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斜井更換軌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副斜井更換軌道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8036

根據基安達煤業有限公司礦井技術開拓初步設計及安全專篇要求,為符合礦井技改驗收要求和滿足礦井下一步生產需要,現對副斜井道軌進行更換。為保證更換道軌期間的施工及運輸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副斜井更換30kg/m的新道軌。長度為497m,平均坡度為18°。

二、鋪軌準備工作:

1.地測科人員按照設計放好巷道中腰線,巷道兩側都要有腰線,巷道每50m左右要有一組中心線,按設計位置劃好道軌起點位置進行鋪軌道。

2.用中腰線檢查道床地板寬度和高度,不夠時應在保證不破壞水溝的情況下由生產部、機電部、機運隊有關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按排人員進行處理;軌枕、道岔運到現場后,現場負責人要組織職工認識、熟悉各配件,搞清楚名稱、用途且每副道岔各種結構配件的需要數量。

3.把道軌和道岔的主件下到井下、運到鋪設地點,在道床外墊平放置待用。軌枕裝車下井運到鋪設地點,在道床外的巷幫擺靠,擺靠位置距道軌間距不小于300mm。

4.拆除現有道軌運走拆除物或者在不影響其他地點安全生產的地點方碼放整齊。

5.調度室、機電科及運輸隊負責人必須做好運送道軌和運料的協調工作。

三、道軌及道岔鋪設標準:

(一)軌道的鋪設標準

1.鋪設軌道前嚴格按照地測科標定的中線(巷道中心線即道軌中心線)與腰線(腰線以下1040mm即軌道水平面)落道芯,并保證底板平整,清凈巷道內的浮碴,在1m2范圍凸凹不得大于±50mm。

2.鋪設軌道時,必須嚴格按照副斜井中心線鋪設。

3.軌道扣件必須齊全、緊固并與軌型相符。軌道接頭必須使用合格的道夾板,并用4條螺栓固定,道夾板螺栓全部由里向外穿,不得反用,道夾板不得有斷裂或少眼等現象。

4.軌道接頭的間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錯差均不得大于2mm,不出現硬彎。

5.軌距為600mm,直線段和加寬后的曲線段軌距偏差為-2mm~+5mm。

6.接頭采用懸接時,30kg/m型號軌道,軌枕中心距接頭距離為240mm,偏差不超過30mm,另兩根分別中心距為480mm、700mm;相對錯距不大于50mm。兩軌錯差距離不小于2m。

7.采用標準壓環式水泥軌枕(長1.2m),軌枕中心距為700mm,軌枕間距偏差≤50mm;軌頭搭接時,兩側的軌頭內240mm處各敷設一塊軌枕,軌道接頭處禁止鋪設軌枕。

8.使用固定壓環式軌枕,把鋼枕擺正后,再輕輕打下壓環,壓環必須緊貼軌道不浮離不大于2mm。

9.道床充填采用10~15mm的石子。道床厚度不小于100mm。(軌面高出澆筑后地坪100mm)道床必須墊平、墊實,嚴禁出現軌枕懸空的軌道。

10.同一線路必須使用同一型號鋼軌,不得有雜拌道,道岔的鋼軌型號不得低于線路的鋼軌型號。

11.軌道地輥要齊全、靈活可靠,地輥架要具有防脫閉鎖功能,地輥間距為20m。

12.地輥:地滾安裝位置中心線偏差0~±30mm;高低偏差0~±30mm;間距偏差0~±100mm;并且安裝保證平整牢固,轉動靈活平穩。

(二)道岔的鋪設標準

1.道岔軌距按標準加寬后不大于3mm,轍岔前后的軌距偏差+3mm~-0mm。

2.尖軌前端、直曲連接軌中部和道岔后部的兩股鋼軌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3.道岔接頭處兩軌面高低和內側左右錯差不大于2mm。

4.尖軌尖端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2mm,無跳動。尖軌損傷長度不超過100mm,在尖軌頂面寬20mm處與基本軌高低差不大于2mm。

5.尖軌開程為80-110mm。

6.尖軌根部軌縫不大于8mm,其它軌縫與線路部分的軌縫要求相同。

7.心軌至護軌工作邊間距為572mm,偏差為±2mm。

8.護軌零件齊全,安裝牢固,無松動、失效現象。心軌尖端與護軌工作邊中心垂直相對,偏差為±50mm。

9.心軌在頂面寬35mm處和翼軌喉部的垂直磨耗不超過7mm,鉚釘無松動,焊縫無裂紋。

10.滑床板應于軌底面貼合,其間隙不超過2mm。

11.基本軌與連接軌垂直磨損不大于7mm。

12.軌撐應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1mm,數量齊全,無松動現象。

13.扳道器拉桿零件齊全,連接牢固,動作靈活可靠,安裝道岔處應使用長軌枕。

14.斜巷串車提升的線路,使用的單開道岔不得小于4號,曲線半徑不得小于12m。

四、施工順序:

1.裝運道軌、道岔、軌枕→卸道軌、道岔、軌枕→清理碼放整齊道軌、道岔、枕木→拆舊道岔、道軌、軌枕→清理道床(墊平、墊實石子)→按中線標定鋪軌位置→安裝道軌(軌道找平、找直壓環),由下向上施工→安裝道軌結束后舊道軌、舊枕木運送升井。

2.舊道軌、新道軌、道岔用絞車進行運送。在運送時信號工、把鉤工必須熟悉所在工作地點的基本情況,本崗位信號裝置、通訊裝置、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等安全設施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接收信號不明確時,不得發送開車信號,同時可以用電話或回信號等方式查明原因,并且廢除本次信號,重新發送。只能在看準、聽準信號時方可發出開車信號。在運送過程中絞車應勻速行駛。

五、鋪設道軌:

1.按設計位置、道岔型號、長短次序數量在道床上擺好道岔用木枕,道岔直軌一側的木枕頭要對齊,把直軌抬到木枕上就位,木枕頭在道軌外側不少于200mm并撬起直軌;把基心軌抬到木枕上就位,心尖與直軌的護軌中垂直對正;把彎軌抬到木枕上就位、把直、曲連接軌和基心軌、尖軌連接起來,不同位置加入不同規格的墊板、找準直道軌距;按副斜井中線與道軌中心的關系撥正道岔;在不同位置加入不同規格的墊板、找準彎道軌距并加固完好。

2.從前到后、先直后彎對照標準復核尺寸,有誤差及時調整,無誤后把所有螺絲緊固。

3.鋪設道軌應根據巷道坡度18°,底板適當調整,道軌中心線沿巷道中心線鋪設,軌道面按巷道腰線以下1040mm找平。

4.每鋪設一組軌道必須加設拉桿(不少于3根)。

5.每鋪設20m安裝一套防滑裝置,用16號l=200mm的槽鋼焊接在指定的兩根鋼軌上,用12號工字鋼l=1200mm焊接在兩槽鋼上,再用兩根d=30mm的圓鋼l=945mm焊接在工字鋼上(圓鋼間距為900mm)。把焊件澆筑在預先在指定位置挖好長0.38m,寬1.2m,深0.545m的坑。(如圖)

6.地輥輪間距20m,規格:長×寬=440×240mm。地輥輪固定采用l型圓鋼預埋澆筑,規格:φ20×200mm。

7.每鋪80~100m或形成一個使用段,要跟現有的道軌系統搭茬。

六、安全技術措施:

1.在對接道軌時如果須用大錘打竄(打竄的程度要明確)道軌,必須先松開夾板螺絲后用大錘打竄道軌,只打擊軌底嚴禁打擊軌頭,軌縫頂緊后及時上緊夾板螺絲。

2.抬運道軌時要瞻前顧后,喊著口號防止自傷或者傷害他人。

3.最后補上道石要注意道石面比軌面低100mm左右找平。

4.開工前,首先檢查所用的工具是否齊全、完好,傳遞工具時,要互叫互應,不準亂扔亂放。

5.在鋪道軌時,作業人員的手、腳不準伸入軌底或軌枕下面,防止歪斜傷人。

6.安裝道夾板應注意道夾板的小面緊貼道軌,緊固螺栓時,先中間后兩邊,兩邊上緊后再把中間緊一次。

7.安裝道軌前,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學習安全技術措施后方可施工,同時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規定執行。

8.裝卸和運送道軌和物料時應注意事項:

(1)井上下信號工、把鉤工必須持證上崗,運輸道軌前必須認真檢查安全設施完好情況,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2)裝卸時要設專人指揮,一頭先起或一頭先放不得猛摔。

(3)裝車時要兩端勻稱并裝捆牢固可靠,以保持運行平穩。

(4)人工裝道軌要注意力量要平等,以防掉落傷人。

(5)裝卸道軌時要由一人喊口號或同時起、同時放,以防用力不均而傷人。

(6)運送道軌前,施工負責人必須仔細檢查裝車情況,不符合要求,不能入井。

(7)運送“四超”車輛,每鉤只準掛一車。

(8)井口信號工與絞車司機互相取得聯系,堅持“誰發信號停車,誰發信號開車”的原則。對準信號方可發車。

(9)下放礦車時,應與推車人聯系好,誰推車誰放繩,不準留有余繩,以免車過變坡點時突然加速崩斷鋼絲繩。上提礦車,車過變坡點后,跟車工應發出停車信號,司機接到信號時應立即停車,嚴禁停車不到位。

(10)下放超長車輛時,副繩纏繞在超長物料上并掛好在車尾掛鉤上。

(11)行車時,緩慢推至變坡處,并發信號行車,行車速度不超過2m/s,緩慢行車。跟車工要認真觀察列車運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用手持機發出停車信號,查明原因,立即處理,待隱患處理后,方可繼續行車。

(12)保證“一坡三擋”防護裝置及聲光靈敏可靠,嚴格執行“行人不開車,開車不行人”制度(除跟車工除外)。跟車工發現緊急情況后應立即打停車信號且跟車人員應在物料車后,保持5m以上的距離。

(13)運送道軌嚴禁在道軌上滑行,且手不得抓在物料兩端處。在運送道軌到指定施工地點時應用鋼絲固定在兩幫的工字鋼上以免滑落。

(14)向上運物料時,工作人員不準跟車,必須提前到達地點,防止物料掉落造成事故發生。

(15)在下運道軌及其它物料時除跟車工外其它工作人員必須躲到躲避硐室內或安全地點。

(16)道軌運送到指定地點時,打好阻車器且阻車器頂住車輪。

(17)人員卸車時道軌兩頭各站一人,把道軌輕輕抬起,緩慢下放,以免在卸車過程中砸傷人。

(18)施工地點的道軌、軌枕都必須整齊穩固地存放在寬闊地點。

(19)每班作業結束后應把本班所用工具、材料碼放整齊。

七、工程質量監督驗收標準:

鋪道軌時及完畢后,所有負責人對鋪軌工作進行驗收,驗收必須嚴格按照《運輸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進行驗收。

除執行以上措施外,還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各工種操作規程》及《煤礦四超車輛管理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和其它安全措施,確保安全施工。

基安達煤業

2013年元月16日

篇2:斜井巷軌道運輸安全管理禁令

1.所有軌道運輸斜巷的上下平段入口處,必須劃定警戒區,必須設置明顯的“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安全警示標識,或具備信號、防跑車裝置、LED顯示的一體化的安全防范系統。車輛運輸前后和運行期間必須進行安全確認,當班運輸負責人負總責。運輸期間,嚴禁任何人員進入坡巷內和警戒區內。

2.運輸信號必須完好,聲光俱全。軌道運輸斜巷長度超過50m時,中部必須加聲光信號指示,開車前信號工、把鉤工首先進行信號試打進行確認。嚴禁信號不完好、未信號聯系或無信號情況下運輸。

3.所有運輸全過程必須有專門的信號工、把鉤工和絞車司機,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信號工、把鉤工等作業人員必須站在信號硐室或安全地點進行工作。嚴禁無信號工、把鉤工和專門的絞車司機運輸,嚴禁隨意替崗和無證上崗,嚴禁在坡上下無人值守看護把關的情況下進行運輸。

4.所有斜巷軌道運輸必須根據坡度、絞車的技術特征、安全系數科學計算本巷道內實際能夠安全牽引的最大重量和車輛數,必須設置明顯的提示、提醒標識。原則,所有斜巷提放材料一鉤不得超過兩輛車。大件材料、設備(包括支架、采煤機等),或其它重量超過5噸的車輛,只允許一鉤一車,特殊情況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嚴禁超重、超數、超長、超寬運輸。

5.所有運輸絞車及安全設施、聯接裝置等的安裝或使用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必須符合三元煤業的小絞車管理規定。絞車制動必須靈敏、可靠。必須定期檢查、檢驗鋼絲繩。一坡三擋等防跑車裝置必須齊全、完好,靈敏、可靠。每班運輸前,當班運輸負責人和崗位工必須進行全面安全確認后方可使用。嚴禁不檢查、不確認,簡化程序,違反規定、規程操作。

6.所有斜巷軌道運輸必須使用可靠的保險繩,使用合格的三連環連接環和帶鎖緊裝置的插銷,應做到“一車兩銷,隨車專連專用”,不得亂用。嚴禁使用不合格插銷和不進行鎖緊,嚴禁使用鋼絲繩套等進行連接,嚴禁不使用保險繩。

7.所有絞車的繩頭必須符合要求,繩頭長度不得低于600mm,固繩繩卡不得少于三道并正反固定,繩皮必須符合要求,不能夾繩,保險繩必須打回頭繩,不得加繩使用,保險繩繩頭按主繩頭的要求管理。嚴禁不按正確的方法做繩頭和保險繩頭,嚴禁在繩頭、保險繩、繩皮不完好、不可靠的情況下運輸作業。

8.斜巷運輸中,必須帶電操作。嚴禁甩保護和電源采用機械制動放車。運輸過程中發現有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嚴禁絞車帶病運行。

9.所有小絞車包括無結繩絞車的護繩板必須牢靠,防護安全和防護范圍必須達要求,操作信號按鈕必須專門固定在操作人員的可控范圍內。嚴禁在無護繩板和操作按鈕信號設置不當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10.斜巷內不得停放運輸車輛,確需停放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停放措施,嚴防車輛跑車。嚴禁無可靠措施停放車輛。

11.所有運輸作業人員必須由責任單位認真組織學習三大規程相關要求內容和本礦制定的專門的運輸安全措施并嚴格執行安全和機電運輸管理規定,負責運輸全過程的監督檢查指導工作。嚴禁未經培訓、學習和不熟悉安全要求上崗作業,嚴禁在運輸大件上未經調度統一安排,未制定貫徹專門安全措施擅自組織運輸作業。

篇3:某礦斜井人車軌道管理規定

1、行駛斜井人車的軌道必須達到優良品。

2、人車軌道的軌枕必須露出三分之一。

3、軌道的變坡點處地輥數量根據巷道變坡點處坡度具體情況確定地輥數量,其直徑小得小于250mm,軸徑小于50mm。

4、軌道中部不得有鋼絲繩磨鋼軌及軌枕現象。

5、行駛人車巷道道岔位置必須有照明,以便人車信號工在人車行駛中對道岔閉合情況。

6、接班后,必須先巡道,確認符合規定后方可空車試運,巡道人要明確職責,對檢查項目和標準要認真負責。

7、人車運行時跟車必須認真觀察前方軌道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發出停車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