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火災成因及預防措施分析
當今世界,電能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電氣化時代已悄然而至。然而,電力一方面造福了人類,一方面又會對人員及設備構成威脅。由于電氣安全管理體系和法規建設不健全、電氣操作和使用不當等諸多方面的原因,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電氣火災隱患及其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約占火災總起數的26%,年均損失約占總損失的36%,與“用火不慎”并列為諸火災原因之首,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失。對于擔任著滅火任務的消防部隊而言,電氣火災給消防部隊帶來了新的挑戰,很多參戰官兵因為缺乏電氣方面的知識,在戰斗中受傷甚至犧牲。本文針對一些電氣火災的成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預防措施,以望減少電氣火災所造成的損失。據統計,我國電氣火災年均起數約占火災年均總起數的26%,年均損失約占總損失的36%.而據發達國家資料介紹,英國每年電氣火災的起數占火災總數的17%以下,美國和日本更是低于10%.由此可見,電氣火災發生比率并不是與發達程度呈正比率。因此,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不斷研究我國電氣火災發展的規律,建立健全各種法規制度,采取各種綜合防治對策,對抑制電氣火災是十分必要的。
一、電氣火災的概念及其發展的特點
1、電氣火災的概念
電氣火災是由于電氣方面原因產生的火源而引起的火災,一般是指各種發、送、變、配、用電設備及線路在帶電運行狀態下,由于非正常的原因,在電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中引燃可燃物而導致的火災。還包括靜電和雷電引起的火災。除違章操作等偶然性原因外,相當一部分電氣火災是由于電氣系統存在隱患并長期未被發現,特別是各種不同原因造成的局部過熱或火花放電,在某種環境條件下導致周圍可燃物被點燃,蔓延成災。因此,需要定期對電氣系統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危險隱患。
2、電氣火災發展的特點
(1)地域特點經濟發展快的省份和沿海地區的電氣火災損失明顯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區。
(2)行業特點商業、交通運輸業、社會服務業等第三產業電氣發生起數多,損失大。從近年的火災統計來看,商業、交通運輸業、社會服務業的電氣火災起數和損失在各行業中較為突出,特別是商貿、集市、餐飲、娛樂、賓館等行業的重、特大電氣火災的發生呈上升趨勢。
(3)季節特點綜合分析近十年的電氣火災統計可以看出,冬季是電氣火災發生起數最多的季節,火災起數高于其他季節,其于三季懸殊不大。全年各月電氣火災起數八、九兩月為一低谷,后逐漸上升,一、二月達到一高峰后漸下。
(4)時段特點電氣火災發生頻率24小時內分布有明顯的規律性。日電氣火災發生頻率存在三個高峰,第一個高峰為0-3時,第二個高峰為10-13時,第三個高峰為18-21時。重、特大電氣火災的日分布也基本符合以上規律。
二、電氣火災及其爆炸的原因
電氣火災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過載、短路、接觸不良、電弧火花、漏電、雷電或靜電等都能引起火災。
有的火災是人為的,比如:思想麻痹、疏忽大意、不遵守有關防火法規、違犯操作規程等。從電氣防火角度看,電氣設備短路、安裝使用不當、保養不良、雷擊和靜電是造成電氣火災的幾個重要原因。
1、短路、電弧和火花
凡電流未經一定的用電負載、阻抗或未按規定路徑而就近自成通路的狀態,稱為短路。如幾條相線直接碰觸在一起,或者中性點接地系統的相線與零線或大地相碰等。此時導線的發熱量劇增,不僅能使絕緣燃燒,而且還會使金屬熔化或引起鄰近的易燃、可燃物質燃燒釀成火災。短路是電氣設備最嚴重的一種故障狀態,發生短路的原因主要有:
(1)電氣設備的選用和安裝與使用環境不符,致使其絕緣體在高溫、潮濕、酸堿環境條件下受到破壞;
(2)電氣設備使用時間過長,超過使用壽命,絕緣老化發脆;
(3)使用維護不當,長期帶病運行,擴大了故障范圍;
(4)過電壓使絕緣擊穿;
(5)錯誤操作或把電源投向故障線路。短路時,在短路點或導線連接松弛的電氣接頭處,會產生電弧或火花.電弧溫度很高,可達6000℃以上,不但可引燃它本身的絕緣材料,還可將它附近的可燃材料,蒸氣和粉塵引燃。電弧還可能是由于接地裝置不良或電氣設備與接地裝置間距過小,過電壓時使空氣擊穿引起。切斷或接通大電流電路時,或大截面熔斷器爆斷時,也能產生電弧。
2、電氣設備過負荷
當電流通過導線時,由于導線有電阻存在,便會引起導線發熱。所謂過負荷(即過載),是指電氣設備或導線的功率和電流超過了其額定值。發生設備過負荷的原因主要有:
(1)設計、安裝時選型不正確,使電氣設備的額定容量小于實際負載容量;
(2)導線截面選得過細,與負荷電流值不相適應;
(3)亂拉電線,過多地接入用電負載。電氣設備或導線的絕緣材料,大都是可燃材料。屬于有機絕緣材料的有油,紙,麻,絲和棉的紡織品,樹脂,瀝青,漆,塑料,橡膠等。只有少數屬于無機材料,例如陶瓷,石棉和云母等是不易燃材料.過載使導體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當導體和絕緣物局部過熱,達到一定溫度時,就會引起火災。我國不乏這樣的慘痛教訓:電線電纜上面的木裝板被過載電流引燃,釀成商店,劇院和其它場所的巨大火災。
3、電氣設備絕緣損壞或老化
絕緣損壞或老化會使絕緣性能降低甚至喪失,從而造成短路引發火災。引起絕緣老化的原因主要有:
(1)電氣因素絕緣物局部放電;操作過電壓或雷擊過電壓;事故或過負荷的過電流等。
(2)機械因素旋轉部分、滑動部分、操作過電壓或雷擊過電壓;事故或過負荷的過電流等。
(3)熱因素溫升過高使絕緣物熱分解、氧化等的化學變化、氣化、硬化、龜裂、脆化;設備反復起動停止溫升溫降的熱循環,使結構材料間因熱膨脹系數不同產生應力等。
(4)環境因素周圍有害物質(煤氣、油、藥品等)的腐蝕;陽光、紫外線長期照射和氧化作用;老鼠、白蟻等咬壞電線、電纜,以及水浸等。
(5)人為因素施工不良、維護保養不善或設備選型不當等。
4、電氣連接點接觸電阻過大
在電氣回路中有許多連接點,這些電氣連接點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電阻,這個電阻叫做接觸電阻。正常時接觸電阻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計。但不正常時,接觸電阻顯著增大,使這些部位局部過熱,金屬變色甚至熔化,并能引起絕緣材料、可燃物質的燃燒。電氣連接點接觸電阻過大的原因主要有:
(1)銅、鋁相接并處理不好
銅鋁連接處,因有約1.69V電位差的存在,潮濕時會發生電解作用,使鋁腐蝕,造成接觸不良。
(2)接點連接松弛
螺栓或螺母未擰緊,使兩導體間接觸不緊密,尤其在有塵埃的環境中,接觸電阻顯著增大。當電流流過時,接頭發熱,甚至產生火花。
(3)烘烤電熱器具(如電爐,電熨斗等),照明燈泡,在正常通電的狀態下,就相當于一個火源或高溫熱源。當其安裝不當或長期通電無人監護管理時,就可能使附近的可燃物受高溫而起火。
(4)摩擦發電機和電動機等旋轉型電氣設備,軸承出現潤滑不良,干枯產生干磨發熱或雖潤滑正常,但出現高速旋轉時,都會引起火災。
(5)雷電雷電是在大氣中產生的,雷云是大氣電荷的載體,當雷云與地面建筑物或構筑物接近到一定距離時,雷云高電位就會把空氣擊穿放電,產生閃電、雷鳴現象。雷云電位可達1萬~10萬kV,雷電流可達5OKA,若以0.00001s的時間放電,其放電能量約為107J(107W?s),這個能量約為使人致死或易燃易爆物質點火能量的100萬倍,足可使人死亡或引起火災。雷電的危害類型除直擊雷外,還有感應雷(含靜電和電磁感應),雷電反擊,雷電波的侵入和球雷等.這些雷電危害形式的共同特點就是放電時總要伴隨機械力,高溫和強烈火花的產生。使建筑物破壞,輸電線或電氣設備損壞,油罐爆炸,堆場著火。黃島油庫因球雷起火,就是典型的例子。
(6)靜電靜電是物體中正負電荷處于靜止狀態下的電。隨著靜電電荷不斷積聚而形成很高的電位,在一定條件下,則對金屬物或地放電,產生有足夠能量的強烈火花。此火花能使飛花麻絮,粉塵,可燃蒸氣及易燃液體燃燒起火,甚至引起爆炸。
三、電氣火災的綜合預防對策
1、建立健全我國的電氣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我國電氣火災在各類火災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針對我國電氣火災居高不下的特點,需要盡快制定電氣方面的專門法律,從源頭上預防電氣火災的發生.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有有關電氣的專門法律,例如美國的《國家電氣安全規范》(NFPA70),日本的《電氣事業法》等。因此,要盡快制訂我國的《國家電氣安全規范》。
2、做好電氣防火檢測工作電氣安全防火檢測是預防電氣火災發生的重要手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與傳統方法相結合,對電氣系統設備進行安全檢測,及時發現與消除隱患是在當今電力普及應用的情況下預防火災發生的一項必要措施。
電氣防火檢查的主要內容如下:
(1)電能生產、輸配和使用中的電氣火災隱患如發電機、變壓器、用電設備、開關保護裝置、導線電纜等的安裝敷設位置、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運行狀況(過負荷、異常現象、故障史等)絕緣老化情況、保護裝置完好狀況等。
(2)電氣放火工程是否完整有效
如消防電源系統的電源數量、電源種類、配電方式、電源切換點、配線耐火性能與措施、火災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的位置、照度、亮度裝置耐火性、火災自動報警裝置與聯動系統。
3、加強電氣防火知識宣傳和教育工作
減少火災的根本途徑在于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許多重、特大火災都是由于忽視用電安全,缺乏用電知識和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的。在宣傳教育方面首先要在廣大群眾中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臺、電視臺、網絡等手段,廣泛普及用電安全知識,宣傳電氣火災發生的規律、特點以及電氣火災所造成的危害性。
4、電氣火災撲救方法及安全措施
(1)電氣火災在撲救前,應切斷相關電源,再實行滅火,以免在滅火過程中,不慎觸電,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2)在使用水等導電類滅火劑時,要注意射流的選用,室內一般用噴霧射流,使用直流時,要用點射的方式射水。
(3)滅火人員進入火場時,要注重自身的防護,使用絕緣器材。在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電氣火災也出現了新的形式,作為我們新時期的消防指戰員要根據新形勢下電氣火災的特點,不斷分析總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將火災危害降到最低,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篇2:外墻滲漏危害成因防治措施
一、外墻滲漏的危害
外墻滲漏嚴重將會降低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因為砼中存在空隙裂縫,砌體的塊材和砂漿中也存在空隙和裂縫,外墻滲漏后,水進入其中,如遇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則水結成冰,其體積膨脹約90%,將直接擠壓材料,致使材料表層剝蝕;同時內部剩余水被擠壓,使材料內部也產生壓應力,從而引發裂縫,或致使裂縫進一步擴展,這種現象稱之為凍蝕。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裂縫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濕度越低,則凍蝕越嚴重。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凍蝕也越來越嚴重。凍蝕的結果導致材料的截面不斷減小及裂縫不斷增多增寬增長,材料的承載能力也不斷下降。
砼保護層被破壞,還會導致鋼筋銹蝕,則鋼筋的截面會不斷減小;另外鋼筋銹蝕其體積膨脹約1-4倍,則會擠壓砼,從而引發裂縫或裂縫進一步擴展,甚至崩脫砼保護層。所有這些都將會導致結構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
二、滲漏成因及預防措施
(一)設計因素導致的滲漏
1)很多設計人員不重視細部大樣設計,如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穿墻管、外墻預埋管件、門窗、幕墻與墻體間的接縫等,在這些方面設計時簡而化之。
2)為美觀而將外墻飾面磚(小型)設計成細縫拼接,使磚與磚之間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導致漏水。
3)設計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連接。如外墻設計層層裝飾線條,且線條頂部標高與梁頂標高相同,由于外墻面磚與砼梁的濕度膨脹系數相差很大,極易產生裂縫,從而使線條上部滲水。同樣原因,女兒墻根部往往也較易開裂滲水。
4)高層建筑非承重墻用的砌筑、找平砂漿標號,一般低于承重墻用的設計標號,強度雖能滿足設計要求,但透水性增大。
5)建筑師在設計中對外墻防水不重視,外墻裝門面設計沒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設定,從而對建筑物的功能系數大打折扣。
預防措施
對設計因素導致滲漏主要采用事前預控的手段。在設計圖紙審核中,監理工程師及項目技術負責人等應審查圖紙中是否有防滲、防水要求;外墻砌筑、抹灰砂漿標號是否恰當;泛水高度、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門窗框四周塞縫等易滲漏部位是否有細部大樣圖或防滲要求。設計上如有防范措施或有要求的,施工中必須監督實施。設計中未提出或有不當之處,監理工程師及施工單位應向設計單位提出增補或修改意見。如前述腰線或女兒墻根部滲水,可建議設計單位在鋼筋砼梁上增加120高素砼,即可有效防止腰線滲水。同樣女兒墻處可設計一圈反梁并與結構梁同時澆筑、高出屋面板30毫米,女兒墻在其上,則會減少女兒墻根部開裂現象。
(二)材料因素導致滲漏
塊材質量差、翹曲、變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質量不合格,飾面材料缺角破損,鋁合金門窗材質不合格、加工制作質量差等,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預防措施
施工前,施工及監理人員應對外墻需用材料及構配件進行嚴格檢查,對關鍵主材如鋁合金材、粘結密封材料,檢查產品質量保證措施、材質檢驗合格證明等,抽取樣品進行產品質量的檢查,以杜絕規格、質量不合格材料進場,明確對不合格材料有清場制度,從材料上杜絕外墻滲漏的起因。
(三)施工因素導致滲漏
外墻施工質量,特別易滲漏部位施工質量差,是造成外墻滲漏從而引起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
1)框架結構外墻柱與砌體連接處不埋拉結筋或拉結設置不牢固,拉結筋間距數量、長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濕度膨脹系數差異較大,導致連接處開裂是漏水的多發處。
2)砌體找平層、抹灰層砂漿未按設計配制,引起砂漿強度差,干縮開裂。
3)外墻面磚與打底砂漿粘結力不足形成空鼓,飾面磚構縫不嚴密,出現砂眼及裂縫。
4)細部構造,如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等未處理好造成雨水滲透,門窗安裝未進行細致的防水處理。
5)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孔密封處理不良。
預防措施
施工前,施工及監理人員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方案,制定詳細的“墻面防水施工技術交底書”,同時制定施工工藝流程詳圖。施工中要加強過程控制,嚴格監督外墻砌筑按設計要求、施工規范及當地規定進行施工,并對外墻易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重點預防。
1)對基面進行清理,鑿除表面污物并清掃干凈,必要處可用聚合物水泥凈漿抹刷2-3遍,以增強砂漿與基面的粘結能力。
2)嚴格控制砂
漿的標號和質量,打底找平層建議用微纖維加減水劑的水泥砂漿,即可做找平層也可作防水層;外墻找平抹灰層遇不同材料交接處宜加掛金屬網,高層建筑超過24米高的部分外墻,找平抹灰層應全部加掛金屬網。
3)找平抹灰施工前,對外墻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墻的頂部、空心磚外墻的豎縫,首先進行堵洞和勾縫,并作為一道工序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抹灰。找平抹灰施工時應分層抹灰,兩層找平操作間隔宜控制在24小時以內。
4)飾面工程施工前,要求墻體基面和面磚均先潤濕且陰干,在防水層上貼飾面磚時,要掃一遍聚合物水泥素漿。如打底層平整,可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料的乳液加水泥直接粘貼面層,把粘結層和防水層合二為一。外墻面磚勾縫時,要先清理勾縫內疙瘩并用水潤濕,勾縫砂漿宜稠一些,建議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抗彎強度、韌性、粘結力大,不易開裂),保證縫隙內料漿密實飽滿,縫面平整光滑、無砂眼及裂紋。勾縫后要及時淋水養護。
5)加強細部構造處理的質量控制,內窗臺要高于外窗臺2厘米左右;外窗臺向外坡度應≥20%;窗檐、鷹嘴坡度≥20%;滴水槽寬、深應≥1厘米;層面天溝與女兒墻陰角處應做R=100毫米圓弧角;層面女兒墻要做泛水處理。
三、結束語
對外墻滲漏應充分重視,加強設計要求、施工控制、并隨時注意工程質監和驗收。外墻防水效果驗收可用連續淋水法,即用Φ20-25毫米的水管開Φ2毫米@100毫米的小孔,選取30%的外墻面積,采用3KPA的壓力水,在建筑物最高處連續淋水6小時(其效果可相當于連續24小時暴雨),觀察墻面和窗邊,如發現滲漏,及時補救,并復查直至滲漏現象徹底解決,力爭杜絕此類質量安全隱患。
篇3:焊角開裂成因預防措施
PVC型材屬冷脆性材料,在冬季的組裝和安裝過程中比較容易引發型材焊角開裂問題。到底型材焊角開裂與型材質量、組裝工藝以及安裝操作有些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和避免型材焊角開裂問題呢?下面結合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一、開裂的現象
塑料門窗的開裂情況幾乎都集中在框和扇的縫角部位。開裂方式一般可歸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從焊角的內角角頂開始,以比較規律的直線沿焊縫開裂。
二、“焊縫開裂”產生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造成的焊縫開裂的原因
業內的看法比較統一其主要原因是焊接工藝存在問題,焊角強度達不到應有的數值,導致焊角開裂。
如下幾方面的焊接工藝將對焊角強度產生直接的影響,也對焊縫開裂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值得注意:
1、型材下料的幾何尺寸精度,如長度、角度,框和扇的對角線公差必須保證在2~3mm以內,以避免焊接余量和焊接熔化量不均,焊角強度降低,同時可避免在焊角產生過大的內應力。
2、焊板質量和焊接溫度的設置。焊板上的溫度分布必須均勻,焊板的設置溫度和實際溫度的吻合性要好;設置的加熱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將使焊角強度降低。
3、進給壓力的設置。焊角強度與進給壓力的關系應該是:隨著進給壓力的增大,焊角強度增大,進給壓力超過一個最佳值時,焊角強度反而下降。另外要注意前后壓鉗壓力的設置應保證型材不變形、不位移,在焊接過程中一旦型材發生位移,焊角強度將嚴重下降。
4、型材靠板的調整和使用。必須調整好靠板的直線度和垂直度,以及靠板內側與鉗口邊緣的相對位置,型材靠板調整不當,將使型材產生錯位和偏熔偏焊,嚴重影響著型材的焊角強度。型材靠板高度應與型材高度相直協調(前者稍低),有些組裝廠靠板不齊全,用小系列型材的靠板來焊大寬度的型材,這是不可取的。
5、焊布的質量和清潔。對于使用期限已過或已穿孔的焊布應及時更換,同時應注意保持焊布的清潔有粘附物要及時清除。有些組裝廠為了節省工時,上好膠條后再焊接型材,致使焊布粘膠,弄得焊布黑黑的一片膠料,這是一種只追求效率而不追求質量的做法。
另外,不宜采用同一工藝參數焊接不同品種規格的型材或不同廠家的型材。
三、“材料開裂”的原因
型材產生“材料開裂”與型材本身的內應力和型材所受到的外應力均有關系,當外應力大于內應力時,型材便產生“材料開裂”。
1、型材在設計、生產過程中使型材產生“材料開裂”的不利因素。
①、焊角開裂的小端面問題。有人通過焊角開裂的模擬試驗,對塑料門窗的角部做壓力破壞性容易開裂的型材試驗,得出如下結論:容易開裂的型材,其焊角強度的試驗值通常也較低。而焊角強度低的型材多集中在小端面型材上,因面小端面型材較容易產生焊角開裂。因此,用小端面型材制作窗框、窗扇時,其尺寸不宜過大。
②、型材的可焊性問題。不同廠家不同配方的同種型材在常溫下其可焊性一般來說差別并不是很大,但當環境溫度低于15℃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溫度越低,不同配方的焊角強度值落差就越大,建議組裝廠通過對比試驗,選用低溫條件下可焊性好的型材。
③、型材擠出加工中的塑化度。有人通過實驗發現,型材的材料開裂現象與型材的塑化度有著明顯的關系,塑化不良或塑化過度的型材都容易產生“材料開裂”。因此在型材生產過程中,廠家應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把握適合的塑化度,使型材達到較佳的性能,具有最好的承受外界應力的能力。
2、焊接與組裝對“材料開裂”的影響及其預防措施。
除了本文中的第二點外,還有如下幾方面對型材的“材料開裂”有著明顯的影響。
①、焊接環境溫度。焊接環境溫度較低時(≤15℃)所焊的框、扇較容易發生焊角開裂的情況,這與焊接過程中型材產生內應力有關。在型材焊接時,端面被焊板加熱至熔融狀態,但端面附近型材卻處于常溫狀態,這樣就在焊接區和型材區之間形成一個溫度梯度分布區域。在冷卻過程中,這一狹小的區域內就會由于型材冷卻、收縮不均勻而產生內應力,焊接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差越大,產生的內應力就越大。在內應力與外應力的共同作用下,焊角就會從這一狹小的區域開裂,而往往不是從焊縫開始開裂。因此,有條件的組裝廠其焊接車間的環境溫度必須保持在16℃以上,而且冬季戶外環境比較低時,型材必須在室內貯存24小時以上。沒有條件的組裝廠在型材焊接前應想辦法將型材、焊機平臺和壓鉗預熱。
②、清角作業。在清理框、扇內角的焊瘤時,應避免用扁鏟刀鑿擊而產生的刀痕,產生的刀痕會成為后道工序安裝壓邊時應力集中最嚴重的部位。
③、鋁滑軌和壓條的開料尺寸。為了防止壓條之間或鋁滑軌與
邊框的配合出現縫隙,很多組裝廠在確定壓條和鋁滑軌的尺寸時往往取高不取低,如果壓條和鋁滑軌的尺寸的余量過大,往往導致安裝時框、扇角部被撐裂。建議壓條和鋁滑軌的下料尺寸按每樘框、扇的實際尺寸進行操作。
3、安裝對“材料開裂”的影響及其預防措施
①、在冬季安裝塑料窗時,應減少戶外作業的工作。一方面可以避免框扇在安裝時處于懸空狀態而造成角部開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外冷環境對材料的冷脆影響。
②、門窗洞口的位置必須橫平豎直,洞口尺寸大小適宜。洞口歪斜不規范,造成相鄰兩窗框的夾角不等于90°,使框、扇的角部應力加大。
③、固定方法應優選采用固定片固定法,盡量不采用膨脹螺釘內附固定法,且固定片安裝的間距應符合國標要求。由于膨脹螺釘的緊固作用和不可變形的特性,它不但不能緩解和消除窗框所受的應力,甚至還會增加應力、引發焊角開裂。
④、窗框與洞口之間的伸縮縫內必須采用泡沫塑料或其它彈性材料填塞,避免在溫度變化時影響塑窗的尺寸變化。
影響型塑料門窗焊角開裂的因素較為復雜,既可能是型材的內在質量問題,也可能是門窗組裝和安裝方面的問題,這樣就要求型材生產企業與組裝廠及其它用戶加深技術交流合作,從各方面同時入手,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才可能達到減少和預防型材焊角發生開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