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酒店事物中毒事件處理措施制度

酒店事物中毒事件處理措施制度

2024-07-23 閱讀 1747

酒店事物中毒事件處理措施

(一)發(fā)現人的職責

1、報告總計,講明自己的身份、所在地點食物中毒人員國籍、人數、中毒程度及癥狀等。

2、看護中毒者,不要將病人單獨留下,不挪動任何物品,保護好現場。

(二)總計值班員任務

1、接到食物中毒通知后,要問清時間、地點、中毒人員、中毒程度、癥狀并記錄。

2、按下列順序簡明扼要通知有關部門人員到達現場。

1)醫(yī)務室和食品檢驗室。

2)總經理、駐店經理、大堂經理、保安部。

3)值班經理、餐飲部。

4)公關部、行李房、司機班。

(三)食物中毒發(fā)生后,下列人員攜帶設備和物品趕到現場。

1、醫(yī)務室人員:急救設備、藥品、氧氣。

2、保安部人員:勘查箱、照相機、報話機、筆錄紙、手電。

3、行李房人員:根據路線人數,攜帶擔架。

4、食品檢驗人員:食品取樣器材。

(四)食物中毒發(fā)生后有關人員的職責

1、醫(yī)務室人員

1)攜帶急救器材,氧氣等趕到現場,對中毒者及時診斷,采取急救搶救措施,并按現場指揮員要求,負責與急救中心聯系,如中毒者需送醫(yī)院時,醫(yī)務室應派專人前往。

2)公安機關來店處理食物中毒事件時,醫(yī)務室人員要主動提供中毒者病理情況。

3)防疫部門接到通知來店時,醫(yī)務室人員負責向防疫部門介紹有關情況。

2、保安部人員

1)立即趕到現場,劃定警戒線,控制無關人員的進入和圍觀。

2)協助醫(yī)務室人員搶救中毒者,做好對發(fā)現人和現場知情人的訪問記錄。

3)情況嚴重時隨中毒者前往醫(yī)院,適時做好中毒者訪問記錄,同時查明中毒者的身份、國籍。

4)店領導決定通知公安局時,保安部負責與公安局聯系并作好接待工作。

5)如中毒者死亡,應派專職警衛(wèi)保護好現場,初步調查,如系投毒,應立即控制嫌疑人,開展調查偵破工作。

3、總經理、駐店經理

1)聽取各部門情況報告,對各部門工作予以協調、統建一下達指令。

2)對應急措施予以決策,通知有關部門做好善后工作。

4、值班經理、大堂經理

1)執(zhí)行店領導對中毒現場及搶救工作的一切指令,向客人做解釋,穩(wěn)定客人情緒。

2)必須時立即通知中毒者旅游團或家屬。

5、行李房人員

1)立即準備搶救用的擔架并組織搶救。

2)按領導指令到達現場用擔架運送食物中毒者。

6、司機班人員

1)準備好搶救中毒者和調查辦案用車。

2)一名主管在現場隨時接受店領導指示。

篇2:餐飲公司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餐飲有限公司食物中毒預防措施

為了加強我公司餐飲食品衛(wèi)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的發(fā)生,保障學校師生、企業(yè)員工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和《餐飲業(yè)食品衛(wèi)生管理辦法》及《廣東省集體食堂預防食物中毒指引》,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加工、經營場所應當保持內外環(huán)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并防止病媒生物進入的設施。

二、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購

(1)到持有衛(wèi)生訴、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必須索要對方的衛(wèi)生許可證復印件及產品檢驗合格證,并相對固定采購場所。

(2)采購新鮮潔凈的食品原料,不買不賣不用有

篇3:防止急性中毒和搶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本

防止急性中毒和搶救措施管理制度

1基本原則

1.1各單位必須認真做好防塵、防毒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1.2防止塵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塵、毒氣、毒物的泄漏和擴散;保持作業(yè)場所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衛(wèi)生標準;采取有效的衛(wèi)生和防護措施,減少人員與塵毒物料的接觸;定期監(jiān)測和體檢。

1.3要根據預防為主,全面規(guī)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認真編制防塵防毒規(guī)劃,并納入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長遠規(guī)劃,通過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塵毒危害。

1.4對長期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衛(wèi)生標準,塵毒危害嚴重的作業(yè),要制定計劃,進行攻關,限期整改。經過整改,仍達不到標準的,應停止生產。

1.5企業(yè)內的新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其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運。

1.6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企業(yè)內對塵毒危害的治理應制定短期和長期計劃,根據企業(yè)實際情況,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

2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

2.1工業(yè)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三種:即人的呼吸道、皮膚和消化系統。一般情況下以呼吸道進入為主,其次是皮膚進入,消化系統進入僅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發(fā)生。

2.2為防止發(fā)生急性中毒,職工進入生產崗位前必須穿戴好規(guī)定

的勞動防護用品。根據我公司的生產實際,在生產過程中凡散發(fā)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yè),都要積極采取措施進行防護,切實保障廣大職工的身體健康,其重點是抓好設備密閉和隔離操作二個主要方面。

2.3不斷革新工藝,采用現代管理技術,逐步向機械化、自動化方向邁進。加強巡回檢查,對設備、管線的跑、冒、滴、漏現象做到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理。

2.4加強有毒有害崗,并力爭做到回收利用,以改善職工的工作環(huán)境。

2.5定期給職工查體和定期測定作業(yè)環(huán)境的毒物濃度。

3發(fā)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搶救

3.1如不慎發(fā)生人身中毒事故,搶救工作要分秒必爭,絕不能拖延耽誤。事故發(fā)現單位,要立即向公司領導和值班人員報告,并立即通知醫(yī)務室和車隊,以便及時搶救。

3.2要把中毒人員迅速搶救到安全通風地帶,在搶救時。一定要注意搶救人員自己的安全,如有必要,要穿戴好防護用品。

3.3要及時查明原因,切斷毒物,防止繼續(xù)外泄。

3.4消除掉殘留毒物,盡快恢復生產。

3.5中毒患者如衣服被有毒物質污染,要立即脫掉并將其身上的毒物擦洗干凈,在這同時要注意保暖,以防患者受冷。對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者,要迅速給予輸氧。

3.6人工呼吸法:

3.6.1人工呼吸適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臟仍跳動或剛停止跳動而有體溫的患者。口對口人工呼吸法適應于中毒、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不受毒物或外傷的限制。

3.6.2口對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臥,口張開,消除掉口腔內堵塞物,使其呼吸道保持暢通,將患者頭部盡量后仰,頭部不宜墊得過高,救護人員站在患者頭部的右側,用手掰開患者的嘴,深呼吸后緊貼患者的嘴吹氣(可隔一層紗布),要使患者的胸部膨起,整個過程大約吹氣二秒,停三秒,每分鐘以14-16次為宜,救護人員吹氣后要放松患者的嘴使其自動呼氣。人工呼吸要堅持進行,不可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