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排水系統現場安全運行保障措施

排水系統現場安全運行保障措施

2024-07-22 閱讀 2349

1、建立健全煤礦防排水系統規章制度,水泵工由培訓合格并取得操作資格證的職工擔任,任何人不得私自開停水泵,水泵工必須持證上崗,其他人員不得頂崗。

2、井下中央泵房必須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上崗制。

3、各區隊必須認真維護、檢修管轄內的管路、閥門和使用的水泵。保證管路、閥門、水泵時刻處于完好狀態。

4、在雨季來臨前,水泵維修工要提前將所有水泵、管路及配電設施檢修一遍,必須保證水泵能正常運轉,且有一臺處于備用狀態。

5、每年雨季來臨之前,對井底主副水倉、沉淀池、水溝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并對全部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進行1次聯合排水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水泵正常運轉。

篇2:供排水廠空分裝置安全運行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適用于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供排水廠的空分裝置。

第二條對主冷凝蒸發器液氧中乙炔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的有關指標均執行《空分設備液氧中乙炔及其他碳氫化合物控制指標的規定》(中石化[1989]生字56號)。

第三條空分裝置操作人員應進行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操作人員應熟悉并嚴格遵守本崗位操作法。

第四條空分裝置空氣吸入口的安全要求

1.空分裝置應在空氣吸入口附近設風向標,用來監視風向變化帶來空氣質量的變化。

2.每周至少應對吸入口空氣塵土分析一次;周圍空氣質量發生變化時,隨時進行分析。當吸氣條件超標時,應及時查清原因,消除污染源或采取其他安全運行措施。

3.加強與周圍裝置(丁二烯、橡膠、循環水、鍋爐)的聯系,當有大量碳氫化合物排放或緊急放空時,應及時通報并立即采取防范應急措施。

第五條防止碳氫化合物進入液氧系統和積聚

1.分子篩吸附應嚴格做到:裝入的分子篩質量應有保證;空氣的溫度應控制準確;分子篩再生應徹底;再生切換周期應按操作規程準時進行,特殊情況應縮短再生切換周期。

2.硅膠吸附器應按規定定期切換,保證硅膠的再生溫度和時間。

3.分離裝置液面和工況,禁止大幅度波動。分子篩流程的主冷凝蒸發器應采取全浸式操作,即讓主冷換熱器浸沒在液氧中,減少乙炔等碳氫化合物在換熱翅片等部位積聚。

4.保持主冷凝蒸發器液氧連續排放,不能連續排放時要求每班排液氧一次,排放量等于或大于1%氣氧產量。當液氧中碳氫化合物超標(>0.1ppm)時應增加排放量,嚴重超標(>1ppm)時,應及時采取措施直至停車。

5.循環液氧泵應保持連續運轉,停運檢修時主冷凝蒸發器應每班排液三次,每次1%左右,同時盡快恢復運轉。對純氮空分設備可視化驗情況定期排放,每次1-3min,當富氧液空中碳氫化合物超標時,可加大排放頻率,延長排放時間。

6.1000m/h以上大中型空分設備必須安裝在線氣相色譜分析儀,連續監測液氧中的總烴及碳氫化合物單組分的含量,液氧系統的在線監測色譜分析儀應完好投用、分析準確。

7.大中型空分設備必須采用濃縮氣相色譜法分析液氧中乙炔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的含量,分析頻次:每天至少一次,遇有特殊情況增加分析次數。

8.1000m/h以下小型空分設備及純氮空分設備采用比色法或濃縮氣相色譜法分析液氧中乙炔及總烴含量,分析頻次:至少每天一次,遇有特殊情況增加分析次數。

第六條嚴格忌油和油脂

1.所有和氧接觸的部件和零件應進行脫脂清洗,做到絕對無油和油脂。

2.使用銅制專用工具。

3.空壓機、膨脹機等機組密封應完好、不漏油。

4.空氣冷卻塔的冷卻水應嚴防帶油,宜單獨使用循環水。

第七條防止、減少二氧化碳帶入空分裝置。對采用自清除裝置的空分裝置,過濾器、吸附器應完好投用;嚴格控制蓄冷器或板式溫度,必要時縮短切換周期。

第八條排放液氧的安全要求

1.液氧應排入氧蒸發器,不得在室內排放。

2.嚴格控制液氧排放速度,避免發生燃燒爆炸事故。

3.液氧分析采樣和處理液態氣體時,應做好勞動保護,防止液態氣體凍傷。

4.空分裝置用火屬一級動火,應按《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5.嚴禁在泄漏氧氣的設備周圍動火。

第九條空分裝置停車安全要求。

1.空分裝置應減少開停車次數,短期停車應分析主冷凝蒸發器液氧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如超標或液位過低,應將流體排放干凈。

2.當發生凈化系統堵塞、板式換熱器或精餾塔阻力增大等不正常現象時,應及時安排系統冷吹或加熱吹除。

3.檢修冷箱時,應對冷箱中氧含量進行分析,打開入孔自然升溫,待氧含量下降后再扒珠光砂,并應注意防止珠光砂快速下塌發生空間爆炸。

第十條人員應避免在氧氣、氮氣濃度增高區域停留。進入氧氣、氮氣容器或管道前,應嚴格執行《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液氧應排放干凈,經取樣分析確認氧含量正常后才能進入,防止氧氣傷害和氮氣窒息事故。

篇3:給排水設施設備運行管理規程

1.0目的

規范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管理工作,確保給排水設備設施的良好運行。

2.0范圍

適用于**所轄物業區域內給排水設備設施的運行管理。

3.0職責

3.1值班人員負責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情況的巡視、監控、記錄。

3.2給排水技工具體負責給排水設備設施的運行管理。

3.3維修部主管負責給排水設備設施運行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

4.0工作內容

4.1巡視監控。

4.1.1值班人員每日巡視一次園區水泵房設備設施(包括機房、水池、水箱等),對其運行情況進行記錄。

4.1.2每周巡視一次園區內主供水管上閘閥以及道路上沙井、雨水井。

4.1.3巡視監控內容如下:

a.水泵房有無異常聲響或大的振動;

b.電機、控制柜有無異常氣味;

c.電機溫升是否正常(應不燙手),變頻器散熱通道是否順暢;

d.電壓表、電流表指示是否正常,控制柜上信號燈顯示是否正確,控制柜內各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

e.機械水壓表與PC上顯示的壓力是否大致相符,是否滿足供水壓力要求.

f.水池、水箱水位是否正常;

g.閘閥、法蘭連接處是否漏水,水泵是否漏水成線;

h.主供水管上閘閥的井蓋、井裙是否完好,閘閥是否漏水,標識是否清晰;

i.止回閥、浮球閥、液位控制器是否動作可靠;

j.臨時接駁用水情況;

k.雨水井、沉沙井、排水井是否有堵塞現象。

4.1.4值班人員在巡視監控過程中發現給排水設備設施有不正常情況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處理不了的問題,應及時詳細地匯報給系統工程師,請求協助解決。整改時,應嚴格遵守《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規程》。

4.2給排水設備設施異常情況的處理。

4.2.1主供水管爆裂的處置:

a.立即關閉相關連的主供水管上的閘閥;

b.如果關閉了主供水管上相關聯的閘閥后仍不能控制住大量泄水,則應關停相應的水泵;

c.立即通知客戶服務部及系統工程師,系統工程師組織人員搶修;客戶服務部負責通知相關用戶關于停水的情況;如屬市政給排水應立即通知供水公司搶修。

d.如地下水管爆裂,系統工程師應立即組織技術人員盡快挖出所爆部位水管;

e.供水管所爆部位修復后,由給排水技工開水試壓(用正常供水壓力試壓),看有無漏水或松動現象;

f.確認一切正常后,對檢修現場進行清理或回填土方,恢復原貌。

4.2.2水泵房發生火災時按《火災、火警應急處理程序》處置。

4.2.3水泵房發生水浸時的處置:

a.視進水情況關掉機房內運行的設備設施并拉下電源開關;

b.堵住漏水源;

c.如果漏水較大,應立即通知系統工程師,同時盡力阻滯進水;

d.漏水源堵住后,應立即排水;

e.排干水后,應立即對濕水設備設施進行除濕處理,如用干的干凈抹布擦拭、熱風吹干、自然通風、更換相關管線等;

f.確認濕水已消除、各絕緣電阻符合要求后,開機試運行;如無異常情況出現則可投入正常運行。

4.2.4因設備故障等原因出現緊急停水時,應立即按《緊急停水處理程序》進行處理。

4.3水泵房管理。

4.3.1非值班人員不準進入水泵房,若需要進入,須經系統工程師同意,在給排水技工的陪同下方可進入水泵房,同時在《設備機房外來人員入室登記表》上進行登記。

4.3.2水泵房內嚴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4.3.3水泵房內應按規定備齊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方便、顯眼處。水泵房嚴禁吸煙。

4.3.4每周打掃一次水泵房衛生,清潔一次水泵房內的設備設施,做到地面、墻壁、天花板、門窗、設備設施表面無積塵、無油漬、無銹蝕、無污物,油漆完好,整潔光亮;

4.3.5水泵房內內通風良好,光線充足,門窗開啟靈活。

4.3.6水泵房應當做到隨時上鎖,鑰匙由值班人員保管,借用須登記。

4.4交接班要求。

4.4.1接班人員應準時接班。

4.4.2接班人員應認真聽取交班人交代,并查看相關記錄,檢查工具、物品是否齊全,確認無誤后方可接班。

4.4.3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交班:

a.上一放運行情況未交代清楚;

b.記錄不規范、不完整、不清晰;

c.接班人未到崗;

d.事故正在處理中或交班時發生故障,此時應由交班人負責繼續處理,接班人協助進行。

4.5值班人員應將給排水設備設施的運行數據(環境溫度、電壓、水壓)及運行狀況完整、規范地記錄在《水泵運行日檢表》內。每月的3日前由維修主管將上月記錄整理成冊后交部門資料室存檔,保存期為二年。

5.0相關文件

5.1《給排水設備設施維修保養規程》

5.2《火災、火警應急處理程序》

5.3《緊急停水處理程序》

6.0記錄表格

6.1《水泵運行日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