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2#空冷島排汽管道安裝作業指導書

2#空冷島排汽管道安裝作業指導書

2024-07-17 閱讀 8284

1編制依據1.1《鋼結構焊接技術規范》JGJ82-20**;1.2《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焊接篇)1.3《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焊接篇)1.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1.5《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管道篇2009版)1.6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1.7電力建設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規定;1.8《火電機組達標投產考核標準》2006年版;1.9哈空調廠供圖紙、說明書及有關技術資料;1.10《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工程概述寧夏中衛電廠一期(2×350MW)工程為直接空冷機組,其空冷島主要包括風機、換熱管束、蒸汽分配管、排汽管道、凝結水系統、疏水系統、抽真空系統等,由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并制造。排汽管道是指從汽輪機排汽裝置出口到與連接各空冷凝汽器的蒸汽分配管之間的管道以及在排汽管道上設置的滑動和固定支座、膨脹補償器等。管道系統要求嚴密,管道之間的連接要求采用焊接,轉彎處的彎管內要有導流板,管道系統中要有防止震動和熱膨脹的措施,并且管道外表面要進行防腐。空冷島排汽管道布置在主廠房A排柱與空冷島LA軸間,入口與低壓缸排汽管道連接,出口與空冷島蒸汽分配管連接。汽輪機做完功的乏汽經排汽裝置導流后,由一根φ6000的大直徑管道引出主廠房接入A列外的水平排汽母管;母管上部設1根φ6000的垂直排汽支管,支管垂直上升至23.98米標高,每根配汽管分別與25組A型翅片管束空冷凝汽器連接,組成1個冷卻單元,每臺機組共設6個冷卻單元;在每個冷卻單元的管排中部,分別布置5臺大功率軸流風機(每臺機組共設30臺風機),空氣由下向上流動將空冷散熱器管束中的蒸汽熱量帶走,最后蒸汽凝結水經凝結水管道集中輸送到凝結水箱。主要工程量:部件計算重量[噸]排配汽管道(總重))上述材料包括廠家到貨部分,材質為Q235BZ。排汽管道安裝時采用CC1500履帶吊分段組合吊裝,QUY50噸履帶吊配合組合。3組織機構施工負責人:顧文強,陳小平安全負責人:王艷華,徐正鵬技術負責人:陳斌,翁健4施工條件及工器具準備4.1施工準備4.1.1施工圖紙會審完畢,會審中存在的問題已有明確的處理意見。4.1.2施工所需工器具、吊裝機械及設備準備到位。4.1.3施工圖紙和資料齊全并經審核,安裝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并批準通過。4.1.4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并簽字。4.1.5安全防護設施準備齊全。4.2工器具準備。4.2.1施工工器具配備如下:序號器具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撬杠把202千斤頂50T臺43角磨機φ125臺34扳手18″把65水準儀架1經校驗6倒鏈20t只67倒鏈5t只108榔頭16P、12P把各59盤尺50m把2經校驗10鋼板尺L=1000把211攀登自鎖器只104.2.2施工機具:1平板車30t輛2設備運輸2CC1500型履帶吊臺1已到場350噸履帶吊臺1已到場5汽車吊25t輛各1已到場5電焊機臺20已到場4.2.2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包括安全帽、安全帶、防護眼鏡及手套應配備齊全。5施工機具選擇及組合場地布置5.1主管道水平管段分4段制作及安裝,第一段φ6000×14×2.6m,重量為16.2t(管道及加固環),第二段φ6000×14×4.65m,重量為14.4t(管道及加固環);第三段用三通加堵板設計代替彎頭,堵板DN6000重量為13.68t(含型鋼加固筋),三通DN6000重量為53.83t(含導流板);立管分1段制作及安裝,總量為φ6000×14×11.15m,重量為29.53t(管道及加固環);立管彎頭三通(DN6000/3000),總重量約73.1t,安裝高度為23.984米;上部水平管道東西側各20.37m,重量為31.1t(管道及加固環),上部立管φ2600×19.4m,重量為21.2t(管道及加固環與彎頭);安裝高度為25.6米~47.8米(管道中心)。5.2采用CC1500吊裝施工,QUY50T履帶吊、25T汽車吊負責地面組合。5.3設備組合場選在1#空冷島西側和空冷區內。5.4吊車工況選擇:CC1500履帶吊配重100+20T,主臂長度54米旋轉半徑m起重量t26.124.222.92220.519.26排汽管道安裝方案6.1直接空氣冷卻系統(以下簡稱空冷島)主要包括排汽管道(排汽管起至排汽裝置出口膨脹節,終至空冷凝汽器)、空冷凝汽器、大功率軸流風機等。6.2空氣冷卻凝汽器采用鋼制翅片管制成。散熱管束分為順流管束(初級)和逆流管束(次級)。管束由兩排翅片管以接近60°分別排列成A型組成,25組管束組成一個空冷凝汽器冷卻單位,每5個冷卻單位組成一個冷卻單元(在同一配汽管上),每臺機組由150組冷卻器組成,共計6個冷卻單元。6.3空冷凝汽器排汽管道安裝6.3.1空冷凝汽器排配汽管道由汽輪機排汽裝置出口至空冷島LA柱前,直徑有DN6000~2600mm。6.3.2空冷排汽管盡量在地面組合,組合好后用CC1500履帶吊起吊就位,施工人員在平臺上進行連接,在管道安裝就位后要立即進行管道的固定,以免空冷排汽分配管道錯位造成質量、安全事故。6.3.3空冷排汽管道水平管及立管的安裝:卷制完的管道經機械除銹完畢防腐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用CC1500履帶吊配合兩個20噸倒鏈吊裝,焊接,因空冷排汽管道的直徑大、安裝重量重,安裝時注意管道的臨時支撐。6.3.4本次管道加工由于管道直徑較大(DN≥3000),考慮到安裝、焊接的困難,應盡量少留安裝調整段.6.3.5安裝DN6000的膨脹節,吊裝膨脹節時對膨脹節臨時加固。6.3.6膨脹節的安裝必須在廠家的指導下進行,(注意在吊裝膨脹節時盡量使用吊帶,若使用鋼絲繩直接吊裝膨脹節,應做好防護措施,以免損壞膨脹節)。6.3.7支架安裝時應注意整定彈簧定在“0”位。6.3.8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支吊架定位、安裝。6.3.9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4凝結水回收系統管道安裝6.4.1凝結水回收系統是指經空冷凝汽器冷卻成的水(空冷管束出口)通過凝結水管道收集入排汽裝置。該部分管道由支管道及DN600主管道組成,材料由業主及廠家供貨。6.4.2管道經動力除銹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由CC1500履帶吊就近吊至安裝位置后,人工倒運進行安裝。6.4.3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6空冷凝汽器疏水系統6.6.1凝結水疏水系統是指經空冷凝汽器排汽管道的收集入排汽裝置。管道公稱直徑DN200--DN600,材料由業主提供。7.6.2管道經動力除銹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人工倒運并進行安裝。6.6.3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7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系統6.7.1抽真空系統由三臺50%容量的水環式真空泵及所需的管道、閥門等組成。該系統用于將空冷凝汽器中不能凝結的氣體抽出,以便保持系統的真空。該系統要求嚴密不漏氣,并且在運行過程中始終保證有一臺運行真空泵工作。6.7.2抽真空系統管道由支管道及DN400主管道組成,材料由業主及廠家供貨。系統由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系統接至汽機房真空泵入口。6.7.3管道經動力除銹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人工倒運并進行安裝。6.7.4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8所有管道系統安裝時,必須將支吊架及時完善,臨時固定、支撐的支吊架應及時更換為正式,不允許倒鏈、吊車長時間吊掛。6.9管道安裝要求6.9.1作業人員應對管子外觀進行檢查,表面應光滑無裂紋、縮孔、夾渣、折迭、重皮等缺陷,管子表面的劃痕、凹坑、腐蝕等局部缺陷應作檢查鑒定,凡經處理后的管壁厚度不應小于直管計算壁厚;彎管、彎頭彎曲半徑,大小頭同心度,管件端面垂直度、橢圓度等偏差符合規范要求。6.9.2作業人員檢查管材的規格、數量、材質應與施工圖一致。6.9.3法蘭密封面應光潔,不得有徑向溝槽,不得有氣孔、裂紋、毛刺或其它降低強度和可靠性方面的缺陷。凹凸法蘭應自然嵌合,凸面的高度不得小于凹槽的深度。6.9.4螺栓、螺母的螺紋應完整,無傷痕、毛刺等缺陷,螺栓與螺母應配合良好,無松動或卡澀現象。6.9.5金屬墊片的表面無裂紋、毛刺、銹蝕及粗加工等缺陷;石棉橡膠墊片應符合壓力等級,質地柔韌,無老化變質或分層現象,表面不應有折損、皺紋等缺陷。6.9.6避免全部用葫蘆預掛管段,應及時進行安裝工作,并同時做好支吊架的安裝工作。6.9.7坡口加工:現場用割槍或切割機切割管道后用磨光機打磨加工坡口。大管道采用雙V型(*形)坡口,小管道采用單V型坡口。6.9.8管道對口:a.管子和管件坡口及內外壁10~15mm范圍內的油、漆、垢、銹等在對口前應清理干凈。b.將管內清理干凈,管內不得遺留任何雜物。c.管子對口時一般應平直,可用直尺在距接口中心200mm處測量,除特殊要求外,其折口允許偏差值a小于1mm。d.對口間隙符合規范要求,一般為2~3mm,對口時應做到內壁齊平,如有錯口,其局部錯口值不應超過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e.對口符合要求后,將對接管固定好,向焊工進行交接,由焊工進行焊口點焊工作。點焊應對稱施焊,點焊長度為60mm,點焊間距不宜大于400mm。f.支吊架管部位置不得與管子對接焊縫重合,焊縫距離支架邊緣不得小于50mm;g.管道安裝工作如有間斷,應將管道內清理工作,清理完成后,應立即用堵頭封好,以防臟物進入。h.閥門安裝應進行檢查,包括:外觀有無明顯制造缺陷;填料用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填料密封處的閥桿有無腐蝕;開關是否靈活,指示是否正確,安裝方向正確。i.法蘭連接除特殊情況外,應使用同一規格螺栓,安裝方向一致。緊固螺栓應對稱均勻、松緊適度且螺栓應露出螺母2~3個螺距。j.支吊架的生根與施焊應使其牢固穩定。焊接應符合《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火力發電廠焊接篇要求。外觀檢查焊縫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10管道及支吊架焊接6.10.1大管道焊接材料選用J507焊條及ER-J50焊絲;小管道采用TIG+SMAW形式焊接。6.10.2氬弧焊絲使用前必須清除銹、垢、油污直至露出金屬光澤。6.10.3焊條使用前必須按其說明書進行烘培,焊條使用過程中必須放置在焊條保溫桶內,并保持溫度一定溫度,若無說明應保證溫度在100-150℃。6.10.4坡口處母材無裂紋、損傷等缺陷。6.10.5管道組合場、施工現場等施焊處風速大于10m/min時必須搭設防風棚。6.10.6焊接現場應有完備的防雨、霧、雪、霜措施,冬季施工時應作好防凍保溫措施。6.10.7焊縫余高執行圖紙及說明書要求。6.10.8焊縫檢驗:按照廠家要求進行。6.11空冷凝汽器管道氣密性試驗6.11.1排汽管道和相關系統部件安裝后,在低壓缸排汽管道水平管道下部疏水管道出口用盲板臨時封堵,在盲板處安裝壓力表、控制閥及空壓機并關閉所有系統范圍內的隔斷閥。汽源接自主廠房廠用壓縮空氣管道或由空壓機提供氣源。6.11.2、試驗系統包括排汽、分配管道;換熱管束;連接管路(含抽汽、凝結水等管路)、凝結水箱、疏水箱等。并要求將真空系統安全閥拆除;防爆膜片拆除,加裝堵板。6.11.3達到試驗壓力時,檢查系統。關閉隔離閥,檢查部位刷肥皂液,確認是否泄露。6.11.4系統穩壓24小時,每隔2小時讀取兩塊壓力表讀數,記錄壓力變化。進行全面檢查,如果最大壓降在允許范圍,即認為合格,然后恢復系統。6.11.5氣密性試驗結束后,所有臨時設施必須拆除,經監理、甲方、廠家一致同意,恢復正式系統。7質量標準及要求7.1管道安裝應橫平豎直,傾斜段安裝角度符合圖紙設計。7.2管道垂直度偏差≤10mm,對口錯位≤10%管壁厚,且≤2mm。7.3蝶閥、波紋膨脹節安裝時應按照箭頭指向正確區分介質流向。7.4管道對口時按要求割制坡口,浮銹打磨干凈,距管口10~15mm范圍內露出金屬光澤。7.5管道安裝時不得強力對接,彈簧支吊架負荷分配均勻。7.6波紋膨脹節安裝時應保護好波紋管表面,不得損傷,焊接時用石棉布保護,防止焊接飛濺物和引弧燒傷波紋管。7.7所有焊縫處藥皮、飛濺必須清理干凈,焊疤打磨光潔。7.8管道內部應清理干凈,無雜物。7.9管道支吊架材料應使用機械下料,機械鉆孔,嚴禁火焊切割。8安全及文明施工注意事項8.1進入施工現場應嚴格遵守項目部、分公司各項管理規定,人員進場應體檢合格。8.2安全防護用品配備齊全,并懂得使用方法,施工中能夠正確使用。8.3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認可,未參加交底和簽字人員嚴禁從事施工作業。8.4施工人員熟悉現場環境,嚴防高空落物。吊裝區域設立防護區,禁止無關人員入內。8.5電動工具有漏電保護器,保護器動作靈敏可靠,并經常維護和保養。焊機二次接線應完好,嚴禁有裸漏現象。8.6在使用倒鏈、鋼絲繩、卡環前,應仔細檢查是否完好并不得超負荷使用。8.7夜間施工必須保證照明充足。8.8六級及以上大風、雨、雪天盡量少安排高空作業。8.9施工用腳手架應規范,并經安監人員、技術人員檢查驗收后方可使用。8.10高空作業必須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具,如安全帶、速剎保護器等的使用應規范。8.11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或安排高空作業。8.12起重司機、起重指揮人員及安裝人員應配合緊湊,無指揮信號或指揮信號不明時嚴禁私自動車,有安裝人員作業時應謹慎動車。8.13倒鏈、鋼絲繩、卡扣等使用時應檢查并確認合格,不能生拉硬拽或超負荷使用。8.14施工平臺、材料堆放平臺應定期進行清理,對影響施工的、影響通行的材料應清除。8.15人員施工前應對周圍環境、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如腳手架平臺、倒鏈生根位置、交叉施工情況等,確認無危險因素后施工。8.16施工垃圾及廢料應隨時清理,堅持“工完、料盡、場地清”。8.17施工用電焊線、電源線、氧乙炔帶擺放有序。8.18焊條、焊條頭放入隨身攜帶的焊條桶內,禁止隨意亂放。8.19補刷油漆時防止滴在構件及設備上,杜絕二次污染。8.20材料堆放應整齊,對近期不能施工的材料、設備盡量少堆放于施工現場。

篇2:2#空冷島排汽管道安裝作業指導書

1編制依據1.1《鋼結構焊接技術規范》JGJ82-20**;1.2《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焊接篇)1.3《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焊接篇)1.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1.5《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管道篇2009版)1.6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1.7電力建設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規定;1.8《火電機組達標投產考核標準》2006年版;1.9哈空調廠供圖紙、說明書及有關技術資料;1.10《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工程概述寧夏中衛電廠一期(2×350MW)工程為直接空冷機組,其空冷島主要包括風機、換熱管束、蒸汽分配管、排汽管道、凝結水系統、疏水系統、抽真空系統等,由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并制造。排汽管道是指從汽輪機排汽裝置出口到與連接各空冷凝汽器的蒸汽分配管之間的管道以及在排汽管道上設置的滑動和固定支座、膨脹補償器等。管道系統要求嚴密,管道之間的連接要求采用焊接,轉彎處的彎管內要有導流板,管道系統中要有防止震動和熱膨脹的措施,并且管道外表面要進行防腐。空冷島排汽管道布置在主廠房A排柱與空冷島LA軸間,入口與低壓缸排汽管道連接,出口與空冷島蒸汽分配管連接。汽輪機做完功的乏汽經排汽裝置導流后,由一根φ6000的大直徑管道引出主廠房接入A列外的水平排汽母管;母管上部設1根φ6000的垂直排汽支管,支管垂直上升至23.98米標高,每根配汽管分別與25組A型翅片管束空冷凝汽器連接,組成1個冷卻單元,每臺機組共設6個冷卻單元;在每個冷卻單元的管排中部,分別布置5臺大功率軸流風機(每臺機組共設30臺風機),空氣由下向上流動將空冷散熱器管束中的蒸汽熱量帶走,最后蒸汽凝結水經凝結水管道集中輸送到凝結水箱。主要工程量:部件計算重量[噸]排配汽管道(總重))上述材料包括廠家到貨部分,材質為Q235BZ。排汽管道安裝時采用CC1500履帶吊分段組合吊裝,QUY50噸履帶吊配合組合。3組織機構施工負責人:顧文強,陳小平安全負責人:王艷華,徐正鵬技術負責人:陳斌,翁健4施工條件及工器具準備4.1施工準備4.1.1施工圖紙會審完畢,會審中存在的問題已有明確的處理意見。4.1.2施工所需工器具、吊裝機械及設備準備到位。4.1.3施工圖紙和資料齊全并經審核,安裝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并批準通過。4.1.4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并簽字。4.1.5安全防護設施準備齊全。4.2工器具準備。4.2.1施工工器具配備如下:序號器具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撬杠把202千斤頂50T臺43角磨機φ125臺34扳手18″把65水準儀架1經校驗6倒鏈20t只67倒鏈5t只108榔頭16P、12P把各59盤尺50m把2經校驗10鋼板尺L=1000把211攀登自鎖器只104.2.2施工機具:1平板車30t輛2設備運輸2CC1500型履帶吊臺1已到場350噸履帶吊臺1已到場5汽車吊25t輛各1已到場5電焊機臺20已到場4.2.2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包括安全帽、安全帶、防護眼鏡及手套應配備齊全。5施工機具選擇及組合場地布置5.1主管道水平管段分4段制作及安裝,第一段φ6000×14×2.6m,重量為16.2t(管道及加固環),第二段φ6000×14×4.65m,重量為14.4t(管道及加固環);第三段用三通加堵板設計代替彎頭,堵板DN6000重量為13.68t(含型鋼加固筋),三通DN6000重量為53.83t(含導流板);立管分1段制作及安裝,總量為φ6000×14×11.15m,重量為29.53t(管道及加固環);立管彎頭三通(DN6000/3000),總重量約73.1t,安裝高度為23.984米;上部水平管道東西側各20.37m,重量為31.1t(管道及加固環),上部立管φ2600×19.4m,重量為21.2t(管道及加固環與彎頭);安裝高度為25.6米~47.8米(管道中心)。5.2采用CC1500吊裝施工,QUY50T履帶吊、25T汽車吊負責地面組合。5.3設備組合場選在1#空冷島西側和空冷區內。5.4吊車工況選擇:CC1500履帶吊配重100+20T,主臂長度54米旋轉半徑m起重量t26.124.222.92220.519.26排汽管道安裝方案6.1直接空氣冷卻系統(以下簡稱空冷島)主要包括排汽管道(排汽管起至排汽裝置出口膨脹節,終至空冷凝汽器)、空冷凝汽器、大功率軸流風機等。6.2空氣冷卻凝汽器采用鋼制翅片管制成。散熱管束分為順流管束(初級)和逆流管束(次級)。管束由兩排翅片管以接近60°分別排列成A型組成,25組管束組成一個空冷凝汽器冷卻單位,每5個冷卻單位組成一個冷卻單元(在同一配汽管上),每臺機組由150組冷卻器組成,共計6個冷卻單元。6.3空冷凝汽器排汽管道安裝6.3.1空冷凝汽器排配汽管道由汽輪機排汽裝置出口至空冷島LA柱前,直徑有DN6000~2600mm。6.3.2空冷排汽管盡量在地面組合,組合好后用CC1500履帶吊起吊就位,施工人員在平臺上進行連接,在管道安裝就位后要立即進行管道的固定,以免空冷排汽分配管道錯位造成質量、安全事故。6.3.3空冷排汽管道水平管及立管的安裝:卷制完的管道經機械除銹完畢防腐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用CC1500履帶吊配合兩個20噸倒鏈吊裝,焊接,因空冷排汽管道的直徑大、安裝重量重,安裝時注意管道的臨時支撐。6.3.4本次管道加工由于管道直徑較大(DN≥3000),考慮到安裝、焊接的困難,應盡量少留安裝調整段.6.3.5安裝DN6000的膨脹節,吊裝膨脹節時對膨脹節臨時加固。6.3.6膨脹節的安裝必須在廠家的指導下進行,(注意在吊裝膨脹節時盡量使用吊帶,若使用鋼絲繩直接吊裝膨脹節,應做好防護措施,以免損壞膨脹節)。6.3.7支架安裝時應注意整定彈簧定在“0”位。6.3.8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支吊架定位、安裝。6.3.9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4凝結水回收系統管道安裝6.4.1凝結水回收系統是指經空冷凝汽器冷卻成的水(空冷管束出口)通過凝結水管道收集入排汽裝置。該部分管道由支管道及DN600主管道組成,材料由業主及廠家供貨。6.4.2管道經動力除銹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由CC1500履帶吊就近吊至安裝位置后,人工倒運進行安裝。6.4.3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6空冷凝汽器疏水系統6.6.1凝結水疏水系統是指經空冷凝汽器排汽管道的收集入排汽裝置。管道公稱直徑DN200--DN600,材料由業主提供。7.6.2管道經動力除銹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人工倒運并進行安裝。6.6.3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7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系統6.7.1抽真空系統由三臺50%容量的水環式真空泵及所需的管道、閥門等組成。該系統用于將空冷凝汽器中不能凝結的氣體抽出,以便保持系統的真空。該系統要求嚴密不漏氣,并且在運行過程中始終保證有一臺運行真空泵工作。6.7.2抽真空系統管道由支管道及DN400主管道組成,材料由業主及廠家供貨。系統由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系統接至汽機房真空泵入口。6.7.3管道經動力除銹后(除銹等級達Sa2.5級)倒運至安裝位置,人工倒運并進行安裝。6.7.4管道油漆:管道在安裝前應按照要求涂刷底漆二道,面漆一道,待安裝完畢并經檢查后再涂刷一道面漆,漆料顏色有業主確定。6.8所有管道系統安裝時,必須將支吊架及時完善,臨時固定、支撐的支吊架應及時更換為正式,不允許倒鏈、吊車長時間吊掛。6.9管道安裝要求6.9.1作業人員應對管子外觀進行檢查,表面應光滑無裂紋、縮孔、夾渣、折迭、重皮等缺陷,管子表面的劃痕、凹坑、腐蝕等局部缺陷應作檢查鑒定,凡經處理后的管壁厚度不應小于直管計算壁厚;彎管、彎頭彎曲半徑,大小頭同心度,管件端面垂直度、橢圓度等偏差符合規范要求。6.9.2作業人員檢查管材的規格、數量、材質應與施工圖一致。6.9.3法蘭密封面應光潔,不得有徑向溝槽,不得有氣孔、裂紋、毛刺或其它降低強度和可靠性方面的缺陷。凹凸法蘭應自然嵌合,凸面的高度不得小于凹槽的深度。6.9.4螺栓、螺母的螺紋應完整,無傷痕、毛刺等缺陷,螺栓與螺母應配合良好,無松動或卡澀現象。6.9.5金屬墊片的表面無裂紋、毛刺、銹蝕及粗加工等缺陷;石棉橡膠墊片應符合壓力等級,質地柔韌,無老化變質或分層現象,表面不應有折損、皺紋等缺陷。6.9.6避免全部用葫蘆預掛管段,應及時進行安裝工作,并同時做好支吊架的安裝工作。6.9.7坡口加工:現場用割槍或切割機切割管道后用磨光機打磨加工坡口。大管道采用雙V型(*形)坡口,小管道采用單V型坡口。6.9.8管道對口:a.管子和管件坡口及內外壁10~15mm范圍內的油、漆、垢、銹等在對口前應清理干凈。b.將管內清理干凈,管內不得遺留任何雜物。c.管子對口時一般應平直,可用直尺在距接口中心200mm處測量,除特殊要求外,其折口允許偏差值a小于1mm。d.對口間隙符合規范要求,一般為2~3mm,對口時應做到內壁齊平,如有錯口,其局部錯口值不應超過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e.對口符合要求后,將對接管固定好,向焊工進行交接,由焊工進行焊口點焊工作。點焊應對稱施焊,點焊長度為60mm,點焊間距不宜大于400mm。f.支吊架管部位置不得與管子對接焊縫重合,焊縫距離支架邊緣不得小于50mm;g.管道安裝工作如有間斷,應將管道內清理工作,清理完成后,應立即用堵頭封好,以防臟物進入。h.閥門安裝應進行檢查,包括:外觀有無明顯制造缺陷;填料用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填料密封處的閥桿有無腐蝕;開關是否靈活,指示是否正確,安裝方向正確。i.法蘭連接除特殊情況外,應使用同一規格螺栓,安裝方向一致。緊固螺栓應對稱均勻、松緊適度且螺栓應露出螺母2~3個螺距。j.支吊架的生根與施焊應使其牢固穩定。焊接應符合《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火力發電廠焊接篇要求。外觀檢查焊縫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10管道及支吊架焊接6.10.1大管道焊接材料選用J507焊條及ER-J50焊絲;小管道采用TIG+SMAW形式焊接。6.10.2氬弧焊絲使用前必須清除銹、垢、油污直至露出金屬光澤。6.10.3焊條使用前必須按其說明書進行烘培,焊條使用過程中必須放置在焊條保溫桶內,并保持溫度一定溫度,若無說明應保證溫度在100-150℃。6.10.4坡口處母材無裂紋、損傷等缺陷。6.10.5管道組合場、施工現場等施焊處風速大于10m/min時必須搭設防風棚。6.10.6焊接現場應有完備的防雨、霧、雪、霜措施,冬季施工時應作好防凍保溫措施。6.10.7焊縫余高執行圖紙及說明書要求。6.10.8焊縫檢驗:按照廠家要求進行。6.11空冷凝汽器管道氣密性試驗6.11.1排汽管道和相關系統部件安裝后,在低壓缸排汽管道水平管道下部疏水管道出口用盲板臨時封堵,在盲板處安裝壓力表、控制閥及空壓機并關閉所有系統范圍內的隔斷閥。汽源接自主廠房廠用壓縮空氣管道或由空壓機提供氣源。6.11.2、試驗系統包括排汽、分配管道;換熱管束;連接管路(含抽汽、凝結水等管路)、凝結水箱、疏水箱等。并要求將真空系統安全閥拆除;防爆膜片拆除,加裝堵板。6.11.3達到試驗壓力時,檢查系統。關閉隔離閥,檢查部位刷肥皂液,確認是否泄露。6.11.4系統穩壓24小時,每隔2小時讀取兩塊壓力表讀數,記錄壓力變化。進行全面檢查,如果最大壓降在允許范圍,即認為合格,然后恢復系統。6.11.5氣密性試驗結束后,所有臨時設施必須拆除,經監理、甲方、廠家一致同意,恢復正式系統。7質量標準及要求7.1管道安裝應橫平豎直,傾斜段安裝角度符合圖紙設計。7.2管道垂直度偏差≤10mm,對口錯位≤10%管壁厚,且≤2mm。7.3蝶閥、波紋膨脹節安裝時應按照箭頭指向正確區分介質流向。7.4管道對口時按要求割制坡口,浮銹打磨干凈,距管口10~15mm范圍內露出金屬光澤。7.5管道安裝時不得強力對接,彈簧支吊架負荷分配均勻。7.6波紋膨脹節安裝時應保護好波紋管表面,不得損傷,焊接時用石棉布保護,防止焊接飛濺物和引弧燒傷波紋管。7.7所有焊縫處藥皮、飛濺必須清理干凈,焊疤打磨光潔。7.8管道內部應清理干凈,無雜物。7.9管道支吊架材料應使用機械下料,機械鉆孔,嚴禁火焊切割。8安全及文明施工注意事項8.1進入施工現場應嚴格遵守項目部、分公司各項管理規定,人員進場應體檢合格。8.2安全防護用品配備齊全,并懂得使用方法,施工中能夠正確使用。8.3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認可,未參加交底和簽字人員嚴禁從事施工作業。8.4施工人員熟悉現場環境,嚴防高空落物。吊裝區域設立防護區,禁止無關人員入內。8.5電動工具有漏電保護器,保護器動作靈敏可靠,并經常維護和保養。焊機二次接線應完好,嚴禁有裸漏現象。8.6在使用倒鏈、鋼絲繩、卡環前,應仔細檢查是否完好并不得超負荷使用。8.7夜間施工必須保證照明充足。8.8六級及以上大風、雨、雪天盡量少安排高空作業。8.9施工用腳手架應規范,并經安監人員、技術人員檢查驗收后方可使用。8.10高空作業必須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具,如安全帶、速剎保護器等的使用應規范。8.11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或安排高空作業。8.12起重司機、起重指揮人員及安裝人員應配合緊湊,無指揮信號或指揮信號不明時嚴禁私自動車,有安裝人員作業時應謹慎動車。8.13倒鏈、鋼絲繩、卡扣等使用時應檢查并確認合格,不能生拉硬拽或超負荷使用。8.14施工平臺、材料堆放平臺應定期進行清理,對影響施工的、影響通行的材料應清除。8.15人員施工前應對周圍環境、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如腳手架平臺、倒鏈生根位置、交叉施工情況等,確認無危險因素后施工。8.16施工垃圾及廢料應隨時清理,堅持“工完、料盡、場地清”。8.17施工用電焊線、電源線、氧乙炔帶擺放有序。8.18焊條、焊條頭放入隨身攜帶的焊條桶內,禁止隨意亂放。8.19補刷油漆時防止滴在構件及設備上,杜絕二次污染。8.20材料堆放應整齊,對近期不能施工的材料、設備盡量少堆放于施工現場。

篇3:叉車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叉車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管理,確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發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操作證后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作。

  2、操作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當地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機構)和單位內部培訓兩種。

  3、公司培訓中心應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

  4、公司培訓中心每年編制當年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

  5、單位內部培訓由培訓中心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特種設備使用、維護、保養知識;特種設備事故的案例分析;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及防范和應急措施、自救知識;特種設備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技術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做好相應的記錄。

  6、參加外委培訓(當地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機構)的人員必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

  7、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