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監控系統管理規定(范本)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加強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管理,確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穩定、可靠,正常發揮系統的監測監控作用,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區域公司技術總監是安全監控系統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技術部負責安全監控中心的管理,安全監控中心值守人員由技術部負責管理,負責監視全公司監控信息,填寫運行日志,打印報警信息日報表,報值班領導審閱,發現問題應及時調度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
第三條礦總工程師是本礦安全監控系統管理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安全監控系統的建立、設計和升級改造,通風礦長(或通防科長)在總工程師領導下對安全監控設備設施的現場管理負責,具體業務由通防管理部門或專門的安全監控管理部門負責。駐礦安監站負責監督、檢查。
第四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必須納入礦井安全生產調度指揮系統,實時監控各監測點通防安全參數變化及被控制設備通斷電狀態。
第五條各礦必須建立煤礦安全監控管理機構,配備足夠數量的專業人員,每礦至少有一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中心站值班人員不少于4人,安全監控維護員配備數量必須能保證安全監控系統正常運行。各礦安全監控維護員及值班員必須經過通風和監控技術專業培訓,經考核取得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第六條各礦應對通風、采掘、機電區(科)的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生產調度員、瓦檢工、爆破工、采掘班組長及機電維護員等有關人員進行安全監控設備管理與使用知識的培訓。
第七條各礦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備用安全監控設備,傳感器和分站的備用量不少于在用量的20%,并配備足夠的零配件和維修校正用的工具、儀表。
第二章設計與安裝
第八條所有生產礦井、新建礦井、改(擴)建礦井都必須裝備可靠的安全監控系統;建有地面瓦斯抽采泵站的還必須建立瓦斯抽采監測系統。
第九條新裝備監控系統、更新或擴容監控系統必須提出設計方案,設計方案經區域公司審查,報煤業集團審批后方可實施。
第十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必須覆蓋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和規定的其他工作地點,監控的內容、設置及相關技術參數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的規定,并與區域公司安全監控系統聯網。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具有合格有效的“四證一標志”,即防爆合格證、安全儀器儀表檢驗合格證、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產品生產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MA),嚴禁使用未經國家授權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安全聯檢的關聯設備。
第十一條凡應安設安全監控裝置的地點,必須在采區設計、《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明確傳感器的安設種類、數量、位置、分站、聲光報警器、電源箱及開關的安設地點,控制電纜和電源線的敷設、控制區域等,并繪制布置圖和斷電控制圖,根據采掘工作面的變化情況及時修改。布置圖應標明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斷電控制器、分站、電源、中心站等設備的位置、接線、斷電范圍、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傳輸電纜、供電電纜等;斷電控制圖應標明甲烷傳感器、饋電傳感器和分站的位置,斷電范圍,被控開關名稱和編號,被控開關斷電接點和編號。布置圖以礦井通風系統圖為底圖、斷電控制圖以礦井供電系統圖為底圖,圖紙的繪制、標注必須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的相關規定。
第十二條在安裝斷電控制時,使用單位或部門必須根據斷電范圍要求,提供斷電條件,并接通井下電源及控制線,連接時必須有監測人員在場監護。
第十三條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具備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當中心站主機或系統發生故障時,系統必須保證實現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
第十四條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具有閉鎖功能。當與閉鎖有關的監控設備未投入運行或故障時,必須切斷該監控設備所監控區域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當與閉鎖有關的監控設備工作正常并穩定運行后,自動解鎖。
第十五條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防爆電源宜設置在采區變電所,嚴禁設置在下列區域:(1)斷電范圍內;(2)瓦斯和高瓦斯礦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風巷內;(3)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和回風巷;(4)掘進工作面內;(5)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和回風巷;(6)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掘進巷道內。
第十六條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
第十七條模擬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測物理量的位置。開關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狀態的位置。聲光報警器應設置在經常有人工作便于觀察的地點。
第三章地面中心站管理
第十八條地面中心站值班應設置在礦調度室內,24小時有專職值班員值班。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具有斷電狀態和饋電狀態監測、報警、顯示、存儲及打印報表功能。
第十九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主機或聯網主機必須雙機或多機熱備份,24小時不間斷運行。中心站應雙回路供電并配備不小于2小時在線式不間斷電源。
第二十條中心站設備應有可靠的保護接地和防雷裝置,中心站設備的接地電阻,每年至少測試一次,保證電阻值不超過4Ω。
第二十一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計算機不得從事與安全監控無關的工作。煤礦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調試、校正,每月至少調校一次,為使運行的計算機得到定期維護,安全監控主機應定期輪換運行,正常情況下,一般不超過3個月輪換一次。
第二十二條中心站所有設備的連接線應整齊有序,對接插頭處應定期檢查,保證接觸良好。中心站設備及設施應保持整潔。
第二十三條安全監控中心站環境溫度應在20℃±5℃、濕度應在40%~70%。
第二十四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中不用的測點名及圖形,中心站要及時進行修改和刪除。
第二十五條對井下變更安全監控場所的測點,要在地面中心站運行日志中詳細記錄,以便查詢。
第四章傳輸接口及系統傳輸線路管理
第二十六條在使用、維修過程中不得改變傳輸接口的本安電路及與本安電路有關的電氣元件的型號規格和參數,并嚴格按產品說明書進行安裝。傳輸接口應設置在便于連接分站信號的地點。
第二十七條連接傳輸接口通訊線路時,應規范、謹慎操作,避免發生短路,造成故障。
第二十八條每周檢查一次敷設光纜和電纜的巷道內支護情況,發現影響光纜和電纜正常通訊的巷道支護隱患,礦井必須及時安排處理,檢查應有專項記錄。
第二十九條監控通訊線路每隔200m作一個長度不小于100mm的標志,以便識別管理。
第三十條傳輸電纜的接頭都要使用防水接線盒。接線盒處電纜應交叉綁緊,防止巷道變形或接頭人為拉脫。進線電纜兩端應向下垂,防止接線盒進水。
第三十一條進入采區的各種傳感器電纜吊掛,嚴禁與動力線交合在一起,并保持平直稍有弛度;沿巷幫吊掛的電纜應防止金屬棚卡子伸縮和肩窩來壓擠傷。
第三十二條分站處不得留有過多的電纜,進出電纜應整齊美觀。多種信息電纜同時敷設時,其線路中的接線盒應貼上標簽,注明用途、走向,以便查找故障。接線盒蓋上的固定螺絲應涂油防銹。
第三十三條信號傳輸電纜與動力電纜在巷道同一幫敷設時,信號電纜應吊掛在動力電纜的上方,間距不小于100mm。安全監控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或光纖連接,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和動力電纜等共用。
第三十四條系統所用電纜在入井前,均應在地面進行芯線通斷、絕緣性能的測試,符合要求后方可入井。安全監控用的電纜必須在入井處安裝熔斷器及防雷裝置。
第五章分站及電源箱管理
第三十五條分站、電源箱入井前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測試調校,各項技術指標應與說明書相符,接入系統運行48小時,確認沒有問題后方能下井。入井前應按照要求,核查防爆性能和完好情況,取得“防爆電氣設備檢驗合格證”后方可入井安裝。
第三十六條每臺分站應掛牌管理,注明分站各測點,以便查找處理故障。當定義參數變動時,應及時修改牌板內容,保證與實際情況一致。
第三十七條井下分站應安設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支護良好、無淋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獨立通風的硐室中,其所在位置應考慮供電方便,盡可能設在各測控點的中心,以縮短測控線路。安設時應加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
第三十八條分站和電源箱的接線應符合《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標準。
第三十九條電源箱應安設在供電穩定、便于傳輸接口和分站安裝的地點,分站和電源箱應先在地面安裝完畢通電后,用萬用表測試輸入輸出端口的技術參數,并觀察分站顯示值和狀態值與所帶監測量是否一致,防止出現偏差。
第四十條定期測試電源的輸出電流、電壓,及時處理電源故障。電源箱交流電停電后,中心站值班員應及時匯報礦調度室,由礦調度室安排管理單位及時查明原因、處理故障、恢復供電。
第四十一條在用的分站電源備用電池組,應每月檢驗一次放電時間,中心站值班員要注意觀察分站直流供電時間,實際供電時間不足1小時必須更換電源。
第四十二條存放未用的電池組(箱)要按產品說明書進行充放電,防止電池組提前老化失效。
第四十三條隔爆型電源箱等防爆電氣設備及電纜的維護管理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
第四十四條地面試驗分站最多配置兩臺,并在定義中表示清楚。接入系統時,應保持與系統正常通訊,否則應從定義中刪除,以免增加系統巡檢周期,影響異地控制執行時間。
第四十五條定期校正分站模入口,保證數據準確。
第六章斷電控制管理
第四十六條凡監控區域有電氣設備的場所,必須實現自動切斷電氣設備電源,實現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
第四十七條必須正常使用饋電功能,連續監測礦井中被控制饋電開關或電磁啟動器負荷側有無電壓,確保監測無誤。
第四十八條本分站能夠實現斷電控制的,嚴禁使用異地分站控制斷電。
第四十九條斷電控制器入井前應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功能試驗,功能正常、隔爆性能良好、零部件齊全、符合電氣設備完好標準方可入井使用,運行中的斷電控制器應經常檢查,嚴格按照防爆型電氣設備管理。
第五十條采掘工作面每10天必須至少進行一次斷電功能試驗,確保瓦斯超限時,斷電功能靈敏可靠。
第五十一條斷電功能試驗應在采掘工作面等場所正常供電情況下進行,無論是由地面中心站發出手控命令還是現場試驗,試驗前應先通知礦調度室及被影響單位,以便相關人員掌握現場情況。
第五十二條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嚴禁自動復電,只有瓦斯濃度降到規定以下,方可人工復電。
第五十三條中心站值班人員在進行斷電試驗過程中應做好記錄,對斷電功能失靈的場所,應立即通知監控值班人員進行處理。處理結果地面中心站應有詳細記錄,供事故追查。
第七章?傳感器的設置規定
第五十四條必須在監控主機中正確設置各傳感器的編號、類型、安裝地點等參數;凡接入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各類傳感器應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的規定,穩定性不小于15天,傳感器的數據及狀態必須傳輸到地面主機。
第五十五條甲烷傳感器設置要求應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中“6甲烷傳感器的設置”規定,甲烷傳感器的報警、斷電、復電濃度一律下調20%。突出礦井要同時符合安監總煤裝[2013]28號文件要求。
第五十六條?采動卸壓帶、地質構造帶,采掘面過老巷、采空區、鉆場,距突出煤層法距小于15m的頂底板巖巷掘進工作面等處,須增設甲烷傳感器,具體位置、數量、報警濃度、斷電濃度由煤礦總工程師確定;
第五十七條一氧化碳、風速、風壓、煙霧、溫度、風筒、饋電等各類傳感器的設置必須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規定。
第五十八條開關量傳感器設置:
1、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必須設置設備開停傳感器。
2、開停傳感器安設地點必須避開電磁干擾,確保開停狀態信息準確。
3、井下主要風門、采區風門、直接控制采掘工作面風流方向和風量的風門,必須設置風門開關傳感器。當兩道風門同時打開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第八章使用與維護規定
第五十九條各礦必須制定安全監控系統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安全監控責任,明確安全監控網絡、中心站、分站、傳感器、光纜、傳輸接口、電纜、電源、斷電控制器等設備的責任單位及考核辦法。
第六十條檢修:
1、礦井必須建立安全監控設備檢修室,有專人負責本礦安全監控設備的安裝、調校、維護和維修工作。
2、安全監控設備檢修室應配備甲烷傳感器和測定器校驗裝置、穩壓電源、萬用表、流量計、甲烷校準氣體、標準氣體等儀器裝備。
第六十一條調校:
1、安全監控儀器設備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調校。
2、安全監控設備大修后,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測試、調校合格,并在地面試運行48小時,經測試性能可靠、運行穩定后,方能下井。
3、必須備有不同濃度的甲烷標準氣樣,采用載體催化原理的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每隔10天必須使用校準氣體和空氣樣,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校一次。調校時,應先在新鮮空氣中或使用空氣樣調校零點,使顯示值為零,再通入濃度為1%~2%CH4的甲烷校準氣體,使其測量值穩定顯示,持續時間大于90秒,調整儀器的顯示值與校準氣體濃度一致,氣樣流量應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
4、除甲烷載體催化原理以外的其他氣體監控設備應采用空氣氣樣和標準氣樣按產品說明書進行調校。風速傳感器選用經過標定的風速計調校。溫度傳感器選用經過標定的溫度計調校。其他傳感器和便攜式檢測儀器也應按使用說明書要求定期調校。
5、安全監控設備調校的內容包括零點、靈敏度、顯示值、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控制邏輯等。
6、每隔10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閉鎖和甲烷風電閉鎖功能進行測試,現場確定斷電范圍內電氣設備是否真正斷電。
7、傳感器及分站等裝置在井下連續運行6個月~12個月,必須升井檢修。
第六十二條維護:
1、井下監測工24小時值班,負責檢查安全監控系統及電纜的運行情況。
2、瓦斯檢查工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和光學甲烷檢測儀。每次檢查瓦斯濃度時必須使用光學甲烷檢測儀對管轄范圍內甲烷傳感器的數據進行校對和記錄,兩者顯示值不一致時,以高顯示值為準,兩者讀數差大于0.2%時,必須在8小時內進行處理,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停用瓦斯斷電裝置。瓦斯檢查工要對安全監控裝置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和異常時及時匯報中心站值班員,安排井下監測工進行處理。安全監控裝置的工作和完好情況納入瓦斯檢查工現場交接班內容。
3、下井管理人員發現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應立即通知中心站值班員安排處理。
4、安裝在采煤機、掘進機和電機車上的機(車)載斷電儀,由司機負責監護,并保持清潔,每天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最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立即通知中心站值班員安排處理,在8小時內將兩種儀器調準。
5、炮采炮掘工作面設置的甲烷傳感器在爆破前應移動到安全位置,爆破后應及時恢復設置到正確位置。對需要經常移動的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斷電控制器及電纜等,由礦指定人員負責按規定移動,瓦斯檢查工進行監督管理,嚴禁擅自停用。
6、低濃度甲烷傳感器經大于4%CH4的甲烷沖擊后,應及時進行調校或更換。
7、甲烷傳感器經過調校后檢測誤差值仍超過±0.1%時,必須立即更換。
8、安全監控系統中瓦斯監控相關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8小時內修復,在更換和故障處理期間必須由瓦斯檢查工加強瓦斯檢查,采取人工巡查等安全措施。
9、使用中的傳感器應經常擦拭,清除外表積塵,保持清潔。采掘工作面的傳感器應每天除塵,防止甲烷傳感器進氣部位堵塞;傳感器應保持干燥,避免灑水淋濕;維護、移動傳感器應避免摔打碰撞。
第九章煤礦監控系統信息的處理
第六十三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終端應覆蓋到礦長、總工程師、生產礦長、安全礦長(或安監站長)、機電礦長、通風礦長、通風副總工程師、安全副總工程師、通風管理部門,并與區域公司聯網。區域公司安全監控系統終端應覆蓋到總經理、技術總監、安全副總經理、生產副總經理、安全生產有關部室主要負責人、區域公司監控中心。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主機嚴禁接入其他網或從事與安全監控無關的工作,必須保證正常運行,嚴禁擅自停機。
第六十四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安裝防病毒軟件,并及時更新升級。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網絡設備,必須保持正常運行,如發現設備故障,應立即進行處理,并做好故障登記。
第六十五條地面中心站值班員必須認真監視終端機屏幕所顯示的各種信息,詳細記錄系統各部分的運行狀態,負責打印監控信息日報表,并在報表中注明當班瓦斯超限原因。礦長、礦總工程師每天審簽安全監控日報表。
第六十六條系統發出報警、斷電、饋電異常信息時,中心站值班人員必須立即通知礦調度部門、通風管理部門(或監控管理部門),查明原因,并按規定程序及時上報,處理結果應記錄備案。調度值班人員接到報警、斷電信息后,應立即向礦值班領導匯報,礦值班領導按規定指揮現場人員停止工作,斷電時撤出人員,處理過程應記錄備案。
第六十七條當安全監控系統顯示井下某一區域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他區域時,礦井有關人員應按瓦斯事故應急預案指揮中心站值班員采取手動斷電功能,切斷瓦斯可能波及區域的電源。
第六十八條當礦(井)出現瓦斯超限、監控系統運行異常等情況時,通風管理部門或安全監控系統管理部門必須組織進行一次分析,并將情況報礦長和總工程師審簽,對瓦斯管理和安全監控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及時分析原因、落實責任,提出整改措施。
第十章裝置的報廢及強檢
第六十九條安全監控裝置在以下情況下可申請報廢:監控裝置在使用過程中,使用效果異常或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應淘汰的設備;一次修理費用超過設備原值80%以上的;設備老化、技術落后或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
第七十條每年礦應列出下一年度所有傳感器的強檢計劃表,按規定每年對傳感器進行一次計量檢定,并做好強檢結果記錄。
第十一章技術措施及各種記錄臺帳
第七十一條礦井應建立以下帳卡及報表:(1)安全監控設備臺帳;(2)安全監控設備故障登記表;(3)檢修記錄;(4)巡檢記錄;(5)傳感器調校記錄;(6)中心站運行日志;(7)安全監控日報;(8)報警斷電記錄月報;(9)甲烷超限斷電閉鎖和甲烷風電閉鎖功能測試記錄;(10)安全監控設備使用情況月報;報表格式內容必須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
第七十二條中心站應每3個月對數據進行備份,備份的數據介質保存時間應不少于2年。圖紙、技術資料保存時間應不少于2年。對井下事故記錄應長期保存。
第十二章附則
第七十三條對故意破壞、盜竊安全監控設備及其附屬設施的,嚴格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七十四條本規定未提及內容,嚴格遵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以及地方政府相關規定等執行。
篇2:交通集團客運站安全數字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集團公司客運站安全視頻監控系統(以下簡稱: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保障客運站總體安全,維護客運站利益,提高客運站應急指揮響應和安全管理能力,根據《天津市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條例》,結合客運站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視頻系統,是指在交通集團公司客運站的場所或區域采用圖像技術設備開展視頻信息采集、傳輸、顯示、存儲、監控和管理的綜合系統。
第二章監控室管理規定
第三條系統有關工作人員應經過必要的崗位培訓,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能;要熟練掌握監控系統操作技術,愛護監控設備,嚴格按規程進行操作。
第四條建立值班制度,監控室必須24小時設專人值守,負責對圖像實時監控、對圖像信息資料有效存儲;工作人員不得遲到、早退,不得擅離職守;病假、事假要提前向有關領導請假,并做好考勤記錄。
第五條建立圖像信息采集系統的日常檢查、檢修和維修制度,及時排除故障,保證圖像信息采集系統的安全運行;值班人員要認真負責監視圖像,不得睡覺或干與工作無關的事宜。
第六條任何單位不得擅自改變圖像信息采集系統的安全運行;確保圖像信息資料畫面質量清晰,保存備查期限不得少于15天。在保存期限內,不得擅自刪改、破壞圖像信息資料的原始數據記錄。
第七條建立圖像信息資料登記制度,對資料的錄制時間、錄制人員、有效長度、用途和去向等事項進行登記,并妥善保管。
第八條不得擅自復制或向客運站以外的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傳播圖像信息資料。
第九條熟練掌握各種情況的處置方案,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要積極做出反映,并迅速上報有關領導不得延誤;遇可疑情況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存儲現場錄像,并報集團安監部。
第十條要按規定做好交接班工作,嚴格按要求填好值班記錄。
第十一條保持室內衛生,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易揮發性物質并注意室內通風。
第十二條嚴禁利用室內設備進行娛樂活動。
第十三條非本室工作人員禁止入內;嚴禁利用本室作為會客聊天的場所。
第三章監控人員管理規定
第十四條熱愛本職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十五條認真鉆研業務,熟練掌握系統操作,不準私自關機。
第十六條嚴守保密制度,不準私自帶無關人員進入監控室。
第十七條按時上崗,堅守崗位,做到接班人不到位,在班人不下崗,嚴防脫崗,認真作好值班記錄。
第十八條愛護儀器設備,保持其整潔良好的工作狀態,儀器設備遇下列情況之一及時報告,不得私自動手處理:①異常發熱②發出異味③有異常噪聲④監控圖像發生異常⑤其他工作異常情況。
第十九條在系統檢修期間,應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工作。
第四章應用與管理
第二十條監控系統采集的信息應當按照安全等級進行管理,分級分權限接入或預留接口與市交通集團、市公安公交治安分局、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互聯互控。
第二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依法按程序使用、查看和復制相關信息,不得隨意傳播、復制或用于個人目的的查詢使用。
第二十二條交通集團安監部將聯合市公安公交治安分局和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定期開展監控系統的監督檢查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或阻撓。
第二十三條公安、國家安全等行政執法機關因行政和執法工作需要可以無償調取、復制或查看監控系統圖像資料,必須要按照程序進行登記。
第二十四條行政執法人員因執法需要調取、查看和復制視頻系統圖像信息和相關資料的,應當出示執法證件和執法單位介紹信函。其他單位或個人不予提供視頻資料。
第二十五條監控系統建設、管理和使用單位應當按規定建立值班監看、資料管理、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制度,根據監控區域范圍大小和重要程度配備相應數量的專職人員監看和管理,確保視頻系統有效使用和正常運行。
第二十六條具有視頻監控系統的客運站應當派員值守,實時監看和按規定有效存儲視頻信息。遇到可疑情況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值班人員應當對視頻信息的錄制、使用和去向進行登記,不得私自允許無關人員進入監控室。
第二十七條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或使用單位不得擅自改變視頻系統的設備、設施的位置和用途,應當每月定期檢查視頻系統的前端設備、信號傳輸和網絡傳輸線路和存儲設備等運行情況,確保有效運行。
第二十八條監控系統的監看和管理人員應經培訓后持證上崗。培訓設定和上崗證由交通集團安監部進行統一管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對盜竊、毀壞視頻系統的設備、設施或設置障礙影響視頻系統正常運行的,對本單位肇事者給予開除處分并照價賠償設備;非本單位肇事者進行照價賠償并通知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第三十條違反本規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由集團公司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并在集團公司系統進行通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定使用視頻系統的;
(二)不按規定保存記錄視頻信息的;
(三)擅自改變視頻系統設備、設施位置和用途的;
(四)擅自刪改、破壞視頻資料原始數據記錄的;
(五)擅自復制、提供、傳播視頻資料的;
(六)不配合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依法查詢、調用和聯網使用的;
(七)監看和管理人員不經集團統一培訓;
(八)監看和管理人員沒有持證上崗。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規定,不按規定登記備案或拒絕監督檢查的單位,由交通集團進行通報并限期整改,未進行整改的單位按照《交通集團安全生產責任指標考核實施辦法》進行處罰,并在集團公司系統進行通報。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由市交通集團安監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