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系統事故處置技術措施
一、增壓風機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兩臺增壓風機運行,靜葉開度35%,#1脫硫系統旁路擋板關閉。
2.#1(2)吸收塔循環泵A、B、C運行。
3.氧化風機1#運行。
(二)事故現象:
1.DCS上#(2)1-A增壓風機電流至零,電機顏色由紅變黃,#1(2)原煙氣擋板門聯關,旁路擋板門聯開。
2.#1(2)吸收塔排空門聯開。
(三)危險源預知:
#1脫硫系統旁路擋板聯鎖投入時未打開,造成#1機組爐膛壓力高保護動作滅火。
(四)處理過程:
1.檢查#1(2)脫硫系統旁路擋板聯鎖開啟。
2.若#1(2)脫硫系統旁路擋板聯鎖未開啟,應立即手動按#1(2)旁路擋板“快開”按鈕,打開旁路擋。
3.如“快開”按鈕打不開,應立即派人就地開啟旁路擋板,防止#1(2)爐膛壓力高保護動作滅火,保證鍋爐正常運行。
4.將處理過程匯報專工、值長。
5.查看#1(2)-A增壓風機跳閘及首出原因,排除后啟動#1(2)-A增壓風機,維持#1FGD運行,待運行穩定后視情況匯報值長關閉#1脫硫系統旁路擋板。。
6.若#1(2)-A增壓風機故障跳閘,短時無法處理時應停運#1FGD。
7.對停運后的漿液循環泵應充分排放,沖洗,注水。
8.對#1(2)吸收塔除霧器進行沖洗,關閉#1塔凈煙氣擋板門。
9.增壓風機跳閘原因未查清處理之前,嚴禁重新啟動#1(2)-A增壓風機。
(五)防范措施:
1.按照規定定期做脫硫旁路擋板門開關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增壓風機跳閘聯開旁路擋板門邏輯應定期聯系熱控人員配合試驗,確保準確無誤,萬無一失。
3.認真監盤,注意設備運行狀況及各運行參數變化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查明原因。
4.運行人員熟知引起增壓風機跳閘原因,并正確排除。
二、單臺循環泵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FGD全煙氣運行,旁路擋板關閉。
2.#1(2)吸收塔四臺循環泵運行。
3.制漿系統正常運行、脫水系統1#運行。
(二)事故現象:
1.單臺循環泵跳電流落零,發出報警信號。
2.循環泵指示紅色變黃。
3.可能發出軸承溫度高信號報警、電機線圈溫度高信號報警。
(三)危險源預知:
循環泵跳閘發現不及時,導致泵體及管道堵塞。
(四)處理過程:
1.查看DCS上循環泵跳閘首出原因及報警。
2.到現場查看入口電動門是否關閉到位,若沒有關到位,可手動操作。
3.到現場查看循環泵溫度是否正常、油位是否正常。
4.手動盤車,根據情況,聯系檢修到現場查看處理。
5.短時間內不能恢復運行,將泵內的漿液排放、沖洗、注水。
6.匯報值長、班長,及時調整脫硫效率。
(五)注意事項:
認真監盤,注意設備運行狀況及各運行參數變化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查明原因。
三、四臺循環泵運行全部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FGD運行,旁路擋板關閉。
2.#1(2)吸收塔四臺循環泵運行。
3.制漿系統正常運行,#1脫水系統運行。
4.氧化風機1#運行。
(二)事故現象:
1.循環泵電流落零,“#1(2)吸塔循環泵全部跳閘”發出報警信號。
2.四臺循環泵指示紅色變黃。
3.四臺循環泵入口電動門聯關。
4.#1(2)FGD煙氣系統FGD保護動作,應聯開旁路擋板門,聯停增壓風機,聯關原煙氣煙氣擋板。
(三)危險源預知:
1.#1(2)塔旁路擋板聯鎖投入時未打開,造成#1(2)爐膛壓力高保護動作滅火。
2.增壓風機未聯跳,造成吸收塔防腐層及除霧器超溫損壞。
(四)處理過程:
1.確認FGD保護動作情況:脫硫旁路擋板自動開啟,增壓風機跳閘,入口原煙氣擋板自動關閉;
2.若增壓風機未跳閘,應確認旁路擋板開啟正常后停運增壓風機
3.若增壓風機未跳閘,旁路擋板又打不開時,加強除霧器沖洗,監視吸收塔出口溫度,同時,盡快開啟旁路擋板。若5-10分鐘,循環泵不能啟動,旁路擋板又打不開,應匯報值長申請停爐。
4.查明循環泵跳閘相關原因,進行處理。
5.將處理過程匯報值長、專工,同時通知相關檢修人員到場處理。
6.若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循環泵運行,應進行排放、沖洗、注水。
7.對除霧器沖洗一次,避免吸收塔防腐層及除霧器損壞。
(五)注意事項:認真監盤,注意設備運行狀況、吸收塔液位和運行參數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吸收塔循環泵跳閘,查明原因。
四、氧化風機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FGD運行,兩臺增壓風機靜葉開度分別為40%、34%。
2.氧化風機#1(2)-1運行。
(二)事故現象:
1.#1(2)-1氧化風機電流落零,發出報警信號。
2.#1(2)-1氧化風機指示紅色變黃。
3.氧化風流量、壓力逐漸降低。
(三)危險源預知:
影響#1(2)塔石膏漿液中亞硫酸鈣的氧化。
(四)處理過程:
1.若氧化風機軸承溫度超限而跳閘,應檢查就地油箱油位、油質,冷卻水流量是否正常,冷卻水回水是否暢通。若是溫度點失靈突然上升,聯系熱工檢查此測點。
2.若電機線圈溫度高而跳閘,聯系電氣檢查。
3.若氧化風機出口門關閉,氧化風機跳閘,應檢查出口門關閉原因,進行處理。
4.若氧化空氣至#1(2)塔壓力突然升高引起氧化風機跳閘,此壓力變送器聯系熱工檢查。
5.若氧化風機超電流跳閘,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6.在氧化風機跳閘原因未查明和處理之前,嚴禁重啟。
7.短時間內不能恢復,可聯系值專工啟動備用氧化風機。
(五)注意事項:
1.加強溫度測點監視和現場檢查。
2.氧化空氣冷卻后溫度應保持在55度以下,及時調整冷卻水流量。
3.吸收塔液位應保持在11米左右。
4.吸收塔密度1100㎏/m?左右,及時進行脫水。
5.定期清理氧化風機入口濾網。
五、吸收塔漿液循環泵膨脹節破裂
(一)運行方式:
1.#1(2)兩臺增壓風機運行,靜葉開度分別為40%、38%,旁路擋板全關
2.#1(2)吸收塔漿液循環泵A、B、C、D運行
3.#1(2)-1石膏排出泵運行,#1(2)-1氧化風機運行
4.#1(2)真空皮帶脫水機運行
(二)事故現象:
1.#1(2)-C循環泵入口膨脹節破裂后,壓力降低,電流變小,吸收塔液位下降,#1(2)-C漿液循泵壓力過低保護跳閘。
2.#1(2)-C循環泵出口膨脹節破裂后,壓力降低,電流變大,吸收塔液位下降。
(三)危險源預知:
1.循環泵出口膨脹節破裂后,漿液容易濺到其它電機上,導致電機跳閘。
2.循環泵膨脹節破裂長時間未發現,吸收塔內的漿液大量流出,導致吸收塔液位降至8米以下,循環泵全部跳閘。
3.循環泵膨脹節破裂后,導致吸收塔區域地坑泵打不及,發生溢流。
(四)處理過程:
1.發現#1(2)-C吸收塔漿液循環泵壓力電流變化時,應迅速派人去就地查看。
2.如在現場發現#1(2)-C吸收塔循環泵出口膨脹節破裂時,應立即用事故按鈕停運#1(2)-C吸收塔循環泵。如果使用事故按鈕無法停運時,應立即聯系集控室停運,迅速關閉循環泵入口門。
3.如果循環泵入口門關不嚴或無法關閉時,應立即匯報專工及值長,將吸收塔內的漿液打向事故漿液箱,并申請停止#1(2)FGD運行。
4.如果#1(2)-C循環泵停運后,入口門關閉嚴密,立即聯系檢修人員進行處理。
(五)防范措施:
1.經常監視吸收塔液位變化,變化過快及時查明原因。
2.加強對吸收塔循環泵各膨脹節檢查,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3.事故漿液箱液位保持在排空狀態,保證良好備用狀態。
六、#1(2)脫硫塔內部檢修措施
1.全面統計#1(2)脫硫系統缺陷,匯報專工、值長經允許后開始停運#1(2)FGD;
2.#1(2)FGD停運前PH值保持在5.0-5.5,密度為1065-1085Kg/m3,事故漿液箱液位保持在排空狀態;
3.聯系主機注意爐膛負壓變化,打開旁路擋板門,確認開到位;
4.逐漸關小#1(2)增壓風機靜葉開度,待靜葉開度為“0”時,停止#1(2)增壓風機運行,檢查#1(2)原煙氣擋板聯關到位;
5.打開氧化風機排空門,停止氧化風機運行,關閉氧化風冷卻水門;
6.停止#1(2)吸收塔A、B、C、D循環泵運行,排放沖洗,除霧器沖洗一次;
7.將#1(2)吸收塔漿液通過石膏排出泵導向事故漿液箱,待吸收塔液位降至3米時,A、B、C、D攪拌器停運(跳閘),開啟除霧器沖洗水,稀釋漿液一次;
8.待#1(2)塔液位降至1.3米時,停止#1(2)塔石膏排出泵運行,排放、沖洗管線(包括事故漿液箱部分及打循環部分管線);
9.打開#1(2)塔除霧器沖洗水門稀釋漿液一次,打開吸收塔排放門,將#1(2)地坑泵導向事故漿液箱;
10.待吸收塔液位降為0時,除霧器再沖洗一次,保證吸收塔內無積漿;
11.關閉#1(2)塔出口擋板門,確認關閉到位;
12.啟動#1(2)塔擋板密封風機運行;
13.停止#1(2)塔1#、2#供漿泵運行,排放、沖洗管線,停#1(2)塔1#、2#供漿泵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
14.停#1(2)塔1#、2#供漿泵出口門電源,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15.停#1(2)塔1#、2#供漿總門電源,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16.關閉事故漿液返回泵至#1(2)塔手動門。
17.停#1(2)塔1#、2#石膏排出泵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停其出口門電源,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18.關閉#1(2)塔1#、2#石膏排出泵沖洗水電動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19.停#1(2)塔1#、2#溢流泵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停#1(2)塔1#、2#溢流泵出口門電源,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20.關閉#1(2)塔溢流泵沖洗水電動門,停電,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21.關閉過濾水泵出口至#1(2)塔電動門、停電,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22.關閉#1(2)地坑泵至吸收塔手動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23.停1塔1#.2#氧化風機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
24.關閉氧化風機至吸收塔出口電動門,停電,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且上鎖;
25.關閉1氧化風機冷卻水手動門;
26.聯系值長停#1(2)塔A、B、C、D循環泵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
27.停#1(2)塔A、B、C、D循環泵入口電動門電源,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28.關閉#1(2)塔A、B、C、D循環泵沖洗水手動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29.停#1(2)塔A、B、C、D、E、F、G、H攪拌器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
30.關閉#1(2)塔除霧器沖洗水總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31.關閉#1(2)塔工藝水總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32.關閉#1(2)塔除霧器沖洗水各電動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33.關閉#1(2)塔循環泵區域工業水總門,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34.聯系值長停#1(2)塔增壓風機電源,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
35.停#1(2)塔出、入口擋板門執行器電源,就地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牌;
36.將#1(2)塔旁路擋板門在DCS掛“禁操”位置;
37.打開#1(2)塔人孔門進行充分通風;
38.進入吸收塔前應用小動物做試驗;
39.進入#1(2)吸收塔前檢修人員應穿合適的防護服,帶防毒面具,設專人負責監護工作過程。
七、吸收塔溢流
(一)運行方式:
1.#1(2)FGD運行,靜葉開35%。
2.#1(2)塔A、B、C、D循環泵運行。
3.#1(2)-A石膏排出泵運行。
4.制漿系統運行,脫水系統運行。
(三)危險源預知:
1.#1(2)塔地坑泵不會聯啟。
2.地坑大量漿液溢出隨地亂流。
(四)處理過程:
1.將#1(2)塔氧化風機排空門打開。
1.停止#1(2)塔除霧器沖洗。
2.停止向#1(2)塔供給石灰石漿液。
3.停止#1(2)塔補水。
4.可以將#1(2)塔地坑泵導向事故漿液箱。
5.可以用石膏排出泵將#1(2)塔漿液打至事故漿液箱。
6.及時清理現場溢流出的漿液。
(五)防范措施:
1.保證吸收塔液位在9.5米左右。
2.啟停氧化風機、循環泵,調整靜葉,吸收塔供漿、補水、沖洗等操作時,要監控好吸收塔液位。
3.經常保持吸收塔漿液品質合格,避免出現泡沫層,必要時可添加除泡劑。
4.加強對吸收塔漿液取樣分析,推算實際液位與DCS上液位顯示偏差。
八、吸收塔本體泄漏
(一)運行方式:
1.#1(2)、2FGD運行,靜葉均開至30%。
2.#1(2)、2塔循環泵A、B運行,C、D備用,石膏排出泵、供漿泵均一運一備。
(二)事故現象:
1.#1(2)塔地坑液位迅速上升,發出液位高報警。
2.吸收塔液位緩慢下降。
3.現場看從溢流管流出大量漿液。
4.嚴重時漿液從地坑漫出隨地亂流。
(三)危險源預知:
1.漏漿引起吸收塔液位降低,威脅正常運行,嚴重時,導致脫硫系統停運。
2.漏漿漏到吸收塔底部設備上,可能導致設備損壞。
3.現場漿液隨地亂流,可能進入電纜溝、下水道。
(四)處理過程:
1.一旦發現吸收塔本體有泄漏跡象時,應立即查明漏點位置,采取隔離措施,隔離泄漏點。
2.根據吸收塔漏泄點位置高低,漏泄量大小情況,考慮停運循環泵或降液位隔離。
3.若泄漏點高于10m,漏泄不嚴重時,可維持運行;泄漏嚴重時,應申請停止FGD運行,根據情況將吸收塔漿液排至事故漿液箱。
4.若漏點低于10m,應申請停止FGD運行,將吸收塔漿液排至事故漿液箱。
(五)防范措施:
1.嚴格控制吸收塔運行中PH值在5.0-5.5,內部溫度小于50℃,避免腐蝕。
2.吸收塔內部防腐層脫落要及時處理。
3.加強巡檢,及時發現,隨時處理。
4.提高檢修質量。
九、#1(2)塔地坑攪拌器壞
(一)運行方式:
#1(2)FGD運行,旁路擋板門關閉。
(二)事故現象:
1.DCS上地坑攪拌器電流突然增大后落零。
2.DCS上地坑攪拌器顏色由紅變綠閃動且發出故障報警信號。
(三)危險源預知:
1.地坑攪拌器跳閘后不現場進行檢查即啟動造成設備損壞。
2.地坑攪拌器跳閘時間長使漿液沉積造成地坑泵泵體堵塞。
(四)處理過程:
1.現場檢查攪拌器電機及機械溫度、攪拌器油位、油質情況,查看連接部分地腳螺絲是否存在問題。
2.對攪拌器進行盤車。
3.聯系電氣人員對攪拌器電機測絕緣等檢查。
4.檢查若未發現異常情況可重啟一次。
5.關閉吸收塔排放門,停止向地坑排放漿液。若吸收塔液位高,可用石膏排出泵倒向事故漿液箱。
6.對地坑進行注水稀釋,保持地坑低液位運行。
7.聯系檢修人員進行處理,必要時并用潛水泵對其進行排空。
(五)防范措施:
1.經常查看地坑攪拌器油位油質良好,電機及機械溫度正常,連接部分地腳螺絲牢固。
2.認真監盤,發現攪拌器電流不正常增大,應立即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3.嚴禁向地溝、地坑扔破布,鐵絲等雜物,以防纏在攪拌器葉片上損壞攪拌器。
4.定期對地坑底部進行清理。
十、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FGD運行,靜葉開度30%,旁路擋板全開。
2.#1(2)塔循環泵1、3運行,2、4備用。
(二)事故現象:
1.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電流落零,發出報警信號。
2.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指示紅色變黃色。
(三)危險源分析:
1.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跳閘后不現場進行檢查即啟動造成設備損壞。
2.石灰石漿液箱內漿液沉淀。
3.供漿泵及其管道會堵塞。
(四)處理過程:
1.立即到就地檢查啟動#1(2)塔供漿,維持吸收塔PH值。
2.現場檢查攪拌器電機及機械溫度、攪拌器油位、油質情況,查看連接部分地腳螺絲是否存在問題。
3.對攪拌器進行盤車。
4.聯系檢修人員到場檢查。
5.檢查若未發現異常情況可重啟一次。
6.若短時間內處理不好,可停止制漿系統運行,將石灰石漿液箱內漿液倒至事故漿液箱,保持石灰石漿液箱3-4米液位。
7.保持#1(2)塔供漿泵運行,漿液打循環。
8.開啟石灰石漿液箱排放門至地坑,通過吸收塔地坑泵打至吸收塔內。
9.也可由事故漿液返回泵向吸收塔供漿維持其PH值。
10.關小#1(2)靜葉,必要時應匯報有關領導,停止脫硫系統運行。
11.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處理正常,恢復系統運行。
(五)注意事項:
1.經常查看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油位油質良好,電機及機械溫度正常,連接部分地腳螺絲牢固。
2.認真監盤,發現攪拌器電流不正常增大,應立即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3.石灰石供漿泵停運后應對管道進行排放、沖洗、防止堵塞。
4.石灰石漿液箱攪拌器跳閘后保持低液位、漿液打循環等措施,防止漿液沉淀。
5.注意監控供漿泵電流,防止入口堵塞。
十一、石膏旋流器堵塞
(一)運行方式:
1.#1(2)FGD系統運行。
2.制漿系統運行。
(二)事故現象:
1.石膏旋流器壓力升高。
2.就地檢查旋流器旋流子多個不出漿。
(三)危險源預知:
系統壓力過高泄漏。
(四)處理過程:
1.開啟備用旋流子降低其壓力至正常值。
2.關閉堵塞旋流子入口門進行檢查:
①若是沉沙嘴堵將其取下疏通后恢復運行。
②若是旋流子入口管堵,將旋流子取下掏出雜物后恢復運行。
3.若是旋流器內部堵塞停止脫水系統運行,聯系檢修處理。
4.若備用旋流子全開后其入口壓力仍高應立即停止脫水系統運行進行處理,短時間內處理不好時應匯報相關領導。
5.待石膏旋流器處理好后恢復正常運行。
(五)注意事項:
1.認真監盤發現參數異常應及時分析處理。
2.按時巡檢發現旋流器堵塞聯系檢修及時疏通。
3.運行中處理旋流子堵塞時應將其入口門關嚴,若關不嚴應停運進行處理。
十二、真空皮帶脫水機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A增壓風機運行,靜葉開度35%。
2.1#脫水系統運行,2#備用,#1(2)塔正在脫水。
(二)事故現象:
1.#1(2)真空皮帶脫水機跳閘。
2.#1(2)石膏旋流器供漿電動門關閉。
3.#1(2)真空泵聯跳。
4.#1(2)濾布沖洗水泵聯跳。
(三)危險預知:
石膏旋流器供漿電動門未關閉或關不嚴造成漿液溢流。
(四)處理過程:
1.查石膏旋流器進漿電動門確已關閉,若未聯關應手動關閉。
2.若跳閘原因為濾布跑偏應就地糾偏至正常后恢復運行。
3.若跳閘原因為皮帶跑偏應就地糾偏至正常后恢復運行。
4.若為電氣故障應聯系電氣檢查處理,若短時間內處理不了應啟動備用系統運行并匯報相關領導。
(五)注意事項:
1.真空皮帶機跳閘后應及時對石膏旋流器進行沖洗防止堵塞。
2.發現石膏旋流器入口電動門不嚴及時處理。
3.濾布打折及時處理。
十三、真空泵跳閘
(一)運行方式:
1.#1(2)FGD運行、靜葉均開至38%。
2.脫水系統1#運行,2#備用,#1(2)塔正在脫水。
(二)事故現象:
1.1#真空泵DCS上報警,電機綠色信號變黃。
2.1#真空皮帶脫水機跳閘,DCS上報警,綠色信號變黃。
3.#1(2)石膏旋流器入口電動門聯關。
(三)危險源預知:
真空泵跳閘后,皮帶脫水機不跳閘,石膏旋流器入口門未關閉,導致大量漿液進入脫水機而溢出。
(四)處理過程:
1.確認石膏旋流器入口電動門已關嚴,關不嚴可停止#1(2)塔石膏排出泵運行。
2.查找真空泵跳閘原因,就地檢查電機及各軸承溫度、盤車情況。
3.查皮帶機故障情況原因,聯系檢修處理。
4.啟動2泵運行。
(五)注意事項:
1.加強檢查確保工藝水系統正常,真空泵密封水流量正常;濾布沖水箱液位不低。
2.及時調整保證真空度>-55KPa。
十四、工藝水、工業水中斷
(一)運行方式:
1.#1(2)FGD運行、兩臺增壓風機靜葉均開至35%。
2.1#真空皮帶機運行,2#備用,#1(2)塔正在脫水。
3.工藝水泵1#運行,2#備用。
(二)事故現象:
1.運行中的真空泵跳閘。
2.工藝水、工業水壓力突然降低,工藝水、工業水泵跳閘信號發出。
3.工藝水、工業水補水門打開無流量顯示。
(三)危險源預知:
1.真空泵、真空皮帶機跳閘,石膏旋流器進漿門未聯關,大量漿液溢流;長時間未發現,吸收塔液位下降,循環泵跳閘,FGD保護動作。
2.長時間缺水可能導致循環泵機封燒壞
3.未及時發現工藝水中斷,造成管道堵塞,設備機封燒壞。
(四)處理過程:
1.發現1#工藝水泵跳閘,應立即啟動2泵運行。
2.檢查工藝水泵出口壓力在0.55Mp以上,各供水點水壓正常。
3.檢查確認工藝水泵跳閘原因,并進行處理。
4.查看真空皮帶機、真空泵機跳閘后,旋流器進漿門聯關到位,脫水機沖洗干凈。
5.停止制漿系統運行,待工藝水壓力正常后,排放、沖洗,根據石灰石漿液箱,液位決定是否啟動制漿系統。
6.如果1#工藝水泵跳閘后,2#泵啟動不起,應停止#1(2)FGD運行。
7.檢查恢復工藝水泵運行。
(五)防范措施:
1.值班期間,認真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備用工藝水泵聯鎖要可靠投入。
十五、脫硫效率持續下降
(一)運行方式:
1.#1(2)FGD滿負荷運行、靜葉均開至40%。
(二)事故現象:
1.入口煙氣SO2濃度大于3000mg/Nm3并持續升高或入口煙氣SO2濃度小于1000mg/Nm3并持續降低。
2.入口煙氣含塵量濃度大于100mg/Nm3并持續升高。
3.入口煙氣溫度大于130℃并有升高趨勢。
4.吸收塔漿液PH值小于5.0并有下降趨勢。
5.吸收塔漿液密度大于1180mg/Nm3并難以下降或吸收塔漿液密度小于1080mg/Nm3。
(三)危險源預知:
脫硫效率持續下降,上傳環保部門時不能達標,嚴重影響公司經濟效益。
(四)處理過程:
1.發現吸收塔入口煙氣量過大、入口SO2參數過高或過低、入口粉塵含量超標的情況,檢查增壓風機靜葉開度是否過大并調整在正常范圍內(-200pa至100pa)運行,如果靜葉開度不大增壓風機入口負壓正常,可聯系值長申請降低負荷并調整燃煤質量,在保證其他參數正常的情況下,如還不能恢復正常,匯報相關領導處理,做好記錄。
2.如果發現入口煙氣溫度過高并有上升趨勢,及時聯系值長詢問并申請值長幫助調整燃燒狀況,并匯報相關領導,如溫度過高(接近160℃),及時匯報公司相關領導,申請開啟旁路擋板并做好記錄。
3.如發現吸收塔漿液PH持續下降,聯系化學檢查制漿系統漿液質量,如果供漿質量合格,聯系熱控檢查煙氣入口測點并校準。
4.發現吸收塔漿液密度過高,托運脫水系統;密度過低,停運脫水系統。
(五)防范措施:
1.值班期間,認真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加強與值長的協調聯系工作。
篇2:煅燒脫硫系統操作規程
1.將片狀氫氧化鈉,倒入堿液罐中并打開堿液罐補水閥門,啟動堿液罐攪拌機;
2.啟動石灰倉除塵器、螺旋輸送機、星型卸料器與倉壁振動器;
3.打開曝氣池氧化羅茨風機與攪拌機,將石灰制成漿液待用;
4.打開循環泵、濃縮漿泵虹吸桶灌水閥,將虹吸桶及水泵泵腔內灌滿水;
5.打開各泵循環冷卻水閥門,待冷卻水末端有水流出后啟動水泵,開啟水泵出口閥門;
6.打開循環池攪拌機,啟動堿液泵,觀察循環池堿液PH,待PH值達到9時,啟動脫硫塔對應循環泵;
7.待預處理與主塔內有水流出時,首先打開脫硫系統煙道出口蝶閥啟動風機,待風機運行穩定后打開脫硫系統進口煙道蝶閥,最后緩慢關閉煙道處閘板;
8.將濃縮漿池液位控制設為自動,選擇準備啟動的濃縮漿泵,正常狀態下設定下限2m,上限4m。
9.待濃密池溢流槽開始溢流時,打開濃密池中心刮吸泥機及濃密池排泥漿管道電動閥門將泥漿排入渣漿池,啟動渣漿池攪拌機;
10.調節壓濾機液壓站至使用壓力,啟動壓濾機;
11.當渣漿池液位達到規定值時啟動渣漿泵;
12.將壓濾機脫水的粉餅卸入料斗中,待料斗中粉餅滿后使用運輸車將料斗中的粉餅拉至存渣處。
13.脫硫系統異常情況需停止時,首先提升煙道閘板,依次關閉主引風機,進出口電動蝶閥,待進口煙氣溫度降低后方可停止循環泵,嚴禁停主風機同時停循環泵。
14.循環池PH值控制在8-9;氧化池PH值控制在6-7;液位控制在3m以上;主塔進口溫度不超過80℃,嚴禁超過130℃;循環泵流量≥30m3/h。
篇3:脫硫工段職業健康安全操作規程
1、本工段為禁火區域,所有人員嚴禁將火種帶入生產區,禁止吸煙.
2、每位員工上班前應穿戴好勞保用品,否則不準進入生產崗位,進入塔區必須戴好安全帽.
班前班中不準飲酒,崗位上不準會客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處堅持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安全規程,拒絕違章操作.
3、因工作和檢修需要,需進行危險作業和動火作業時,必須先辦理危險作業證和動火作業證,并按要求采取措施經批準后方可作業.
4、凡是在操作中遇到有刺鼻氣味發生時,操作人員應站在上風向,不得在下風向操作和休息,防止發生中毒.
5、凡是屬煤氣中毒的,應立即把中毒人員撤離現場,到空氣新鮮溫暖的地方施行人工急救,病情嚴重的應立即送往醫院.
6、當堿液或PDS液濺到皮膚和眼睛上時,應立即用清水大量沖洗,嚴重時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7、硫磺不能堆積儲存太多,存放時間不能太長,以防硫磺發生自燃.
8、各設備接地線必須良好,運轉設備啟動前應安好防護罩,嚴禁未進行盤車和無安全罩得情況下開泵不準用濕布擦拭電機,嚴禁水漏入電機內.
9、嚴禁在蒸汽管道和暖氣包上烤曬衣服和放置易燃易爆品,以免引起火災事故.
10、禁止用鐵器敲打設備和管道以免引發火災.
11、消防器材應配置齊全完好,并定期檢查更換,做到人人會用,不得挪做他用.
12、禁止用鐵器敲打設備和管道以免引發火災.
13、嚴禁用水布放在軸承上冷卻溫度.
14、機械在運轉過程中禁止修理,嚴禁用抹布和棉紗擦拭轉動設備的通風口。
15、冬季各水封槽及有關容器應通氣保溫,以防設備凍壞和管道堵塞.排水溝和管道溝要加蓋,以防人員失足掉入井內.
16、上下樓梯要注意安全,冬季要及時排除積雪和積水以免滑倒摔傷.
17、本公段區域內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品.
18、反應槽內的溶液液位不得低于2/3處
19、夏季高溫天氣應多服用下發的防暑降溫物品
20、每年定期進行職業病健康體檢。
21、定期組織學習職業病健康防治知識
22、本崗位員工在工作區域內必須佩帶防毒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