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井下主要進風巷機電硐室燒焊措施

煤礦井下主要進風巷機電硐室燒焊措施

2024-07-13 閱讀 7378

1、燒焊工作應由受過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人員擔任,持證上崗并嚴格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學徒、實習人員應在師傅監護指導下工作。

2、電焊機絕緣必須良好。電焊機的電源線應使用良好的橡膠絕緣線,電源線的長度應盡量短。如因生產急需確需采用較長的電源線時,應離地面2.5m以上布設。

3、禁止將氧氣瓶和可燃氣體放在一起。氧氣瓶應離明火10m以上,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曬。

4、禁止在離乙炔瓶10m以內進行明火作業、吸煙或燃燒物件。乙炔瓶使用時只能直立,不能橫躺臥放。

5、冬天寒冷,氣瓶閥門、壓力調節器被凍結時,可用溫水或水蒸氣適當加熱,嚴禁用火烤。

6、氧氣瓶、乙炔瓶不用及運輸時應擰緊瓶帽,檢查瓶口不得漏氣,并防止氣瓶受到猛烈的沖擊、碰撞或嚴重腐蝕。

7、氧氣瓶、乙炔瓶使用時相距5m以上,氧氣、乙炔膠管不得混用。

8、燒焊前必須將燒焊地點20m范圍內的易燃物清理干凈。

9、燒焊現場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10、燒焊過程中由施工負責人檢查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存在,發現不安全因素應停止燒焊,整改合格后方能繼續。

11、燒焊后清理現場,用水噴灑消滅火種。并由施工負責人指明一人在現場監護1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確認無誤后,方準離開現場。

12、檢查燒焊地點20m范圍內頂板及兩幫支護是否安全可靠,并清理干凈易燃物品,確實無法清理的應采取防燃燒措施。

13、燒焊地點20m范圍內進行沖塵,嚴禁煤塵堆積。

14、燒焊前瓦檢員檢測燒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應小于0.5%,并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內無瓦斯積存,瓦斯濃度超過0.5%時嚴禁燒焊。

15、對燒焊設備及相關設備停電掛牌。

16、燒焊過程中,由施工負責人用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隨時檢測風流中瓦斯濃度,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5%,立即停止燒焊,消滅火種。

17、燒焊過程中,禁止任何人接觸電焊機。需要移動電焊機時,必須停掉電源。

18、燒焊過程中由施工負責人或由其安排專人監視火花,采取措施防止引燃膠帶或其他易燃物。

篇2: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2.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6.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篇3:礦井井下燒焊安全技術措施制度

為了規范我礦井下燒焊作業,杜絕因燒焊作業引起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一、井下燒焊作業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㈠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

㈡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㈢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㈣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㈤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㈥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㈦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編制

㈠有需要燒焊作業的施工單位負責按《煤礦安全規程》及上級有關部門安全規定的要求編制措施。

㈡井下燒焊作業措施內容必須確認以下責任人。

1.燒焊單位的一名正職在現場組織實施。

2.現場負責瓦斯檢查的人員名單。

3.現場負責灑水沖塵的人員名單。

4.現場負責防滅火的人員名單。

㈢井下燒焊作業措施中必須明確以下責任單位。

1.燒焊施工單位負責整個燒焊作業全過程的安全。

2.救護隊負責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及安全監護。

3.通風科負責審核燒焊地點的通風狀況,明確該地點通風狀況能否滿足燒焊作業需要及采取的通風措施。

4.安全檢查隊負責燒焊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㈣井下燒焊作業地點確定。

措施中必須明確燒焊作業地點,并寫明通風科對該點通風狀況的認定。

㈤井下燒焊作業時間確定。

井下燒焊作業必須安排在礦井八點班檢修期間或礦井停產檢修期間。

三、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程序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審批必須有下列單位和礦領導組成: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總工程師、礦長。

四、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報送

措施審批后必須報送各業務科室:機電科、通風科、安全檢查科、安全檢查隊、救護中隊等,以備檢查。

五、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

井下燒焊作業措施的貫徹,由施工單位的隊長負責,在入井前對本措施貫徹到每一個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并簽字落實。

六、井下燒焊作業現場落實

㈠井下燒焊作業的現場,有施工單位一名正職負責在現場組織實施。

㈡按措施要求參與燒焊作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作業。

㈢救護隊員檢查作業地點瓦斯在0.5%以下時方可作業。

㈣燒焊作業前專職灑水人員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巷道、巷幫、頂板及作業體進行灑水沖塵。

㈤防滅火器材準備齊全和完好,專職防滅火人員監護現場作業。

㈥安全檢查隊安全檢查員負責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