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鍋爐超壓技術措施
在外界負荷不變的情況下,汽壓的穩定主要取決于鍋爐燃燒的穩定,因此防止鍋爐超壓應從穩定燃燒入手,結合我廠鍋爐運行實際情況,應做好如下幾點:1、值班期間注意跟蹤負荷曲線變化,加強對主蒸汽流量、過熱蒸汽壓力、汽包壓力、機組負荷、給煤量、氧量等參數的監視與分析。在鍋爐壓力及機組負荷發生變化時,首先分析這種變化是來自內擾(燃燒工況改變)還是外擾(負荷波動),避免盲目操作,達成穩定調整汽壓的目的。2、在鍋爐滿負荷工況運行期間,在嚴格監視和控制過熱蒸汽壓力的同時,還應注意汽包壓力的變化,防止汽包超壓使安全門動作。3、加強對爐膛燃燒的檢查和調整,注意風量和煤粉量的匹配,盡可能保證完全燃燒。4、當煤質變化影響過熱蒸汽壓力波動較大時,應注意加強燃燒調整以及燃料自動的監視,避免給粉機指令突然大幅增加導致超壓。5、在AGC投入運行的狀態下,如發生大幅度的負荷變化,監盤人員應認真監視和調整相關參數,必要時請示值長適當降低壓力設定值或退出AGC進行調整,待穩定后再恢復正常。當出現調節系統故障時,及時切手動人為干預調節,控制鍋爐不超壓。6、當出現機組突然甩負荷時,根據情況快減燃料、停運制粉系統。若負荷甩至零,過熱汽壓力急劇升高,鍋爐應立即熄火,同時手動開啟對空排汽閥進行泄壓。7、維持制粉系統運行穩定,防止長時間斷煤抽粉或滿煤,盡量避免和減少排粉機帶粉。煤粉細度應保持在控制在合格范圍內,細粉分離器下部粉篩應每班檢查清理一次。8、制粉系統的啟停操作,應緩慢進行,抽粉時應適當關小排粉機入口風門。9、粉倉粉位應保持在最佳范圍,并做到兩側基本平衡,防止發生粉倉搭橋等現象。確保給粉機下粉正常,避免煤粉自流。10、正常運行中,爐膛各打焦孔、看火孔應關好,防止爐膛大量漏風。11、注意檢查爐底水封及關斷門是否嚴密,撈渣船水位是否正常,防止爐底大量漏入冷風。垮焦(除渣)時監盤人員應加強風量和燃燒的調整,防止超溫超壓。12、按規定認真執行對空排汽門定期開關試驗。一、二道門輪流試驗,試驗時應有人在就地觀察閥門開關情況,試驗后做好記錄。13、現在#1爐汽包左側一個安全閥(附表序號3)因內漏需長時間退出運行,當#1機組發生甩負荷或跳閘時應立即開啟過熱器向空排汽閥進行泄壓,以防鍋爐發生嚴重超壓。附表:汽包及過熱器排放量統計表:序號安裝位置數量型號排汽溫度(℃)整定壓力(MPa)回座壓差(%)排放量(t/h)備注1汽包1HE-96W36419.604272.62381.78%BMCR2汽包1HE-96W36619.996280.6863汽包(暫退)1HE-96W36620.197284.9384過熱器出口1HCI-98W54018.34114.57822.37%BMCR5過熱器出口1HCI-98W54018.344114.758汽包+過熱器出口安全閥總排放量1067.583t/h≈104.15%bBMCR6過熱器出口PCV閥(暫退)1HOV-ST-99W54018.122118.67411.58%BMCR7過熱器對空排汽1540約30030%BMCR
篇2:防止除氧器等壓力容器超壓爆破事故措施范本
1、機組A級檢修后或根據壓力容器安全門定期校驗的有關規定進行除氧器、輔助蒸汽聯箱及各加熱器等壓力容器的安全門整定校驗工作,各安全門定值符合設計要求。
2、各壓力容器的壓力表,必須指示正確。
3、各壓力容器的壓力高報警裝置必須好用。
4、各壓力容器的壓力自動調節器應好用,有問題及時聯系處理。
5、機組啟動前應試驗除氧器進汽門、排汽門開關靈活。
6、除氧器正常運行采用滑壓運行方式。調整輔助蒸汽聯箱壓力在0.8~1.27MPa之間。
7、當汽輪機四段抽汽壓力大于0.147MPa時,檢查輔助蒸汽到除氧器供汽門關閉。
8、正常運行時,經常監視除氧器壓力調節門的工作情況,除氧器壓力不得大于汽輪機四段抽汽壓力。
9、嚴禁在任何一個安全門不嚴密或誤動情況下,閉鎖安全門。
10、每班至少進行一次除氧器就地和遠方壓力儀表的校驗工作。
11、機組在停機狀態下,除氧器排汽門必須在開啟位置,除氧器各輔助供汽門在關閉位置。
12、機組正常運行中,要經常檢查高加疏水至除氧器調整門的工作情況,防止高加無水位運行,高加疏水門自動失靈造成除氧器超壓。
13、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檢修或緊固工作。
14、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門、排污門、監視表計、聯鎖、自動裝置等)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設有自動調整和保護裝置的壓力容器,其保護裝置的退出應經公司生產副中或總工程師批準,保護裝置退出后,實行遠控操作并加強監視,且必須在24h內恢復,否則應退出壓力容器運行。
篇3:防止鍋爐超壓技術措施
在外界負荷不變的情況下,汽壓的穩定主要取決于鍋爐燃燒的穩定,因此防止鍋爐超壓應從穩定燃燒入手,結合我廠鍋爐運行實際情況,應做好如下幾點:1、值班期間注意跟蹤負荷曲線變化,加強對主蒸汽流量、過熱蒸汽壓力、汽包壓力、機組負荷、給煤量、氧量等參數的監視與分析。在鍋爐壓力及機組負荷發生變化時,首先分析這種變化是來自內擾(燃燒工況改變)還是外擾(負荷波動),避免盲目操作,達成穩定調整汽壓的目的。2、在鍋爐滿負荷工況運行期間,在嚴格監視和控制過熱蒸汽壓力的同時,還應注意汽包壓力的變化,防止汽包超壓使安全門動作。3、加強對爐膛燃燒的檢查和調整,注意風量和煤粉量的匹配,盡可能保證完全燃燒。4、當煤質變化影響過熱蒸汽壓力波動較大時,應注意加強燃燒調整以及燃料自動的監視,避免給粉機指令突然大幅增加導致超壓。5、在AGC投入運行的狀態下,如發生大幅度的負荷變化,監盤人員應認真監視和調整相關參數,必要時請示值長適當降低壓力設定值或退出AGC進行調整,待穩定后再恢復正常。當出現調節系統故障時,及時切手動人為干預調節,控制鍋爐不超壓。6、當出現機組突然甩負荷時,根據情況快減燃料、停運制粉系統。若負荷甩至零,過熱汽壓力急劇升高,鍋爐應立即熄火,同時手動開啟對空排汽閥進行泄壓。7、維持制粉系統運行穩定,防止長時間斷煤抽粉或滿煤,盡量避免和減少排粉機帶粉。煤粉細度應保持在控制在合格范圍內,細粉分離器下部粉篩應每班檢查清理一次。8、制粉系統的啟停操作,應緩慢進行,抽粉時應適當關小排粉機入口風門。9、粉倉粉位應保持在最佳范圍,并做到兩側基本平衡,防止發生粉倉搭橋等現象。確保給粉機下粉正常,避免煤粉自流。10、正常運行中,爐膛各打焦孔、看火孔應關好,防止爐膛大量漏風。11、注意檢查爐底水封及關斷門是否嚴密,撈渣船水位是否正常,防止爐底大量漏入冷風。垮焦(除渣)時監盤人員應加強風量和燃燒的調整,防止超溫超壓。12、按規定認真執行對空排汽門定期開關試驗。一、二道門輪流試驗,試驗時應有人在就地觀察閥門開關情況,試驗后做好記錄。13、現在#1爐汽包左側一個安全閥(附表序號3)因內漏需長時間退出運行,當#1機組發生甩負荷或跳閘時應立即開啟過熱器向空排汽閥進行泄壓,以防鍋爐發生嚴重超壓。附表:汽包及過熱器排放量統計表:序號安裝位置數量型號排汽溫度(℃)整定壓力(MPa)回座壓差(%)排放量(t/h)備注1汽包1HE-96W36419.604272.62381.78%BMCR2汽包1HE-96W36619.996280.6863汽包(暫退)1HE-96W36620.197284.9384過熱器出口1HCI-98W54018.34114.57822.37%BMCR5過熱器出口1HCI-98W54018.344114.758汽包+過熱器出口安全閥總排放量1067.583t/h≈104.15%bBMCR6過熱器出口PCV閥(暫退)1HOV-ST-99W54018.122118.67411.58%BMCR7過熱器對空排汽1540約30030%BM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