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防塵與粉塵檢測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防塵與粉塵檢測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382

1、粉塵性質及其危害

粉塵是指能夠較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懸浮粉塵是一種氣溶膠,其分散媒是空氣,分散相是固體粒子.,飄塵是能夠較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浮游粉塵),浮游粉塵在空氣中飄浮時間的長短與粉塵的粒徑大小有直接關系,粒徑10um的粉塵沉降到地面,一般需要4~9h,粒徑1um的粉塵需要數十天,粒徑0.5um以下的粉塵,可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中而不沉降。

可見粉塵粒徑多在10um以上。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環境空氣中直徑5um以下的塵粒是引起塵肺的主要有害粉塵,一些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較高的礦物性粉塵,對人體的致纖維化作用很強,我國煤礦巖巷掘進工作面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上,最高可達到80%,多數在30~40%之間。

煤塵有爆炸性,無煙煤礦采煤工作面的的煤塵除個別情況外大多數屬于無爆炸性煤塵,而煙煤、褐煤煤礦采煤工作面產生的煤塵均屬爆炸性粉塵。煤的炭化程度越低、揮發分越高,煤塵的爆炸性就越強。

不同種類的煤炭和不同的試驗條件下所得到的爆炸上下限濃度是不相同的,但一般說來,煤塵爆炸的下限濃度為30~50g/m3,上限濃度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強的濃度為300~500g/m3。

煤塵爆炸的引爆溫度一般為650~990℃,發生煤塵爆炸時,粒度小于1mm的煤塵都能參與爆炸,但爆炸的主體是粒度小于0.75mm的煤塵,當含有沼氣、且濃度達到3.5%時,空氣中煤塵濃度達到6.1g/m3就可能發生爆炸。氧氣濃度對煤塵爆炸的影響是,當氧含量低于17%時,煤塵就不會發生爆炸。

煤塵爆炸可放出大量熱能,爆炸火焰溫度可高達2000℃,爆炸壓力可高達1.9mpa。煤塵爆炸時,沖擊波傳播的速度大于火焰傳播速度。國內外實測的火焰傳播速度為610~1800m/s,而爆炸沖擊波最高可達2000m/s以上。煤塵爆炸氣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爆炸區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可高達8%。

粉塵的另一大危害,煤炭生產過程產生粉塵中的微細顆粒粉塵可以較長時間在生產環境中飛揚和懸浮,工人在工作中長期吸收生產性粉塵,并沉積在肺部的細小支氣管及肺泡里,這些沉積在肺內的粉塵,與肺組織的細胞發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變化,使肺組織逐漸發生纖維化。當纖維化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人體呼吸功能的障礙,這種由煤礦生產性粉塵導致工人肺部發生纖維化病變的疾病,稱為煤工塵肺。

掘進工長期吸入游離二氧化硅較高的巖塵,這些工人發生的塵肺,稱之為矽肺;采煤工人長期在高煤塵環境里工作,也能發生塵肺,這種塵稱之為煤肺。

掘進工矽肺病例主要是巖塵,兩肺粉塵總量一般不超過10g,其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約3~4g;采煤工煤肺病例內主要是煤塵,兩肺粉塵總量常可達到40~50g,其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僅1g左右。

根據近幾年的報道,煤礦塵肺患病率較前有所下降,一般在3~10%之間,平均5%左右.

2、煤礦防塵

煤礦粉塵的80%產自采掘工作面,在無防塵措施條件下,炮采的粉塵濃度為300~500mg/m3,綜采、綜放工作面粉塵濃度最高達到2500~3000mg/m3,表1為某工作面在未采用防塵措施的情況下測得的各測塵點的粉塵濃度,表2為在防塵措施使用基本正常情況下測得的各測點的粉塵濃度。

表1?工作面各測點粉塵濃度

粉塵類別

粉塵測點全塵呼塵備注落煤3395.0400.0逆風落煤2365.0355.0順風司機處2495.0265.0逆風司機處2065.0165.0順風移架1405.055.0放煤口98.411.7回風巷840.0120.0注:工作面風量為900m3/min

表2各測點粉塵濃度情況一覽表

按照礦井實施的防塵技術,可將防塵措施分為以下五類:

2.1減少粉塵的產生

減少粉塵產生的措施有二:一是減少生產過程中粉塵產生量的措施,即從降低噸煤產塵量或單位時間產塵量入手,降低含塵風流中的粉塵濃度。例如改進采、掘機械的截齒及其分布狀態,選用產塵量小的最佳截割參數;在可能的條件下減少炮眼數量及炸藥用量等,二是預先或在生產過程中采取某種抑制浮游粉塵產生措施(簡稱抑塵措施)。例如煤層注水或采空區灌水預先濕潤煤體;濕式打眼;炮眼填塞水炮泥;放炮前后沖洗煤壁、巖邦;出煤、巖灑水等。

2.2降塵措施

降塵措施就是采用噴霧方法將懸浮于風流中的粉塵降下來的措施,目前主要的防塵措施主要有凈化通風、采煤機內外噴霧、架間噴霧、放煤口噴霧、濕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灑水、扒裝噴霧等。

2.3排塵措施

排塵措施是采用通風方法把懸浮于風流中的粉塵排出作業場所,或增大風量使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得稀釋而降低的措施。例如改善通風方式、方法和采用最佳排塵風速等。

2.4除塵措施

除塵措施是利用除塵器把風流中所含的粉塵集下來加清除,使風流得到凈化的措施。例如機掘工作面或錨噴、打眼及轉載點等處的濕式或干式除塵器(捕塵器)除塵等。

2.5個體防塵措施

個體防塵措施是利用個人防塵用具把呼吸空氣中的粉塵過濾下來,使工人吸入凈化了的空氣,或者采取由作業場所外部輸送的清潔壓風方式供工人呼吸。例如配帶防塵口罩、防塵面罩、防塵帽或壓風呼吸器等。

3、粉塵檢測

我國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所規定的居民區大氣中飄塵日平均最高允許濃度為0.15mg/m3,煤礦安全規程中對井下有人工作的地點和人行道的空氣中粉塵(總粉塵、呼吸性粉塵)濃度,要符合表2中的要求。

表2?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標準

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最高允許濃度(mg/m3)總粉塵呼吸性粉塵1、<10103.52、10~<50213、50~<8020.54、≥8020.3

粉塵檢測是以科學的方法,對生產環境中粉塵的含量及其物理化學性狀進行測定、分析和檢查的工作。從全面了解和掌握粉塵的物理及化學性性狀出發,需要檢測的項目很多,如粉塵的形狀、密度、粒度分布、溶解度、濃度、粉塵的化學成分及荷電性、爆炸性等。但從安全與衛生學的角度出發,日常粉塵檢測項目主要是粉塵濃度、粉塵中游離sio2的含量和粉塵的分散度等。

篇2:煤礦綜合防塵實施細則

為了進一步做到煤礦防塵,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必須最大限度的減少井下各產塵點的產塵量,提高捕塵、捉塵效果,針對目前的實際條件和裝備水平,現制定以下煤礦綜合防塵實施細

一、采煤工作面綜合防塵措施

1、采煤工作面必須堅持實施煤體注水工藝,不注水或注水效果不好的地點嚴禁放炮落煤,對強行生產者按嚴重違章論處(班長、放炮員、技術員)。

2、采煤工作面煤層注水,必須嚴格要求把關,不能流于形式,按規定要求進行操作,保證注水效果,每班由安全員、調度員負責監督注水效果,注水結束后,注水人員必須填寫注水記錄,由跟班技術員驗收簽字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否則按違章論處。

3、采煤工作面上班注水范圍要保證夠下班采煤,無注水地段不準生產。

4、采煤工作面必須堅持使用水泡泥,不準用煤粉或其他屯炮,否則不準放炮。

5、采煤工作面放炮結束后,必須堅持先灑水,減小煤塵飛揚。

6、采煤工作面和下巷溜子機頭處,灑水噴槍等噴霧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隨著工作面煤量的多少正確使用。無噴霧裝置或噴頭不管用,不準生產。

7、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必須有噴霧裝置,并保證設施齊全、靈敏、可靠,能霧化整個通風斷面。在生產期間,根據本區內工作情況,保持開啟,嚴禁私自停止,否則,按嚴重違章論處。

8、采煤工作面在采舍幫煤時,盡量低位放煤,減小產塵量,并在放煤地點回風側進行灑水降塵,不降塵不準出舍幫煤。

9、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必須保證每班沖刷、清掃一次,杜絕煤塵堆積,發現一處,追究班長及有關責任人責任。

二、掘進工作面綜合防塵措施

1、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采用濕式打眼,發現有干打眼者,按嚴重違章論處。

2、掘進工作面必須有灑水管路,距工作面迎頭不得超過30米。

3、掘進工作面在放炮前、落煤前必須先在掘進工作面20米內進行全面灑水。放炮后,在出煤前,要先灑水,堅持不灑水不變攉煤。

4、掘進頭向外15米范圍,必須有可靠的噴霧裝置,并能霧化整個通風斷面,放炮后堅持噴霧灑水。

5、各運輸轉載點必須裝有灑水噴頭,保證靈敏、可靠,并且堅持使用,發現不使用或不正確使用者一次罰款10元,按違章論處。

6、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的浮煤班班灑水清掃,嚴禁煤塵堆積,巷幫上的浮煤及時沖刷,發現一處不符合《標準》,追究當班責任人的責任。

7、掘進工作面在條件具備時,要堅持提前煤體注水,注濕煤層,減少落煤時的產塵量。

三、打茬地點降塵措施

1、井下各打茬地點在開工前,必須有噴霧裝置,并保證噴霧裝置齊全、可靠,否則不準開工。

2、打茬施工過程中,根據擴修生產的需要,噴霧必須開啟使用,發現不使用,對班長按違章論處。

3、從技術上、工藝上采取措施,杜絕冒頂,避免煤大量脫落,產生大量煤塵。

4、打茬地點后20米范圍內的煤塵及時清掃,保證無浮塵堆積(長5m,厚2mm),發現堆積一處,罰現場負責人20元,記違章一次。

5、擴修地點前后20米范圍內的煤塵由巷道承包區隊進行班清理。

四、機電、運輸巷綜合防塵措施

1、各轉載點必須有可靠的煤場噴淋降塵系統,全年可正常使用,無降塵裝置或裝置不齊全、不靈敏、不可靠時,設備不準開啟,否則按違章論處。

2、發現噴霧裝置完好但不使用,對責任人一次罰款20元,記違章一次。

3、主要進、回風巷必須裝設風流凈化水幕,凈化風流。

以上規定由本班管轄區域內的安全員、技術員具體落實。干部下井進行抽查落實,嚴格監督。

以上規定及措施自該文件下放之日起開始實施,望各單位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把煤塵防塵防治工作做為近段我們的一個重點工程來抓。

篇3:煤礦綜合防塵制度(范本)

建立完善防塵灑水系統,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第152條之規定,沒有防塵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產。防塵用水水質、水壓、水量應滿足使用要求。

2.礦井主要進回風巷、膠帶運輸巷、采區進回風巷、采面的進回風巷、掘進巷、煤倉、溜煤眼、運輸轉載點、裝載點、卸載點等處要設置防塵管路。防塵供水系統干管(大巷或水平)的管徑不小于4吋,采區巷道支管的管徑不小于3吋,采煤工作面兩巷和掘進工作面的防塵供水管路管徑不小于2吋,輸送機沿線防塵供水管路不小于1吋。防塵系統中各類尺寸管路要科學計算,并經實踐能滿足要求,三通閥要齊全,膠帶運輸巷內的管路每50m設一個,其它巷道內的管路每100m設一個,沖塵軟管的數量符合要求。

3.礦井地面有兩座600m3靜壓水池,一用一備。蓄水量不得小于井下連續2h的用水量。利用井下鉆孔壓力水,水質必須鑒定符合要求。鉆孔水壓力要適當(不得低于2Mpa),水量充足,要對水池和鉆孔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清理一次,必須保證水質清潔,水中懸浮物含量不得超過150mg/L,粒徑不大于0.3mm,水的PH值應在6~9.5范圍內。

4.防塵管路要安設平直,小于或等于90°的拐彎要設彎頭,不拐死彎;防塵管路無漏水(滴水不成線為準),無煤塵堆積。同一用水區間的防塵管路不得異徑連接(對已安裝的永久管路,不能重新安裝的,要經安監、通風、生產、機電技術部門認定其不影響安全使用)。

防塵管路的外部要涂防銹漆,有說明標志。管路維護工要保證防塵系統的正常使用。礦通風部門每月要填報一次防塵系統圖,做到防塵系統圖與實際防塵系統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