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中央進風立井風積砂l流沙層粘土層過渡段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小紀汗煤礦設計生產能力為1000萬噸/年,中央進風立井設計凈直徑6.5m,井筒深度357.2m,采用普通法施工。井口位于第四系風積沙內,井筒分別位于第四系、白堊系及侏羅系中,中央進風立井第四系及白堊系采用鋼筋混凝土支護,支護厚度為500mm,其余白堊系及侏羅系部分采用混凝土支護,支護厚度為500mm,支護強度為C40。
中央進風立井在風積砂段施工中采用井外疏干降水法將外壁施工至-10m左右時,由于降水井水位已無法下降,致使壁后涌水增大,砂層遇水坍塌,井筒不斷下沉,繼續向下掘進至-11m時已接近粘土層,但細砂和水一起從壁后涌出,出現嚴重潰砂現象,已無法掘出段高。為防止潰砂對壁后荒壁影響,保護已形成的井壁,項目部立即停止井筒掘砌施工,進行二次套壁及工作面注漿和井壁壁后注漿。現注漿施工已經完成,參考注漿情況,為使井筒提前轉入掘砌施工,計劃采用強行通過法通過該流砂層,為防止在流砂層與粘土層過渡段再次發生嚴重潰砂,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地質水文概況
根據目前井筒揭露的地層情況,井筒在井深-10.6m以上揭露的巖層巖性為灰黃色、灰黑色中粒沙及粉細砂,砂層容易坍塌,遇水呈流動狀態。井深-10.6m以下揭露亞砂土薄層,疏松。
根據實際抽水試驗結果,水位位于井深-8.4m左右,單位涌水量約為52m3/h。
三、施工方案
針對注漿施工情況,經多次研究決定,對中央進風立井過流砂層與粘土層段采取密集板樁法臨時支護強行掘砌通過,隨后對該段井壁進行壁后注漿,以加固該段井壁及徹底封堵涌水,最后在該段高位置安設1-2架井圈,確保此段井壁能夠承受足夠地壓。
四、施工方法
(一)探孔
首先在井底注漿墊層及井底井壁上使用風鉆分別打4個1.5m深的探孔,觀察注漿墊層及井壁是否有涌砂現象,如果有砂不斷涌出,則安裝法蘭和閥門,將水和砂封閉,不采用強行通過法施工,根據《進風井井筒壁后及工作面超前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進行二次注漿施工。如果沒有砂涌出,則考慮采用強行通過法施工,進行下一步的準備工作。
(二)止漿墊的破除
首先采用人工風鎬、鐵鍬裝罐方式將井筒工作面中央區域破除,并檢查井底預注漿后工作面的巖層情況,判斷井筒是否能夠向下部掘進,如果砂沒有流動性,則將剩余止漿墊對稱分成4片,采用人工風鎬、鐵鍬裝罐方式逐片破除逐片支護。
(三)井筒掘進
井筒從內壁碹頭位置繼續向下掘進時采用人工風鎬、鐵鍬裝罐方式逐片掘進,如果該片區域荒井幫潰砂或片幫嚴重,巖層出現坍塌流動現象,應立即停止強行通過法施工,根據《進風井井筒壁后及工作面超前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進行二次注漿施工。
如果掘進區域荒井幫巖層條件較好,沒有片幫和流砂現象,按荒半徑為3750mm向下掘進,掘進時要分塊順序挖掘,每隔1.5m采用20#工字鋼打一個點柱,點柱下端加300mm×300mm厚度20mm鋼板做鞋。點柱要及時施工,防止上部井壁突然脫落,掘進時如果局部出現流水流砂現象,應快速采用草氈或編織袋和木楔封堵,并及時將前端帶有楔形的10#槽鋼(長度1600mm),沿荒井幫(半徑3750mm)外側向下施工板樁。板樁要密集布置,不得有縫隙,板樁采用大錘砸入下部巖層。
(四)立模、澆筑混凝土
掘夠1000mm段高及2-4塊組合模板長度后,用高1m的組合模板進行立模,校正并支撐牢固后進行澆筑,砼強度等級C40。在地面攪拌好的砼通過輸料管下放到井底溜槽內二次混合攪拌均勻后直接入模,砼入模溫度應控制在15℃以上,每段澆灌高度要不低于模板上沿,澆筑砼時要垂直入模,對稱連續分層澆注,均勻震搗,確保模板不發生移動;振搗工作要求定人、定點分層振搗,分層厚度不超過300mm,且均勻布置振點,間距一般為300~400mm,不得出現漏振現象隨澆注隨振搗,確保砼飽滿密實。
(五)壁后注漿
根據中央進風井實際水文地質條件和涌水潰砂特點,將注漿段控制在-8m~-11m段內,該段含水量較大,且下部為流砂層與粘土層過渡段,注漿施工根據《小紀汗煤礦中央進風立井壁后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六)安裝井圈
注漿完畢后,拆除本段套壁組合模板,用32#槽鋼加工成的井圈(φ6560mm)沿凈井壁進行安裝,每架井圈由六塊槽鋼組成,每塊槽鋼弧長3435mm,安裝前先在井壁周圈摳出溝槽,井圈座于溝槽之內,安裝完畢后,用水泥砂漿配合水玻璃將接隙灌實即可。
四、勞動組織
綜合隊包括井下直接工、井上下輔助工,由隊長統一指揮和調配,將綜合隊井下人員分成二個掘進臨時支護班,一個立模澆注班,三個班組以8小時為基準,實行滾班作業,地面輔助人員和井下施工人員實行“三、八”制作業。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井口管理制度,井口要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石塊等,以防墜物傷人。
2、嚴禁攜帶煙、火機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進入井口。
3、施工前井下要安裝、檢修好排水設備,要將井底的水及時排出。
4、加強絞車工教育,嚴禁脫崗,絞車操作時精力必須集中,防止發生蹲罐事故。
5、運輸模板等材料時,可用鉤頭直接吊運,但所用鋼絲繩套及連接件必須完好,物料和穩繩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200mm。
6、運輸長材料時,絞車司機控制好絞車運行速度,在通過吊盤及封口盤時不得超過0.5m/s。
7、在所運物料或吊桶運行接近吊盤時,井上、下信號工應分別目接目送,安全通過各自責任段。
8、用YT-27型風動鉆機打眼時,要有人把鉆桿開眼,開完后立即離開;要按照“一條線,兩邊站”進行操作,防止斷釬傷人。
9、搬運、安裝模板等材料時,要相互配合,防止砸傷或碰傷人員。
10、在用大錘進行密集板樁時,用人扶著板樁時,要防止大錘砸傷人。
11、每班接班后應首先觀察荒井幫情況,確定無危險時,然后才能進行其他工作。
12、在工作中,每班應由副班長或指派責任心強的老工人進行專人觀察井幫情況,發現荒井幫有異常變化時,及時告知工作面作業人員,并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片幫傷人。
14、在工作中,要派專人觀察工作面,防止突然間涌水涌砂,當發現有涌水或涌砂征兆時,要及時告知工作面人員,并及時撤人。
15、施工時,吊盤信號工要注意觀察井底情況,遇到緊急情況時保證及時進行信號傳送。
16、施工期間,要把安全梯放到井底,并保證始終有一吊桶在井底停留,保證有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撤出井下人員。
17、挖掘時要分塊挖掘,并及時打好點柱,由專職安全員檢查點柱的可靠性,防止上段井壁突然脫落。
18、未盡事項按《煤礦安全規程》、《進風井井筒表土含水層井外降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進風井井筒表土含水層井外降水施工(補充)安全技術措施》、《進風井井筒壁后及工作面超前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和《立井防墜措施》等有關規定執行。
篇2:進風立井井筒放電纜措施范本
一.工程概況
山西晉城煤業寺河礦潘莊風井進風立井設計敷設動力電纜18根,通信電纜2根,通信光纜2根。現該井筒正在進行井下掘進,從該風井出矸和上下人員和物料。井口現有井架一座,提升絞車一臺,穩車一臺,井筒內有2套罐籠,鋼絲繩罐道及各種施工期間的電纜、管路等。根據礦方計劃,需先在井筒內敷設兩趟myjv42-6/6kv3×240mm²的高壓電纜(2*500米),給東五盤區膠帶輸送機供電。該工程既不能長時間占用井筒,影響礦建出矸下料,又要保證礦方對電纜的使用,結合現有施工設施和條件,特編制該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二.勞動組織及工期安排
施工單位:宏圣礦建分公司寺河礦項目部
施工負責人:張志剛
技術負責人:包學習
安全負責人:王會兵
施工工期:30天
三.施工前的準備
1.施工前要組織參加施工的人員學習本措施的技術交底,熟悉現場工作條件及下井注意事項。明確工作任務,每人的工作具體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貫徹落實。
2.工程測量人員根據設計意圖,在井口西側標定穩車位置。清理穩車基礎位置處雜物,挖穩車基礎坑。澆筑穩車基礎,按照圖紙預埋鐵件,待基礎凝固后,用千斤頂和手拉葫蘆把穩車就位。
3.根據確定的電纜在井筒中的敷設位置,檢查井架上與封口盤上的障礙物,如有鋼板及鋼梁等,采取安全可靠措施把障礙物割去。
4.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把電纜放在井口北側,靠近井口位置的磚墻外側。清理現場的礦建材料,把加工好的電纜的支架及圓鋼在井口北側放好,準備電纜進入井口的鋼支架,并在鋼支架上端焊接一個可以轉動的滾筒。準備加工一個電纜導向器。
5.施工工具的準備
根據施工工藝要求,選用符合施工要求的工具:10噸穩車1臺,6×19s+fc—φ20—1770鋼絲繩400米1根,y20鋼絲繩卡20個,§800鑿井天輪1個,10噸單柄滑車1個,20鋼絲繩頭4米×2根,12寸扳手、榔頭、鉗子、改錐、鏨子,鐵絲、安全帶、繩等。
6.下井安全防護用品
下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礦燈和自救器,穿防滑鞋及人員定位儀。
四.施工方案及工藝
(1)施工方案:本工程為在立井井筒中敷設電纜,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在井口西側安裝一臺10噸穩車,穩車上纏6×19s+fc—20—1770鋼絲繩400米,在井架天輪平臺上對準電纜下放位置安裝兩個φ800的鑿井天輪,把鋼絲繩繞過天輪,下垂到井口;把壓風管和通訊電纜一起綁縛到鋼絲繩上,提供風源和通訊,在北側罐籠西端,加工一個長1.5米,寬1米的操作平臺,在罐籠上焊接轉軸,能夠把平臺立起來,在罐籠上焊接欄桿,以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人員站在罐籠頂部安裝電纜支架錨桿;施工人員采用礦燈照明,用防爆對講機進行輔助通訊。自上往下把電纜支架安裝完畢,然后把電纜用支架架在井口西側空地,盡量不占道路,把電纜人工拖到井口,在電纜終端把導向器系牢,讓電纜繞過導向滾筒支架,進入井筒。之后把電纜用自制鋼夾卡在鋼絲繩上,然后每24米,在鋼夾下用鋼絲繩卡,卡一個卡子作為防滑保護。電纜下放時用防爆對講機作為主要通訊工具,用榔頭敲擊罐籠作為輔助通訊。電纜放到底,在地面和井下留夠甲方施工需要的長度后,自下往上逐個拆除電纜上鋼絲繩夾并固定在電纜支架上。第一根電纜固定完畢后,同樣方法下放第二根電纜。
(2)施工工藝:
1、穩車布置,把穩車的滾筒和電機連接在一起,先挖穩車基礎坑,澆筑穩車基礎,用手拉葫蘆和千斤頂把穩車移送到基礎上,用焊機把穩車與基礎上預埋鐵件焊接牢固。并接上電源。
2、穩車上繩,用吊車把鋼絲繩棍子吊放到支架上并穿上圓鋼,把鋼絲繩頭穿過滾筒上鋼絲繩固定孔,與滾筒用壓板卡緊。開動穩車,把鋼絲繩纏到滾筒上。
3、井架安裝天輪,電纜計劃從北側罐籠的西端位置敷設至井底,在對準下放電纜的位置,用垂線法在井架上固定φ800天輪1個,用電焊機焊接固定好。把穩車上鋼絲繩穿過天輪,下垂到井口。
4、電纜支架安裝:按照上述方案準備好施工器具,用垂線法保證電纜支架在井壁上的直線度,用水平尺或者水平管保證電纜支架安裝的水平度,用標桿保證電纜支架的等距離。開動穩車和絞車,自上往下安裝錨桿及電纜支架。
5、電纜架設,把電纜中心穿上圓鋼,用吊車把電纜吊放到支架上,把電纜人工拖到井口,在電纜終端把導向重錘系牢,讓電纜繞過導向滾筒支架,進入井筒大約15米后,把電纜用鋼夾卡在鋼絲繩上,然后每24米,在鋼夾下用鋼絲繩卡,卡一個卡子作為防滑保護。電纜放到底,在地面和井下留夠甲方施工需要的長度后,自下往上逐個拆除電纜上鋼絲繩夾并固定在電纜支架上。第一根電纜固定完畢后,同樣方法下放第二根電纜。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組織全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做到一人不漏,并認真貫徹執行做好記錄,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
2.值班人員在施工現場和路口設置警戒,以防閑雜人員進入現場。
3.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齊全的安全防護用品。
4.登高及入井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安全帶,工作時必須佩戴,并做到高掛抵用。
5.施工人員應持證上崗。
6.起吊重物時,重物下放不得有人,必要時設置警戒,并由專人指揮。
7.下放第一根電纜時,在罐籠內安排2個人員,攜帶防爆對講機觀察電纜在井筒中的狀態,發現情況立即停車。
8.認真檢查井口周圍是否有可以滾動的小石頭、小鐵件等物,一定要清理干凈,以防走動時踢入井筒中。檢查井口封口盤下井臺上有無石塊,必須清理干凈,工作時嚴禁垂直平行作業。
9.穩車司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工程技術人員、安全負責人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做到人人明確規程與要求,各個清楚責任與分工。
10.其他操作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要分工明確,各把一關人員固定,崗位不變,分組把關,聽從命令,操作無誤,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11.指揮人員由一主一副組成,要口令清晰,判斷準確,措施得當,指揮果斷。
12.施工前本措施要貫徹到每一位施工人員,并簽名做好貫徹記錄。
六、避災路線:
若井下不幸發生意外狀況,所有人員將按事先培訓的安全路線迅速撤離
潘莊進風立井井筒利用臨時罐籠潘莊地面
七、危險源辨識
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注意所在區域內的瓦斯情況,一旦瓦斯超限,要冷靜,服從指揮有規律的按照避災路線撤離。
作業名稱事件危險源防范措施吊裝墜落重物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嚴禁在起吊物上下任何人通行,吊裝施工地點前后15米范圍內設置警戒,吊裝管路依次一根。捆綁不合理鋼管觸碰井筒鋼管井口處,鋼管有觸碰井筒的趨勢,立刻停止入井,重新捆綁;井底信號工注意井底處,一旦有鋼管處地的趨勢,立刻發信號停止下放,提上井重新捆綁。高空作業墜落登高作業人員應戴好安全帽,佩戴經試驗合格的安全帶,并系于安全可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