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控制化工工藝參數技術措施

控制化工工藝參數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8897

控制化工工藝參數,即控制反應溫度、壓力,控制投料的速度、配比、順序以及原材料的純度和副反應等。工藝參數失控,不但破壞了平穩的生產過程,還常常是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的“禍根”之一,所以嚴格控制工藝參數,使之處于安全限度內,是化工裝置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之一。

1、溫度失控

溫度是石化生產中主要控制參數。準確控制反應溫度不但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能耗由重要意義,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需的。溫度過高,可能引起反應失控發生沖料或爆炸;也可能引起反應物分解燃燒、爆炸;或由于液化氣體介質和低沸點液體介質急劇蒸發,造成超壓爆炸。溫度過低,則有時會因反應速度減慢或停滯造成反應物積聚,一旦溫度正常時,往往回因未反應物料過多而發生劇烈反應引起爆炸。溫度過低還可能是某些物料凍結,造成管路堵塞或破裂,致使易燃物泄漏引起燃燒、爆炸。

為了嚴格控制溫度,須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相應措施。

①有效去除反應熱;對于相當多數的放熱反應應選擇有效的傳熱設備、傳熱設備及傳熱介質,保證反應熱及時導出,防止超高溫。

還要注意隨時解決傳熱面結垢、結焦的問題,因為它會大大降低傳熱效率,而這種結垢、結焦現象在石化生產中有是較常見的。

②正確選用傳熱介質;在石化生產中常用載體來進行加熱。常用的熱載體有水蒸氣、熱水、煙道氣、碳氫化合物(如導熱油、聯苯混合物及道生液)、熔鹽、汞和熔融金屬等。正確選擇載體對加熱過程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應避免選擇容易與反應物料相作用的物質作為傳熱介質,如不能用水來加熱或冷卻環氧乙烷,因為微量水也會引起液體環氧乙烷自聚發熱而爆炸,此種情況宜選用液體石蠟做傳熱介質。

③防止攪拌中斷;攪拌可以加速反應物料混合以及熱傳導。有的生產過程如果攪拌中斷,肯呢過會造成局部反應加聚和散熱不良而發生超壓爆炸。對因攪拌中斷可能引起事故的石化裝置,應采取防止攪拌中斷的措施,例如采用雙倍供電等。

2、壓力控制

壓力是化工生產的基本參數之一。在化工生產中,有許多反應需要在一定壓力下才能進行,或者需要用假牙的方法來加快反應速度,提高效率。因此,加壓操作在化工生產中普遍采用,所使用的塔、釜、器、罐等大部分是壓力容器。

但是,超壓也是造成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加壓能夠強化可燃物料的化學活性,擴大爆炸極限范圍;久受高壓作用的設備容易脫碳、變形、滲漏,以至破裂和爆炸;處于高壓的可燃氣體介質從設備、系統連接薄弱處(如焊接處或法蘭、螺栓、絲扣連接處甚至因腐蝕穿孔出等)泄漏,還會猶豫急劇噴出或靜電而導致火災爆炸等。反之,壓力過低,會使設備變形。在負壓操作系統,空氣容易從外部滲入,與設備、系統內的可燃物料形成幫助性混合物而導致燃燒、爆炸。

因此,為了確保安全生產,不因壓力失控造成事故,除了要求受壓系統中的所有設備、管道必須按照設計要求,保證其耐壓強度、氣密性;有安全閥等泄壓設備;還必須裝設靈敏、準確、可靠的測量壓力的儀表-壓力計。而且要按照設計壓力或最高工作壓力以及有關規定,正確選用、安裝和使用壓力計,并在生產運行期間保持完好。

3、進料控制

①進料速度;對于放熱反應,進料速度不能超過設備的散熱能力,否則物料溫度將會急劇升高,引起物料的分解,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進料速度過低,部分物料可能因溫度過低,反應不完全而積聚。一旦達到反應溫度是,就有可能使反應加劇進行,因溫度,壓力急劇升高而產生爆炸。

②進料溫度;進料溫度過高,可能造成反應失控而發生事故;進料溫度過低,情況與進料速度過低相似。

③進料配比;對反應物料的配比要嚴格控制,尤其是對連續化程度較高、危險性較大的生產,更需注意。如環氧乙烷生產中,反應原料乙烯與氧的濃度接近爆炸極限范圍,須嚴格控制。尤其在開停車過程中,乙烯和氧的濃度在不斷變化,且開車時催化劑活性較低,容易造成反應器出口氧濃度過高。為保證安全,應設置聯鎖裝置,經常核對循環氣的組成,盡量減少開車停車次數。

對可燃或易燃物與氧化劑的反應,要嚴格控制氧化劑的速度和投料量。兩種或兩種以上原料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生產,其配料比應嚴格控制在爆炸極限范圍以外,如果工藝條件允許,可采用水蒸氣或惰性氣體稀釋。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度影響很大,如果催化劑過量,就可能發生危險。因此,對催化劑的加入量也應嚴格控制。

④進料順序;有些生產過程,進料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如氯化氫合成應先投氫后投氯;三氯化磷生產應先投磷后投氯;磷酸酯與甲胺反應時,應先頭磷酸酯,再滴加甲胺等。反之反應就會爆炸。

4、控制原料純度

許多化學反應,由于反應物種危險雜質的增加導致副反應、過反應的發生而引起燃燒、爆炸。

①原料中某種雜質含量過高,生產過程中易發生燃燒爆炸。如生產乙炔是要求電石中含磷量不超過0.08%,因為磷(即磷化鈣)遇水后生成磷化氫,它與空氣燃燒,可導致乙炔-空氣混合氣爆炸。

②循環使用的反應原料氣體,如果其中有害雜質氣體不清除干凈,在循環過程中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導致爆炸。如空分裝置中液氧中的有害物(烴)含量過高,就會引起爆炸。這需要在工藝上采取措施,如在循環使用前將有害雜質吸收清除或將部分反應氣體放空,以及加強監測等,以保證有害雜質氣體含量不超過標準。

有時為了防止某些有害雜質的存在引起事故,還可采用穩定劑的辦法。

需要說明的是,溫度、壓力、進料量與進料溫度、原料純度等工藝參數,甚至是一些看起來“較不重要”的工藝參數都是相互影響的,有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對任何一項工藝參數都要認真對待,不能“掉以輕心”。

篇2:化工生產中帶電作業安全規定安全防護措施

低壓帶電作業的相關規定

(1)低壓帶電作業應設專人監護,使用絕緣柄的工具。工作時,站在干燥的絕緣物上進行,并戴絕緣手套和安全帽。必須穿長袖衣工作,嚴禁使用銼刀、金屬尺和帶有金屬物的毛刷、毛撣等工具;

(2)高低壓同桿架設,在低壓帶電線路上工作時,應先檢查與高壓線的距離,采取誤碰帶電高壓設備的措施。在低壓帶電導線未采取絕緣措施時,工作人員不得穿越。在帶電的低壓配電裝置上工作時,應采取防止相間短路和單相接地的絕緣隔離措施;

(3)帶電作業前,應先分清火、地線,選好工作位置。斷開導線時,應先斷開火線,后斷開地線。搭接導線時,順序應相反。

低壓帶電作業應注意的事項

(1)帶電工作應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作業現場至少要有兩人;兩人同桿工作時,只許一人接觸帶電部分。

(2)要有專人監護,在帶電工作過程中監護人不得離開工作現場或委托他人監護;若發現作業人膽怯或有其他不正常身心狀態,應令其停止工作。

(3)要戴絕緣手套和安全帽.穿長袖緊口工作服;嚴禁穿背心、短褲工作。

(4)應使用有完好絕緣手柄的工具;嚴禁用銼刀、金屬尺和帶有金屬物的工具。

帶電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

安全防護措施是配電室及現場帶電作業中保證電工作業人員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安全防護的重要措施如下:

(1)帶電作業人員在作業中利用良好的絕緣工具隔離或遮蔽帶電體和接地體。

(2)帶電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合格的絕緣防護用具。

(3)必須檢查使用絕緣合格的檢測電筆、防護器材、作業工具、測量表計和檢修機具等。

救助站制度

篇3:硫化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上班前穿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2、檢查機電設備轉動部分是否完好,保險閥門是否良好,壓力表、安全閥、疏水器是否正常,蒸汽管、閥門、密封線圈是否有漏氣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檢查道軌是否正常,每次硫化時應對安全閥手動進行試放氣,發現失靈應立即停止并向有關領導報告,進行維修后再用。

4、硫化盤進罐時,檢查過橋鐵軌是否放穩,要清除鐵軌上的雜物,前后動作一致,硫化盤進罐時要注意過往行人。

5、關閉硫化罐門時,腳步立穩,不要用鐵棒猛烈敲打,注意有無雜物夾在罐門平面上,電動旋緊門后要檢查門扣是否關到位。進氣和硫化階段,一切人員要離開硫化罐門正面方向。

6、開放蒸汽時,閥門打開切勿一下子開足,根據工藝要求控制進放汽時間,安全閥發出警報時應立即關閉進汽閥門。

7、開硫化罐門前應將蒸汽放完,等壓力表指針降到零位后2分鐘,才可開硫化罐門。

8、硫化罐出罐時,鉤子必須鉤牢,過橋鐵軌要放穩,一人操作要嚴格按照操作順序,并注意來往行人。

9、壓力表,安全閥失靈修復后再使用。

10、工作結束時關掉電源,蒸汽、硫化罐門、過橋鐵軌放到空置位置,清掃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