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稅收綜合分析崗位職責要求

稅收綜合分析崗位職責要求

2024-07-18 閱讀 3132

A崗

1、在處長和分管副處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2、負責貫徹執(zhí)行總局稅收分析各項工作制度、辦法,制定全系統(tǒng)稅收分析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等;

3、負責擬定本年度稅收綜合分析工作目標、工作計劃;

4、負責撰寫稅收統(tǒng)計分析,指導基層稅收綜合分析工作,發(fā)現(xiàn)收入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5、負責建立宏觀稅收分析指標體系,研究開展宏觀稅收分析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定性定量分析國民經濟運行與稅收收入的關系,預測宏觀經濟運行趨勢對稅源、稅收的影響,研究宏觀稅負、稅收彈性和征收率等重要稅收指標的變化情況;

6、負責撰寫宏觀稅收分析、稅收專題分析課題或論文,并擇優(yōu)上報總局;

7、負責收集相關部門經濟稅源信息分析資料,建立宏觀稅收分析數(shù)據(jù)庫和稅收分析檔案;

8、負責測算全區(qū)和地區(qū)宏觀稅負、稅收彈性、稅收能力和稅收征收率;

9、負責會同相關部門預測分析經濟形勢、財稅政策和稅收征管變化情況對稅收的影響,組織開展全系統(tǒng)稅收分析專題會議;

10、負責協(xié)助做好全系統(tǒng)稅收綜合分析管理人員業(yè)務培訓工作;

11、負責完成處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B崗

稅收計劃或其他崗位人員不在崗時,負責其各項工作。

篇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強化練習題

一、選擇題

1.根據(jù)GB6442,在傷亡事故調查處理中,對責任事故在確定事故直接責任者和責任者的基礎上,確定主要責任者。

A.領導B.管理C.間接D.有關

2.現(xiàn)行事故統(tǒng)計中,重大傷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_______的事故。

A.3-9人B.10-29人

C.10人(含10人)以上D.20人(含20人)以上

3.不安全狀態(tài)是指能導致事故發(fā)生的_______。

A.人為錯誤B.管理缺陷

C.領導失職D.物質條件

4.間接經濟損失是指因受事故影響造成的經濟損失,其中包括_______等。

A.產值減少B.資源破壞

C.善后處理費用D.毀壞財產價值

5.某車床在維修時將防護罩拆下,維修完畢為趕任務工人在防護罩未安裝的情況下繼續(xù)操作,她因為怕傷手而戴著手套操作,導致手套連帶手絞入機器中受傷。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A.領導失職B.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為D.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

6.某車間將殘留有硝酸的瓦罐隨意在車間通道旁堆放,致使工人因無意中將瓦罐踢碎而被硝酸燒傷。在分析事故原因時,屬于事故的_______原因。

A.管理B.直接C.領導D.間接

7.因事故人身傷亡支出的費用、善后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屬于_______損失。

A.經濟B.直接經濟C.間接經濟D.事故

8.用機床加工工件時,刀具飛出傷人的事故,屬于_______事故類別。

A.物體打擊B.機械傷害C.車輛傷害D.其它傷害

9.高溫引起的皮膚及其它器官、組織損傷事故,屬于_______事故類別。

A.其它傷害B.化學傷害C.火災D.灼燙

10.梯恩梯(TNT)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化學性爆炸,屬于_______事故類別。

A.其它爆炸B.化學爆炸C.火災D.火藥爆炸

11.因電氣線路短路火花點燃附近易燃物著火而引起的工人燒傷,屬于_______事故類別。

A.觸電B.化學傷害C.火災D.灼燙

12.傷害頻率為:在某段時期內,每百萬工時中,因傷亡事故造成的傷害人數(shù)。傷害人數(shù)指_______人數(shù)之和。

A.死亡B.重傷C.急性中毒D.輕傷

13.事故的間接原因包括“技術上和設計上有缺陷”等7種原因,以下_______不屬于技術上和設計上有缺陷。(A)

A.作業(yè)崗位之間不協(xié)調,各生產環(huán)節(jié)之間缺乏統(tǒng)一配合

B.工程施工技術水平差,質量在不到設計要求和驗收規(guī)范。

C.檢測、檢驗技術落后,未能發(fā)現(xiàn)隱患。

D.因操作人員操作技術不熟練,操作方法不當而造成事故的,也屬技術上的缺陷。

14.千人重傷率為:在某段時期內,_______每千名職工中,因傷亡事故造成的重傷人數(shù)。

A.在崗B.實際

C.生產一線D.平均

15.我國工礦企業(yè)發(fā)生工傷事故的死亡人數(shù)計算時間是________天?

16.據(jù)事故理論的研究,事故具有下列________性質。

A.因果性B.隨機性與偶然性C.巧合性和危險性D.潛在性和必然性

17.國際勞工組織于1983年推薦的勞動強度分級標準將人類作業(yè)的勞動強度分為從極輕至極重共________個等級。

A.4B.5C.6D.7

18.求出事故樹最小割集,就可以掌握事故發(fā)生的各種可能,了解系統(tǒng)________的大小,為安全評價、事故調查和事故預防提供依據(jù)。

A.穩(wěn)定性B.危險性C.風險率D.可靠度

19.安全教育中的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不包括________知識教育。

A.生產技術B.一般安全技術

C.專業(yè)安全技術D.數(shù)、理、化基礎

20.安全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產(施工)場地環(huán)境不良等,均屬于事故發(fā)生原因中的________。

A.人的不安全行為B.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

C.管理缺陷D.領導失誤

二、判斷題

1.傷亡事故是指企業(yè)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

2.導致事故發(fā)生的物體和物質稱為起因物。()

3.不安全狀態(tài)是指能夠導致事故的物質條件。()

4.損失工作日等于和大于105日的失能傷害為重傷。()

5.(一般)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6.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6人以上(含6人)的事故。()

7.千人重傷率是指某時期內平均每千名職工中,傷亡事故造成的重傷人數(shù)。()

8.傷害平均嚴重率是指每人次受傷害的平均損失工作日。()

9.在事故類別中,“物體打擊”是指失控物體的重力或慣性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體打擊。()

10.在事故類別中,“起重傷害”是指從事起重作業(yè)時引起的傷害事故。()

11.在事故類別中,“火災”指造成人身傷亡的企業(yè)火災事故。()

12.在事故類別中,“冒頂片幫”是指煤礦礦井工作面、巷道側壁由于支護不當、壓力過大引起的傷害事故。()

13.在事故類別中“放炮”是指施工時,放炮作業(yè)造成的傷亡事故,不包括拆除建筑物的放炮作業(yè)。()

14.在事故類別中,“鍋爐爆炸”指生產經營用鍋爐發(fā)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15.在事故類別中,中毒是指人接

觸有毒物質引起的人體急性中毒事故。窒息是指因氧氣缺乏引起的傷害事故。兩種現(xiàn)象合為一體,稱為中毒和窒息事故。不適用于由于病理變化引起的中毒和窒息;也不適用于慢性中毒導致的傷害和死亡。()

16.傷害頻率和傷害嚴重率之所以用一百萬小時進行計算,主要是考慮到用圖表進行事故分析時,圖形較為穩(wěn)定,易于掌握傷害事故的變化趨勢。

()

17.重傷事故、死亡事故或重大死亡事故發(fā)生后,企業(yè)負責人必須在24小時內用電話、電報、電傳等方式快速將事故報告企業(yè)主管部門、企業(yè)所在地勞動安全監(jiān)察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組織。()

18.工傷事故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職業(yè)病所致的傷殘及死亡。()

19.進行事故調查時,需要進行事故前的生產情況調查。()

20.有人說事故管理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處理事故當事人。()

三、填空題

1.機械傷害是指________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于________的傷害。受機械傷害人體最多的部位是________。因為________在勞動中與機械接觸最為頻繁。

2.裝載液態(tài)或氣態(tài)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車,必須掛________;裝載液化氣體的車輛,應有________措施。

3.安全檢查表按其應用范圍劃分,大致可以分為設計審查驗收安全檢查表、________安全檢查表、________安全檢查表、工段安全檢查表、崗位安全檢查表和________安全檢查表等六類。

4.在事故原因分析中,_______和_______屬于直接原因。

5.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指企業(yè)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發(fā)生傷亡事故所引起的_______經濟損失,包括_______經濟損失和_______經濟損失。

6.根據(jù)GB6441,輕傷是指損失工作日_______的失能傷害。

7.根據(jù)GB6721,經濟損失_______的事故為一般損失事故;經濟損失的事故為較大損失事故;重大損失事故是指經濟損失_______的事故;特大損失事故是指經濟損失_______的事故。

8.事故調查組應當按照_______、_______的原則,及時、準確查清事故________,查明事故_______和_______,總結事故_______,提出_______措施,并對_______提出處理意見。

9.根據(jù)國務院第302號令,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發(fā)生,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有_______、_______情形或者負有_______責任的,依照本規(guī)定給予_______處分;構成_______罪或者其它罪的,依法追究_______責任。

10.在對事故分析中,當幾個主要原因同時存在時,以先發(fā)的_______原因作為判斷事故類別的依據(jù)。

11.千人死亡率為:在某段時期內,平均每_______職工中,因傷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

12.百萬噸(M3)死亡率是從行業(yè)特點出發(fā),以產品、產量計算的傷亡事故死亡率。百萬噸(M3)死亡率為:_______/_______。

13.補充新員工的培訓費用屬于_______經濟損失的統(tǒng)計范圍。

14.電力維修工人露天作業(yè),遭雷擊傷害而從高處墜落,屬事故類別于________。

15.工人在作業(yè)時,因碰到裸露的臨時電線遭電擊引起的皮膚及其它器官、組織損傷事故,事故類別屬于_______。

16.梯恩梯(TNT)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化學性爆炸,屬于_______。

17.人通過介質觸電時,起因物是作為_______的設備或設施。

18.職業(yè)危害因素能否引起職業(yè)病,主要取決于接觸的劑量,即接觸的______和________。

19.發(fā)放職工個人防護用品應該根據(jù)企業(yè)安全生產、防止職業(yè)性傷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種、不同________發(fā)放不同個人防護用品。

20.安全檢查主要是:查領導、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________、查安全設施。

四、簡答題

1.在國務院34號令中所稱特別重大事故包括哪幾類

2.按照GB6442的規(guī)定,對事故調查時需要搜集事故事實材料。事實材料應包括兩大類,請敘述其具體內容。

3.某化工廠液化氣泄漏失火,燒掉部分廠房設備,而且引燃了化學危險品,產生大量有毒氣體,使多人中毒傷亡。請回答:

(1)因物是什么(2)致害物是什么(3)事故屬于哪種類型,請簡要說明依據(jù)。

4.按照GB6442的規(guī)定,在進行事故責任分析時,如何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者、領導責任者和主要責任者

五、事故案例分析

×年夏末秋初,某電化廠液氯工段發(fā)生液氯鋼瓶爆炸。使該工段414m2廠房全部摧毀,相鄰的冷凍廠廠房部分倒塌,兩個廠房內設備、管線全部損毀。并造成附近辦公樓及廠區(qū)周圍280余間民房不同程度損壞。液氯工段當班的8名工人當場死亡。更為嚴重的是爆炸后氯氣擴散7公里2,由于電化廠設在市區(qū),與周圍居民區(qū)距離較近,事故共導致千余人氯氣中毒,數(shù)十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63萬元(時值)。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鋼瓶是由用戶送到電化廠來充裝液氯的。由于該用戶在生產設備與液氯鋼瓶連接管路上沒有安裝逆止閥、緩沖罐或其它防倒罐裝置,致使氯化石蠟倒灌入液氯鋼瓶中,這屬于違章行為。而且在送來此鋼瓶時也未向充裝單位聲明情況,留下重大事故隱患。

負責充裝鋼瓶的電化廠液氯工段工人違章操作,在充裝液氯前沒有按照操作規(guī)程對欲充裝的鋼瓶進行檢查和清理,就進行液氯充裝。充裝時,鋼瓶內的氯化石蠟和液氯發(fā)生化學反應,溫度、壓力升高,致使鋼瓶發(fā)生爆炸,并導致周圍相繼鋼瓶爆炸,造成嚴重后果,影響惡劣。

經調查:雙方工人均未經特種作業(yè)人員培訓和考核。當?shù)卣突S均沒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措施。

1.試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2.根據(jù)《安全生產法》,試提出處理建議;

3.試提出防范措施。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2.A3.D4.AB5.CD6.B7.B8.B

9.D10.D11.C12.ABD13.A14.D15.C16.ABD

17.C18.B19.D20.B

二.判斷題

1.F2.T3.T4.T5.T6.F7.F8.T9.F10.F

11.T12.F13.F14.T15.T16.T17.T18.T19.T20.F

三、填空題

1.機械,人體,手,手

2接地靜電導鏈;防曬

3.廠級、車間、專業(yè)性

4.不安全狀態(tài)、不安全行為

5.一切、直接、間接

6.低于105日的

7.<1萬元、≥1萬元,但<10萬元、≥10萬元,但<100萬元、≥100萬元

8.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原因、性質、責任、教訓、整改、事故責任者(參看安全生產法)

9.失職、瀆職、領導、行政、刑事

10.誘導性

11.千名

12.死亡人數(shù)、實際產量

13.間接

14.觸電

15.觸電

16.火藥爆炸

17.電源

18.時間、濃度

19.勞動條件

20.隱患

四、簡答題

1.答題要點:(1)民航客機發(fā)生的機毀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2)專機和外國民航客機在中國發(fā)生的機毀人

亡事故;(3)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千萬元及其以上的;(4)公路和其它發(fā)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及其以上的事故;(5)一次造成職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急性中毒事故;(6)其它性質特別嚴重生產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2.答題要點:(1)與事故鑒別、記錄有關的材料:包括發(fā)生事故單位、地點、時間;受害人和肇事人的基本情況,如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工齡等;受害人和肇事人的技術情況及接受安全教育培訓的情況;受害人和肇事人過去的事故記錄以及其它與事故有關的情況等。(2)事故發(fā)生的有關事實:包括事故發(fā)生時設備、設施等的性能和質量狀況等;當時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和還有性能等;當時的操作狀況;工作環(huán)境方面的狀況,如照明、溫度、濕度、聲響、通風、色彩度、、工作面及通道(道路)狀況以及工作環(huán)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取樣分析記錄等;個人防護措施狀況,應注意其有效性、質量、使用范圍等;事故發(fā)生當時受害人和肇事人的健康狀況;其它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jié)和因素。

3.答題要點:(1)液化氣(2)毒氣(3)屬于火災事故。因為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雖然是中毒,但是對整個傷亡事故而言,先發(fā)的火災是誘發(fā)性原因,沒有火災就不會造成后續(xù)傷亡,所以應當定為火災事故。

4.答題要點:根據(jù)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通過對直接原因何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再根據(jù)其在事故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五、事故案例分析

分析參考答案

1.直接原因

⑴用戶方違章在液氯鋼瓶內混入氯化石蠟,且未向充裝方說明此情況,形成事故隱患;

⑵充裝方工人違章操作,在充裝前未按規(guī)定檢查和清理,就進行充裝作業(yè)。

間接原因

⑴用戶方的生產設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設施);

⑵壓力容器灌裝工屬于特種作業(yè)人員,應經培訓和考核,持證上崗。用戶方和充裝方的工人都屬違章操作,也未經特種作業(yè)人員培訓和考核。說明雙方單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訓不足;

⑶無論何種原因,化工廠建在居民區(qū)都是不符合有關安全規(guī)定要求的。政府和廠方也沒有應急救援預案或措施。

2.處理建議⑴化工廠為化學危險品生產單位。根據(jù)《安全生產法》第80、82、85條,追究該廠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追究該廠相關負責人、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yè)人員的法律責任;

3.防范措施⑴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化工廠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有效監(jiān)督檢查;

⑵按照有關規(guī)定要求,加強化工廠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從業(yè)人員嚴格執(zhí)行;

⑶雙方單位應當對有缺陷的生產設施進行整改,消除這一事故隱患;

⑷按照有關規(guī)定要求,加強主要負責人、特種作業(yè)人員及所有從業(yè)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篇3:虹橋特大坍塌事故分析

1999年1月4日,重慶纂江縣虹橋發(fā)生特大坍塌事故,導致40人死亡,14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31萬元。事故相關責任人受到法律處理,即:纂江縣縣長、縣委書記張開科被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縣委副書記林世元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相關責任人都受到了相應的行政處分。

【問題】

根據(jù)案情,試分析如下問題:

我國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處罰的法規(guī)有哪些

我國安全事故刑事責任處罰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我國安全事故罪的最高刑事處罰力度是多少年

分析及論述我國安全事故刑事處罰的規(guī)定

【參考答案】

我國涉及行政責任處罰的法規(guī)主要有《安全生產法》、《職業(yè)病防防治法》、《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責任追究規(guī)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等。

我國涉及安全事故刑事責任處罰的主國法律依據(jù)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安全事故罪的刑事處罰最高力度一般是3—7年。

我國刑法對安全生產相關犯罪違法行為和處罰追究三類刑事責任:一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31—139條,規(guī)定了重大飛行事故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和消防責任事故罪9種罪名;二是第146條銷售偽劣商品罪,包括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三是397條規(guī)定瀆職罪,包括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這一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中過失或帶故意、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行為的瀆職罪,一般處罰小于3年或拘役,嚴重者處罰3—7年。除了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最高刑最是5—10年外,其它安全事故罪的較高量刑均是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