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力學-課程負責人崗位職責
1、認真履行校聘教學關鍵崗相應等級的基本崗位職責;
2、履行課程建設帶頭人的職責并建立教學團隊;全面負責課程建設的總體規劃。
3、負責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有明確的引進與培養計劃和措施,重視團隊內青年教師的培養,形成一支了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學歷層次,教學經驗豐富、熱愛教學工作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指導青年教師過好“教學關、實踐關、科研關”,教學水平有顯著提高。
4、負責課程體系規劃、實施和建設。合理調配師資力量,積極組織骨干力量主持或參與省、國家及各專業的規劃教材編寫工作。
5、負責本課程的教學基礎設施(實踐)規劃與實施建設?;诂F有的實踐教學平臺,加強實踐教學系統的改革。重視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6、負責開展教學改革,促進教學研究和教學經驗交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負責本課程教學管理改革,建立切實有效的質量保證和監控體系。推進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定有效、可持續改進的教學質量管理措施。教學效果好,團隊教師在學生與督導測評良好以上。
8、在聘期內,要積極配合學院領導做好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
篇2:輻射安全培訓基本課程內容
1.輻射的特點及其生物學效應
a.放射性和放射性衰變;
b.致電離輻射的特點;
c.人工輻射源;
d.輻射的急性效應與遠后效應;
e.職業照射的可能危害以及應對其采取的正確態度;
f.生育年齡婦女受照的特殊考慮。
2.輻射防護基本知識
a.輻射量和單位;
b.劑量限制體系—輻射防護三原則;
c.貫徹最優化原則的具體辦法;
d.輻射模式—內照射、外照射;
e.基本的防護措施—時間、距離、屏蔽和包容、消散;
f.放射性工作場所的分區原則和標志;
g.輻射監測及儀表;
h.污染控制、個人防護措施和防護衣具(包括呼吸器)。
3.輻射應急基本知識
a.應急程度要點;
b.應急組織設施和對策要點;
c.人工去污、急救措施與預防藥物的使用、受害人員的簡單自救自護措施;
d.應急監測和事故評價的一般知識;
e.警告信號、報警。
4.安全法規教育
a.輻射安全法規和標準;
b.放射性物質及放射源和管理辦法、廢物管理辦法等。
5.職責和相互關系
a.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在輻射安全方面的相應職責;
b.工作人員和防護人員的相互關系等。
注: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培訓的基本內部分成不同級別,對不同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和考核。
篇3:課程安排調課工作制度
教師課程安排由學校校長領導,教導主任負責,教研組長參與具體實施。
課程安排要根據上級有關政策條例和本校實際,盡可能科學、合理。
教師因特殊困難對課程安排有特別要求的,必須在學期結束前半月內書面報教研組長,并由教研組長簽署意見后交教導處。
課程分擔表一經排定,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受(技術性錯誤除外),經解釋后仍不按課表上課,一律按曠課處理。
教師若對課程安排有意見,應書面報教研組長,由教研組長上報教導處。
教師因病、因事請假,外出開會等,所帶課程由教導主任負責安排,調課時要將調課通知單送到其他兼課老師手中,及時通知有關班級并做好調課記錄。
教師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得私自調課、補課、加課。違反規定者,一經查出,視情節輕重分別按事假或曠課處理,并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