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天然氣處理站危險因素分析規程

天然氣處理站危險因素分析規程

2024-07-13 閱讀 7384

天然氣處理站是石油天然氣生產中重要的生產裝置,其主要任務是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將天然氣中的重組分及其雜質脫出,工藝中有高溫、低溫、高壓、伴隨生產過程的天然氣和凝液屬甲類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所以天然氣處理站是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裝置和生產場所,安全生產極其重要。本文就中石化西北分公司某天然氣處理站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一、工藝流程簡介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天然氣處理工藝流程框圖原料氣以0.20~0.30MPa、25℃進入生產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然后經壓縮機兩級增壓至3.0MPa、150℃后,經空冷器冷卻至50℃、水冷換熱器冷卻至30℃,以氣液混相狀態進入壓縮機出口分離器,分離出的凝液經節流降壓后輸至液烴分離器,脫水后的天然氣以2.5MPa、30℃進膨脹機增壓端增壓至4.0MPa、62℃,進水冷換熱器降溫至30℃后進入三股流換熱器,與初級吸收塔頂低溫外輸干氣及來自低溫分離器經節流降壓后的低溫液相換熱,降溫至-40℃進入低溫分離器。低溫分離器頂部氣相以4.0MPa、-40℃進入膨脹機降壓至1.3MPa、-80℃。低溫分離器底部液相以1.3MPa、-64℃進入三股流換熱升溫至25℃后去分餾裝置。經膨脹機膨脹制冷后的低溫氣體以1.3MPa、-80℃進入初級吸收塔頂部。脫乙烷塔塔頂氣以1.3MPa、0℃進初級吸收塔低部。初級吸收塔塔頂氣以1.3MPa、-80℃進三股流換熱器升溫至21℃,再與液化氣塔塔底輕油換熱升溫至32℃,作為合格產品外輸。初級吸收塔塔底液相進入脫乙烷塔頂部。二、處理站主要危險因素的辨識與分析1.工藝、設備設施的火災爆炸危險因素天然氣站在連續性生產過程中,天然氣、液化氣、穩定輕烴等易燃易爆工程物料的干燥、分離、過濾、增壓、降溫,液化以及儲運等工藝狀態以及設備設施的狀況構成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基礎條件。(1)制造、安裝及檢修缺陷。站場各儲運氣、液態可燃介質的動設備及塔器制造不合格,安裝、檢修不當,焊接有缺陷,密封損壞等原因導致開裂損壞或密封失效。各儲運氣、液態可燃介質的系統管閥及設備附屬管閥的本體、焊縫及密封件因存在缺陷而損壞。特別是高壓天然氣管道,壓力較高,管道焊縫和閥門出現缺陷的危險性較大,如果不能嚴格控制焊接、安裝質量,可能發生泄漏,導致重大的火災爆炸事故發生。(2)腐蝕損壞系統儲運的氣、液態可燃介質中含硫、含水,可造成設備、管路和閥門腐蝕損壞。(3)系統憋壓損壞高效旋流分離器、再生氣分離器和低溫分離器等設備可能因下述因素造成系統憋壓:分離器內部堵塞造成流層不暢;操作不當;低壓用戶站停車或用氣量驟減。系統憋壓若不能及時發現,嚴重時可能導致系統設施損壞。因上述原因造成的設備設施損壞均可導致可燃介質泄漏,遇火源引起火災爆炸事故。(4)低溫損壞低溫分離器、低溫換熱器以及膨脹機等設備及配套管閥儲運-80℃低溫液態可燃介質,可發生如下低溫損壞:低溫設備和管路選材不當,發生低溫斷裂損壞;液態可燃介質放空入火炬線,可能因大量汽化降溫造成火炬線及管架承受很大的溫度應力而引起斷裂損壞;液態可燃介質急劇汽化可形成高速氣流,對管路彎頭、法蘭造成沖蝕損壞。低溫損壞常可造成低溫液態可燃介質泄漏,低溫液態介質一旦泄漏,會發生急劇汽化,達到爆炸極限,遇火源引起火災爆炸事故。(5)加熱爐火災爆炸加熱爐是明火危險源之一,以下因素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①爐管在高溫下可能發生燒穿損壞;原料氣中的硫介質可能造成爐管腐蝕損壞;爐管、彎頭材質選錯或連接部位有缺陷可能造成開裂損壞,造成漏氣。②燃料氣帶液可造成爐嘴結焦,風門調節不當可造成爐內混合氣比例不當,采用人工點火(點火棒)可能出現誤動作。這些因素常常會引起爐膛爆炸。③操作流程倒錯,可能把系統的1.7MPa高壓氣導入爐管進氣口,引起憋壓,并造成損壞漏氣。④加熱爐燃料系統出現泄漏,且環境通風不良。(6)重沸器內漏危害重沸器采用了導熱油介質,若泄漏,主要造成塔內急劇汽化升溫升壓,也可能引起塔器泄漏爆燃事故。(7)機泵泄漏危害液化氣回液泵出口壓力1.3MPa,導熱油泵介質溫度可達280℃;天然氣壓縮機和膨脹機的操作壓力達3MPa,膨脹機內液態天然氣介質溫度為-80℃。各機泵的安裝、檢修及操作不當等可造成部件和機械密封損壞泄漏。其中若液化氣、天然氣的泄漏量較大,會形成“蒸氣云”。可燃介質機泵泄漏,遇火可引起泵房內火災,液化氣、天然氣泄漏嚴重時出現“蒸氣云”爆炸。因室內油氣火災較難撲救,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釀成嚴重后果。(8)輕烴和液化氣裝車危險輕烴產品采用敞開式裝車,操作不當或機具故障可能導致泄漏,裝車現場可能遇車輛電氣打火、排氣管火星以及產品液流靜電、人體靜電和其他明火而起火。液化氣采用密封裝車,相對危險較小,但液流靜電和人體靜電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2.電氣、儀表的火災爆炸危險因素(1)電氣、儀表火花站場電氣設備可能因接地設施失效,線路絕緣損壞,短路,接點接觸不良,設備和線路、照明不符合防爆要求等原因引起電打火;電動儀表可能因能量積聚產生并泄放火花。電氣、儀表火花是造成易燃介質火災爆炸的重要點火源。(2)自動儀表及聯鎖保護失效調節閥等儀表出現故障,表信號受到電磁干擾,出現錯誤顯示或產生誤動作;DCS自控系統及自動聯鎖保護系統功能出現故障,可造成壓縮機,脫乙烷塔、脫丁烷塔、吸收塔以及其他設備的溫度、壓力、流量、液面的儀表指示失真,可能導致超壓、超溫、操作失控、物料溢出等后果,進而引發火災爆炸。(3)可燃氣體報警器失靈站場各部位的可燃氣體報警器失靈,可能導致泄漏的可燃氣體聚集,不易發現,延誤可燃氣體泄漏事故的處理時機,導致火災爆炸事故。3.現場管理及其他因素(1)現場作業管理以下違章作業行為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①正常生產期間,人員在工藝操作中違反操作規程,倒錯流程;在站場易燃易爆區私動明火,使用非防爆工具。如在本站一、二級分離器排液作業中,人員直接接觸易燃易爆的輕烴排液,若有上述違章作業行為,很可能在作業現場引發火災爆炸。②檢修作業期間,施工者不嚴格執行有關檢修規程,不堅持用火票制度,安全措施不力,系統吹掃不凈。如在本站的儲罐、塔內進行清洗、清掃和檢修作業時,如果未作徹底的介質置換和通風,就動火施爆或進行其他作業,可能發生有限空間內的爆燃事故。(2)靜電系統管路、設備中物料流速過大,尤其在液化介質泄漏汽化時,可產生高速氣流,導致產生物流靜電;進裝置人員因著裝不符合防靜電要求可產生人體靜電,靜電集聚產生放電火花,構成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點燃源。(3)硫化亞鐵自燃站場原料和產品中的硫化氫長期存在于系統中,會與金屬器壁發生反應生成硫化亞鐵(FeS),在長期生產過程中,裝置的容器內壁可能形成硫化亞鐵垢層,當在站場開停工過程中,使用蒸汽吹掃或其他原因造成升溫條件時,有可能發生硫化亞鐵自燃火災。4.機械傷害站場有燃氣天然氣壓縮機、導熱油泵、膨脹機、液化氣回流泵、混烴泵、潛污泵等轉動設備,這些設備具有轉速較高、結構較復雜等特點,其中燃氣天然壓縮機和導熱油爐軸功率較大(分別為51.75kW和38.25kW)。轉動設備調試、檢修有一定難度,易發生機械故障,存在著發生機械傷人,設備損壞、停工停產事故的危險。尤其是設備的轉動軸防護罩不完善時,可能發生人員絞傷事故。5.高處墜落站場各塔高度在5m以上,其中脫乙烷塔、脫丁烷塔高12.8m,放空火炬高40m,人員在操作、巡檢、檢修作業中,有發生滑跌、墜落的危險。6.灼燙及凍傷(1)高溫灼燙站場各設備中,加熱爐、導熱油爐、脫丁烷塔及重沸器、分子篩脫水塔、再生氣分離器、再生氣換熱器等設備的操作溫度在220~330℃,在設備及附屬管道出現損壞,保溫層破損以及操作不當時,人員有高溫介質噴出燙傷和高溫接觸灼傷的危險。(2)分子篩接觸灼燙使用的分子篩干燥劑極易吸水并放熱,人員在運輸、裝卸該物器時,皮膚或呼吸道接觸時可造成灼燙傷害。(3)液化物料汽化凍傷站場制冷設備、低溫分離器中存在低溫液化天然氣,脫丁熔塔產出產品液化氣,在生產、儲運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當,設備、管閥故障等因意外泄漏,發生急劇汽化降溫,造成人員凍傷事故。7.其他危害(1)防雷、防靜電接地站場設備和建(構)筑物的防雷、防靜電接地設備的設置和配備不合格,致使發生雷擊和靜電放電,可能導致設備設施損壞和火災爆炸事故。(2)管路加藥和酸洗①因水質原因,系統管路易于結垢。管路結垢需要酸洗清除。酸洗中含硫垢層會分解釋放出硫化氫,有可能引起硫化氫中毒傷亡事故。②系統循環水添加阻垢劑、緩蝕劑和殺菌劑等化學藥品。人員接觸阻垢劑、緩蝕劑可對皮膚、眼睛產生刺激和腐蝕。其中的有機膦表面活性劑組分有增加人體皮膚細胞滲透性的副作用,可導致毒物和病菌易于進入人體,有可能降低加藥人員的免疫力。(3)水化物凍堵站場低溫系統易出現水化物,造成設備或管路凍堵凍裂,可能造成設備設施損壞、停工停產,若處理不當,甚至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窒息中毒等其它事故。(4)意外停電站場因供配系統及電器故障發生意外停電,會導致停工停產,處理不當還可能造成設備、設施及部件損壞,甚至引發火災爆炸、窒息中毒等其他事故。三、結束語通過危險因素分析,可以針對所找出的各種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篇2:煤礦礦井廢水生活污水處理站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工作必須在現場進行,接班人員必須提前10分鐘進入機房,全面檢查設備運行及各種記錄記載的情況。

2、正式交接工作必須由交接班人員和接班人員共同按巡回檢查線路對設備進行檢查并做好交接班記錄。

3、交接人員必須對本班的設備狀況、巡回檢查情況存在問題、下班注意事項、工具材料和配件存放情況向接班人員交代清楚。

4、交接班必須嚴格執行五交與五不交。

1.交清當班運行情況,交不清不接。

2.交清設備故障和隱患,交不清不接。

3.交清應處理而未處理的問題,交不清不接。

4.交清工具和材料配件情況,交不清不接。

5.交清設備記錄和室內衛生情況,交不清不接。

5、發現當班人員有酗酒或精神不正常拒絕交接。

6、接班人員缺勤時,當班人員不準擅離崗位,并報礦領導及時安排人員接班。

7、當班人員正在操作時,不準交與接班人員操作,必須交清當班工作后,方可交與下班人員操作。

篇3:附二醫院污水處理站工作制度

醫院污水處理站工作制度

一、污水處理是對醫院污水凈化。污水處理員負責施藥、排放及管理工作;

二、污水處理站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執行有關污水處理的制度;

三、必須執行嚴格的污水處理程序、排放標準,準確無誤地按照規定的理、化指標,定時、定量抽樣化驗排放,以保證處理質量;

四、必須認真做好污水處理登記和有關資料的收集,按月準時向醫院和規定報送的部門報告情況,接受各執法部門的監督;

五、工作人員必須按操作規程辦事,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經常對設備進行保養、檢查、維修;

六、愛護公共設施及財產,注重節約,防止丟失和損壞。如因工作失誤而造成的損失,應照價賠償;

七、污水處理站內,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出,防止壞人破壞;

八、經常保持設施、環境、工作場地的清潔衛生,做到整潔美觀;

九、認真加強污水處理的藥物管理,杜絕徇私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