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規定
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為了控制事故發生,確保我礦安全健康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一、建立員工準入制度
(一)執行崗位準入制度。對新入礦、轉崗職工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方準上崗。考試不合格的繼續培訓,直至合格為止,繼續培訓期間不支付工資。
(二)實行入井資格證制度。對全礦符合入井條件的人員頒發“安全資格證”,入井時隨身攜帶,以備檢查。對沒有”安全資格證”的人員嚴禁入井,否則,每人次罰款500元,罰井檢工100元。
(三)開展隱患人排查。對有重大疾病的人員不予頒證或吊銷“安全資格證”,嚴禁入井;對“十一種隱患人”進行排查,對短時期不具備入井的人員暫扣“安全資格證”,嚴禁入井。對隱患人入井的每次罰責任人500元,罰值班人員200元,罰井檢工100元。
二、強化安全教育培訓
(一)強化礦級培訓。
1、培訓形式根據實際需要,采用內培或外培、脫產和業余相結合的形式,重點推行現場實訓的方法,由分管礦領導不定期組織分管系統內的特殊工種進行實訓,逐個進行過關考試,并建立考核檔案,讓受訓人員能夠真正掌握現場操作技能。
2、強化特殊工種人員的培訓。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國家規定的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后并隨身攜帶方能上崗,沒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上崗的,罰款2500元;不隨身攜帶的每次罰款500元。
(二)強化區隊培訓。區隊每天要利用班前會進行崗位操作規程和作業規程的學習貫徹活動,要堅持開展班前崗位風險評估、堅持開展“每日一題”安全知識的學習活動,通過生產技術知識和崗位培訓,提高職業技能,避免因工作差錯和操作失誤造成事故。沒有堅持培訓的,每次罰單位正職各500元。
(三)開展事故案例教育。每季度,由人力資源科組織,安監處參與,開展一次事故案例教育活動,通過事故案例教育達到提高安全意識的目的。
(四)堅持全員每月一考。每月對全體員工進行一次考試,由體系辦出卷,機關包保部門組織本部門所包保的基層單位人員進行考試,負責閱卷及成績匯總,安監處督導。對考試不合格人員每次處罰200元,并進行補考,再次不合格的停工學習,直至合格為止,學習期間不支付工資;對不參加考試人員調到武保科培訓。
三、嚴格落實崗位行為規范
(一)堅持班前禮儀和集體升入井制度。
1、堅持班前禮儀“八項程序”、井口精神狀態確認和舉旗列隊集體升入井制度,凡一次不執行的,罰帶班干部及班隊長各500元,罰當班職工每人100元。
2、嚴格井口入井秩序,班前會結束后,由值班干部舉牌將當班人員集體列隊帶至井口大廳,并按點有序入井,否則,處罰值班人員500元/次。
3、實行全員編號管理。將工號、發射卡號、自然編號及入井安全資格證進行統一,使編號做到能夠直觀識別出所在單位、工種,對不掛牌號的每人次罰款500元;嚴厲打擊套牌人員,對工號、卡號、編號與“安全資格證”不一致的,每人次處罰2000元。
(二)堅持現場風險預控和安全確認。開工前,科區帶班干部及班隊長必須對施工區域進行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并填寫記錄備查;每道工序開始前,職工對本崗位范圍內的風險進行評估和安全確認;專職安監員對所承包片區的危險源進行辨識和風險進行評估。專職安監員對科區干部和職工的評估確認情況進行督查,職工未執行風險評估和安全確認的每次罰款100元。帶班干部、班隊長未對職工進行檢查的,發現一人次罰款200元。
(三)制定執行崗位安全行為規范。由分管專業副總牽頭,分崗位制定本系統員工安全行為規范;由安監處牽頭制定全礦員工安全通用行為規范,并嚴格落實到工作現場。對職工不安全行為每次處罰200元。
四、強化對職工不安全行為監督
(一)強化自我監督及約束。強化日常安全行為的養成,積極參加單位及礦組織的各種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對安全工作的思考,強化安全觀念,推行月度安全工作計劃制度,個人、班組、科區每月都要制定安全工作計劃,對月度安全工作進行思考,將該項工作納入安全收益考核,占安全收益總額30%。
(二)職工間互相監督。班組成員或每個“安全家庭”的成員要相互關照,發現不安全行為立即強行制止。班組作業崗位各自分工負責、責任明確,相互制約,必須形成無隱患、無缺陷、無違章的作業氛圍。帶隱患作業或不規范操作每次罰責任人200元,“安全家庭”的其他成員各100元。
(三)區隊監督。各區隊要自主開展自檢活動,每周由單位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針對現場不安全行為的糾正巡查工作;帶班干部負責對每班人員的作業行為不定時的巡回檢查,特別對重點崗位、關鍵的作業環節要采取重點監控,巡查要覆蓋所管轄區域生產作業全過程、全方位。要建立區隊及帶班干部巡查基礎檔案,沒有按要求開展的每次罰責任人200元。
(四)專業監督。安監處負責對全礦生產過程中各類人員不安全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管理。安監人員帶任務進行監管,對任務基數的超額部分和不足部分,分別按10%給予獎罰。
(五)職能部門及礦領導監督。
1、定期檢查。原則上每周一次,由各專業檢查組組長召集,檢查線路、人員安排由組長安排,遇有特殊情況增加檢查頻率時具體調整。
2、動態檢查。采取礦領導及業務部門、專檢員日常隨機進行;安監員、機關跟班人員24小時不定時的對各作業點進行巡回檢查;以“小分隊”的形式突擊檢查。
3、帶任務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行為,應現場予以糾正;涉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不安全行為,應當責令停止一切作業活動。職能部門及礦領導對不安全行為的檢查帶任務進行,每檢查一次糾正不安全行為2人,對完不成任務的每次處罰500元。
4、檢查重點。不安全行為檢查重點關注采、掘、“一通三防”、頂板控制、機電運輸、輔助運輸等重要場所,對于井下重點工程和搬家倒面、打眼爆破工程、大型器材長距離運輸等易發生不安全行為的作業環節重點監控。
5、統計歸檔。職能部門及礦領導對每次檢查出的不安全行為報至安監處,由安監處建立臺賬,具體不安全行為人員姓名、所在單位、違章時間、違章情況、處理結果及記分等情況要詳細記錄在案。
(六)強化科技裝備的監督。
1、強化人員定位系統的監督。將人員定位系統納入日常調度管理和體系考核,作為干部下井、跟帶班考核和職工下井考勤的重要依據。對全礦人員定位系統運行不正常、信息上傳中斷2小時的,按重大非人身事故追查處理;對個人的人員軌跡的考核由調度所負責檢查,發現不正常軌跡及時通報并每人次處罰200元,安監處對調度檢查進行監督,對漏檢的每人次罰調度所200元,礦領導對安監處進行監督,對漏檢的每人次罰安監處1000元。
2、強化視頻、信息平臺和手機傳報安全信息的監督。強化視頻系統監管,安監處值班人員每天對基層視頻使用和記錄情況進行檢查,對未按要求使用并記錄的,每次罰科區值班人員200元。對信息平臺中隱患沒有按期閉合的,每條罰單位正職50元;對沒完成錄入下井數的,每缺少一個罰責任人200元。對沒按要求進行手機傳報安全信息的,每次處罰責任人100元。
(七)強化對零散人員的監督。在井下設置“安全監督崗”,重點對零散人員進行登記,對非零散工種的人員在井下單獨走動每次罰款200元。
五、強化對管理人員不安全行為的監督
(一)強化對用人的監管。
1、基層單位正職及班子成員要對本單位使用的班組長、重點崗位人員的安全行為負責。班子成員要率先做到不違章指揮和行為安全;選用的班組長要符合崗位素質要求,能夠做到不違章指揮和行為安全。對班組長及以上管理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每次處罰500元,對違章指揮的嚴格按“三違”論處。
2、基層單位管理人員要根據崗位設置要求科學地選擇和配備人員,做到人機匹配;要積極開展崗位技術比武,從中發現優秀的崗位工人,充實配備到重要、需要的崗位上;鼓勵員工加強崗位技能學習,確保業務上精一門、會幾門。對沒有合理用人的,發現一人次罰單位正職及相關管理人員各500元。
(二)強化對安全環境的監管。
1、對井下安全環境進行劃片責任承包。軌道運輸系統、乘人器斜巷及礦指定的區域屬于運輸區;皮帶運輸系統及相關區域、采區變電所屬于保運二區;二水平泵房、變電所,三水平泵房、變電所,Ⅳ53泵房、變電所屬于保運一區;永久擋風墻周圍屬于通風區;采煤工作面兩巷及到階段石門的區域屬于采煤區;掘進頭開窩撥門周圍及沿途屬于掘進區;修護區域及后路屬于修護區;及礦上劃給相關單位的承包區域。各單位要根據本單位承包范圍,明確分段責任人,并掛牌管理。對所承包區域環境不達標的罰責任人200-1000元。
2、作業環境要舒適,員工操作設備時與周圍環境、高低、前后、站、坐等達到適宜狀態;作業地點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光照度;噪聲大的設備要采用消聲設備及采取相應措施;作業環境要保持清潔,設備清潔,標識清晰。以上每條不達標罰責任人200元。
(三)強化對隱患排查整治的監管。對安監處、職能科室及礦領導排查出的隱患進行“五定”管理,對逾期沒整改的隱患每條罰責任人、單位正職各300元,班子其他人員按系數執行。對所轄區域內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單位沒有及時發現處理或上報的,每條罰單位正職2000元,班子其他人員按系數執行,帶來后果的,進行經濟處罰外并行政問責。
(四)強化跟帶班、值班和現場交接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33號令,按照《楊莊煤礦科區干部下井帶班及值班制度》執行。
(五)強化安全思想工作。基層單位要成立以黨政正職為組長的安全思想教育小組,從控制不安全行為的角度出發,對不安全行為人員進行安全態度和安全思想教育。通過安全態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員工頭腦中對安全的錯誤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個性心理,端正安全態度,提高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心,從而避免不安全行為?;鶎訂挝幻吭乱M織一次不安全行為人員安全思想教育會,不按要求組織的,每次罰單位正職500元。
六、考核管理
(一)實行記分考核。
1、對副總及以上礦領導的記分考核。每罰款100元記1分,記分達100分的由礦長、書記進行談話。
2、對管技人員的記分考核。每罰款100元記1分,月度管技人員每記40分由組織部進行誡勉談話,取消當月安全工資;累計記60分降職;累計記80分撤職。
3、對職工的記分考核。每罰款100元記1分,職工記5分暫扣“安全資格證”一周,進安全法制班學習,取消一個月安全工資;記15分暫扣“安全資格證”一個月,進安全法制班學習,取消當月安全工資及季度安全分紅;記30分暫扣“安全資格證”三個月,進安全法制班學習,取消三個月安全收益和季度安全分紅,是輔助崗位的調到采掘單位;累計記40分達安全“黃線”,吊銷“安全資格證”6個月,重新辦證,留用察看一年處分;累計記50分達安全“紅線”,留用察看兩年處分或解除勞動合同。
4、安全考核管技人員以3個月為一個記分周期,職工以6個月為一個記分周期,采取記分累計制,調到其它單位實行連續記分,每3個月通報一次全體員工記分考核處理情況。
(二)建立員工安全誠信檔案。
1、安全誠信檔案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身份證復印件、文化程度、身體狀況、血型、持證情況、職業技能等級或職稱、參加工作時間、簡歷、培訓情況、違章情況、受獎情況、受處分情況、安全記分情況、職務或工種變動情況等。
2、定期對檔案內容進行分析、評估,明確需要重點監控對象。
篇2:設備維修中心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員工作業行為管理,有效遏制不安全行為發生,確保安全生產,依據《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規范》(AQ/T1093-2011)及《神東煤炭集團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的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的不安全行為指可能產生風險或導致事故發生的行為。按照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人員不安全行為風險等級分為特別重大風險、重大風險、中等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5個等級。
第三條本辦法中的員工行為指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是否執行崗位規范,是否時刻關注和防范安全風險的舉止行動。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中心、廠、車間、以及在中心生產經營區域作業的承包商及外來人員(檢查者、服務者、參觀者、學習者)。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五條安全生產部負責中心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的制定,指導監督各廠、車間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的落實工作。
第六條中心各職能部門負責本部門分管業務范圍內的主要不安全行為的查處、矯正與控制并監督執行。
第七條各廠、各車間負責本廠、本車間員工在生產和經營管理活動中不安全行為的管理。
第八條駐中心各單位、合作維修、外委施工隊對所屬單位內部不安全行為管理負主體責任;中心各級管理部門負責不安全行為的監管。
第三章不安全行為預防
第九條中心各廠、車間要將員工不安全行為預防納入整體安全管理方案中,全年員工不安全行為發生次數較上一年度應降低在5%左右,各廠要將不安全行為預控責任分解落實到具體科隊。
第十條中心各廠、車間要根據生產工藝和組織形式變化、人員增減情況,設備更新、環境變化等因素,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持續做好員工的知識技能培訓,特別要針對不同崗位做好《崗位標準作業流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培訓。
第十一條各廠、部門要持續對員工進行安全態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心,從根源上預防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第十二條開展員工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活動,具體要求詳見附件2
第四章不安全行為認定與治理
第十三條不安全行為認定
中心各廠、車間對員工不安全行為的認定要嚴格執行《不安全行為認定標準》,對新辨識出的不安全行為要及時上報中心安全生產部。
第十四條不安全行為的治理原則與要求
不安全行為的治理應遵循“以人為本、標本兼治、齊抓共管、嚴懲與幫教相結合”和“單位、基層區隊自主管理為主”的原則。
各廠、車間要明確不安全行為治理的主管機構和人員,落實崗位職責,要落實不安全行為人員培訓和思想教育兩項基本措施的具體管理部門和責任人。
各車間必須設立不安全行為曝光亮相臺,通過對不安全行為人員當日曝光與月底集中公示來警示員工。
第十五條不安全行為糾正、當事人培訓與處罰
任何人發現不安全行為后,均要及時制止,同時告知當事人行為的危險性、后果以及正確的方式、方法。
不安全行為現場糾正教育后,根據不安全行為的起因,按照下列原則,對不安全當事人及相關人員進行進一步矯正和相應經濟處罰。
不安全行為矯正處罰原則
序號起因矯正方式當事人處罰原則連帶人處罰原則
1懈怠、圖省事引發的不安全行為思想教育按標準處罰按標準連帶處罰
2技能低引發的不安全行為技能培訓按標準處罰按標準連帶處罰
3不良習慣引發的不安全行為行為培訓按標準從重處罰1.5倍按標準從輕連帶處罰0.5倍
4追求工作量忽略安全引發的不安全行為觀念教育按標準處罰按標準連帶處罰
5技術工藝落后引發的不安全行為研討改進按標準從輕處罰0.5倍不連帶處罰
6作業環境限制引發的不安全行為風險教育按標準從輕處罰0.5倍不連帶處罰
7管理者指使引發的不安全行為法規教育按標準從輕處罰0.5倍按標準從重連帶處罰2倍
按標準處罰執行本辦法附件3,從輕處罰按處罰標準一半執行,從重處罰按處罰標準一倍執行。
第十六條不安全行為人員積分
被錄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不安全行為,根據《設備維修中心不安全行為認定標準》對各類不安全行為按等級進行扣分,低風險扣4分/次,一般風險扣6分/次,中等風險扣8分/次,重大風險扣16分/次,特別重大扣25分/次,全年累計,根據積分情況,車間每月上報需各層級培訓的人員名單。
第十七條不安全行為人員積分預警及矯正
中心各廠、各車間按不安全行為風險等級對不安全行為人員進行積分預警。
不安全行為人員預輕警或低警的由車間組織進行矯正培訓。
不安全行為人員預中警,由各廠自行組織進行培訓。
不安全行為人員預重警以上或被中心檢查出發生重大、特別重大風險等級的,由中心組織進行矯正培訓,中心級矯正培訓不得低于7天,如需公司矯正培訓的,上報公司進行培訓。
各廠、各車間根據要求,未組織培訓的,上升一個層級參加培訓,即車間未組織培訓的參加廠級培訓,廠級未組織培訓的參加中心級培訓。
年度內被公司、中心檢查出單次發生重大風險等級以上的不安全行為,取消中心年度安全先進的評選資格。年度內預巨警的不安全行為人員,要調離本崗位,勞務工要取消當年轉正資格。
不安全行為預警等級表
預警級別不安全行為扣分累計值(分)
輕警4分
低警5至8
中警9至15
重警16至24
巨警25以上
第五章不安全行為管理檢查與考核
第十八條不安全行為檢查
中心各級安全管理部門是人員不安全行為的主體監督檢查機構,其它業務部門均負有人員不安全行為監督檢查、糾正的義務;車間管理人員對作業人員有現場監督和提醒不違章作業的責任;員工個人要履行按章作業的義務。
不安全行為的檢查要融入日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中,在各類定期檢查、動態檢查、專項檢查中均要將不安全行為納入檢查范疇。并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作業環境確定員工不安全行為檢查重點。
不安全行為檢查信息要納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管理。
第十九條不安全行為管理考核
各廠、車間未按照本辦法對不安全行為人員組織矯正培訓的,在當月安全績效考核綜合得分中扣2分/次。
按照中心不安全行為的治理原則,各廠、車間查處的內部員工不安全行為,中心不跨級考核。部門查處的不安全行為(本部門員工除外),除必須對當事人進行現場糾正和說服教育外,要按照《設備維修中心安全生產獎懲管理辦法》的附件1進行處罰。
檢查人錄入的不安全行為如有弄虛作假,一經核實,對檢查人罰款500元/次,同時對檢查人所在的部門在月度安全績效考核中根據當月實際情況扣5分。
中心、各廠檢查出風險等級在中等(含)以上的不安全行為進行連帶責任追究,詳見附件1。
第二十條不安全行為的定期分析
各廠、部門要按月、季、年對不安全行為進行綜合分析、對比,摸清趨勢,找準管控重點和改進方向,形成分析報告。
分析報告要對重大、高風險、高頻次不安全行為進行原因分析,分析高發不安全行為的類型、人群、時段、活動等,制定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嚴格落實。
第二十一條不安全行為檢查告知
為公開、公正地進行不安全行為查處,保證當事人的知情權,避免出現為完成查處指標而弄虛做假,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實行不安全行為告知管理。
檢查人員發現不安全行為時,有條件可拍照留有依據,告知當事人行為的嚴重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檢查人員必須告知當班班長或值班經理,填寫告知單確認,方可錄入信息系統。
不安全行為描述必須寫清楚發生不安全行為具體時間(幾點幾分),具體區域、工作內容、處罰依據、是否進行連帶處罰、連帶處罰人員姓名及改進意見。
第二十二條對不安全行為舉報
作業人員有權對現場發生的不安全行為和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為進行舉報,經中心安全生產部、各廠安全辦認定,根據發生不安全行為的風險等級,對舉報人員進行獎勵,低風險100元/條,一般風險等級200元/條,中等風險等級300元/條,重大風險等級500元/條,特別重大風險等級1000元/條。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解釋權歸神東設備維修中心安全生產部。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原神東設備維修中心([2015]65號)《設備維修中心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廢止。
篇3:某機修廠無不安全行為創建管理辦法
根據公司及礦班組建設意見,制定班組無不安全行為創建管理辦法,加強班組安全建設,明確班組成員在安全生產工作中責、權、利三者的關系,推動班組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運作,特制訂本辦法。
一、成立組織機構
為促進班組無不安全行為創建管理辦法高效開展,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韓敏
副組長:成飛、張連寶、劉勇、黃闊建
成員:全體員工
二、職責與具體辦法
(一)班組長
1.班組長作為班組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貫徹落實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和要求,負責班組安全建設工作。
2.組織班組進行安全學習、討論,使班組成員能夠掌握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約束職工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遵章守紀。
3.負責本班組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和新上(轉)崗工人的安全教育。
4.督促班組安全勞保防護用品、用具的規范使用。
5.做好班組違章、違紀員工的教育、處罰工作。
6.負責組織對班組的生產設備、消防設施、安全防護設施、器具進行檢查,確保技術狀況完好、運轉正常。
7.負責組織召開班前安全布置會議,并做好相關記錄,對當天的施工生產作業內容進行風險分析,對識別出的風險采取相應的消減措施,并監督班組成員認真落實。
8.負責開工前作業現場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掌握班組施工生產現場的安全狀況,及時制止違章行為,整改不安全隱患,對無能力整改的隱患應立即采取措施并上報。
9.掌握班組成員的身體、思想狀況,確定能否上崗作業。
10.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并對不聽勸阻者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舉報。
(二)崗位工
1.服從班組長指揮,完成班組長安排的安全工作任務。
2.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并及時向廠領導反應。
3.熟練掌握并嚴格執行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堅持標準化操作,做到施工作業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
4.配合班組長進行開工前的崗位安全檢查及隱患處理,不具備安全作業條件的不進行作業。
5.遵守勞動紀律,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注意與周圍人員的相互協調、配合,在危險作業時應互相監護、提醒。
6.熟練掌握本崗位應急操作程序,在緊急情況下按規定對本崗位進行有效處置。
三、班組安全管理重點內容
(一)班組安全規章制度及基礎資料:
1.建立健全班組安全規章制度。內容包括:崗位安全職責、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安全教育、安全檢查等規章制度;
2.建立健全班組安全活動記錄。內容包括:班前會記錄、班組安全活動記錄;
3.班組安全基礎資料必須齊全規范,安全活動記錄必須由班組長負責填寫。
(二)班組安全管理:
1.嚴格執行班組安全教育、安全檢查等安全管理制度,作業人員對本崗位安全職責及安全操作規程達到熟練掌握和應用;
2.作業現場設施設備、臨時用電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作業環境無隱患;
3.作業現場安全標志、警示用語齊全、規范、有針對性;
4.按規定發放安全勞保防護用品,進入車間必須正確穿戴、使用;
5.班組成員應按規定接受安全培訓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6.崗位作業人員應掌握所使用(操作)工具、機具及設備的安全性能,按規定進行保養、維修和擺放,并按要求填寫相關運行記錄,內容詳實、字跡清晰;
7.班組成員應熟知作業崗位存在的風險及消減、預防措施;
8.班組成員應掌握進行危險作業時必須遵守的相關安全規定。
四、不安全行為矯正管理與具體辦法
要做好不安全行為人員的矯正工作。對所有查出有不安全行為的人員,適時地采取恰當的方法和措施進行行為矯正,根據行為風險等級高低及行為嚴重程度分層次、有針對性開展引導、幫教和培訓工作,避免重復發生不安全行為。
1.發現不安全行為后,必須進行現場糾正。同時,要根據不安全行為等級,適時組織矯正培訓;對發生重大風險等級不安全行為的員工,由單位安全分管領導親自進行轉化幫教,以提高培訓教育效果;對于重復發生不安全行為的人員,要強制待崗培訓。
2.采用談心引導、平等交流等形式,糾正員工對安全的錯誤認識,保證員工從根本上認知不安全行為。
3.給不安全行為員工觀看不安全行為動漫和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員工。
4.舉辦不安全行為人員“現身說法”教育活動,警示其他員工。
五、考核與獎罰
1.每月對未發生不安全行為的班組班組長獎勵100元,員工每人獎勵50元;對發生不安全行為的班組班組長罰款100元,員工每人罰款50元。
2.年末對評選出的安全達標先進班組進行表彰,班組長獎勵300元,員工獎勵100元;對安全未達標的班組進行處罰,班組長罰款300元,員工罰款100元。
3.班組成員存在違章行為,對違章人員進行處罰200元;班組長在現場未能有效制止的,對班組長進行連帶處罰200元。
4.班組長作為班組安全第一責任人,對班組的安全工作負責。發生事故的班組,將對班組長嚴格按照有關安全事故處理規定進行處罰,并取消全年評優資格。
機修廠
2016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