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鉆場放炮安全技術措施
新井9106掘進工作面為抽放瓦斯做準備,需要在巷道左幫煤墻處施工鉆場,方便通防隊打抽放孔,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鉆場規格
從9106工作面進風巷進尺5米以后,做第1個鉆場,以后左幫每隔30米施工一處鉆場,鉆場尺寸為:寬3米,深4米,高2米。
二、施工方法
采用鉆眼爆破法施工。爆破采用三級礦用乳化炸藥和毫秒延期電雷管,采取正向裝藥,連線方式為串聯,必須用黃泥封孔,裝藥后將整個炮眼填滿封實。附“炮眼布置圖”。
三、支護規格
支護采用φ18×1800mm金屬螺紋錨桿,間排距為800×800mm。錨桿托盤為正方形,用鋼板壓制成,規格為150mm×150mm×8mm。樹脂藥卷直徑為20mm,長度為350mm,其型號為msk2335。錨桿間排距允許偏差100mm,外露長度為30-50mm。
放炮結束后,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工作,然后用摩擦支柱做好臨時支護,定出錨桿眼位,安裝錨桿機,開始按照錨桿機操作技術規程操作。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打眼前,必須先檢查作業地點的頂板是否完好,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必須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方可作業。
2、打眼時,必須三人配合操作,一人扶桿,一人扶鉆操作,并由專人觀頂,發現異常情況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3、打眼扶鉆人員前后兩腿叉開,腳蹬實處,嚴禁踩空,嚴禁騎在風鉆腿上打眼,鉆桿下方嚴禁站人,防止斷釬傷人。
4、打眼時,現場必須有瓦檢員負責隨時檢查瓦斯濃度,如遇瓦斯超限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5、井下爆破工必須是由放炮隊定專職放炮員擔任,并持證上崗。
6、堅持“打淺眼,放小炮”的原則。
7、炸藥和雷管必須分別放在專用箱內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放炮剩余炸藥雷管必須及時交還炸藥庫;炸藥箱、雷管箱必須放在頂板完好、避開淋水、機械、電氣設備的地點。
8、裝藥前,必須找凈煤墻上活煤,由瓦檢員檢查施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風量情況,如20m范圍內瓦斯濃度超過0.8%時,嚴禁裝藥。
9、每次裝藥前,必須使用炮棍驗孔,發現垮孔必須做出標記,嚴禁裝藥,并用黃泥填滿封實。
10、裝藥必須使用木質炮棍,將安好雷管的藥卷慢慢推到炮眼底部,嚴禁硬搗、擠壓,用黃泥將炮眼炸藥后的剩余部分封滿填實,封泥長度不小于0.6m;裝藥結束后,放炮員一聲長哨撤出所有人員,班長、瓦檢員,放炮員必須最后離開。
11、裝藥時必須將進風工作面及回風巷工作面的所有電氣設備停電閉鎖,并對綜掘機、各種設備電纜等做好防護措施。
12、爆破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制度”,警戒人員必須堅持“去三回一”,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裝藥爆破。
13、爆破前,必須由瓦檢員檢查施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風量情況,20m范圍內瓦斯濃度超過0.8%時,嚴禁爆破;放炮前,跟班隊長和班長必須清點撤出人數,確認全部撤出到安全區域,并確認警戒位置站好后。向新井調度匯報,經新井調度確認并下達起爆命令后,方可起爆。
14、爆破作業時,由放炮員連線,班長親自布置警戒,站崗人員必須堅持拉線,掛牌,站崗制度。
警戒位置:
第一組:在9106下巷防突風門外設置警戒。
第二組:二水平軌道付上山風門外設置警戒。
第三組:一水平大風門新鮮風流處,設置警戒。
確保爆破地點往后的回風流中沒有作業人員,附圖“9106進風巷鉆場爆破警戒示意圖”
15、爆破后沒有爆破工撤出警戒的通知信號不準撤崗,必須執行不低于30分鐘的驗炮制度。
16、爆破30分鐘后,由瓦檢員、放炮員、班組長首先由進風側進入爆破地點,要先驗炮,確認無異常后,方可準許他人進入進行作業。
17、若出現拒爆,殘爆處理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1)必須在班長的指導下進行,應該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未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工必須與下一班爆破工交代清楚。
(2)在距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距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3)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破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掉的煤、矸,收集未爆破的電雷管。
(4)在拒爆處理完畢之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作業。
18、爆破作業時,跟班隊長負責統一指揮、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9、所有人員做好自保、互保、聯保工作。
其它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煤礦井下放炮安全管理規定范本
1、施工地點現場懸掛與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一致的的爆破圖表。工作面實際施工的炮眼個數和裝藥量均不得超過爆破圖表規定的數量。如工作面巖性發生變化,需要增加炮眼數量和裝藥量的,必須及時變更爆破圖表。
2、施工底部兩排炮眼前,迎頭2米(中深孔爆破的3米)范圍的積矸必須清理至實茬實底以下100mm;裝藥前迎頭2m范圍內無浮矸、無積水。
3、工作面有下列情況時,嚴禁裝藥
(1)、掘進工作面開窩時,未按《規程》規定安齊“一通三防”等安全設施的。
(2)、局扇發生循環風或風筒到迎頭距離超過規定的。
(3)、采掘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規定的,或者支架有損壞、或者傘檐超過規定。
(4)、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
(5)、在放炮地點20m以內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阻塞巷道斷面三分之一以上的。
(6)、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
(7)、工作面風量不足的。
所有炮眼必須完好,并進行掃眼,變形的炮眼嚴禁裝藥。工作面各類不用的鉆孔及孔洞必須用炮泥充填,充填深度不小于最大炮眼深度的1.5倍。
4、裝藥前水泡泥、炮泥和彩帶要準備充足,裝藥工必須具備放炮助手資格證。
5、裝藥時工作面20范圍設置裝藥警戒,與裝炮無關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裝炮警戒線以內的,嚴禁從事其它與裝藥無關的工作。
6、裝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泥”規定。應將座底泥先放在炮眼口擺放好,裝好座底泥后再裝藥。取炮頭時必須同時帶一個水泡泥,水炮泥外炮眼剩余部分必須用封泥要填滿搗實,封泥長度必須不小于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規定。
7、裝藥過程中,裝藥工必須一手拉住雷管腳線末端一手拿炮棍,輕輕將炮頭送入眼內,防止搗壞雷管腳線外皮或搗斷腳線。炮頭必須和眼內炸藥密接。
8、底部兩排炮眼及周邊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下山掘進底部三排炮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特殊情況下所有炮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彩帶必須綁在底部藥卷上,并使彩帶露出眼口長度不得少于200mm)。
9、《工作面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必須明確工作面炮眼連線方式。所有雷管腳線必須懸空,不得與工作面煤(巖)壁接觸,有淋水地點,必須對腳線接頭用防水膠布進行包裹。工作面裝藥結束后,由放炮員和經過培訓的班隊長共同進行連線。連線結束后由放炮員負責進行連線情況檢查,并測試爆破網絡全電阻,確認正常后,方可進行放炮。否則,必須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詳細記錄異常炮眼編號和位置,并在腳線上設置彩帶進行標志。
10、放炮警戒距離必須大于措施的規定,施工單位必須在警戒地點設置警戒標志。每次放炮前,工作面班長必須對放炮警戒距離進行確認。
11、放炮前,施工單位班長必須按措施規定親自安排警戒人進行警戒,所有放炮警戒地點必須按規定執行“人牌網”三警戒。對于獨頭巷道單個放炮警戒位置的,必須由班長負責親自安設警戒;對于巷道貫通放炮警戒或巷道有多處放炮警戒的,班長必須安排警戒人和信息反饋人員共同設置放炮警戒,警戒人設置好警戒后,信息反饋人必須確認警戒范圍內沒有人員后,立即返回放炮員放炮位置,將警戒情況當面反饋給班長。班長、警戒人員和信息反饋人員必須共同在放炮員的放炮記錄手冊上簽字確認。
12、放炮前,班組長負責安排人員對放炮前后20m范圍內灑水滅塵和警戒范圍內瓦斯傳感器進行保護工作。放炮員和班長必須最后離開迎頭,并打開放炮噴霧。
13、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制度。放炮前,放炮員必須向調度所匯報放炮警戒設置和爆破網絡是否正常等情況;測氣員匯報工作面裝藥前、放炮前瓦斯情況和通風情況。確認正常后,調度所負責通知信息中心監控機房值班人員發命令切斷放炮地點的連鎖電源,監控機房值班人員完成后匯報調度所,并做好記錄。調度所通知施工班長下達放炮命令。
14、放炮結束并等待規定時間后,由班長、放炮員和測氣員共同進入迎頭進行驗炮。每次放炮必須堅持二次驗炮制度。
(1)、第一次驗炮:放炮后及時驗積矸以上部分巷道內是否落炮或殘藥,積矸上是否有殘藥、殘管,如有殘藥等情況必須及時收集入箱。確認無落炮等安全隱患后,方可結束驗炮工作。放炮員在迎頭10米范圍內掛“上部已驗,可以作業”牌,并向調度所匯報,調度所通知信息中心監控機房值班人員發命令恢復工作面連鎖電源。放炮員通知施工隊班長安排專人至各警戒點撤除警戒,并進行確認。施工單位方可進行作業。否則,必須先采取臨時支護措施后,按措施規定要求處理落炮。待落炮處理結束后,再次驗炮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處理落炮的過程中,放炮警戒不能撤除。
(2)、第二次驗炮:工作面支護完畢,施工單位必須將迎頭炮眼長度范圍內積矸出完見實茬實底,再進行全斷面驗炮。確保沒有落炮等安全隱患。放炮員在迎頭10米范圍內掛“下部已驗,可以作業”牌。驗炮結束確認安全后,由放炮員匯報調度所,施工單位方可打下部炮眼。
15、放炮后,如發現落炮,放炮員必須應立即匯報調度所及通風隊,通風隊立即安排放炮班副班長以上干部趕到現場,現場指導處理落炮。落炮未處理完前,不得從事其它工作。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煤礦放炮員
1、認真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及上級有關火工品管理方面的指示和決定。
2、嚴格執行“三人聯鎖”、“一炮三檢”的放炮制度。
3、嚴格執行火工品領退制度。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5、認真執行批準的作業規程中的爆破說明書和貫通措施中有關放炮的要求。
6、聽從隊長、安全員(指導員)指揮,完成當班領導交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