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膛爆炸風險控制措施
1總則
1.1編制目的:電站鍋爐爐膛爆炸事故是比較惡性事故,我廠#2爐曾經發生過,造成較大經濟損失,且修復期長,所以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為防止爐膛爆炸事故制定本措施。
1.2編制依據:依據《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結合本廠設備的實際情況編制。
2防止鍋爐爐膛爆炸風險的控制措施
2.1防止鍋爐滅火控制措施
2.1.1加強燃煤監督管理,加強配煤管理和煤質分析,及時將煤質情況通知值長,做好調整燃燒,防止鍋爐滅火。
2.1.2新投產、鍋爐改造性大修后或當實際所用燃料與設計燃料有較大差別時,應進行燃燒調整,以確定一、二次風量、風速、合理的過量空氣量、風煤比、煤粉細度,以及不投油或不投等離子最低穩燃負荷等。
2.1.3當爐膛已經滅火或已局部滅火并頻臨滅火時,嚴禁投油助燃。當鍋爐滅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供給,嚴禁用爆燃法恢復燃燒。鍋爐重新點火前必須對鍋爐進行充分通風吹掃,以排除爐膛和煙道內的可燃物。
2.1.4加強鍋爐滅火裝置的維護與管理,防止火焰探頭燒壞、染污失靈、爐膛負壓堵塞等問題發生。
2.1.5嚴禁隨意退出火焰探頭或聯鎖裝置,因設備缺陷需要退出時,應經總工批準,并事先做好安全措施。熱工儀表、保護控制電源應可靠,防止因瞬間失電造成鍋爐滅火。
2.1.6加強點火油系統的維護管理,消除泄露,防止燃油漏入爐膛發生爆燃。對燃油快關閥要定期試驗,確保動作正確、關閉嚴密。
2.2防止鍋爐結焦。
2.2.1采用與鍋爐相匹配的煤種,是防止爐膛結焦的重要措施。
2.2.2運行人員應經常從看火孔監視爐膛結焦情況,一旦發現結焦,應及時處理。
2.2.3鍋爐吹灰器應正常投入運行,防止結焦引起超溫。
2.2.4受熱面及爐底結焦嚴重,影響鍋爐安全運行時應立即停爐,同時啟動鍋爐大面積結焦處置方案。
2.3防止鍋爐滅火爆炸的技術措施:
2.3.1在鍋爐啟動前必須對鍋爐爐膛安全監控系統,即FSSS系統的各項功能進行試驗,確保其動作正確可靠。
2.3.2鍋爐點火前必須將鍋爐所有主保護投入,對個別投不上或因故解除的保護必須經過廠總工批準,且要做好安全預防措施。
2.3.3在任何情況下,鍋爐點火必須按FSSS的程序進行,進行燃油泄漏試驗和爐膛吹掃,爐膛吹掃完成后復歸MFT、OFT,然后才能點火。
2.3.4鍋爐采用油槍點火后,應注意及時調整風量,觀察油槍霧化情況,使火焰著火良好、穩定,油槍火焰呈金黃色;當發現油槍霧化不好,而油壓正常時,應停止該油槍運行,并及時聯系檢修處理。
2.3.5火焰電視是監視爐膛火焰必不可少的監視手段,如果出現故障必須及時處理,并且點火前要投入運行。
2.3.6FSSS的火檢系統的探頭,主要靠鍋爐冷一次風及冷卻風機冷卻,在運行中應加強監視火檢冷卻風壓力,并將火檢冷卻風機“聯鎖”投入,一旦冷一次風壓力低,火檢冷卻風機立即可以聯動,以確保火檢系統正常工作。
2.3.7鍋爐輔機的大聯鎖在啟動前必須試驗合格,點火前要投入;制粉系統的聯鎖保護也必須試驗、確認其動作正確,啟動時及時投入。
2.3.8在等離子方式下,運行人員應對燃煤的成分有充分的了解,爐膛負壓始終保持在-100Pa~-50Pa,任何情況下不允許鍋爐正壓運行。如投粉后著火不好,煤火檢檢測不到火焰,必須停止磨組運行,并對系統吹掃。
2.3.9當鍋爐負荷大于65%,且燃燒穩定,撤油槍時應盡可能緩慢;并隨時觀察鍋爐燃燒情況,如發現爐膛負壓波動較大,火焰顏色變暗,應及時投入油槍,穩定燃燒。
2.3.10增減負荷調整時,操作應緩慢均勻;風煤配比要合適;避免一次風量過高或過低;如遇到揮發份低的煤種時,在保證磨煤機運行安全的情況下可適當減少磨入口一次風量,以增大燃燒器噴口的煤粉濃度,并及時調整送風量。
2.3.11加強監視爐膛負壓和火焰,及時調整燃燒,省煤器出口煙氣含氧量在4%左右,保證爐內燃燒良好,調整使火焰燃燒穩定。根據煤質情況,適當增加吹灰次數,防止結焦,并作相應的燃燒調整。如遇緊急情況需大量減煤時,應注意將一次風量同時減少,以防止瞬時將大量煤粉吹入爐膛,導致爐膛負壓波動,造成鍋爐滅火。
2.3.12在鍋爐低負荷運行或煤質惡化時,應及時調整制粉系統的運行方式,保證爐膛熱負荷集中。
2.3.13當鍋爐低負荷運行且燃燒不穩定時,應及時投油助燃,投油時應確認鍋爐沒有滅火;嚴禁在爐膛滅火后強行投油。
2.3.14鍋爐滅火后,必須經吹掃5分鐘后使MFT、OFT復歸,方能重新點火。
2.3.15鍋爐吹灰應定期進行,手動吹灰時,不可同時投入2支以上的吹灰器,以免影響燃燒。
篇2: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事故技術措施
為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事故發生,應嚴格執行《大型鍋爐燃燒管理的若干規定》、《火電廠煤粉鍋爐燃燒室防爆規程》(DL435-1991)以及其他有關規定,并重點要求如下:
1?防止鍋爐滅火
1.1?各電廠要根據本廠設備的具體情況,制定防止鍋爐滅火放炮的措施,包括從來煤煤質監督、混配煤到燃燒調整以及低負荷運行,并嚴格執行。
1.2?加強燃煤的監督管理,完善混煤設施。加強配煤管理和煤質分析,并及時將煤質情況通知司爐,做好調整燃燒的應變措施,防止發生鍋爐滅火。
1.3?新爐投產、鍋爐改進性大修后或當實用燃料與設計燃料有較大差異時,應進行燃燒調整試驗,以確定一、二次風量、風速、合理的過剩空氣量、風煤比、煤粉細度、燃燒器傾角或旋流強度及不投油最低穩燃負荷等。
在實用燃料與設計燃料有較太差異時,應首先進行校核計算,在校核計算許可的情況下,還應進行冷態動力場試驗和熱態調整試驗。
1.4?當爐膛已經滅火或已局部滅火并瀕臨全部滅火時,嚴禁投入助燃油。當鍋爐滅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含煤、油、燃氣、制粉乏氣風)供給,嚴禁用爆燃法恢復燃燒。重新點火前必須對鍋爐進行充分通風吹掃,以排除爐膛和煙道內的可燃物質。
1.5?加強鍋爐燃燒調整,特別是一次風速風壓的監視,防止風速過低煤粉堵管而造成的熄火。
1.6?100MW及以上等級機組的鍋爐應裝設鍋爐滅火保護裝置。加強鍋爐滅火保護裝置的維護與管理,防止火焰探頭燒毀、污染失靈、爐膛負壓管堵塞等問題的發生。
1.6.1?定期對滅火保護探頭周圍打焦清灰工作,認真落實滅火保護定期試驗制度,防止因保護設備誤動造成鍋爐滅火。
1.6.2?做好火焰監視系統的維護、管理和改進工作,提高其準確性。
1.6.3?滅火保護系統應引入爐膛壓力保護。容量為100MW及以上機組鍋爐的滅火保護系統除引入負壓保護信號外,還必須引入火焰檢測信號,并且要求滅火后有進行自動吹掃的控制邏輯。
1.6.4?300MW及以上機組的鍋爐,應配備功能較全的燃燒安全保護系統以提高大型鍋爐的應變能力,系統除了具備上述滅火保護功能外,還應具有噴燃器管理功能和保護裝置本身的定時自檢功能。
1.6.5?爐膛負壓測點位置及正負壓報警保護定值合理。
1.7?嚴禁隨意退出火焰探頭或聯鎖裝置,因設備缺陷需退出時,應經總工程師批準,并事先做好安全措施。熱工儀表、保護、給粉控制電源應可靠,防止因瞬間失電造成鍋爐滅火。
1.7.1?給粉控制電源應可靠,應盡量設置為雙電源,雙電源互為可靠備用。
1.7.2?在確定給粉電源失電時,鍋爐可能已經滅火或燃燒不穩,此時應防止突然恢復給粉系統電源向爐膛內大量送入煤粉而爆炸。一般應按緊急停爐處理。
1.8?加強設備檢修管理,重點解決爐膛嚴重漏風。給粉機下粉不均勻和煤粉自流、一次風管不暢、送風不正常脈動、堵煤(特別是單元式制粉系統堵粉)、直吹式磨煤機斷煤和熱控設備失靈等缺陷。
1.9?加強點火油系統的維護管理,消除泄漏,防止燃油漏入爐膛發生爆燃。對燃油速斷閥要定期試驗,確保動作正確、關閉嚴密。
1.9.1?鍋爐點火系統經常處于可靠備用狀態,定期對油槍進行試驗檢查,確保油槍霧化良好,以便在鍋爐低負荷燃燒或燃燒不穩時能夠及時投油助燃。
1.9.2?嚴格執行燃油系統的運行規程,鍋爐在停爐或備用期間,運行人員必須檢查油系統的閥門是否關閉嚴密。
2?防止嚴重結焦
2.1?采用與鍋爐相匹配的煤種,是防止爐膛結焦的重要措施。
2.2?運行人員應經常從看火孔監視爐膛結焦情況,一但發現結焦,應及時處理。
2.3?增減爐膛衛燃帶時,應做好技術可行性論證。
2.4?大容量鍋爐吹灰器系統應正常投入運行,防止爐膛沾污結渣造成超溫。
2.5?受熱面及爐底等部位嚴重結渣,影響鍋爐安全運行時,應立即停爐處理。
篇3:某某廠600MW機組防止鍋爐爐膛爆炸事故措施
1防止鍋爐滅火
1.1爐膛壓力超限保護要可靠投入,爐膛火焰電視攝像裝置完好。
1.1.1當達到保護值而保護拒動時,要立即按下“MFT”按鈕,緊急停止鍋爐運行。
1.1.2鍋爐每次啟動前必須進行爐膛負壓和“MFT”手動停爐按鈕試驗,試驗不合格禁止啟動。
1.1.3火監探頭冷卻風機運行正常,冷卻風壓要大于7kpa,各參數符合規定。
1.1.4當爐膛負壓表失靈,不能正常監視爐膛壓力或進行爐膛壓力調節,短時間不能恢復時,應申請停爐。
1.2嚴格點火操作,油槍要對角投入,嚴禁缺角運行,當某一只油槍停運無法恢復運行時,要將其對角的油槍退出。點火過程中如某一油槍點火不成功,要及時檢查關閉其供油門。
1.3鍋爐點火前保證至少為滿負荷風量的30%通風量對爐膛進行通風吹掃5分鐘。當點火不成功時,必須再次執行爐膛吹掃程序方可再次點火。
1.4鍋爐點火時油槍要按規定順序投入,
1.5啟動第一臺磨煤機時,必須相鄰層的油槍全部投入,且燃燒穩定,火監信號全部返回。
1.6制粉系統故障如斷煤、棚煤或磨煤機滿煤時易引起磨煤機供粉不均或斷粉,若處理不當可能引起爐膛滅火,如發生上述情況短時間內無法處理時應停止磨煤機的運行。
1.7鍋爐低負荷運行中盡量投下層主燃燒器,若鍋爐負荷過低且又必須投上兩層噴嘴時,需投入油槍,以穩定燃燒。
1.8當爐內工況穩定,并至少有兩臺磨煤機在運行,而且每臺磨煤機的給煤機轉速高于50%時助燃燃料才可以切除;如果降負荷至兩層噴嘴運行,給煤機轉速又降至50%以下時,則與運行噴嘴相鄰的油槍必須投入,以保證著火穩定。
1.9停爐過程中,當油槍投入后,應密切注視和檢查油槍的著火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消除后方可繼續降負荷。
1.10防止磨煤機因失去火檢跳閘
1.10.1加強對磨煤機火監信號的監視,當發現有一角信號消失時,要立即進行復歸。
1.10.2當發現有兩個角火監信號消失時,要先投入對應的油槍,待調整配風或復歸信號使火監信號正常后,再撤油槍。
1.10.3磨煤機啟動前,要首先檢查相應輔助風擋板偏值設置情況。
1.10.4磨煤機一次風量偏值設置要適當,當磨煤機出力小于35t/h時偏值應為0,正常運行中,最大一次風量偏值不應超過10km3/h,以保證燃燒器適當的著火距離。
1.10.5注意對總燃煤量的監視,以便當煤質較差時加強對火監信號的監視。
1.10.6低負荷時,要盡量保持BCD三臺磨煤機運行,當機組負荷低于300MW而停止B磨煤機時,應先投油助燃,磨煤機停止后再撤油槍,以避免因燃燒不穩造成A磨煤機失去火監跳閘。
2鍋爐滅火保護裝置可靠投入,加強運行維護與管理。因設備缺陷必須退出運行時,應經總工程師批準,并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
3發現鍋爐滅火后,要立即檢查并切斷主燃料供給,對爐膛進行通風吹掃,并盡快去就地核查主燃料確被切除,嚴禁用爆燃法恢復燃燒。
4加強點火油系統的管理,消除泄漏,防止燃油漏入爐膛發生爆燃。堅持每周五對油槍要定期進行試驗,確保油槍動作正確,且燃油速斷閥關閉嚴密。
5防止嚴重結焦
5.1燃用煤種要與設計煤種一致,當煤種改變時,要進行變煤種燃燒調整試驗。
5.2運行人員要經常從看火孔監視爐膛結焦情況,一旦發現有嚴重結焦,應及時處理。
5.3吹灰系統要正常投入,吹灰壓力和溫度在規定值。當發現有吹灰器不能退出爐外時,應立即聯系檢修人員處理。
5.4加強燃燒調整,投入運行的噴嘴要盡量集中。在鍋爐運行中要注意觀測火焰監視器、二次風擋板位置顯示及爐內火焰情況,定期就地檢查各燃燒器、二次風箱風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