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絕熱工程施工安全技術

絕熱工程施工安全技術

2024-07-23 閱讀 2625

第1條絕熱工程的操作人員,應佩戴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口罩、毛巾等常用防護用品。使用散裝的纖維類、粒狀類絕熱材料的操作人員,尚應佩戴風鏡和防塵帽。對接觸有毒及腐蝕性材料的操作人員,必須佩戴防護工作服、防護(防毒)面具、防護鞋、防護手套等,并應備有防護藥物和用具。?

第2條施工完畢或告一段落時,應將工機具及施工場地清理干凈。易燃、有毒物品應移至規定場所。

第3條應在固定構件安裝牢固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撐。

第4條擰緊綁扎鐵絲時,不得用力過猛,并應將鐵絲頭嵌入絕熱層內。

第5條施工含有纖維、粉塵的絕熱材料或制品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高空輸送散狀材料時,必須用袋、筐或箱裝運,不得單用繩索綁吊。

二、在腳手架和網格板上加工絕熱制品時,應采取避免粉塵飛揚的措施。

三、在礦物棉氈的縫合過程中,應防止鋼針或鐵絲傷人。

第6條作業現場應改善作業環境或采取嚴密保護措施。粉塵和有害氣體的最高容許濃度,應符合現行國家《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

第7條對易燃、易揮發、有毒及腐蝕性材料的安全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易燃、易揮發物品,必須避免陽光曝曬,存放處嚴禁煙火。

二、對有毒和腐蝕性劑液,不得存放在高位貨架上。所裝容器應封閉嚴密。發現損壞或破漏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劑液流淌。

三、制劑在配制加熱過程中,必須仔細攪拌,加熱溫度不得超過規定,防止液體崩沸。

四、在接觸刺激性物質的作業場所,應設有隨時沖洗的設施。

五、配制瀝青膠料時:

1、加熱熬制碎成小塊的瀝青時,料位不得超過容器的2/3,并應經常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應有防止瀝青崩沸、飛濺而燙傷人的措施。

2、調制瀝青膠料應分批、少量地進行。應將溶劑緩慢地倒入盛有熱瀝青的料桶中。當加入慢揮發性溶劑時,則瀝青的溫度不得超過140℃,當加入快揮發性溶劑時;則瀝青的溫度不得超過110℃。同時不停地攪拌至瀝青全部稀釋為止。

3、裝瀝青的容器不得用錫焊,吊運時下方不得站人。

六、當粘結劑用苯、汽油配制時,應將苯、汽油緩慢倒入粘結劑內,并及時攪拌。在配制過程中,應遠離明火。

七、泡沫塑料制品,當采用電阻絲切割時,其電壓不得大于36伏。

八、對易發生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質的場所,應保持空氣流通,或設通風裝置。

第8條當噴涂作業時,嚴禁噴頭對準人。施工中發現噴頭堵塞,應先停物料,后停風,再檢修噴頭。

第9條在地溝內安裝或檢修絕熱工程時,應預先檢測溝內氣體,確認無毒或無窒息氣體后,方可進入。應排除溝內不安全的物體或設施。并應備有合格的照明,方可施工。

第10條施工現場,應設有消防器材。

第11條應設有絕熱工程操作人員專用的沐浴場所和更衣柜。

第12條施工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低溫絕熱液氧瓶充裝前后檢查操作規程

一:氣瓶充裝前檢查

氣瓶充裝前應逐只檢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氣瓶,禁止充裝:

1:非自有產權或檔案不在本單位的;

2:不具有“氣瓶制造許可證”的單位生產的;

3:進口氣瓶未經安全監察機構批準認可的;

4:超過檢驗期限的;

5: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的;

6:瓶體或瓶閥沾有油脂或其它污物的液體;

7:氣瓶有報廢標記的;

8:瓶內無剩余壓力的;

9:外表面有裂紋、明顯變形及其他嚴重外部損傷缺陷的;

10:新氣瓶或定期檢驗后的氣瓶首次充裝,未經抽真空或置換處理合格的。

經檢查合格的氣瓶應標識,放到可充瓶區;不合格的氣瓶標識后,放到不可充瓶區。

二:氣瓶充裝后檢查

氣瓶充裝后應逐只檢查,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妥善處理。檢查內容如下:

1:壓力、充裝量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2:液氧純度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3:瓶體的進出液閥是否有泄漏或瓶體嚴重結霜;

4:瓶閥及其與瓶口連接的密封是否良好;

5: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正常;

6:警示標簽和充裝標簽粘貼是否正確。

三:填寫充裝前、后檢查及充裝記錄表。

四:注意事項

1:復檢秤必須在檢定有效期內,先校準“0”位,然后逐瓶進行復稱檢查。

2:復稱不合格氣瓶的處理:超過允許充裝量的,應打開氣瓶放空閥,排出超過部分,充裝量不足的,由充裝員負責處理,并且及時調校失準的充裝秤。

3:采用肥皂液進行檢漏,發現有漏氣瓶,必須立即打開氣瓶放空閥,放空后把氣瓶放入不可充瓶區。

篇3:低溫絕熱液氧瓶充裝操作規程

一:準備工作1:充瓶員應按規定佩戴防凍手套、帶有面罩的頭盔、穿防砸皮鞋和防凍服;2:每班充裝前,首先校對充裝秤的“0”位;3:檢查充裝秤的校驗有效期及其靜電接地導線連接是否良好;4:檢查充裝軟管和充裝閥是否密封良好。二:充裝操作1:將檢查合格的低溫絕熱氣瓶放置在充裝秤臺板中央,讀取臺秤上氣瓶的重量并記錄;2:將充裝支管上的軟管接頭與液低溫絕熱氣瓶進液閥相連;3:再次稱重,確定由于接管而增加的重量;4:根據低溫絕熱氣瓶規格和氣瓶最大允許充裝量在臺秤上設置所需充裝的重量,氣瓶充裝后的重量不得大于氣瓶標記重量與最大充裝量之和;5:確認低溫絕熱氣瓶增壓閥在關閉狀態,打開低溫絕熱氣瓶放空閥;6:打開出液儲罐液相出口閥,依次開啟低溫絕熱氣瓶進液閥,充裝支管閥門;7:充瓶作業期間充裝員應密切監控低溫絕熱氣瓶壓力情況,調節低溫絕熱氣瓶放空閥,使儲罐與瓶的壓力差為0.3MPa。觀察臺秤讀數,是否達到擬充液態氣體重量。當讀數顯示被充氣瓶已接近擬充液態氣體重量時,應適當關小充裝支管閥門;8:充瓶達到允許的充裝量后,依次關閉出液儲罐液相出口閥、充裝支管閥門、低溫絕熱氣瓶進液閥和放空閥;9:開啟充裝支管排放閥,排放低溫絕熱氣瓶充瓶進液軟管上的殘液后,關閉充裝支管排放閥。三:停止充裝1:拆卸進液軟管;2:檢查是否關閉上述所有閥門。3:填寫充裝記錄。四:異常情況處理方法序號異常情況原因處理方法1壓力過高或升壓過快。①充裝過量。①控制充裝量,按標準充裝。②真空度不夠。②抽真空。2瓶閥與充裝軟管連接處泄漏。連接不好。停止充裝,打開低溫絕熱氣瓶放空閥放空,將軟管與瓶閥連接好。3氣瓶充滿但無壓力顯示。壓力表損壞。更換壓力表。4瓶體頂部有結霜現象。液位計泄漏。檢查液位計連接處有無泄漏,更換密封墊圈。5氣瓶安全閥起跳。真空度不夠。停止充裝,打開低溫絕熱氣瓶放空閥放空,將氣瓶送氣瓶檢驗機構。五:注意事項1:充瓶前應校驗臺秤,檢查低溫絕熱氣瓶增壓閥,確保其處于關閉狀態,不得將低溫絕熱氣瓶橫放充裝;2:開啟氣瓶閥門時,充裝員應站在瓶閥出口的側面,緩慢操作,氣瓶充裝時,注意監聽瓶內有無異常聲響,隨時檢查氣瓶各處的密封狀況,瓶內溫度情況,發現異常立即關閉充裝支管閥門;3:充裝后的氣瓶應做好標記放到實瓶區以免與空瓶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