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爐安全操作規程
(1)金屬熔融物爆炸與噴濺
引起金屬熔融物爆炸與噴濺的原因主要是高溫金屬熔融物與水或潮濕物料、工具等接觸。
本項目容易發生金屬熔融物爆炸與噴濺的主要生產環節有:
1)鑄造車間使用中頻電爐對鐵水保溫。電爐冷卻水系統漏水、水溫過高、水壓過低、斷水以及沒有安全供水設施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爐體水冷裝置溫度過高燒穿導致鐵水與水接觸引起爆炸。
2)如果煉鐵原料中含有爆炸性物質或密閉容器,一旦進入中頻電爐受強熱,將迅速劇烈反應或膨脹,造成爆炸。
3)煉鐵原料潮濕有水,或原料露天運輸途中遇到雨雪天氣,會使原料進水,如果含水或潮濕原料加入電爐,水與熔融物接觸可引起爆炸與熔融物噴濺。
4)澆注區域如果地面存有積水,一旦高溫鐵水濺落地面,與水接觸可引起鐵水爆炸。
5)造型現場如果存在積水,很容易導致砂型內混入水分,在鐵水澆注時,砂型內的水分迅速汽化、膨脹可發生爆炸。
6)鐵水罐、中間罐、渣罐等盛裝金屬熔融物的容器,新砌筑的維修后及待用罐,如果使用前沒有按安全規程及工藝要求去烘烤,或烘烤不合格,當盛裝金屬熔融物時水受熱劇烈汽化、膨脹,當壓力達到一定時,即可發生金屬爆炸與噴濺。
(2)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火災爆炸
鑄造車間砂芯機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由市政管道統一供給。另外,本項目獨立設置的瓦斯間,為將來鑄造車間砂芯機生產提供備用燃料,擬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上述使用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的場所如果未設置或未按要求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室內通風不暢,一旦天燃氣管道發生泄漏,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如果現場出現明火、電火或靜電火花,就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3)其它可燃物火災
車間內各類機械設備使用的潤滑油,設備液壓系統使用的液壓油等,其火災危險性為丙類,如果其持續受到高溫、明火加熱可燃燒造成火災。
車間變電所設有油浸式變壓器,如果通風不良造成變壓器油溫過高或變壓器油泄漏遇明火,都可導致變壓器油起火。
鑄造工藝使用呋喃樹脂及固化劑,如果保管、使用不當,一旦泄漏并遇高熱、明火可燃燒甚至造成火災。
砂型制作過程要使用有機涂料(含酒精)涂抹在砂型表面,燃燒后增加砂型的硬度,在涂料制作、儲存、使用過程中,不慎遇高熱、明火易引發火災。
中頻電爐下方地下室設有柴油發電機,如果0號柴油發生泄漏,遇明火、高溫可燃燒甚至造成火災。
另外,車間內存放油抹布、可燃雜物或危險化學品等均易引起火災、爆炸。
(4)電氣火災
鑄造廠房使用電氣設備、設施較多,主要有中頻電爐、起重機和變配電系統等。中頻電爐等設備附近環境溫度高,會加速電氣設施絕緣老化和降低設備的絕緣強度。如果電氣設備或線路超負荷運行、保護裝置失效,以及電氣設備終端、接頭松動、接觸不良等會使電阻增大引起過熱等,均可導致電氣短路、發熱并造成火災。
如果建(構)筑物防雷裝置失靈,在雷雨季節遭雷擊可引發雷電火災。
篇2:燃油沖天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開爐點火
1.開爐點火前應檢查爐體各部及所屬設備,水、油、氣、風、電和儀表等系統,經空試車應正常完好。安全附件及裝置應靈敏、準確、可靠。
2.點火前,將煙囪蓋板打開,關閉油嘴的二次風。先開風機,通風6~10分鐘后排出可燃物,再關風機,然后用引火棒進行點火。如點不著應關閉油源,停止點火,經充分通風后方可重新點火。若引火困難可適當多用一個引火棒。
3.點火時,必須先點前床,后點豎爐,操作人應避開點火孔,將引火棒放在油嘴前下方,再開油門,待燃燒正常后逐步開大二次風。
4.點火時,應在被點油嘴燃燒正常后,再點另一個油嘴。
[二]正常運轉
1.油溫根據粘度確定,重油為100~120℃,原油和混合油為80~90℃。疏水器必須保持暢通,油壓控制在0.08~0.28兆帕。
2.總風壓控制為0.05~0.16兆帕,根據火焰需要來調節二次風,風壓調節量一般約為總風壓的50%左右。
3.在風油配比正常的情況下,調節爐溫可用油壓調節閥及風壓調節閥進行。
4.調節油、風量時,應先減油后減風;先加風,后加油。
5.應及時清理燒嘴所粘垃圾,防止結渣。火焰歪斜時,必須及時拆卸燒嘴進行清理。每半月必須把燒嘴芯子拆下清洗一次。
6.運行中發生滅火時,應先立即關閉油門,待查明原因后,經過充分通風再點火,以防噴火傷人。
7.二個油過濾器應一個使用,一個備用,每月輪流使用和清洗。應經常保持場地清潔,發現漏油應及時處理。
8.在燒嘴停用后必須及時用蒸氣把剩油吹掃干凈。但禁止向燃燒室內吹掃殘油。
9.停爐時,必須先停豎爐燒嘴,后停前床燒嘴,先停油,待剩油燒光后,再停風機。為保護空氣預熱器不過熱而不停風機時,應把預熱風放散管打開排出熱風,直至空氣預熱器不過熱,排煙溫度降到120℃以下時,再停風機,關閉放散管。
10.供油系統進行明火作業時,應經動力部門同意,由管道工負責,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管路回火。
[三]燃油事故處理
1.油中大量帶水。
現象:燃燒不穩,噴火或“打砲”甚至滅火。
處理:應由動力部門排除油中和管路中的積水,并向油缸中輸油。
2.油嘴燒壞或脫落
現象:燃燒惡化,冒黑煙,煙溫升高。
處理:迅速檢查各油嘴,著燒損和脫落應立即更換。
3.油壓下降或供油中斷。
現象:燃燒不穩定,爐膛滅火。
原因:供油系統漏泄或爆破,過濾器、油管堵塞;油泵故障或產生氣阻,供油系統誤操作等。
處理:迅速找出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排除故障。
4.燃油竄入氣水系統造成污染事故。
原因:一是清掃管道的蒸氣管路閥門不嚴,或誤操作,油壓較高使油竄入蒸氣管道,二是用來加熱油的蒸氣管道有裂縫,使油竄入蒸氣管道。
預防:清掃管道的蒸氣閥門下的聯接軟管,待無水后,在油閥確信關嚴后,才準聯接進行清掃。清掃后應將聯接軟管取下;不準再與架管聯著,防止誤通。
處理:請動力部門派人處理。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沖天爐修爐工操作規程
1、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勞保鞋、安全帽、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否則不允許進車間。
2、認真檢查所用設備與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并檢查所用軟梯、鐵架、搭橋是否牢固可靠。
3、當兩臺風管聯通的沖天爐,一臺開爐,一臺檢修時,應注意關好風閘和采取通風措施。
4、修爐所采用的照明設備,其電壓不允許超過36伏,防止觸電事故。
5、進爐工作前,應戴好安全帽,將加料口用安全蓋封好,注意爐壁上下浮掛的易掉的爐瘤掉落傷人。
6、在修爐底時,注意走路行人,防止被清除物砸傷。
7、用鏨子和錘子清除渣瘤時,應從上往下打,盡一切可能少破壞舊有爐襯,禁止較大震動而造成磚砌體裂縫。
8、在頂爐底板時,支柱基礎必須牢固可靠,爐底封板應安放靈活。支撐好爐底板后,必須在爐腿和支柱下用砂子蓋好,防止鐵水凝結。
9、修砌澆包時首先將包內殘鐵清除。禁止用手在包壁上滑動,以防傷手。
10、將修爐、修包現場清理干凈。將一切材料、工具放置在指定地點。工作場地及行人通道保持整潔暢通,以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