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泄漏處置措施

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泄漏處置措施

2024-07-23 閱讀 2912

一、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定義

氧化劑是指處于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無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為敏感。

有機過氧化物是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鍵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震動和摩擦極為敏感。

二、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泄漏的一般處置程序

1.溢漏處理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如有溢漏,應小心地收集起來,或使用惰性材料作為吸收劑將其吸收起來,然后在盡可能遠的地方以大量的水沖洗殘留物。嚴禁使用鋸末、廢棉紗等可燃材料作為吸收材料,以免發生氧化反應而著火。

2.著火處理

氧化劑著火或被卷入火中時,會放出氧而加劇火勢,即使在惰性氣體中,火仍然會自行延燒;無論是將貨艙、容器、倉房封死,或是用蒸汽、二氧化碳及其他惰性氣體滅火都是無效的;如果用少量的水滅火,還會引起物品中過氧化物的劇烈反應。因此,應使用大量的水或用水淹浸的方法滅火,這是控制氧化劑火災的最為有效的方法。

有機過氧化物著火或被卷入火中時,可能導致爆炸。所以,應迅速將這些包件從火場中移開,人員應盡可能遠離火場,并在有防護的位置用大量的水來滅火。

篇2: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運輸押運裝卸作業規程

一、運輸作業規程

1、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⑴運輸前應認真檢查車廂,不得有任何酸類及煤屑、木屑、硫磺、磷等可燃物的殘留物,車廂必須清掃干凈。

⑵運輸需控溫的有機過氧化物,應檢查車輛控溫、制冷系統的運行狀態,保持運轉正常。

2、運輸安全要求

⑴根據所裝貨物的特性和道路情況,嚴格控制車速,防止貨物劇烈振動、摩擦。

⑵需控溫的有機過氧化物的運輸途中應定時檢查制冷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

⑶中途停車時,應遠離熱源和火種場所,臨時停靠或途中住宿過夜,車輛應有專人看管。

⑷車輛重載若發生故障,在維修時應嚴格控制明火作業,駕駛人員不得離開車輛,要隨時注意周圍環境是否安全,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3、滅火方法和撒漏處理

⑴滅火方法

①發生火災時,對有機過氧化物、金屬過氧化物不能用水撲救,因為這類物品與水反應能生成氧氣而幫助燃燒,擴大火勢,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撲救。泡沫滅火器中的藥劑是水溶液,故禁止使用泡沫滅火器撲救有機過氧化物、金屬過氧化物。

②絕大部分氧化劑都可以用水撲救,粉狀物品應用霧狀水撲救。

③在撲救時,要配備適當的防毒面具,以防中毒。在沒有防毒面具的情況下,可將一般口罩用5%的碳酸氫鈉溶液浸泡后使用,因其有效防毒時間短,必須隨時更換。

⑵撒漏處理

在裝載過程中,由于包裝不良或操作不當,造成氧化劑撒漏時,應輕輕掃起,另行包裝,這些從地上掃起重新包裝的氧化劑,因接觸空氣或混有可燃物等雜質,為防止發生化學變化,不得同車發運,須留在撒漏處適當地方,包括對撒漏的少量氧化劑或殘留物均應清掃干凈,另行處理。

二、押運作業規程

1、出車前

⑴有機過氧化物應選用控溫廂式車;若貨廂為鐵質底板,需鋪有防護襯墊。貨廂應隔熱、防雨、通風,保持干燥。

⑵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貨廂、隨車工具應打掃干凈,保持干燥,不得沾有酸類、煤炭、砂糖、面粉、淀粉、金屬粉、油脂、磷、硫、洗滌劑、潤滑劑或其他松軟、粉狀等可燃物資。

⑶性質不穩定或由于聚合、分解在運輸中能引起劇烈反應的危險貨物,應加入穩定劑;有些常溫下會加速分解的貨物,應控制溫度。

⑷要控溫運輸的危險貨物應保持規定的溫度,并應做到:

①裝車前徹底檢查運輸車輛、容器及制冷設備;

②駕駛人員和押運人員具備熟練操作制冷系統的能力;

③配備備用制冷系統或備用部件。

2、裝卸過程

⑴輕裝輕卸,禁止摩擦、振動、摔碰、拖拉、翻滾、沖擊,杜絕野蠻裝卸作業,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⑵裝卸時發生包裝破損,不能自行將破損包裝換好包裝,不得將撒漏物裝入原包裝內,必須另行處理。操作時,不得踩踏、碾壓撒漏物,絕對禁止使用金屬和可燃物(如紙、木等)處理撒漏物。

⑶如貨物外包裝為金屬容器,裝車時應單層擺放,需多層裝載時,應采用性質上與所運物質相容且不燃材料作襯墊,使用非易燃的加固和防護材料。

⑷裝卸操作應避免包裝件陽光直曬、淋雨、受潮。

⑸漂白粉及無機氧化劑中的亞硝酸鹽、亞氯酸鹽、次亞氯酸鹽、不得與其他氧化劑配裝。

3、運輸過程

⑴氧化劑不能和易燃物質混裝運輸,尤其不能與酸、堿、硫磺、粉塵類(如炭粉、糖粉、面粉、洗滌劑、潤滑劑、淀粉)、油脂類貨物配裝。

⑵有機過氧化物運輸嚴禁混有雜質,特別是酸類、重金屬氧化物、胺類等物質。

⑶有機過氧化物的混合物按所含最高危險有機過氧化物的規定條件運輸,并確定自行加速分解溫度(SADT),必要時控制溫度。

⑷通常不要求溫度控制運輸的有機過氧化物,在環境溫度超過55℃時,必須進行溫度控制。

⑸運輸過程中,溫度超過控制溫度,必須采取相應補救措施;溫度超過應急溫度,必須啟動有關應急程序。

⑹有機過氧化物必須放入穩定劑后方可運輸。

⑺遠離熱源,嚴禁受熱、淋雨、受潮,避免陽光直曬,保持通風。

三、裝卸作業規程

1、裝卸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安全要求

由于該類貨物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在不同條件下,遇酸、堿,受熱、受潮或接觸有機物、還原劑即能分解放氧,發生氧化反應,引起燃燒。有的氧化劑還具有毒性或腐蝕性。有機過氧化物更具有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險性,運輸時須加入適量的抑制劑或穩定劑,有的在環境溫度下會自行加速分解,因而必須控溫運輸。

⑴裝車作業前準備工作

①應檢查車廂(包括苫布等),不得有任何酸類、煤炭、木屑、硫、磷等易燃物、可燃的殘留物,以免引起化學反應而燃燒,甚至爆炸。

②裝運需控溫的氧化劑,車輛的制冷系統必須良好,但不能使用液態空氣和液態氧作制冷劑。

③帶好苫布、大繩等以及必需的防護用品和工具設備。

⑵裝卸操作中應注意事項

①裝卸本類物品應遠離火種、熱源,夜間應使用防爆燈具。對光敏感的物品要有遮陽、避光設施。

②在操作中,不能穿有鐵釘的鞋子,不能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切忌撞擊、振動、拖拉、倒置,必須輕裝輕卸,捆扎牢固,每層之間襯墊妥帖,防止移動、摩擦,并嚴防受潮。

③發現包裝損漏,必須調換或加固包裝才能裝車,不能自行將破損包裝換好包裝,不得將撒漏物裝入原包裝內,必須另行處理。操作時,不得踩踏、碾壓撒漏物,絕對禁止使用金屬和可燃物(紙、木等)處理撒漏物。

④過氧化物包件,露出車欄板的部分不得超過包件高度的1/3。

⑤堆放場地或倉庫應清掃干凈,并不得在容易產生可燃性粉塵(如煤場、鋸木場等)的場所進行裝卸作業。

⑥氧化劑對其他貨物的敏感性強,因此絕大多數與酸類等貨物嚴禁同車裝運,即使同屬氧化劑,由于氧化性強弱不同,配裝后極易引起燃燒、爆炸,也不宜同車裝運。

⑦漂白粉及無機氧化劑中的亞硝酸鹽、亞氯酸鹽、次亞氯酸鹽不得與其他氧化劑混裝。

2、事故應急措施

⑴滅火方法

①萬一發生火災時,對有機過氧化物、金屬過氧化物、有機過氧酸及其衍生物不能用水撲救,因為這些氧化劑和水作用可以生成氧氣,能幫助燃燒、擴大火勢,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滅火。泡沫滅火機中的藥劑是水溶液,故亦禁止使用。

②其余大部分氧化劑都可以用水撲救。粉狀物品應用霧狀水撲救。

③在撲救時,要配備適當的防毒面具,以防中毒。在沒有防毒面具的情況下,可將一般口罩用5%的小蘇打水浸泡后使用,但其有效時間短,必須隨時更換。

⑵撒漏處理

①在裝卸過程中,由于包裝不良或操作不當,有部分氧化劑撒漏,應輕輕掃起,另行包裝。這些從地上掃起重新包裝的氧化劑,因接觸過空氣,為防止發生變化,不得同車發運,須留在發火處適當地方,觀察24h以后,才能重新入庫堆存。

②對撒漏的少量氧化劑或殘留物應清掃干凈,進行深埋處理。

篇3: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泄漏處置措施

一、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定義

氧化劑是指處于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無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為敏感。

有機過氧化物是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鍵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震動和摩擦極為敏感。

二、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泄漏的一般處置程序

1.溢漏處理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如有溢漏,應小心地收集起來,或使用惰性材料作為吸收劑將其吸收起來,然后在盡可能遠的地方以大量的水沖洗殘留物。嚴禁使用鋸末、廢棉紗等可燃材料作為吸收材料,以免發生氧化反應而著火。

2.著火處理

氧化劑著火或被卷入火中時,會放出氧而加劇火勢,即使在惰性氣體中,火仍然會自行延燒;無論是將貨艙、容器、倉房封死,或是用蒸汽、二氧化碳及其他惰性氣體滅火都是無效的;如果用少量的水滅火,還會引起物品中過氧化物的劇烈反應。因此,應使用大量的水或用水淹浸的方法滅火,這是控制氧化劑火災的最為有效的方法。

有機過氧化物著火或被卷入火中時,可能導致爆炸。所以,應迅速將這些包件從火場中移開,人員應盡可能遠離火場,并在有防護的位置用大量的水來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