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綜合防塵制度(范本)

煤礦綜合防塵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9537

建立完善防塵灑水系統,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第152條之規定,沒有防塵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產。防塵用水水質、水壓、水量應滿足使用要求。

2.礦井主要進回風巷、膠帶運輸巷、采區進回風巷、采面的進回風巷、掘進巷、煤倉、溜煤眼、運輸轉載點、裝載點、卸載點等處要設置防塵管路。防塵供水系統干管(大巷或水平)的管徑不小于4吋,采區巷道支管的管徑不小于3吋,采煤工作面兩巷和掘進工作面的防塵供水管路管徑不小于2吋,輸送機沿線防塵供水管路不小于1吋。防塵系統中各類尺寸管路要科學計算,并經實踐能滿足要求,三通閥要齊全,膠帶運輸巷內的管路每50m設一個,其它巷道內的管路每100m設一個,沖塵軟管的數量符合要求。

3.礦井地面有兩座600m3靜壓水池,一用一備。蓄水量不得小于井下連續2h的用水量。利用井下鉆孔壓力水,水質必須鑒定符合要求。鉆孔水壓力要適當(不得低于2Mpa),水量充足,要對水池和鉆孔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每年清理一次,必須保證水質清潔,水中懸浮物含量不得超過150mg/L,粒徑不大于0.3mm,水的PH值應在6~9.5范圍內。

4.防塵管路要安設平直,小于或等于90°的拐彎要設彎頭,不拐死彎;防塵管路無漏水(滴水不成線為準),無煤塵堆積。同一用水區間的防塵管路不得異徑連接(對已安裝的永久管路,不能重新安裝的,要經安監、通風、生產、機電技術部門認定其不影響安全使用)。

防塵管路的外部要涂防銹漆,有說明標志。管路維護工要保證防塵系統的正常使用。礦通風部門每月要填報一次防塵系統圖,做到防塵系統圖與實際防塵系統相一致。

篇2:化工廠防火防爆防塵防毒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爆炸、有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范圍:公司所轄范圍內。

3職責:

3.1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日常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檢查工作。

3.2生產部負責生產區域的安全操作。

3.3各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3.4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

4.內容:

4.1人員培訓:

4.1.1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1.2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具體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

4.2設施設備符合要求:

4.2.1庫內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配置避雷和靜電導除設施,每年進行兩次測試。

4.2.2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電氣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區域的危險等級配置要求相匹配。

4.2.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建立臺賬,并定期校驗。

4.2.4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并定期保養、校驗。

4.3對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管理:

4.3.1對危險化學品倉儲場所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4.4操作安全管理:

4.4.1裝卸作業前,應了解貨物的理化性質、防護方法和裝卸操作注意事項,并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4.4.2裝卸前,要首先接好靜電接地線,車輛發動機要熄火,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貨物。

4.4.3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掌握操作程序和防火、防爆、防毒要求,精心操作,防止貨物滲漏、外溢。

4.4.4裝卸時,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控制貨物流速,以防止因流速快而造成靜電荷積聚,產生靜電火花。

4.4.5任何不按操作規程的操作將受到嚴肅處理。

4.5施工管理:

4.5.1所有作業人員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不得攜帶火種、手機、BP機等違禁品,不準穿帶鐵釘的工作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

4.5.2所有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安全管理和制度和規定,如有違犯,按規定進行處理。

4.5.3對重點施工作業,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進行重點監護,做到監護人員、消防器材、安全措施“三落實”。

4.6車輛管理:

4.6.1車輛進入庫區,必須佩戴防火帽,安裝靜電導除裝置,并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準堵塞消防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裝車過程中,車輛的發動機必須熄火,切斷電源。

4.6.2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對入庫車輛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

4.6.3生產管理部人員在車輛裝卸前應按規定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單。

4.7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

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應按《消防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4.8監視、監測和勞動保護:

4.8.1在火災危險性大、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報警系統、安全監視系統。

4.8.2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毒氣監測,并進行公布。

4.8.3在作業現場應設置必要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的警示標識。

4.8.4對作業現場的員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查體,對接觸劇毒或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員工應根據所接觸化學品種類,增加檢查項目。

4.8.5公司應配備必要的防毒器材、裝備,并對員工定期進行防毒培訓和防毒演練。

4.9安全檢查:

檢查工作一般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臨時檢查三種。日常檢查是指作業人員在工作前與工作結束時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巡查人員按的事務局巡查方式巡查;定期檢查是公司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部門管理人員應以周或月對倉庫和車間進行重點檢查;臨時檢查是指風雨前后、高溫或惡劣天氣前后、重大節日前,各級管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檢查。

篇3:燃料公司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爆炸、有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范圍:公司所轄范圍內:

3職責:

3.1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日常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檢查工作。

3.2生產部負責生產區域的安全操作。

3.3各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3.4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

4.內容:

4.1人員培訓:

4.1.1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1.2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具體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

4.2設施設備符合要求:

4.2.1庫內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配置避雷和靜電導除設施,每年進行兩次測試。

4.2.2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電氣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區域的危險等級配置要求相匹配。

4.2.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建立臺賬,并定期校驗。

4.2.4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并定期保養、校驗。

4.3對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管理:

4.3.1對危險化學品倉儲場所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4.4操作安全管理:

4.4.1裝卸作業前,應了解貨物的理化性質、防護方法和裝卸操作注意事項,并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4.4.2裝卸前,要首先接好靜電接地線,車輛發動機要熄火,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貨物。

4.4.3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掌握操作程序和防火、防爆、防毒要求,精心操作,防止貨物滲漏、外溢。

4.4.4裝卸時,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控制貨物流速,以防止因流速快而造成靜電荷積聚,產生靜電火花。

4.4.5任何不按操作規程的操作將受到嚴肅處理。

4.5施工管理:

4.5.1所有作業人員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不得攜帶火種、手機、BP機等違禁品,不準穿帶鐵釘的工作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

4.5.2所有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安全管理和制度和規定,如有違犯,按規定進行處理。

4.5.3對重點施工作業,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進行重點監護,做到監護人員、消防器材、安全措施“三落實”。

4.6車輛管理:

4.6.1車輛進入庫區,必須佩戴防火帽,安裝靜電導除裝置,并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準堵塞消防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裝車過程中,車輛的發動機必須熄火,切斷電源。

4.6.2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對入庫車輛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

4.6.3生產管理部人員在車輛裝卸前應按規定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單。

4.7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

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應按《消防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4.8監視、監測和勞動保護:

4.8.1在火災危險性大、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報警系統、安全監視系統。

4.8.2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毒氣監測,并進行公布。

4.8.3在作業現場應設置必要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的警示標識。

4.8.4對作業現場的員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查體,對接觸劇毒或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員工應根據所接觸化學品種類,增加檢查項目。

4.8.5公司應配備必要的防毒器材、裝備,并對員工定期進行防毒培訓和防毒演練。

4.9安全檢查:

檢查工作一般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臨時檢查三種。日常檢查是指作業人員在工作前與工作結束時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巡查人員按的事務局巡查方式巡查;定期檢查是公司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部門管理人員應以周或月對倉庫和車間進行重點檢查;臨時檢查是指風雨前后、高溫或惡劣天氣前后、重大節日前,各級管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