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落煤作業防塵措施
在炮采或風鎬采煤工作面,落煤生成的煤塵很大,除采用預濕煤體的防塵措施外,還必須在落煤作業時采取多種防塵措施,這些措施是:
(1)用水電鉆進行濕式打眼。使用中空麻花鉆桿及濕式煤鉆頭,供水壓力一般為0.2~1.0兆帕,供水量5~7升/分,使排出的煤粉成糊狀。采煤工作面應具備水電鉆的供水系統。
(2)放炮使用水炮泥。每個炮眼可裝入1~2個水炮泥,可分別放在炸藥的兩端或采用外封式集中置于孔口一端,然后用炮泥封滿。
(3)放炮噴霧。放炮前用水沖洗煤幫,放炮后出煤前再沖洗一次,并灑濕落煤的表面。放炮時應打開工作面內及上出口設置的水幕噴霧,降塵。
(4)人工攉煤的防塵。在出煤過程中邊出煤邊灑水,減少煤塵的飛揚。在支柱的移設中,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撤柱時排出的廢乳化液也可濕潤浮煤。
(5)采煤面所有刮板運輸機的轉載點均可設置噴霧裝置,減少由轉載產生大量飛塵。
(6)采用濕式風鎬落煤。在普通風鎬機體上增加供水系統,用自動控制閥門使風鎬在工作時才有水噴出,噴嘴指向釬頭及時捕集破煤時產生的煤塵,降塵率可達70%以上。
(7)在急傾斜煤層可采用長炮眼水封爆破進行落煤,炮眼沿傾斜全長布置,裝藥后向孔內注滿水,然后封孔爆破,可有效降低煤塵、瓦斯量,放一次炮崩落一個循環進度的煤體,煤炭可自溜運出。
篇2:煤礦綜合防塵實施細則
為了進一步做到煤礦防塵,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必須最大限度的減少井下各產塵點的產塵量,提高捕塵、捉塵效果,針對目前的實際條件和裝備水平,現制定以下煤礦綜合防塵實施細
一、采煤工作面綜合防塵措施
1、采煤工作面必須堅持實施煤體注水工藝,不注水或注水效果不好的地點嚴禁放炮落煤,對強行生產者按嚴重違章論處(班長、放炮員、技術員)。
2、采煤工作面煤層注水,必須嚴格要求把關,不能流于形式,按規定要求進行操作,保證注水效果,每班由安全員、調度員負責監督注水效果,注水結束后,注水人員必須填寫注水記錄,由跟班技術員驗收簽字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否則按違章論處。
3、采煤工作面上班注水范圍要保證夠下班采煤,無注水地段不準生產。
4、采煤工作面必須堅持使用水泡泥,不準用煤粉或其他屯炮,否則不準放炮。
5、采煤工作面放炮結束后,必須堅持先灑水,減小煤塵飛揚。
6、采煤工作面和下巷溜子機頭處,灑水噴槍等噴霧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隨著工作面煤量的多少正確使用。無噴霧裝置或噴頭不管用,不準生產。
7、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必須有噴霧裝置,并保證設施齊全、靈敏、可靠,能霧化整個通風斷面。在生產期間,根據本區內工作情況,保持開啟,嚴禁私自停止,否則,按嚴重違章論處。
8、采煤工作面在采舍幫煤時,盡量低位放煤,減小產塵量,并在放煤地點回風側進行灑水降塵,不降塵不準出舍幫煤。
9、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必須保證每班沖刷、清掃一次,杜絕煤塵堆積,發現一處,追究班長及有關責任人責任。
二、掘進工作面綜合防塵措施
1、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采用濕式打眼,發現有干打眼者,按嚴重違章論處。
2、掘進工作面必須有灑水管路,距工作面迎頭不得超過30米。
3、掘進工作面在放炮前、落煤前必須先在掘進工作面20米內進行全面灑水。放炮后,在出煤前,要先灑水,堅持不灑水不變攉煤。
4、掘進頭向外15米范圍,必須有可靠的噴霧裝置,并能霧化整個通風斷面,放炮后堅持噴霧灑水。
5、各運輸轉載點必須裝有灑水噴頭,保證靈敏、可靠,并且堅持使用,發現不使用或不正確使用者一次罰款10元,按違章論處。
6、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的浮煤班班灑水清掃,嚴禁煤塵堆積,巷幫上的浮煤及時沖刷,發現一處不符合《標準》,追究當班責任人的責任。
7、掘進工作面在條件具備時,要堅持提前煤體注水,注濕煤層,減少落煤時的產塵量。
三、打茬地點降塵措施
1、井下各打茬地點在開工前,必須有噴霧裝置,并保證噴霧裝置齊全、可靠,否則不準開工。
2、打茬施工過程中,根據擴修生產的需要,噴霧必須開啟使用,發現不使用,對班長按違章論處。
3、從技術上、工藝上采取措施,杜絕冒頂,避免煤大量脫落,產生大量煤塵。
4、打茬地點后20米范圍內的煤塵及時清掃,保證無浮塵堆積(長5m,厚2mm),發現堆積一處,罰現場負責人20元,記違章一次。
5、擴修地點前后20米范圍內的煤塵由巷道承包區隊進行班清理。
四、機電、運輸巷綜合防塵措施
1、各轉載點必須有可靠的煤場噴淋降塵系統,全年可正常使用,無降塵裝置或裝置不齊全、不靈敏、不可靠時,設備不準開啟,否則按違章論處。
2、發現噴霧裝置完好但不使用,對責任人一次罰款20元,記違章一次。
3、主要進、回風巷必須裝設風流凈化水幕,凈化風流。
以上規定由本班管轄區域內的安全員、技術員具體落實。干部下井進行抽查落實,嚴格監督。
以上規定及措施自該文件下放之日起開始實施,望各單位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把煤塵防塵防治工作做為近段我們的一個重點工程來抓。
篇3:煤礦綜合防塵制度(范本)
建立完善防塵灑水系統,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第152條之規定,沒有防塵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產。防塵用水水質、水壓、水量應滿足使用要求。
2.礦井主要進回風巷、膠帶運輸巷、采區進回風巷、采面的進回風巷、掘進巷、煤倉、溜煤眼、運輸轉載點、裝載點、卸載點等處要設置防塵管路。防塵供水系統干管(大巷或水平)的管徑不小于4吋,采區巷道支管的管徑不小于3吋,采煤工作面兩巷和掘進工作面的防塵供水管路管徑不小于2吋,輸送機沿線防塵供水管路不小于1吋。防塵系統中各類尺寸管路要科學計算,并經實踐能滿足要求,三通閥要齊全,膠帶運輸巷內的管路每50m設一個,其它巷道內的管路每100m設一個,沖塵軟管的數量符合要求。
3.礦井地面有兩座600m3靜壓水池,一用一備。蓄水量不得小于井下連續2h的用水量。利用井下鉆孔壓力水,水質必須鑒定符合要求。鉆孔水壓力要適當(不得低于2Mpa),水量充足,要對水池和鉆孔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清理一次,必須保證水質清潔,水中懸浮物含量不得超過150mg/L,粒徑不大于0.3mm,水的PH值應在6~9.5范圍內。
4.防塵管路要安設平直,小于或等于90°的拐彎要設彎頭,不拐死彎;防塵管路無漏水(滴水不成線為準),無煤塵堆積。同一用水區間的防塵管路不得異徑連接(對已安裝的永久管路,不能重新安裝的,要經安監、通風、生產、機電技術部門認定其不影響安全使用)。
防塵管路的外部要涂防銹漆,有說明標志。管路維護工要保證防塵系統的正常使用。礦通風部門每月要填報一次防塵系統圖,做到防塵系統圖與實際防塵系統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