該掘進巷采用炮掘施工,巷道采用錨桿、金屬菱形網、鋼帶、錨索進行聯合支護。4、頂錨桿眼采用MQT-110/2.5C型氣動錨桿鉆機進行打眼,兩幫采用ZOS—60/2.4氣動手持式鉆機打眼。5、出煤:人工用攉煤至刮板——回風上山巷——回風上山與皮帶上山聯絡巷——皮帶上山——煤庫。6、材料及設備運輸:材料及設備——副立井——井底車場——軌道上山巷——聯絡巷——施工地點。三、支護設計1、永久支護:回風上山掘進段頂板采用“錨桿+‘W’型鋼帶+金屬菱形網+錨索+鐵托盤”聯合支護成型;兩幫采用可回收塑料脹殼錨桿配合木托板L×B×H=0.4×0.2×0.05m加掛金屬網進行支護。2、臨時支護:采用“吊環”式,Φ3寸鋼管和板梁支護,板梁數量兩塊,長2.5m,前探梁數量3根(一根備用),長為4m。每根前探梁配備3個活性“吊環”,其中2個吊掛前探梁,另一個在移前探梁時交替使用,吊環采用厚12毫米的鋼板焊制。(也可用Φ140—160mm的圓木點柱作為臨時支護)3、支護設計(1)、根據目前的情況,結合二采區已掘4211、4215皮帶順槽已掘段均采用錨桿、錨索支護。經過長時間使用目前各巷支護狀況良好,能夠滿足安全及生產需要。現掘段巷位于同一采區(二采區)、同一煤層(4#煤層),頂板巖性比較接近,所以選擇4215皮順工作面巷支護做為現掘段支護設計的模擬對象較為合適。(2)、錨桿支護長度計算該掘進段直接頂板為泥巖及砂質泥巖,厚度70~1130mm。1)、根據頂錨桿通過懸吊作用,達到支護效果的條件,應滿足:L≥L1+L2+L3式中:L—錨桿總長mmL1—錨桿外露長(鋼帶厚度3mm+托板厚度10mm+螺母厚度+10~30mm+頂錨桿外露長度取50mm)L2—有效長度(頂錨桿免壓拱高)L3—錨入巖層內深度(頂錨桿取1000mm)普氏免壓拱高b=[B/2+Htan(45°-W幫/2)]/f頂f頂—頂板巖石普氏系數P取=2?W幫—兩幫圍巖的內摩擦角取78°?H—巷道高度mm?b=[3600/2+2400×tan(45°-78°/2)]/2=1.031mm依據上述公式計算得出:頂錨桿長L≥2181mm故L取:2400mm2)、按錨桿所能懸吊的重量確定排、間距:a=(Q/KRL2)1/2式中a—錨桿排間距Q—錨桿錨固力60KNK—安全系數2.5R—巖體容重2.7×103kg/m3L2—普氏免壓拱高度L2—B/2F2式中—B巷道掘進寬度3600mm?F2—頂板巖石普氏堅固系數Fr=2?L2=3.6/(2×2)=0.9ma=[60×1000/(2.4×2.7×1000×0.9×9.8)]1/2=0.972m取a=800mm和900mm,間、排距的2倍小于錨桿長度。故回風上山巷頂板采用規格為:Φ×L=22×2400mm的左旋螺紋鋼錨桿,間、排距為800×900mm,每排5根,呈矩形布置支護;兩幫選用規格為:Φ×L=16×1800mm可回收塑料脹殼錨桿,間、排距為800×900mm,每排3根,上排錨桿距頂板300mm,下排錨桿距底板500mm,呈矩形布置支護。?(4)支護材料的選擇1)、頂板采用錨桿、金屬菱形網配合220—3—3600—5—800型W鋼帶聯合支護,鋼帶垂直于巷道掘進方向安裝。錨桿規格為:Φ×L=22×2400mm的左旋螺紋鋼錨桿,每根錨桿采用兩節MSK23400樹脂錨固劑錨固;金屬菱形網規格為:3600×1000mm的14#鐵絲編制的金屬菱形網;錨桿配套鐵托盤規格為:Φ×h=130×5mm中孔22mm。間、排距為800×900mm,每排5根。2)、兩幫采用可回收塑料脹殼錨桿、金屬菱形網支護。可回收塑料脹殼錨桿規格為:Φ×L=16×1800mmm的左旋螺紋;金屬網規格為:2400×1000mm的14#鐵絲編制的金屬菱形網;錨桿配套木托板規格為:Φ×L×h=400×200×50mm中孔18mm;錨桿配套鐵托盤規格為Φ×h=130×5mm中孔16mm。兩幫支護間、排距800×900mm,呈矩形排列。距頂往下300mm處打一根,再往下按間距800mm各打一根,其中上排錨桿仰角15°,下面兩根錨桿均垂直打入巷幫。3)、頂部布置雙排錨索加強支護,錨索規格為:Φ×L=14.5×6000mm的鋼絞線錨索,鋼絞線規格為7×5mm;每根錨索采用4支MSK23400樹脂錨固劑錨固,間、排距為1600×2700mm。配套鐵托板規格為:A×A×H=200×200×10mm中孔14.5mm的鋼制托板。錨索垂直打入頂板。四、爆破作業1、爆破說明書采用ZQS—60/2.4氣動掌上型鉆機,2000mm鉆桿,Φ45mm的鉆頭打眼,使用MFB—50型發爆器,2級煤礦許用乳化炸藥,煤礦許用8#瞬發式電雷管正向起爆。炮眼布置采用楔形掏槽,周邊采用多打眼、少裝藥控制圍巖的完整性;?掏槽眼布置在巷道正中央偏下部位;輔助眼布置在掏槽眼與周邊眼之間。周邊眼的頂眼向頂板仰角4°,眼口距頂板200mm,眼底距頂板100mm,炮眼間距600mm;周邊眼的底眼向底板俯角3°,眼口距底板200mm;眼底距底板100mm,炮眼間距600mm;周邊眼的幫眼向幫傾斜5°眼口距幫300mm;眼底距幫150mm。鉆爆作業中,原則上執行爆破圖表中的炮眼位置、數量及其它參數,現場實際如有變化,可由帶班長、爆破工根據現場情況做適當調整,以保證較好的爆破效果。2、炮眼布置及爆破各參數爆破原始條件名稱單位數量名稱單位數量掘進斷面㎡8.64工作面瓦斯情況m3/min1.41炮眼深度m1.8煤礦許用8#瞬發式電雷管個25炮眼數目個25炸藥核定消耗kg/m3.7巖石普氏系數f4—6總裝藥量Kg/循環6.7炮眼布置及裝藥量眼號名稱眼深(米)眼數(個)裝藥量傾角起爆順序封泥長度聯線方式卷/眼總計/卷水平垂直1-4掏槽眼2.04285°6°Ⅰ1.4m分組串聯5-13輔助眼1.891.513.590°90°Ⅱ1.5m14-25周邊眼1.8121125°6°3°Ⅲ1.6m合計2533.5五、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前,應對巷道內進行瓦斯濃度的測定,保持該巷的正常通風,以防造成工作面無風、微風等現象,如瓦斯濃度超限時,立即停此一切工作,進行處理。2、施工前,要先進行“敲幫問頂”,將活矸、活煤及頂板離層的部分全部清理干凈,確保施工期間的安全。3、打錨桿必須嚴格按照規程規定打眼,按照中線找好錨桿眼位置畫眼,間、排距誤差為±10mm。4、打錨桿眼時必須采用濕式打眼,無水不能開鉆。5、打眼前先要檢查工作面通風、支護及頂板情況,要進行敲幫問頂,處理危巖、活巖,處理不合格支護(錨桿等),做到安全合格后,方可生產。6、臨時支護前探梁上的第一塊方木放在距工作面第一排錨桿200—300mm處,第二塊放在距工作面第一根錨桿為排距的1.4倍和2.4倍的位置上。7、永久支護為錨網支護,臨時支護采用“吊環”式,支護緊跟工作面。8、在頂板與鋼帶之間鋪設單層金屬菱形網,規格:L×B=3600×900mm,金屬網長邊垂直巷道掘進方向鋪設,長邊對接,短邊搭接100mm,用雙股14#鐵絲呈“三花”型連接,連接扣間距150mm;也可以用成形鐵絲直接穿接,鋪設金屬菱形網時,金屬菱形網必須鋪平、拉緊、緊貼幫、頂板。9、錨索的有效錨固長度為5.6~5.8m,外露長度300~350mm10、該巷道用錨索加強支護,但錨索滯后于工作面不能大于8m。且外露長度不得大于350mm。11、所有材料集中碼放在非人行道側,掛牌管理,并在卸料時一次性分類碼放整齊。1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班與班之間交安全、交任務,接班后,必須執行好安全質量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13、按《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標準》搞好質量標準化和工程質量,驗收員要按《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工程質量逐項認真嚴格檢查驗收,不合格項目立即進行整改或返工。14、其他未提之處嚴格按照《煤礦作業規程》和《掘進作業規程》操作。六、爆破安全技術措施1、炮眼封泥必須用水炮泥和黃土,嚴禁用巖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裸露爆破。且封填長度不小于0.6m。2、鉆眼采用濕式打眼,正向起爆,并堅持使用水泡泥。3、所有爆破人員,包括爆破、送藥、裝藥人員必須熟悉爆破材料的性能。4、爆破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爆破三聯鎖”及爆破停電撤人制度。5、爆破后,待工作面炮煙吹散30min后,班組長、爆破工、瓦檢員同時進入工作面,檢查通風瓦斯、頂板、有無瞎炮等異常情況,無問題后方可恢復生產。6、爆破母線連接、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必須由放炮員一人操作,爆破工作由專門爆破工擔任。排除母線故障可采用導通法,不得采用短路法進行試驗,特別嚴禁在盲巷內采用短路法試驗母線。7、裝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⑴裝藥前,必須將炮眼內巖粉掏凈。⑵裝藥時,炮孔應保持干燥,炮孔有水時應采用防水袋。⑶堵眼泥不可加壓太重,以免藥卷密度增大,影響起爆。⑷每個藥卷聚能穴端必須指向下面的殉炸藥卷,裝雷管藥卷必須裝在第一位。(5)裝配起爆藥卷必須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電氣設備和導電體的爆破工作地點附近進行。嚴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裝配起爆藥卷。(6)裝配起爆藥卷必須防止電雷管震動,以免沖擊折斷腳線和損壞腳線絕緣層。(7)電雷管必須由藥卷的頂部裝入,嚴禁用電鉆桿、鐵棍代替竹、木棍扎眼。電雷管必須全部插入卷內,嚴禁將電雷管斜插在藥卷的中部或捆在藥卷上。(8)電雷管插入藥卷后,必須用腳線將藥卷纏住,并將電雷管腳線扭結成短路。(9)從成束的電雷管中抽取單個電雷管時,不得手拉腳線硬拽管體,也不得手拉。管體硬拽腳線,應將成束的電雷管順好,拉住前端腳線將電雷管抽出。抽出電雷管后,必須將其腳線扭成短路。8、工作面必須有灑水降塵設備,并嚴格執行爆破前、后20m范圍內灑水、降塵制度,爆破時必須設好警戒線。9、爆破員必須把炸藥、雷管分別存放在專用爆炸材料箱內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爆破材料箱必須存放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且避開機械、電器設備地點。且電雷管與炸藥必須保持25m以上的距離。爆破時,必須將爆破材料箱放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10、爆破母線要由爆破工親自連接,爆破前應檢查全部網絡有無斷線、短路、接地,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爆破。如拒爆,由爆破工檢查線路、查找原因,其它人員不準檢查,更不得進入警戒區內。11、裝藥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嚴禁裝藥、爆破:(1)采掘工作面的控頂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或者支護有損壞,或者散巖超過規定。(2)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0%。(3)在爆破地點20m以內,礦車、未清理的巖石或其他物質堵塞巷道1/3以上。(4)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聚高聚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5)采掘工作面風量不足。12、發爆器的把手、鑰匙或電力起爆接線盒的鑰匙,必須由爆破工隨身攜帶,嚴禁轉交他人。不到爆破通電時,不得將把手或鑰匙插入起爆器或電力起爆盒內。必須立即將把手或鑰匙拔出,摘掉母線并扭結成短路。13、爆破前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準下達起爆命令。七、避災路線:?工作面→回風上山巷→聯絡巷→軌道上山→井底車場→主斜井→地面八、附圖1、巷道平面圖2、支護斷面圖3、炮眼布置圖4、避災路線圖

檔案管理制度

篇2:不中斷交通等專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制度

項目部牽頭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專項施工措施。

專項施工措施編制后,項目部經公司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審查后,才能實施。

防臺、防汛、防暑、防凍和夜間、不中斷交通等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施工項目,項目部編制專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報集團公司論證審查,報監理公司審批后實施。

專項施工措施方案的編制必須結合實際,從施工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從防護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對使用的機械設備,從安全保險的有效設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證安全。

專項施工措施方案應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設計計算,對所引用的計算方法和數據,必須注明其來源和依據;所選用的力學模型,必須與實際構造或實際情況相符合,并應有必要的圖示說明。

項目技術負責人員必須參與措施實施的驗收和檢查。

現場安全維護人員對其所管轄的路段要不斷的巡查,對撞壞的標志、標牌要及時上報專業單位更換,對撞離的要及時歸位,并經常進行清洗,保證線形美觀、色彩醒目,以便達到警示、誘導的最佳效果。

工作區設有工程車輛專門的進口和出口。承擔材料運輸的駕駛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和駕駛技術,運輸車輛應覆蓋嚴密,不得拋撒滴漏。

增加反光服,確保在交通組織施工區域作業人員人人穿反光服。增加交通指揮維護人員,指揮過往車輛順利有序地通過雙向交通路段。

施工中嚴格按上報的交通維護方案設置安全標志,始終要保持各種標志的齊全、規范,不得缺漏、遺失,損壞的要及時補上。

安全人員要聽從經理部、交警及路政大隊等的指揮。必要時,項目經理部請交警、路政大隊的同志為安全維護小組成員,為各部門負責人、作業班組負責人、關鍵崗位骨干開設安全講座.增強安全維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的應對能力。

施工過程中應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聯系,及時掌握氣象、風暴和汛情等預報,做好防范工作。

篇3:礦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礦井技術管理,夯實礦井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基礎,使各項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既有現場施工、作業征對性,又具有科學實用、可操作及規范延續性,使其更好地指導作業現場,更好地服務于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望各相關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時間及貫徹學習

采掘作業規程的編寫必須于工程開工前由施工單位15天編寫完成,提前10天由總(副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會審,提前7天組織本隊全體職工進行學習、簽名并考試。只有全體參與施工人員考試合格,并由本隊做好各項學習、貫徹、考核等記錄后,方可按相關設計要求開工,否則,一律視為違章開工。

各采掘工作面安裝、回撤、加減架、貫通等單項(單位)工程開

**煤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工前,必須編制相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經審批后嚴格貫徹執行。對沒有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或安全技術措施未經批準貫徹學習,工程不得開工,擅自開工的對本單位行政正職處以500元以上罰款,對主管技術的副隊長(技術員)各處以400元以上罰款,造成事故的,按相關規定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二、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實施組織管理

1、各單位由技術副隊長(技術員)負責,必須建立建全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考核等專用制度及臺帳,并負責實施。

2、施工時,必須嚴格按規程及安全措施規定施工,當工作面地質、施工條件等發生變化時,必須及時修改或補充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審批和貫徹學習執行。

3、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各種施工記錄,確保施工安全及質量,堅持開展工程質量、頂板管理、規程兌現及安全隱患的班評估工作。

4、各單位每月要對正在施工的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至少再進行一次貫徹學習。

5、對于變換工種及新上崗人員,必須重新學習規程及相關安全技術措施,并簽訂導師帶徒協議,特殊工種必須經培訓合格并取得上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6、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及施工記錄等趕寫必須真實有效,保持原始性,不得弄虛作假,否則每發現一次對相關責任人處以200~500元罰款。

7、每月由礦總(副總)工程師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規程貫徹學習及執行情況進行一次復審復查并簽字,并針對現場施工條件變化,會審人員應提出改進意見,并按改進意見對規程做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且認真貫徹落實。

8、對在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施工過程中查出未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措施,各單位必須及時糾正,嚴格貫徹執行,對未執行或執行不力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關責任人500~1000元的罰款,違法的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三、規程編寫格式

1、分章節編寫,并有總則,在總則中寫明編制依據、貫徹執行管理制度、檢查標準、在規程貫徹執行中需做好哪些記錄內容等;

2、規程目錄內容齊全,目錄標定章節頁碼與正文位置相符,封面名稱統一編號;

3、規程頁面整潔,打印文本不得隨意手寫更改;

4、規程排板美觀,封面設計舒適,裝訂正規。

四、規程編制內容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一)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內容

(一)編制依據

1、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資料;

2、有地測部門提供的已批準的地質說明書及施工現場地質條件變化的勘查資料;

3、有同一煤層或臨近工作面的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水害等資料;

4、有通風部門提供的通風資料;

5、有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7、編制時以《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為標準編寫。

(二)編制內容

1、文字部分

1)工作面工程概況的內容齊全:有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煤層特征、煤層頂底板、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和儲量及服務年限等內容;

2)采煤方法中,有巷道布置情況說明和由準備到破、支、裝、運、回、處等的回采工藝描述;有回采工藝流程圖;有采煤機進刀方式及進刀長度、深度;有采煤機割煤方式、牽引方式、牽引速度;有工作面采煤、支護、運輸等設備的名稱、型號、主要技術參數及數量;

采用爆破落煤的,要有炮眼布置設計;有炮眼三視圖;有裝藥結構示意圖;有封孔及聯線等內容的爆破說明書;

3)頂板管理中有頂板支護設計依據、支護設計采用的方法、支護強度、支護密度及端頭、兩巷頂板控制、礦壓觀測等內容;

4)生產系統中有運輸、通風、行人、通訊照明、安全監控、供電、冷卻噴霧供水、壓風、排水、注氮、注漿、注凝膠、瓦斯抽放等系統說明及系統圖;

5)勞動組織、勞動組織方式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6)煤質管理;

7)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規定、一通三防、安全監控、頂板管理、爆破、防治水、運輸、機電和其它措施等;

8)有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2、圖表部分

1)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圖;

2)工作面支架布置圖;

3)工作面設備布置示意圖,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支護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示意圖(平剖面);

4)采煤機進刀方式示意圖;

5)工作面地質綜合柱狀圖;

6)回采工藝流程圖;

7)通風系統、瓦斯抽放系統示意圖;

8)供電系統示意圖;

9)排水系統示意圖;

10)工作面防塵、注漿、注氮系統圖;

11)通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圖;

12)運煤、供料路線圖;

13)(采用爆破落煤時)裝藥結構示意圖;

14)放炮設崗示意圖;

15)避災路線圖;

1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

17)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圖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8)設備配備表;

19)礦壓觀測參數表;

20)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補充學習考試記錄表和復查記錄表;

21)其它需要補充說明的圖表。

二)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內容

(一)編制依據

1、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資料;

2、有地測部門提供的已批準的地質說明書;

3、有臨近工作面的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水害等資料;

4、有通風部門提供的通風資料;

5、有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7、編制時以《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為標準編寫。

(二)編制內容

1、文字部分

1)工作面工程概況的內容齊全:有巷道名稱、位置及與相鄰巷道關系、巷道用途及設計參數,施工中的特殊技術要求、需要重點說明的問題等內容;

2)地面相對位置及支護說明中,有與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

**煤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開采情況,煤(巖)賦存特征,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情況;

3)頂板管理中有頂板支護設計依據、支護設計采用的方法、支護強度、支護密度及端頭、兩巷頂板控制、礦壓觀測等內容;

4)施工工藝中有施工方法(包括開口施工方法和特殊條件下施工方法),鑿巖方式,爆破作業中有爆破條件、爆破說明、炮眼布置圖、裝藥結構示意圖;采用機掘巷道中應明確一次截割深度、有截割示意圖;有裝截與運輸方式、管線及軌道敷設、設備及工具配備等內容;應有詳細的支護工藝和工序;

5)生產系統中有運輸、通風、行人、通訊照明、安全監控、供電、冷卻噴霧供水、壓風、排水等內容及詳細的支護工藝和工序;

6)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中有作業方式、勞動組織方式;

7)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規定、一通三防、安全監控、頂板管理、爆破、防治水、運輸、機電、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和其它措施等;

8)有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2、圖表部分

1)巷道布置平面圖;

2)巷道支護平、斷面圖;

3)工作面超前支護平、剖面;

4)掘進機截割方式或炮眼布置圖、設備布置圖;

5)按比例匯制地質綜合柱狀圖;

6)工藝流程圖;

7)通風系統示意圖;

8)供電系統示意圖;

9)排水系統示意圖;

10)風水管路布置圖;

11)通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圖;

12)運輸系統示意圖;

13)炮眼布置三視圖、裝藥結構圖;

14)放炮設崗示意圖;

15)避災路線圖;

1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

17)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圖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8)設備及工具配備表;

19)礦壓觀測表;

20)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補充學習考試記錄表和復查記錄表;

21)其它需要補充說明的圖表。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五、資料提供

1、生產科:提供工作面或巷道設計圖、工作面或巷道支護設計、工作面設備布置圖、水文地質資料等;

2、機電科:提供工作面配備設備、通訊、照明等資料;

3、調度室:提供工作面監測系統資料;

4、通滅科:提供工作面一通三防、瓦斯抽放等資料;

5、礦壓辦:提供相應煤層或工作面礦壓觀測資料;

6、安全監察部:提供相關安全管理制度;

7、企管科:提供工作面相關技術經濟控制指標等。

六、說明

1、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2、廢止原《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及安全措施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