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放炮工操作規程
1.向班組長接受任務后,確定當班使用炸藥,雷管數量,填寫領取單。嚴禁攜帶不合格的瓦斯檢定器下井使用。
2.領取并檢查防爆放炮器
(1)用放炮器鑰匙扭到充電位置,氖燈要發亮;
(2)禁止用短路的方法檢查放炮器;
(3)放炮器完好,電池有電。
3.領取放炮母線
(1)必須使用橡膠銅芯或聚氯乙烯鋼芯雙線電纜;
(2)放炮母線接頭除銹、扭結并用絕緣帶包好。
4.領取掏勺、木扦或竹扦、木或竹質炮棍,炮棍的直徑應略大于藥卷直徑。
5.領取炸藥
(1)持有區(隊)長、技術人員簽字蓋章的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火藥領取單到爆破材料發放站領取當班用的炸藥;
(2)只準領取作業規程規定的煤礦安全炸藥,嚴禁領取和使用非煤礦安全炸藥、黑火藥、凍結或半凍結的硝化甘油類炸藥、含水超過0.5%的銨銻炸藥及硬化到不能用手揉松的硝酸銨類炸藥。
6.領取電雷管
(1)只準領取瞬發電雷管或毫秒延期電雷管,毫秒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毫秒;
(2)當面點清電雷管數量;
(3)嚴禁領用延期性電雷管、非電導爆管。
7.運送爆破材料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雷管必須由放炮員親自攜帶運送;
(2)放炮員和放炮員助手攜帶的炸藥數量不準超過局、礦規定的限量;
(3)爆破材料必須裝在堅實的非金屬容器內。電雷管和炸藥應分裝在不同的容器內或分裝在同一容器的具有牢固隔板的間隔內并加鎖。嚴禁將火藥裝在衣袋內;
(4)攜帶爆破材料上下井時,在每層罐籠內搭乘的攜帶爆破材料的人員,不得超過4人,其他人員不得同罐籠上下;
(5)攜帶爆破材料的人員乘坐車輛時,不得與其他人同乘一列車,并要乘坐靠尾部的車輛,每車不超過2人;
(6)攜帶爆破材料人員不得在交接班、人員上下井時間內,沿井筒上下;
(7)領到爆破材料后,應直接送到工作地點,嚴禁中途逗留;
(8)嚴禁用刮板輸送機、膠帶輸送機運送爆破材料。
8.爆破材料的存放。
(1)爆破材料在工作面臨時存放時,必須放置在放炮警戒線之外的頂板完好、支架完整、無電器設施、不潮濕的安全地點;
(2)火藥箱內只準存放炸藥和電雷管,嚴禁將瓦斯檢定器、放炮器存放箱內。炸藥和雷管必須用隔板隔開,不許混放;
(3)不準任何人在存放炮藥箱的地點休息,更不準坐在炮藥箱上
(4)防爆型放炮器要懸掛在干燥地點。
9.裝配引藥
(1)只準由放炮員裝配引藥,不得由其他人代替;
(2)必須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電氣設備和導電體的巷道內裝配引藥;
(3)嚴禁坐在炮藥箱上裝配引藥;
(4)從成束雷管中抽出單個電雷管時,應將成束的電雷管腳線順好,拉住前端腳線將電雷管抽出,不得手拉腳線硬拽管體或手拉管體硬拽腳線,一個引藥只準裝一個雷管;
(5)裝配引藥,應先將炸藥卷頂部揉軟,用木扦或竹扦在藥卷的頂端中心垂直扎好略大于電雷管直徑的孔,然后將電雷管插入孔眼,將腳線在藥卷上拴一個扣,剩余的腳線全部纏在藥卷上,同時將腳線末端扭結,嚴禁將電雷管從藥卷側面硬插入藥卷中或捆在藥卷上;
(6)裝配引藥時,必須防止電雷管受震動或沖擊,防止折斷腳線及損壞其絕緣層;
(7)裝配引藥的數量應根據眼數而定,并且用多少裝配多少。裝好的引藥要立刻整齊擺放在容器內,點清數量,不得遺失,不準隨地亂放。
10.裝藥前,放炮員要與班組長及瓦斯檢查員對工作面及炮眼進行全面檢查,對所檢查出的問題,應及時處理。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進行裝藥。
(1)裝藥地點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
(2)工作面風量不足或風向不穩定;
(3)裝藥地點20米以內煤塵堆集飛揚;
(4)裝藥地點有片幫冒頂的危險;
(5)有傘檐,炮道不符合規定,煤壁局部突出0.3米以上;
(6)炮眼內有異狀,有壓力水、瓦斯突增、炮眼塌陷出現裂縫,溫度驟高驟低等;
(7)有眼深小于0.6米的炮眼或不符合規程規定的眼深、位置、方向等;
(8)炮眼內煤粉未清除干凈;
(9)基本支護與特種支護不齊全,支護有損壞未處理;
(10)發現瞎炮未處理。
11.裝藥
(1)用掏勺將炮眼內的煤粉清理干凈;
(2)用炮棍將藥卷輕輕地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勻,不得強力沖擊,但要使藥卷間密實接觸;
(3)正向爆破的引藥最后裝,裝引藥時其聚能穴朝向眼底,要一手推引藥,一手松直腳線,但不要過緊,不得損傷腳線;
(4)填炮泥時要一手拉腳線,一手填炮泥,要慢慢用力輕搗壓實。眼孔填夠炮泥后,要將腳線扭結,并盤放在眼口,不得拖在炮眼外邊;
(5)炮眼封泥應采用水炮泥。裝填水炮泥時應先緊靠藥卷填上0.03~0.04米的炮泥,然后裝水炮泥,外端再填以炮泥。注意不要用力過猛和壓的太緊,以防搗破水炮泥,不得使用漏水的水炮泥;
(6)封泥應用不燃性的砂、粘土、禁止使用塊狀材料或可燃性材料。
12.炮眼深度和封泥量的規定
(1)炮眼深度小于0.6米時,不準裝藥放炮;
(2)炮眼深度為0.6米至1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二分之一;
(3)炮眼長度超過1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米。
13.要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一次裝藥分段放炮或分段裝藥分段放炮的方式進行裝藥作業;
14.設警戒
(1)聯線前,班組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放炮員須為警戒人員之一;
(2)警戒線必須設在頂板、支架完好的地點,并要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等標志;
(3)放炮時,所有人員都應在警戒線之外;
(4)工作面若與其他采掘面貫通,在相距15米時,必須在要貫通處設警戒,直至貫通。貫通處兩頭都要在放炮前檢查瓦斯;
(5)警戒的安全距離應符合局、礦的規定。
15.檢查及處理
在聯線和放炮前,放炮員要和班組長、瓦斯檢查員對放炮的地點進行第二次檢查,對查出的問題應及時處理。在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進行聯線放炮。
(1)放炮地點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
(2)存在第20條的各項問題未處理或處理后又出現時;
(3)沒按第24條的規定設好警戒;
(4)放炮母線不足50米;
(5)應該掩蓋維護好的設施未進行掩蓋和維護;
(6)沒按規定用水炮泥或封泥長度不足;
(7)分段放炮時,子未扶起。
16.聯線
(1)要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放炮順序和聯線方法聯線放炮;
(2)嚴格執行誰聯線誰放炮,即放炮母線聯電雷管腳線及檢查線路和通電都必須由放炮員本人操作;
(3)工作面布置的單排眼、雙排眼、三花眼或五星眼的聯線都采用大串聯法,最后剩下的兩條腳線在未和母線聯結前要扭結成短路;母線未和腳線聯結前,兩端必須扭結成短路。
(4)母線與腳線聯結后,再沿路檢查母線。放炮員應最后退出放炮地點。
17.放炮
(1)母線與電雷管腳線聯結后,放炮員即吹第一次口哨并大聲叫喊“要放炮啦”;
(2)放炮員沿路檢查路線,第二次吹口哨并大聲叫喊:“快放炮啦”;
(3)到達放炮的警戒地點后,將母線聯接在放炮器的接線端并擰緊,這時第三次吹口哨并大聲叫喊“放炮啦”,等待30秒后,用鑰匙將開關轉到充電位置,待氖燈閃亮穩定,將開關鑰匙轉到原來放電位置起爆;
(4)炮響后,首先取下放炮器鑰匙,然后將母線從放炮器上摘下并打結短路。
18.炮后檢查
(1)放炮員會同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進行放炮后的檢查工作,檢查及處理內容同第20、25條;
(2)通電后若沒有爆炸,用瞬發電雷管時至少5分鐘、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時至少15分鐘后,放炮員方可沿線路檢查不爆的原因;
(3)在確屬由聯線不良造成不爆時,可以重新聯線放炮;
(4)若確屬瞎炮,應按第29條辦法處理。
19.處理瞎炮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在距瞎炮至少0.3米處另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放炮;
(2)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引藥或從引藥中拉出電雷管;嚴禁將炮眼殘底(無論有無引余炸藥)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這些炮眼;
(3)處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后,放炮員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4)在瞎炮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同處理瞎炮無關的工作。
20.裝藥的炮眼必須當班放炮完畢。若遇特殊情況無法當班放完時,必須在現場向下班放炮員交清情況。
21.在本班放完炮、吹散炮煙并經班組長同意后,放炮員須吹長哨并大聲叫喊“放完炮啦”,方可撤警戒和讓其他人員進入工作面作業。
22.收拾整理好工具,存放在規定地點或親自攜帶收藏。
23.清點剩余電雷管、炸藥,填寫消耗單并須經班組長簽字。當班要辦好爆破材料退還手續,不準私藏電雷管及炸藥。
24.向下班放炮員交班,介紹當班工作情況。
25.升井后要將瓦斯檢定器或瓦斯檢定燈交回礦燈房。
篇2:煤礦井下放炮安全管理規定范本
1、施工地點現場懸掛與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一致的的爆破圖表。工作面實際施工的炮眼個數和裝藥量均不得超過爆破圖表規定的數量。如工作面巖性發生變化,需要增加炮眼數量和裝藥量的,必須及時變更爆破圖表。
2、施工底部兩排炮眼前,迎頭2米(中深孔爆破的3米)范圍的積矸必須清理至實茬實底以下100mm;裝藥前迎頭2m范圍內無浮矸、無積水。
3、工作面有下列情況時,嚴禁裝藥
(1)、掘進工作面開窩時,未按《規程》規定安齊“一通三防”等安全設施的。
(2)、局扇發生循環風或風筒到迎頭距離超過規定的。
(3)、采掘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規定的,或者支架有損壞、或者傘檐超過規定。
(4)、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
(5)、在放炮地點20m以內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阻塞巷道斷面三分之一以上的。
(6)、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
(7)、工作面風量不足的。
所有炮眼必須完好,并進行掃眼,變形的炮眼嚴禁裝藥。工作面各類不用的鉆孔及孔洞必須用炮泥充填,充填深度不小于最大炮眼深度的1.5倍。
4、裝藥前水泡泥、炮泥和彩帶要準備充足,裝藥工必須具備放炮助手資格證。
5、裝藥時工作面20范圍設置裝藥警戒,與裝炮無關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裝炮警戒線以內的,嚴禁從事其它與裝藥無關的工作。
6、裝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泥”規定。應將座底泥先放在炮眼口擺放好,裝好座底泥后再裝藥。取炮頭時必須同時帶一個水泡泥,水炮泥外炮眼剩余部分必須用封泥要填滿搗實,封泥長度必須不小于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規定。
7、裝藥過程中,裝藥工必須一手拉住雷管腳線末端一手拿炮棍,輕輕將炮頭送入眼內,防止搗壞雷管腳線外皮或搗斷腳線。炮頭必須和眼內炸藥密接。
8、底部兩排炮眼及周邊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下山掘進底部三排炮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特殊情況下所有炮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彩帶必須綁在底部藥卷上,并使彩帶露出眼口長度不得少于200mm)。
9、《工作面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必須明確工作面炮眼連線方式。所有雷管腳線必須懸空,不得與工作面煤(巖)壁接觸,有淋水地點,必須對腳線接頭用防水膠布進行包裹。工作面裝藥結束后,由放炮員和經過培訓的班隊長共同進行連線。連線結束后由放炮員負責進行連線情況檢查,并測試爆破網絡全電阻,確認正常后,方可進行放炮。否則,必須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詳細記錄異常炮眼編號和位置,并在腳線上設置彩帶進行標志。
10、放炮警戒距離必須大于措施的規定,施工單位必須在警戒地點設置警戒標志。每次放炮前,工作面班長必須對放炮警戒距離進行確認。
11、放炮前,施工單位班長必須按措施規定親自安排警戒人進行警戒,所有放炮警戒地點必須按規定執行“人牌網”三警戒。對于獨頭巷道單個放炮警戒位置的,必須由班長負責親自安設警戒;對于巷道貫通放炮警戒或巷道有多處放炮警戒的,班長必須安排警戒人和信息反饋人員共同設置放炮警戒,警戒人設置好警戒后,信息反饋人必須確認警戒范圍內沒有人員后,立即返回放炮員放炮位置,將警戒情況當面反饋給班長。班長、警戒人員和信息反饋人員必須共同在放炮員的放炮記錄手冊上簽字確認。
12、放炮前,班組長負責安排人員對放炮前后20m范圍內灑水滅塵和警戒范圍內瓦斯傳感器進行保護工作。放炮員和班長必須最后離開迎頭,并打開放炮噴霧。
13、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制度。放炮前,放炮員必須向調度所匯報放炮警戒設置和爆破網絡是否正常等情況;測氣員匯報工作面裝藥前、放炮前瓦斯情況和通風情況。確認正常后,調度所負責通知信息中心監控機房值班人員發命令切斷放炮地點的連鎖電源,監控機房值班人員完成后匯報調度所,并做好記錄。調度所通知施工班長下達放炮命令。
14、放炮結束并等待規定時間后,由班長、放炮員和測氣員共同進入迎頭進行驗炮。每次放炮必須堅持二次驗炮制度。
(1)、第一次驗炮:放炮后及時驗積矸以上部分巷道內是否落炮或殘藥,積矸上是否有殘藥、殘管,如有殘藥等情況必須及時收集入箱。確認無落炮等安全隱患后,方可結束驗炮工作。放炮員在迎頭10米范圍內掛“上部已驗,可以作業”牌,并向調度所匯報,調度所通知信息中心監控機房值班人員發命令恢復工作面連鎖電源。放炮員通知施工隊班長安排專人至各警戒點撤除警戒,并進行確認。施工單位方可進行作業。否則,必須先采取臨時支護措施后,按措施規定要求處理落炮。待落炮處理結束后,再次驗炮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處理落炮的過程中,放炮警戒不能撤除。
(2)、第二次驗炮:工作面支護完畢,施工單位必須將迎頭炮眼長度范圍內積矸出完見實茬實底,再進行全斷面驗炮。確保沒有落炮等安全隱患。放炮員在迎頭10米范圍內掛“下部已驗,可以作業”牌。驗炮結束確認安全后,由放炮員匯報調度所,施工單位方可打下部炮眼。
15、放炮后,如發現落炮,放炮員必須應立即匯報調度所及通風隊,通風隊立即安排放炮班副班長以上干部趕到現場,現場指導處理落炮。落炮未處理完前,不得從事其它工作。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煤礦放炮員
1、認真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及上級有關火工品管理方面的指示和決定。
2、嚴格執行“三人聯鎖”、“一炮三檢”的放炮制度。
3、嚴格執行火工品領退制度。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5、認真執行批準的作業規程中的爆破說明書和貫通措施中有關放炮的要求。
6、聽從隊長、安全員(指導員)指揮,完成當班領導交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