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鍋爐吹管技術措施

鍋爐吹管技術措施

2024-07-17 閱讀 8840

一、鍋爐吹管前應具備的條件

吹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汽機專業

1)?下列輔助系統必須分部試運合格,驗收資料齊全:

2)?輔助蒸汽系統;

3)?化學除鹽水系統及凝結水補水系統;

4)?凝結水系統;

5)?除氧給水系統,電動給水泵組試運合格;

6)?疏水系統;

7)?儀用空氣系統;

8)?汽輪機盤車系統應能投入;

9)?循環水系統;

10)?冷卻水系統;

11)?汽機房內無壓放水系統;

12)?加藥取樣系統,且藥品材料準備好;

13)?消防水、空調系統調試合格。

14)?主蒸汽、再熱熱段、再熱冷段管道安裝完畢,經驗收合格,驗收資料齊全,所有限位裝置及支吊架具備投用條件,保溫結束,各蠕脹測點的原始位置記錄完畢。

15)?臨時吹管管道及支吊架施工完畢,高壓主汽門、中壓主汽門閥芯抽出,正確安裝內部插件,并與臨時吹管管道連接完畢,法蘭墊片要按照設計正確安裝。

16)?汽輪機汽缸測溫裝置應能投入。

17)?各抽汽逆止門應處于關閉狀態。

18)?吹管臨時控制門試驗完畢并合格,接好控制電源,控制盤放在集控室便于操作的位置,開閉時間應小于60秒。

19)?準備好吹管用靶板及拆裝工具。

20)?汽機本體在高中壓調節門前疏水管道上閥門全開。

21)?疏水擴容器與吹管無關的疏水門全部關閉,并掛“禁止操作”警示牌。

22)?臨時吹管門前后加裝暖管旁路。

23)?所有疏水均接至臨時疏水母管排至廠房外。

2、鍋爐專業

1)?鍋爐本體及其附屬設備安裝、保溫工作結束,支吊架符合要求。

2)?鍋爐臨時膨脹指示器安裝結束,影響鍋爐膨脹的臨時設施拆除。

3)?冷態試驗結束,風量標定試驗完成,爐膛及煙風道系統內部腳手架拆除,內部雜物清理干凈。

4)?鍋爐化學清洗完,酸洗用的臨時設施拆除,設備系統恢復正常。

5)?鍋爐燃油系統、空預器的吹灰系統調試完,鍋爐排污系統管道安裝、保溫工作結束,支吊架符合要求,儀表閥門調試結束,符合使用要求。

6)?爐膛出口煙溫探針可以投用。

7)?電除塵升壓試驗結束。

8)?輔助蒸汽系統能正常投入。

9)?制粉系統具備投用條件。

10)?除灰除渣系統能夠滿足吹管要求。

3、電氣、熱工專業

1)?廠用電系統可靠投入,保安電源能投入,所有禁止操作的部位加封蓋或掛警告牌,所有帶電設備做好防護工作。

2)?所有運行設備系統的測點在CRT中調試好,正確投入。

3)?運行設備及系統的參數在集控室表盤上調試好,正確投入。

4)?所有運行設備的聲光報警信號試驗完畢,并正確投入。

5)?鍋爐滅火保護全部調試好。

4、其他系統

1)?儀用空氣系統應能投入。

2)?消防水系統管道安裝結束,支吊架符合要求,儀表齊全,符合使用要求。

3)?暖通空調系統調試好,能滿足計算機設備的需要。

4)?試運設備系統周圍照明充足。

5)?吹管現場整潔,道路暢通,妨礙運行操作的腳手架、臨時設施等拆除,各運轉地面基本抹完,無孔洞等不安全因素,消防車可通行。

6)?平臺、欄桿、溝蓋板齊全。

7)?設備、閥門掛牌正確、齊全。

8)?試運轉的指揮系統齊全,明確崗位職責分工和聯系制度,調試、安裝、運行人員上崗,試運措施已批準并進行技術交底。

9)?吹管應組織監理、安裝、運行、調試等有關方面進行聯合大檢查,發現的問題處理完畢。

10)?吹管時需要開關的閥門應掛牌,并注明用途或名稱。

11)?現場懸掛吹管系統圖、組織網絡,備有運行日志、交接班記錄、操作工具等。

12)?備好靶板、石棉手套等。

13)?可能燙傷人的部位應加保溫,橫跨臨時管道處應設置平臺過道。

14)?吹管需要的工具、設備、材料等準備齊全。

15)?吹管前組織各參建單位對吹管系統特別是臨時管路以及支吊架進行檢查,確保吹管安全進行。

二、吹管過程

本次吹管采用降壓吹管方式。過熱器、再熱器串接起來成為一個回路。吹管過程分兩階段進行,中間安排一次停爐冷卻,時間不小于12小時。

1、鍋爐點火升壓

1)?按冷態點火條件檢查鍋爐各汽、水閥門位置;

2)?啟動電動給水泵給鍋爐上水,上水至正常水位后,開始做汽包水位鍋爐主保護動態傳動;

3)?檢查空預器、吸風機、送風機具備啟動條件;

4)?當環境溫度低時,根據需要投入暖風器;

5)?預熱器手動盤車無卡澀后,將空預器電機調至低速,啟動兩臺空預器,檢查空預器運行正常,切至高速,輔助電機投入備用;

6)?煙風通道建立后,分別啟動吸風機、同側送風機,啟動電流應在正常時間內恢復至空載電流,檢查吸、送風機運行正常;

7)?啟動另一側吸、送風機,調整風量到30~35%BMCR,爐膛壓力保持-100±50Pa,吸風機投自動,確認電機聯鎖投入;

8)?啟動冷卻風機,確認火檢冷卻風已投入且風壓正常;

9)?啟動燃油泵,檢查系統無漏油;

10)?鍋爐燃油循環至爐前,打開爐前進油和回油手動門,打開各只油槍進油手動門,油槍吹掃隔離手動門;

11)?進行爐前油系統泄露試驗,合格后燃油吹掃蒸汽系統暖管,結束后關閉系統疏水,開啟蒸汽吹掃總門。

12)?爐膛吹掃條件都滿足后,FSSS裝置應建立“吹掃準備好”信號且顯示,此時,可按“爐膛吹掃”按鍵,則開始5分鐘的鍋爐吹掃計時,在5分鐘吹掃計時周期內,上述任一吹掃許可條件不滿足,均應使吹掃中斷,計時清零,須待上述所有條件重新滿足后再次啟動鍋爐吹掃且重新開始進行吹掃計時,直至計時完成。

13)?吹掃完成后自動復位MFT。如果60分鐘之內不點火,將引起MFT動作,必須重新進行點火前吹掃。

14)?爐膛吹掃完畢后,應采用實際傳動負壓定值來檢測保護定值(機組首次啟動、大、小修后執行),禁止采用短接信號方法,并對結果進行記錄。

15)?投入爐膛煙溫探針;

16)?投入火檢TV;

17)?確認省煤器再循環閥門開;

18)?打開燃油快關閥、各油槍進油手動門,調整燃油壓力2.9-3.2MPa,調整油層二次風門至30%-40%,油層上下層二次風門至適當位置,開啟油層相鄰周界風,關閉其它層二次風門,調整二次風壓至1.5kPa左右;

19)?投入第一只油槍運行成功后,需及時調整油槍的二次風門開度,使油火焰燃燒穩定,然后可對角投入第二只油槍運行,并根據其燃燒情況,調整二次風;

20)?鍋爐點火后應就地查看著火情況,確認油槍霧化良好,配風合適,確保油火焰明亮,煙塔無黑煙。如發現某只油槍無火,應立即關閉其油角閥,對其進行吹掃后,重新點火。如果出現某只油槍無火且其油角閥關不上,應立即到就地關閉其進油手動門;

21)?鍋爐點火初期應注意切換油槍運行,半小時切換一次,切換時應先投入準備投運的油槍,待燃燒穩定后,再退出需停運的油槍;

22)?投運油槍時應對角投入運行,先投下層油槍,根據升溫升壓速率規定進行增減油槍;

23)?鍋爐點火后,投入空預器吹灰器;燃油時空預器吹灰器必須連續運行。

24)?通過爐膛火焰電視和就地觀察爐內燃燒情況,及時調整燃燒,注意爐膛負壓,燃油壓力的變化,根據需要,投入其它油槍,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圍內,滿足鍋爐升溫升壓條件;

25)?鍋爐點火后,密切監視啟動初期爐膛出口煙溫應不超過538℃,兩側煙溫偏差應<50℃。當煙氣溫度升高到538℃時,必須退出煙氣溫度探針,防止煙溫探針燒損;

26)?為節省燃油,可采用小油槍系統點火。

(1)?少油點火前的準備工作

a)?檢查少油點火就地控制柜電源是否正常;

b)?檢查系統各管路、閥門完好;

c)?打開(微開)少油點火系統主回油管路手動截止閥;

d)?打開少油點火系統主進油管路手動截止閥;

e)?檢查主進油管路自立式穩壓閥后油壓,確認為0.7MPa-1.8MPa范圍內;

f)?打開少油點火系統燃油各支管路手動截止閥,無漏油;

g)?檢查壓縮空氣壓力正常,打開吹掃支管路手動截止閥;

h)?一次風機、密封風機具備啟動條件。

i)?檢查A磨入口熱風加熱器已具備投運的條件(蒸汽壓力>1.0Mpa,蒸汽溫度>300℃);

(2)?啟動順序:

a)?投運工業電視;

b)?少油點火相鄰層二次風門開度10%,少油點火層周界風初始開度在10%。調節其它層二次風,維持入爐總風量30%左右;

c)?啟動一臺密封風機運行;

d)?啟動一次風機,調節小油槍母管油壓1.5MPa,助燃風壓力3.5-4.5KPa,檢查小油槍霧化空氣總管壓力為0.55Mpa左右;

e)?檢查出口壓力正常,盡可能降低磨煤機的密封風壓差,以保證磨煤機不出現漏粉現象為原則,投入密封風機聯鎖。

f)?接點火指令,少油點火允許,確認系統切換到少油點火模式,選擇任意一角少油點火燃燒器點火;

g)?發出點火指令,查按以下程序點火:

h)?開管道吹掃閥20秒→關管道吹掃閥→開霧化空氣閥→進點火槍→點火槍到位反饋信號收到后,開油閥、點火槍打火20秒→若點火槍打火期間內,油火檢有火,退點火槍,點火成功;

i)?若20秒后,油火檢檢測無火,順停油閥、壓縮空氣閥、開吹掃閥,開吹掃閥,進入停止程序:發出停止指令→關油角閥→關霧化空氣閥→開管道吹掃閥20秒→吹掃結束后,關吹掃閥;

j)?若少油點火燃燒器火檢無火,則該少油點火燃燒器點火失敗,自動關油閥,重新啟動該少油點火燃燒器;若再次啟動失敗,應檢查并排除故障,少油點火燃燒器均點火成功后,檢查著火良好,配風合適,投入空預器連續吹灰,啟動風道燃燒器。

(3)?少油點火煤粉燃燒器運行

a)?熱一次風溫度達160℃以上;一次風管道風速不低于18m/s;各少油點火燃燒器均運行正常;

b)?調整A磨入口一次風流量(投運后磨煤機參數滿足前提下,盡量保持低限);

c)?A磨啟動條件滿足后啟動A制粉系統運行。初始投粉量10~15t/h,即磨煤機最小出力;

d)?在投粉過程中,有關人員確認燃燒器出口煤粉著火情況;若著火欠佳,可以通過以下手段調節著火情況:

l?提高煤粉濃度(即增大給粉量);

l?在不堵粉的前題下,適當減小一次風速;

l?維持較低的煤粉細度;

l?提高一次風溫度。

l?調節入爐總風量,維持在30%B-MCR風量;

l?根據鍋爐升溫升壓的要求,繼續投粉量,在增加投粉量的同時,適當調整一次風速,維持不堵粉的最低一次風量,投粉量的增加速度一般為6~10t/h;

l?如果爐膛燃燒狀況良好,在增加投粉量的過程中,將少油點火層或相鄰層二次風門適當開大,同時調整入爐總風量;

l?在少油點火燃燒器投運時要密切注意少油點火煤粉燃燒器的壁溫變化情況。當壁溫上升較快且溫度超過600℃以上,要適當提高一次風速;當壁溫超過750℃時,為保護煤粉燃燒器,須立即手動停止該少油點火燃燒器,分析原因;

l?空預器出口熱一次風溫滿足磨煤機干燥劑出力要求時,可退出小油槍暖風器,打開冷一次風電動關斷風門;

l?爐膛出口煙溫溫度達到450℃、爐膛內火焰明亮,根據鍋爐負荷要求可投入其它層煤粉燃燒器。

2、按機組冷態啟動曲線進行升溫升壓

1)?在升溫升壓過程中,要注意各部位的膨脹情況,注意汽包水位的變化,及時補水,當建立正常給水時,將省煤器再循環門關閉。

2)?在升壓初始階段,必須嚴格控制升溫速度,在點火開始至30分鐘,爐水溫度上升率<2.0℃/min。

3)?當汽包壓力達0.1MPa時,沖洗就地水位計。

4)?當汽包壓力達0.2MPa時,關閉汽包及過熱器系統空氣門。

5)?當汽包壓力達0.5MPa時,沖洗就地水位計一次,關頂棚過熱器疏水,熱緊螺絲和沖洗儀表管路。

6)?汽包壓力升至1.8MPa,加強臨時管暖管工作,可逐步開大吹管臨時電動門,當排汽口蒸汽量很大且很少有水滴,排汽溫度大于120℃時,暖管即符合要求,可逐步關小其它各部疏水,鍋爐開始升壓,在升壓時應控制好主汽溫度;迅速對臨時管道和滑動支架進行檢查,滑動支架應自由滑動。

7)?根據爐膛內燃燒狀況調整投入油槍的支數;

8)?鍋爐開始吹管前,解除汽包水位保護。

2、鍋爐吹管

1)?維持適當的升溫、升壓速率升壓至2.0MPa,全開吹管臨時門,試吹1次,檢查臨時系統支撐及固定情況,并摸索鍋爐補水情況;當汽包壓力降至1.2MPa,關吹管臨時門;當升壓至4.5MPa,全開吹管臨時門,試吹1次;以便掌握臨時門全關過程中汽包的壓降值,從而確定正式吹管時關門時機;

2)?吹管臨時門全關后,開啟汽包連排,鍋爐繼續升壓;

3)?汽包壓力升至6.0Mpa左右,開啟吹管臨時門,開始正式吹管,當汽包壓力降至3.0MPa左右時,關閉臨時吹管門,結束本次吹管;

4)?第一階段結束前,沖洗高、低壓旁路3次;

5)?第一階段吹管結束后,停爐冷卻12小時,安裝單位組織人員清理集粒器;

6)?第二階段吹管時反沖各路減溫水管路;

7)?第二階段吹管直到靶板合格為止,將汽包壓力降為4MPa時吹管高、低壓旁路,連續吹管二十到三十分鐘,吹管結束;

8)?為提高吹管效果,吹管過程中需要不間斷排污,并合理安排一次停爐,停爐時間不小于12小時,以冷卻管道以利于氧化皮的脫落,同時進行鍋爐換水工作。

9)?吹管參數:初壓:6.0MPa(汽包壓力);終壓:3.0MPa;主汽、再熱蒸汽溫度:350℃~450℃

10)?注意事項:

a)?在吹管過程中,必須監視過熱器及再熱器的差壓,保證在控制門全開狀態下,其差壓大于額定工況下的差壓值的1.1倍

b)?吹管運行中,要確保參數不超過P=6.0MPa以保證吹管安全,當達到吹管壓力時應迅速打開吹管臨時門。

c)?為保證冷段及再熱器的安全,運行時應密切注視再熱器入口壓力的變化,確保該處壓力不超壓。

d)?加裝靶板時,一定要關閉吹管臨時門,并切斷電源。

e)?吹管中對水位、爐膛負壓的控制均根據試吹的經驗進行適當調整,最后幾次吹管,加強排污以提高蒸汽品質。

f)?每次鍋爐點火啟動時,應投入空預器吹灰器,吹管期間靠燃油維持燃燒,不可停空預器吹灰。

g)?吹管運行中,要防止尾部煙道腐蝕,環境溫度低時需投入暖風器;經常檢查爐內燃燒情況,防止不完全燃燒。

h)?點火、升壓、試吹管后,壓力升到P=6.0MPa即進行吹管,吹管臨時門何時關閉由過熱器、再熱器吹管系數決定,當過熱器吹管系數降到1.1時,開始關閉吹管臨時控制門。

三、安全注意事項

1、?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經《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考試合格,并嚴格遵守調試現場的安全規定。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頭戴安全帽,衣著符合安規,高空作業應有可靠安全措施。

3、?臨時管路的連接必須按系統圖進行,工藝美觀,布置合理,不得擅自更改。臨時管路的規格材料和堵板厚度不得任意更改。

4、?臨時管路的支架安裝應設置部分滑動支架。

5、?臨時管路的所有焊口全部采用氬弧打底焊接,并且對口前將管道內的異物清理干凈,不允許存留任何雜物。

6、?吹管用所有臨時管道及排汽方向應設臨時圍欄,并掛警告牌。

7、?臨時管路要保溫,嚴禁靠近油管路、電纜。

8、?試吹管時應嚴密監視管路的膨脹情況及支吊架變化,正常吹管時應巡回檢查。

9、?吹管時注意監視排汽管的振動和排汽方向以及雜物飛出的距離。若雜物危及高壓線路或其它設施應立即采取臨時措施或停止吹管。

10、?各閥門掛牌編號,并掛警告牌或上鎖,防止他人誤操作。

11、?不允許燃油漏在蒸汽管道和閥門上,發現滲漏油現象應立即清除。

12、?在鍋爐附近應停止一切工作,除檢查人員外其他人員應撤離。

13、?吹管運行時,嚴禁人員靠近閥門、安全門、人孔、檢查孔。

14、?汽水管道發生穿透保溫層泄漏汽水時,必須立即確定危險區,并采取措施隔離,防止人員進入該區域。

15、?在切換靶板時應有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建立令旗制度,嚴禁擅自行動。

16、?拆除靶板時,吹管控制門應停電,防止誤操作。

17、?油管、疏放管道、閥門要充分保溫。

18、?吹管排汽區域劃出警戒線防止行人通過。

19、?吹管期間,安全、保衛、消防、醫務人員應現場值班。

20、?未盡事宜嚴格按《安規》執行。

21、?排汽末端應安裝消音器,避免產生過大吹管噪聲,影響周圍居民生活。

22、?施工臨時管道,現場應保持清潔,現場廢料集中存放,及時清理,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23、?更換靶板不得隨意亂扔,應集中存放處理。

篇2:機組鍋爐蒸汽吹管調試工作方案

#3機組鍋爐蒸汽吹管調試方案

中國大唐集團湘潭電廠二期擴建工程2×600MW燃煤機組鍋爐系東方鍋爐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DG1900/25.4-Ⅱ1型超臨界參數變壓直流本生型鍋爐,一次再熱,單爐膛,尾部雙煙道結構,采用擋板調節再熱汽溫,固態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平衡通風,露天布置。

鍋爐過熱器、再熱器及其蒸汽管道系統的吹掃是新建機組投運前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為了清除在制造、運輸、保管、安裝過程中留在過、再熱器系統及蒸汽管道中的各種雜物(例如:砂粒、石塊、旋屑、氧化鐵皮等),防止機組運行中過、再熱器爆管和汽機通流部分損傷,提高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并改善運行期間的蒸汽品質。

鍋爐擬采用過熱器再熱器一階段聯合穩壓沖洗方案,以實現在確保吹管質量的前提下縮短整個工程工期、降低整個調試階段的燃油耗量的目標。

1技術標準和規程規范

1.1《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

1.2《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范》

1.3《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定》

1.4《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1.5《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1.6《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

1.7大唐湘潭電廠二期工程有關文件、圖紙

2蒸汽沖管的目的

由于制造、運輸、貯存、安裝等原因,在汽水系統管道里可能會遺留一些氧化皮、焊渣或其它施工雜物。根據《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的要求,在機組整套啟動前必須進行蒸汽沖管,以保障以后汽輪機設備的安全。

3調試對象

鍋爐為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本生直流鍋爐,采用單爐膛、π型布置,前后墻對沖燃燒方式,24只HT-NR3燃燒器分三層布置在爐膛前后墻上。鍋爐設計煤種為貧煤。鍋爐主要設計參數:

名稱單位BMCRTHABRL

過熱蒸汽流量t/h.11810.6

過熱器出口蒸汽壓力MPa(g)25.425.025.3

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

再熱蒸汽流量t/h1582.11388.21493.5

再熱器進口蒸汽壓力MPa(g)4.3363.8024.087

再熱器出口蒸汽壓力MPa(g)4.1463.6323.907

再熱器進口蒸汽溫度℃

再熱器出口蒸汽溫度℃

省煤器進口給水溫度℃

制粉系統:采用雙進雙出鋼球磨冷一次風機正壓直吹系統,每爐配6臺磨煤機(5臺運行,一臺備用),設計煤種煤粉細度按200目篩通過量為80。

給水調節:機組配置2臺50B-MCR汽動給水泵和一臺30B-MCR容量的電動調速給水泵。

汽輪機旁路系統:采用30B-MCR容量高、低壓串聯旁路。

4蒸汽沖管的范圍及方法

4.1沖管范圍(詳見附圖)

鍋爐受熱面管束(蒸汽部分)及其聯絡管;

主蒸汽管道;

冷段再熱蒸汽管道;

熱段再熱蒸汽管道;

高壓旁路系統。

4.2沖管方法

本次沖管采用穩壓沖管。

主系統:

其流程為:啟動分離器→各級過熱器→過熱器集汽聯箱→主蒸汽管道→高壓主汽閥門室→臨時管→臨沖閥→臨時管→低溫再熱管路(集粒器)→各級再熱器→高溫再熱管路→中壓蒸汽閥門室→臨時管→消音器→排大氣。在進入消音器前安裝考核靶板裝置,沖管至靶板考核合格為止。

高壓旁路系統:

其流程為:啟動分離器→各級過熱器→過熱器集汽集箱→主蒸汽管道→高壓旁路管→高旁截止門→臨沖門→低溫再熱管路→低溫再熱管路(集粒器)→各級再熱器→高溫再熱管路→中壓蒸汽閥門室→臨時管→消音器→排大氣。其中高壓旁路調整閥緩裝用臨沖閥代替,高旁回路不作靶板考核。

主系統吹洗大約持續30~60分鐘(試化學制水情況而定)后打開高壓旁路并關閉主系統臨沖閥,高壓旁路系統吹洗大約5分鐘。在此之后打開主系統臨沖閥同時關閉高旁臨沖門;之后熄火停爐使之冷卻。

4.3沖管參數的選擇

沖管參數的選擇必須要保證在蒸汽沖管時所產生的動量大于額定負荷時的動量;

根據鍋爐分離器至汽機的各管道及各受熱面的額定參數,臨時管道的材質的要求,在保證沖管系數的前提下,所取的穩壓沖管壓力要合適。穩壓沖管汽水分離器壓力5.5MPa~5.8MPa,在此過程中要嚴格控制主汽溫度在427℃范圍內,主蒸汽溫度通過過熱器蒸汽減溫器減溫至427℃以內,再熱蒸汽溫度通過再熱器減溫器和煙氣擋板調至500℃以內。按照以上參數吹管,動量系數約為1.30~1.50,給水流量850t/h左右。

4.4沖管中至少要保證停爐大冷卻一次,停爐冷卻時間24h以上。

5沖管條件

5.1鍋爐酸洗合格,系統恢復完成;

5.2鍋爐各疏水管道恢復完畢;

5.3分離器及貯水箱水位計裝好可投用;

5.4燃油管道經試壓、吹掃,驗收合格,所有油槍能正常投入運行;

5.5六套制粉系統具備投用條件;

5.6空氣預熱器蒸汽吹灰器、清洗系統已能正常投用;

5.7鍋爐本體所有膨脹指示器安裝完畢,校好零位;

5.8壓縮空氣系統能正常投用,工業冷卻水系統能投用;

5.9汽機電動給水泵試轉完畢能正常投用;

5.10主汽減溫水管路、再熱蒸汽減溫水管路蒸汽沖洗完畢并恢復,調整門、流量孔板已安裝;(考慮到吹管期間要投減溫水,故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管道需提前用輔汽吹掃干凈,鍋爐吹管前系統應恢復。)

5.11給水除氧加熱系統正常投用;

5.12汽機盤車和真空系統投用,與汽機本體有關的管道應全部隔離;

5.13電除塵、除灰除渣系統必須再次正常投運;

5.14按沖管系統圖將與沖管無關的系統隔絕完畢;

5.15沖管系統安裝、驗收完畢;

5.16各路壓力儀表管、蒸汽取樣管接好;

5.17化學備足除鹽水,制水設備、給水加藥、精處理系統能正常投用。給水、爐水、過熱蒸汽、再熱蒸汽、凝水取樣分析能正常進行;

5.18與沖管有關的本體及輔助設備系統必須全面驗收合格,包括汽機、熱控、電氣、儀表等有關部分;

5.19BMS系統調試完畢。數據采集系統能投用,數據準確可信。相關的聯鎖保護試驗合格;

5.20準備足夠的燃油供沖管使用;

5.21廠內照明、通訊系統能投用;

5.22沖管現場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消防系統能正常投用;

5.23臨時防護設施、臨時照明、臨時系統的掛牌等均已完成。

6吹管的臨時系統及處理措施

6.1高壓主汽門、中壓主汽門的處理

主汽門及中壓主汽門取出閥芯、閥桿等部件,安裝假門芯,再在主汽門門蓋處用專用法蘭連接臨時管。中壓主汽門的處理同高主門的處理一樣;

6.2臨沖閥

6.2.1臨沖閥分主系統臨沖閥和高壓旁路臨沖閥兩種規格;

6.2.2臨沖閥所能承受的壓力不低于10MPa,溫度不低于450℃,并能承受開啟或關閉時產生的差壓作用力;

6.2.3臨沖閥全開全關時間在60秒左右;

6.2.4臨沖閥控制按鈕接至集控室,可實現點動操作;

6.2.5在主系統臨時閥處加裝Φ76×8的旁路管,并裝設手動截止閥,用以系統暖管,閥門型號為:DN50、PN10MPa。

6.3臨時管道系統

6.3.1根據吹管的流程,在高壓主汽門、中壓主汽門后部接臨時管,臨沖閥后臨時管道接至高壓缸排汽逆止門后,低壓旁路管道暫時不連接,加堵板隔離。(見吹管臨時系統示意圖)。

6.3.2所有臨時管的截面積應大于或等于被吹洗管的截面積,臨時管應盡量短,以減少阻力。

6.3.3臨時管道的架設應牢固,表面要作保溫,臨時支架應同永久管道上的支架設計標準一樣,支吊架的裝設要考慮到膨脹及沖管時的反推力,臨時支架的裝設只允許臨時管沿汽流方向膨脹,不允許反方向移動;

6.3.4靶板前的臨時管段必須經過除垢處理,所有臨時管的焊接要采用氬弧焊打底,切割時的渣物應清理干凈;

6.3.5在可能積水的地方應設置疏水點,沖管系統的所有疏水一律放地溝,高低壓疏水管道分開,疏水管道及閥門的設計要求不低于Pg60;

6.3.6沖管完成后,系統恢復時,立式管道嚴禁氣體切割,并采取措施。水平管道切割時,一定要將渣物清理干凈;

6.4消音器

要求消音器放置在澆鑄好的基礎上,基礎上預埋件位置與消音器支撐相一致,保證消音器滑動正常。

6.5集粒器

集粒器盡量布置在靠再熱器進口的冷再管道上,應符合以下要求:網孔徑不大于12mm;阻力小于0.1MPa;強度滿足蒸汽參數;收集雜物性能好。建議采用外進內出結構。

6.6靶板

靶板裝在中主門后的臨時管段上,為保證打靶的質量,靶板離彎頭至少有5倍管徑的距離,防止攜帶雜質的蒸汽通過彎頭時與雜質分離,影響吹管質量的檢驗。

靶板的材質為鋁制靶板,其寬度約為排汽管內徑的8,長度縱貫管子內徑;

6.7本次沒有經過沖管的管道,如低壓旁路管道、高排逆止門連接管道、高中壓主汽門后導汽管等,電建公司進行機械處理,并用內窺鏡檢查,經驗收后方可安裝,有條件的話在沖管結束后應進行清理。

7質量控制點

7.1吹管過程中,調試人員對自己班組所有調試工作負責,認真填寫各階段的原始記錄,并在記錄上簽字,鍋爐專業調試負責人對各項記錄進行核對并簽字;

7.2質量控制點:檢驗吹洗效果的靶板經有關部門按有關規定檢查認可后才能結束鍋爐蒸汽吹洗工作;

7.3沖管考核標準:

沖管系數△P沖/△P額>1;

靶板上最大擊痕不大于0.8mm直徑,整條靶板上肉眼可見斑痕少于8點;

靶板表面呈現金屬本色;

在沖管系數大于1的前提下,兩次靶板達到上述三條標準方為合格。

7.4吹管過程中發現設備問題,調試人員應填寫檢修通知單,并由相關單位反饋檢修結果。

8人員分工

8.1鍋爐調試技術人員參加運行倒班,并分別負責整個吹管階段中每班的指揮與協調,提供對設備操作的要求及試驗的技術指導,同時完成整個吹管過程的測試、記錄工作;全部參加試驗的調試人員都持有相應的資格證。

8.2化學監督人員隨運行倒班。

8.3吹管期間運行人員根據吹管方案和調試人員要求負責設備的運行操作。

8.4安裝單位負責吹管工作所要求的臨時設施安裝和處理、集粒器的清理,并負責維護設備。

9危險點/危險源分析與控制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項

9.1防止膨脹受阻:沖管前要對所有的沖管系統進行檢查,確認臨時管路的支撐、吊桿滿足要求,無影響膨脹之處,疏水管布置合理,否則在沖管前必須加以整改;

9.2防止發生水沖擊:沖管前應隔離所有無關的閥門、管路,并對要沖的管路進行充分的暖管,加強疏水;

9.3避免超溫:鍋爐點火后,應全關再熱器側煙氣擋板,使絕大部分煙氣流經低溫過熱器,這既可保護再熱器又可,縮短啟動時間;吹管期間,高溫再熱器入口煙道煙溫不得超過540℃,再熱器入口蒸汽溫度不得超過427℃,應避免超溫;

9.4制粉系統及火嘴投運應注意事項:

吹管期間進行制粉系統的啟動,應嚴格認真執行有關操作規程,逐漸摸索和積累相關的數據,及時總結經驗;

在本次制粉系統試運后,制粉系統將有較長時間停運期,停磨之前必須將磨煤機內煤粉抽空,以免發生煤粉自燃;

制粉系統運行中如發生受熱面超溫、燃燒不穩、積粉、煤粉自燃等現象應立即停止制粉系統運行,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應監視、調整爐內煤粉著火及燃燒工況,防止滅火打炮,滅火后應注意爐內通風清掃。

9.5防止空預器著火:由于吹管過程中較長時間燃油運行,尤其制粉和投粉時,容易導致空氣預熱器積油和積粉,應盡可能地投入空預器連續吹灰,同時密切監視空預器出口煙溫,發現異常升高應及時處理;

9.6防止汽缸進汽:為防止蒸汽漏入汽輪機,應將逆止門的閥芯壓緊,門后疏水門處于常開位置;將汽缸壁溫測點投入,以便監視;汽機盤車裝置投入,以防萬一;

9.7排汽口的布置:吹管的排汽口不能對準任何有可能危及設備或人身安全的地方,且排汽口設有專人監視;

9.8在運行過程中,當發生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的緊急情況時,運行人員應按照《運行規程》及《安全規程》處理,并于事后及時通知調試當班人員;

9.9人身安全及防護:

在沖管期間有較大噪音,需在排汽口加裝消音器,降低噪音;同時參加沖管人員配備耳塞防護;

在高處作業(離地面2米及以上)容易發生墜落,應檢查確認腳手架符合要求,正確使用安全帶;

安全保衛人員、消防人員、醫護人員及設備檢修人員到現場值班,醫護人員應根據吹管工作的特點備足急救藥品。

篇3:鍋爐吹管安全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公司№1機組鍋爐吹管工作的安全、優質、順利進行,杜絕人身、設備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結合當前現場實際和人員結構特點,特制訂陜西北元化工集團熱電分公司№1鍋爐吹管安全注意事項,望相關部門認真組織學習和貫徹落實。

1.№1機組鍋爐吹管前,要組織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對調試所編寫的鍋爐過熱器系統及蒸汽管路吹管措施進行認真講解和答疑,確保相關人員吹管措施清楚、吹管設備系統熟悉、現場操作畫面熟練。

2.吹管全過程必須有監理、調試、施工、生產各專業人員在崗,以確保鍋爐吹管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3.電氣運行專業要確保廠用電臨時供電系統的可靠運行,嚴肅兩票三制的執行,高度重視設備和系統的巡回檢查工作。發現設備或系統問題和隱患,及時匯報調試負責人,依照命令正確、果斷處理。

4.在№1鍋爐吹管期間,暫停№1機組電氣廠用電系統以及啟動/備用變壓器回路的調試工作。

5.嚴格配電室管理制度,與運行無關的人員杜絕進入廠用配電室。

6.嚴格電子間管理,與運行無關的人員杜絕在№1機組熱工、電氣盤柜工作。

7.在№1鍋爐附近應停止一切安裝工作,除檢查人員外,其他人員應撤離。

8.在零米№1~2鍋爐之間設置安全警示線,杜絕無關人員進入№1鍋爐房。

9.在鍋爐零米疏水池周圍和定排擴容器水池周圍分別設置安全圍欄。

10.嚴格現場組織分工、統一組織、統一指揮、密切配合,嚴肅現場調度紀律,確保調試所的指揮、指令正確傳達和執行,確保鍋爐吹管工作人身、設備安全。

11.配備足夠的、可靠的通信器材,明確通道號碼,杜絕干擾。

12.如在鍋爐吹管過程中危及人身及設備安全時,應立即停止吹管工作。

13.如在鍋爐吹管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匯報、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措施,確保鍋爐吹管工作萬無一失。

14.純油槍燃燒時,應確保鍋爐燃燒穩定,爐內火焰清晰,調整好燃燒,嚴防滅火打炮事故。

15.吹洗階段的重點是控制好汽包水位,確保不發生嚴重缺水或滿水。

16.嚴格執行吹管措施,控制好汽包壓力、水位。

17.吹洗管線周圍不應有易燃易爆物。排汽口(消音器)周圍50米區域不應有人,周圍應設警示線和警示燈,派專人24小時值班守衛,禁止無關人員逗留在吹管現場。

18.在拆裝靶板時應有專人指揮,嚴禁擅自行動。

19.每次開臨時吹掃門前要專人確認更換靶板人員全部離開,并確保所有人員離開吹洗管線到安全地方。

20.鍋爐吹管期間,嚴禁人員靠近閥門、人孔門、安全門、檢查孔、防爆門。

21.加強設備、系統薄弱環節的監督和檢查,特別是循環水系統、燃油系統、凝結水系統等設備。

22.加強生產系統機、爐、電、化各專業的溝通配合與協調,確保政令信息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