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坑透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坑透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8252

為準確查明1304工作面內斷層、陷落柱等構造發育情況,避免發生無計劃揭露構造和構造導水引發透水事故,根據地測防治水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需要對該工作面進行無線電波坑道透視工作(以下簡稱“坑透”),具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見下:

一、坑透設計

1、觀測點的布置

本次坑透范圍是工作面切眼--工作面綜采配電硐室橫川,長度683m,觀測點的布置分別從工作面膠帶順槽、內回風順槽綜采配電硐室橫川口開始由北向南布置。

布置觀測點時,分別在兩巷中靠工作面內側幫每隔5m標一個點,標至切眼為止??油更c號從d0#、d1#、d2#、d3#……至d137#。(備注:0#點位置:膠帶順槽和內回風順槽均為綜采配電硐室南幫)。

2、井下實測

(1)施測方法:

本次采用定點法,即(一點發射,多點接收),接收點相對于發射點呈扇形布置。坑透過程中,接收點間距為5m,共137個,編號為d0#-d137#;發射點間距為40m,共16個,編號為d8#、d16#、……d128#。

(2)坑透時間:

坑透時間:4小時。停電及其它準確工作:2小時?;謴退碗?1小時。

(3)作業過程:

采用分次循環作業方式,第一次膠帶巷發射,內回風巷接收。第二次內回風巷發射,膠帶巷接收。

膠帶巷每個發射點處單次作業過程為:核對時間--按要求連接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同步進行發射接收工作(時間2分鐘)--搬家移點(時間1分鐘)。

當完成一條巷道的坑透工作后,需要把發射機和接收機對調(彼此放在另一條巷道),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對面巷道的施測工作,直至測完為止;

(4)作業基本要求:

在井下實測之前,需要預先安排好觀測時間,制定坑透時間表,一式兩份,發射、接收雙方各執一份,工作時按預定時間準時收發。

發射機發射電磁波時,框型天線軸線應平行巷道并懸掛成四邊形,面積盡可能大,保持頻率與天線調諧粗調開關一致,調諧電流調到最大。接收機接收時,環形天線直立,環面始終對著發射機方位,即觀測最大值方向。

3、內業處理

坑透結束后,利用坑透儀隨機配置的處理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然后利用autocad軟件進行繪圖,出具坑透結果報告。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整個坑透工作由地測部統一負責,生產部、機電部、通風部、調度室等相關單位配合實施。

2、坑透工作具體坑透時間提前兩天由地測部在調度會上通知各相關單位。

3、坑透點由地測部提前在膠帶順槽和內回風順槽內標定,必須與巷道內導線點進行附合。

4、坑透前作業人員必須提前編制發射和接收時間表,坑透過程中嚴格按時間表順利同步進行坑透工作。

5、為保證接收數據準確性,提高探測精度,工作面膠帶順槽和內回風順槽內動力電纜必須提前進行停電,電話線必須停運。根據工作需要,監測線不停運,保證正式運行。

6、工作面停送電工作由機電部協調,準備隊、機電隊配合。動力電工作由準備隊提前在調度會上作計劃,辦作業票。工作面電話線由機電隊負責辦理??油竿戤吅?坑透人員通知調度室,由調度室通知上述單位恢復送電。

7、巷道中動力電纜及電話線必須停電并斷開,把電纜放在地上,電纜頭甩開20-30米。具體由準備隊、機電隊負責完成。

8、工作面坑透前,水管、軌道、金屬支架、金屬導體不允許溝通,防止形成回路,由準備隊負責落實;

9、坑透儀器由地測部落實,儀器必須經過機電部防爆及完好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下井進行坑透。

10、下井前,坑透儀必須進行聯機試驗,確認儀器工作正常后,方可下井。

11、在正進行坑透的工作面巷道內,可以從事用電、運輸以外的其它工作,但不得影響坑透工作。

12、在確定發射點和接收范圍時,接收范圍與發射點所形成的扇形區不大于40度角??油笗r,發射點應盡量避開強干擾地段,工作時應盡量避免人員走動,以免影響透視效果。

13、坑透時,發射點應盡量布置在遠離構造位置的地方,否則形成大片陰影區,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和資料的有效利用。

14、發射機工作時,必須將表頭指示調諧至允許范圍內的最大值,并自始至終保持相對穩定。

15、接收機在有金屬導體的巷道觀察時,天線應盡量遠離導體,置于適當的位置,嚴格將天線環面垂直巷道接收。

16、禁止在井下打開機殼,從事儀器檢查、修理、更換電池組零部件等工作。

17、坑透時,因工作需要坑透人員需佩帶手表時,必須佩帶機械手表,不準將電子手表帶入井下。

18、坑透時,通風部派瓦檢工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超過1%,co2濃度超過1.5%時,應立即停止坑透工作,人員和儀器及時撤離現場,并匯報通風部調度,及時進行處理。

19、坑透時,發生儀器無法正常接收數據,數據丟失或其它儀器故障時,應及時排除隱患,進行補充坑透,保證數據接收完全準確。

20、避水災路線:

工作面-->;膠帶順槽-->;橫川-->;進風順槽-->;東回大巷->;東回風立井-->;上井。

工作面-->;內回風順槽-->;東回大巷->;東回風立井-->;上井。

21、避火災、瓦斯、煤塵災害路線:

工作面-->;膠帶順槽-->;東膠大巷-->;井底車場繞道-->;上井。

工作面--內回風順槽--東回4#橫川-->;東膠大巷-->;井底車場繞道-->;上井。

篇2:采煤工作面開工前安全檢查敲幫問頂制度

1、開工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敲幫問頂時,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面。

2、工作面敲幫問頂工作由班組長負責。

3、工作面必須備有磅錘、長、短鋼釬等敲幫問頂作業工具。敲幫問頂要由外向內,從下到上進行。

4、敲幫問頂時,先檢查和維修工作面被崩倒的支架,再清除工作面的傘檐、危石。

5、采煤工作面傘檐不得超過作業規程規定,不得丟失頂煤和底煤。

6、敲幫問頂時,工作面頂板出現離層、斷裂,又不能立即挑下時,必須立即進行支護或采取臨時支護措施,臨時支護必須牢固可靠。

7、敲幫問頂作業時,應注意觀察煤壁和小井口附近頂板壓力。

8、開采急傾斜煤層時,必須有防止煤層垮落和片幫措施(采用單腿棚或支架),點柱應緊靠煤壁,頂部要背實。

9、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存放點與工作面的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10、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嚴禁在浮或浮矸上架設支架。

篇3: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為進一步強化我區安全管理,夯實安全基礎,開創我區安全生產新局面,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保互保能力,經區部領導研究,制定如下管理辦法:

1、全年消滅輕傷以上安全事故,杜絕“三違”,努力提高全區員工安全意識。

2、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各級管理人員要增強安全責任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本區負責,對班組負責,擺正安全與生產與效益的關系。形成個人保班組,班組保區部的安全管理網絡,把安全管理納入月底工資和年底評先的重要內容,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

3、加大員工的安全培訓和安全例會學習制度,按照公司培訓計劃的要求定期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以《煤礦三大規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文化手冊》以及《采掘專業崗位作業標準》為主要內容,重點抓好隊長、班組長、特殊工種的培訓工作。每季度組織一次形式多樣的安全知識競賽,來增強全體員工對安全知識學習的自覺追求。周六安全例會,主要傳達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精神和學習各項安全產生措施,通報全公司及本單位上周安全產生狀況,對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解決辦法。

4、重點抓好現場管理工作,樹立以質量保安全的理念,堅決把事故消滅在源頭。按公司要求加大反“三違”力度,堅決杜絕“三違”現象,對班中出現的“三違”人員加大處罰力度,直到認識安全產生產的重要性。要求全體員工嚴格執行公司和單位制定的各項操作和管理制度,干標準活,干放心活。

5、加強事故匯報和事故分析會制度,對當班出現安全事故要及時匯報,當天應及時召開事故分析會,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對瞞報工傷和不開事故分析會的班隊長視情節嚴重給予相應處理。

6、微傷指休息3天,輕傷指休息超過3天,重傷按公司安全1號文執行。

為提高班隊長的安全意識和全體員工的自保和互保意識,實行隊長安全壓金制度與班組安全獎罰分制度,具體獎罰辦法

本文來自: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詳細出處參考:采煤區管理制度匯編---1.htm如下:

1、周六安全例會無故不來者,員工扣10分,隊長扣20分,遲到者減半,周六休班者每月參加兩次。

2、當班出現安全事故,當天升井后,召開事故分析會,無故不開會,罰當班隊長100元。

3、當班出現“三違”現象,責任人停工在地面學習并罰款300元方可上班,視情節嚴重由區工資平衡會給予處理,并取消全班及隊長嘉獎。

4、各班組出現的工傷,傷資一律有本班負責。

5、生產班出現2個微傷,檢修班出現1個微傷,全班包括隊長,不獎不罰,生產班全月出現3個微傷,罰隊長150元,全班總分下浮5%,檢修班出現2個,罰隊長100元,全班總分下浮5%。

6、當月出現一次輕傷,按公司安全1號文要求,罰事故班組1000元,當班隊長100元,全班總分下浮5%。

7、出現一次重傷,按照公司1號文規定,罰事故班組5000元,當班隊長500元,全班總分下浮20%。

8、當月不出現“三違”現象和工傷事故,生產班隊長嘉獎100元,全班總分上浮5%,檢修班隊長嘉獎50元。

9、一季度不出現“三違”現象和工傷事故,生產班隊長在原有嘉獎的基礎上再嘉獎300元,檢修班隊長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嘉獎150元,生產班總分在季度最后一個月上浮15%,檢修班上浮5%。

10、連續兩季度不出現“三違”現象和工傷事故嘉獎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