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防高空墜落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為確保指揮部對施工過程的高空墜落打擊對人體傷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冊的要求,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施工生產全過程對高空墜落打擊的控制。
3.術語和定義
采用GB/T28001/20**標準及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安全質量監察處負責編制本作業指導書并組織實施。
4.2指揮部、項目部負責對施工中的高空墜落進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準備階段
5.1.1高處作業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檢。
5.1.2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5.1.3施工作業現場所有可能墜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1.4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
5.1.5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禁止上下同時拆除。
5.2臨邊與洞口作業的安全防護
5.2..1對臨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設施,并符合下列規定:
5.2.1.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5.2.1.2無外腳手的高度超過3.2m的樓層周邊,必須在外圍架設安全平網一道。
5.2.1.3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5.2.1.4井架與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必須設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應安裝防護棚。雙龍井架通道中間,應予分隔封閉。
5.2.1.5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5.2..2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5.3洞口作業進行洞口作業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按下列規定設置防護設施。
5.3.1板與墻的洞口,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5.3.2電梯井口必須設防護欄桿或固定柵門,電梯井內每隔兩層并最多隔10m設一道安全網。
5.3.3鋼管樁、鉆孔樁等樁孔上口,杯形、條形基礎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門等處,均應按洞口防護設置穩固的蓋件。
5.3.4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5.4攀登與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
5.4..1攀登作業
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確定用于現場施工的登高和攀登設施。現場登高應借助建筑結構或腳手架上的登高設施,也可采用載人的垂直運輸設備。進行攀登作業時可使用梯子或采用其他攀登設施。
5.4.2懸空作業
5.4.2.1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培植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5.4.2.2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驗證方可使用。
5.4.2.3模板支撐和拆卸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
5.4.2.4鋼筋綁扎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4.2.4.1綁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
5.4.2.4.2綁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墻和邊柱時,應搭設操作臺架和張掛安全網。懸空大梁鋼筋的綁扎,必須在滿鋪腳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臺上操作。
5.4.2.4.3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時,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內的柱鋼筋,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立。綁扎3m以上的柱鋼筋,必須搭設操作平臺。
5.4.2.5混凝土澆筑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4.2.5.1澆筑離地2m以上框架、過梁、雨蓬和小平臺時,應設操作平臺,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件上操作。
5.4.2.5.2澆筑拱形結構,應自兩邊拱角對稱地相向進行。澆筑儲倉,下口應先行封閉,并搭設腳手架以防人員墜落。
5.4.2.5.3特殊情況下如何無可靠的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或架設安全網。
5.4.2.6懸空進行門窗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4.2.6.1安裝門、窗,油漆及安裝玻璃時,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樘子、陽臺欄板上操作。門、窗臨時固定,封填材料未達到強度,以及電焊時,嚴禁手拉門、窗進行攀登。
5.4.2.6.2在高處外墻安裝門、窗,無外腳手時,應張掛安全網。無安全網時,操作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其保險鉤應掛在操作人員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5.4.2.6.3進行各項窗口作業時,操作人員的重心應位于室內,不得在窗臺上站立,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進行操作。
5.5操作平臺與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
5.5.1操作平臺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5.5.1.1操作平臺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現行的相應規模進行設計,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
5.5.1.2操作平臺的面積不應超過10m2,高度不應超過5m。還應進行穩定驗算,并采取措施減少立柱的長細比。
5.5.2交叉作業
5.5.2.1支模、粉刷、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5.5.2.2鋼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5.5.2.3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5.5.2.4結構施工自二層起,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電梯的進出通道口),均應搭設安全防護棚。高度超過24m的層次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5.5.2.5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于起重機把桿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受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頂部能防止穿透的雙層防護廊。
篇2:防高空墜落作業指導書
施工防高空墜落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為確保指揮部對施工過程的高空墜落打擊對人體傷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冊的要求,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施工生產全過程對高空墜落打擊的控制。
3.術語和定義
采用GB/T28001/20**標準及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安全質量監察處負責編制本作業指導書并組織實施。
4.2指揮部、項目部負責對施工中的高空墜落進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準備階段
5.1.1高處作業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檢。
5.1.2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5.1.3施工作業現場所有可能墜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1.4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
5.1.5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禁止上下同時拆除。
5.2臨邊與洞口作業的安全防護
5.2..1對臨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設施,并符合下列規定:
5.2.1.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5.2.1.2無外腳手的高度超過3.2m的樓層周邊,必須在外圍架設安全平網一道。
5.2.1.3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5.2.1.4井架與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必須設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應安裝防護棚。雙龍井架通道中間,應予分隔封閉。
5.2.1.5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5.2..2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5.3洞口作業進行洞口作業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按下列規定設置防護設施。
5.3.1板與墻的洞口,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5.3.2電梯井口必須設防護欄桿或固定柵門,電梯井內每隔兩層并最多隔10m設一道安全網。
5.3.3鋼管樁、鉆孔樁等樁孔上口,杯形、條形基礎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門等處,均應按洞口防護設置穩固的蓋件。
5.3.4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5.4攀登與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
5.4..1攀登作業
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確定用于現場施工的登高和攀登設施。現場登高應借助建筑結構或腳手架上的登高設施,也可采用載人的垂直運輸設備。進行攀登作業時可使用梯子或采用其他攀登設施。
5.4.2懸空作業
5.4.2.1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培植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5.4.2.2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驗證方可使用。
5.4.2.3模板支撐和拆卸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
5.4.2.4鋼筋綁扎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4.2.4.1綁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
5.4.2.4.2綁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墻和邊柱時,應搭設操作臺架和張掛安全網。懸空大梁鋼筋的綁扎,必須在滿鋪腳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臺上操作。
5.4.2.4.3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時,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內的柱鋼筋,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立。綁扎3m以上的柱鋼筋,必須搭設操作平臺。
5.4.2.5混凝土澆筑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4.2.5.1澆筑離地2m以上框架、過梁、雨蓬和小平臺時,應設操作平臺,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件上操作。
5.4.2.5.2澆筑拱形結構,應自兩邊拱角對稱地相向進行。澆筑儲倉,下口應先行封閉,并搭設腳手架以防人員墜落。
5.4.2.5.3特殊情況下如何無可靠的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或架設安全網。
5.4.2.6懸空進行門窗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4.2.6.1安裝門、窗,油漆及安裝玻璃時,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樘子、陽臺欄板上操作。門、窗臨時固定,封填材料未達到強度,以及電焊時,嚴禁手拉門、窗進行攀登。
5.4.2.6.2在高處外墻安裝門、窗,無外腳手時,應張掛安全網。無安全網時,操作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其保險鉤應掛在操作人員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5.4.2.6.3進行各項窗口作業時,操作人員的重心應位于室內,不得在窗臺上站立,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進行操作。
5.5操作平臺與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
5.5.1操作平臺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5.5.1.1操作平臺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現行的相應規模進行設計,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
5.5.1.2操作平臺的面積不應超過10m2,高度不應超過5m。還應進行穩定驗算,并采取措施減少立柱的長細比。
5.5.2交叉作業
5.5.2.1支模、粉刷、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
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5.5.2.2鋼模板、腳手架等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員。
5.5.2.3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等處,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5.5.2.4結構施工自二層起,凡人員進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電梯的進出通道口),均應搭設安全防護棚。高度超過24m的層次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防護。
5.5.2.5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于起重機把桿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受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頂部能防止穿透的雙層防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