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品泄漏事故處置措施
一、有毒品的定義
有毒品系指進入肌體后,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學作用,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二、有毒品泄漏的一般處置程序
毒害物泄漏時應及時處置,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及疏散工作。因為絕大多數有機毒害物都是可燃物,且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有毒或極毒的氣體,所以,做好毒害品著火時的應急滅火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液體毒害品著火,可根據液體的性質(有無水溶性和相對密度的大小)選用泡沫滅火,或用砂土、干粉、石粉等施救。
固體毒害品著火可用水或霧狀水撲救。
無機毒害品中的氰、磷、砷或硒的化合物遇酸或水后能產生極毒的易燃氣體氰化氫、磷化氫、砷化氫、硒化氫等,因此著火時,不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劑,也不宜用水施救,可用干粉、石粉、砂土等進行撲救。
篇2:B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應急預案
第三人民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應急預案
一、總則
為了切實做好我院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發生,保障醫務人員及病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1、成立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應急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一)
職責:
①嚴格遵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對全院的醫療廢物進行規范化管理。
②收集、匯總、分析有關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的信息,提出緊急處理措施,進行現場處理,并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匯報。
③配合上級部門對醫療廢物進行檢測及調查。
2、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隊(名單見附件二)
職責:
①負責全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出場處置。
②及時向醫院醫療廢物、廢水管理領導小組匯報現場處置情況。
三、技術保障和后勤保障
1、技術保障:醫院所有人員(包括院領導、中層干部、醫務人員、行政后勤人員、臨時工)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保證醫療廢物管理落實到位。
2、后勤保障:醫院保障提供醫療廢物管理所需的工作經費,配齊所需的消毒藥品及器械設備,保證年需物資的供應。
四、現場處置
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領導小組接到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通知后立即提出緊急處理措施,并安排應急隊進入現場進行處置。
五、緊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泄漏和擴散的醫療廢物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并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3、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六、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處理工作的評估
領導小組對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處理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與教訓,提出意見和建議,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篇3:學校天然氣泄漏事故應急程序(1)
學校天然氣泄漏事故應急程序(二)
本應急程序的要點是:快速將人員撤離至安全區,防止爆燃,消除泄漏。
1.發現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向校園報警點、值班負責人和學校領導報告。
2.操作人員應當立即關閉天然氣總閥(掛有標牌)或各分閥。
3.若天然氣泄漏無法控制,應急指揮部應當立即打119報警,并宣布單位進入全面應急狀態,各應急小組立即實施救援行動。
4.警戒小組應當根據泄漏影響規模立即劃出警戒區,疏散小組引導危險區域的所有人員撤離至上風向的安全區域。
5.警戒小組應當禁止一切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出學校,禁止附近機動車輛發動。禁止任何人在警戒區域內使用手機、對講機、開關電源等一切可能發出火星的用電設備。
6.危險區域人員有條件的應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7.排險搶修小組和外部救援人員立即對設施進行搶修。
8.醫療救護小組應當對中毒者或受傷者開展救治。對中毒或受傷嚴重者應當立即送醫院搶救,或打120求援。
9.學校應當將事故情況及時向縣教育局和當地政府等相關部門報告。
附:
天然氣泄漏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
1.泄漏區的電氣設備不能隨意開或關,應保持原狀,避免產生電火花。
2.迅速撲滅各種明火,停止焊接等明火作業。
3.嚴禁使用金屬工具,以免產生火花,嚴禁穿著釘鞋和化纖衣服。
4.在氣體擴散區停止使用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
5.冷卻高溫設備、物體。
6.警戒區內實行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防止排氣筒火星和吸煙明火。
7.當天然氣大范圍泄漏時,應當及時擴大警戒區域,并迅速向周圍單位、居民區發出險情信號,要求撲滅明火、切斷電源、迅速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