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丙綸短纖維丙綸膨體長絲裝置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丙綸短纖維丙綸膨體長絲裝置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4-07-23 閱讀 2516

(一)危險因素分析

聚丙烯纖維裝置的危險危害因素大致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即高溫、噪聲和機械傷害(如機械軋傷、壓傷、旋轉件卷入、工件墜落砸傷等)及用電安全問題;導生油系統熱媒聯苯—聯苯醚泄漏將導致火災危險及中毒危害;組件清洗劑的易燃易爆及火災危險;裝置內存在有害氣體、粉塵和照度不足引起視力損傷等危害。現將上述危險危害因素的暴露情況及危害性分析如下:

(1)由于螺桿擠出機的電加熱、導生系統熱媒的熱輻射及生產裝置的通風條件限制,在夏令季節,部分操作崗位(如擠出機崗位、紡絲和熱定型崗位等)的環境空氣溫度將較高,大量熱量的散發,會引起高溫危害。當環境溫度高于人體體溫時,將使散熱發生困難,加劇了體溫調節機能的緊張活動,使人體溫度升高,脈搏和呼吸加快,而且隨著大量出汗,將造成人體水分、鹽分等大量排出而影響健康。故高溫作業會影響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使人感覺不適,甚至發生中暑現象。

(2)旋轉機械的馬達聲,機械、氣動、電動等各類工機具作業時不斷發出的撞擊聲和摩擦聲,會形成超過規定分貝的噪聲,使一些設備出現了異常響聲(如刺耳的尖叫聲),將進一步提高裝置內的噪聲分貝數,大大超過標準分貝的要求。操作人員長期處在強噪聲環境中作業,會感到耳鳴,人不舒服,時間長久了,還會損傷聽覺器官,甚至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耳聾。此外,噪聲還能對人的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長期接觸噪聲,會導致人的厭煩和疲勞感覺。以上這些情況將隨著聚丙烯纖維裝置生產流水線的增加而噪聲影響大幅上升,其后果對人是嚴重的。

(3)在裝置內運轉設備的機械旋轉部分,如果裸露在外,且防護措施不當,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將造成人身機械傷害事故。

(4)裝置內工作平臺四周的防護欄桿高度若未達到國家標準規定要求;操作人員,特別施工單位未按設計要求進行作業和施工,易造成人員墜落或工、機具墜落傷人事故的發生。防護欄桿的下擋板如未安裝或未按規定要求安裝,也會造成物體墜落,擊傷人員或砸壞設備、管線事故。

(5)裝置在技術改造時,為達到增量增產的目的,將通過加快電機轉速,提高紡絲機械加工工藝速度來達到。這樣電的用量將明顯增大,若無有效的用電安全防護措施,容易造成各類用電安全方面的電氣傷害事故。另外,配電箱、控制箱和電氣開關的缺陷、絕緣不良、不按規定接地(接零)等都會導致人身觸電傷害事故的發生。電氣設備短路或接線不良等原因,也可能引起著火、燃燒事故。

(6)使用手持電動工具,要特別防止觸電事故;固定式配電箱或設備自帶的漏電保護安裝不良,也會發生觸電事故。

(7)紡絲熱媒使用的聯苯—聯苯醚,系為可燃有毒物質。若生產中因熱媒泵、熱媒爐、管道、閥門、接頭、法蘭等連接處密封不良發生微量泄漏或排氣不當,散熱的熱媒蒸汽將對作業人員造成職業危害。若熱媒系統因檢修維護操作不當引起向外界噴料,遇高熱、明火等熱源或接觸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的危險。聯苯—聯苯醚在蒸汽狀態下與空氣混合還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遇上火種,會產生爆炸事故。

(8)紡絲組件情況作業過程中需用蒸汽加熱。被加熱的三甘醇清洗劑,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遇火種,會導致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

(9)組件清洗時需用氫氧化鈉;電瓶車充電用的硫酸在儲存、稀釋配制溶液和使用過程中,都存在著化學腐蝕和灼傷的危險。

(10)打包間及庫房電瓶車、氣鏟車、貨車頻繁地進出于裝置內外,會造成交通事故。

若使用柴油叉車運輸,柴油廢氣的長期排放,有害氣體會污染裝置環境空氣,將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11)發生違章作業或誤操作也會造成各類設備或系統的故障,以及人員的傷害事故。

(二)防范措施

1.防高溫危害措施

(1)采用有效的通風降溫和調節空氣質量的技術措施,例如對高溫崗位使用局部送風或強制通風;做好熱媒系統的保溫隔熱工作等。

(2)也可采取高溫季節,高溫崗位輪換作業,以適當縮短操作人員的作業時間;或在高溫工作場所設立現場值勤室,室內通入冷風或空調,裝隔音隔熱門、窗等措施,改善操作人員的勞動條件。

(3)維修人員到高溫崗位工作,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操作人員作業時要穿長袖、長褲,防止高溫燙、灼傷。

2.防噪聲措施

(1)設備選型要首先選擇低噪聲設備;對設備震動大的應加強防震和避震。

(2)在風機的進出口處安裝消音器,降低噪聲分貝數。

(3)嚴格控制蒸汽泄漏。發現蒸汽泄漏,積極采取堵漏、消漏措施。

(4)在噪聲長期超標的作業環境,可增設現場值勤室;操作人員現場作業自覺佩戴防噪聲護耳器具。

3.防機械傷害措施

(1)卷取機線速度很高。在進行作業時,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慎防將鉤子帶人卷取機,當心處理廢絲時因操作不當(如不停機處理廢絲),導致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2)牽伸纏輥故障處理,必須先降速或停車然后按操作規程作業,防止發生鉤手事故。

(3)切斷機在開機升斗,用手握絲束送人切斷鉤輪作業時,要配合恰當,防止發生割手事故。

(4)打包機要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壓蓋限位裝置是重要的安全鎖停裝置,必須完好可靠。

(5)裝拆紡絲組件,檢修卷取、牽伸、切斷、打包等各類化纖機械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檢修規程。試機時應實行雙人操作監護制度,確保安全保護聯鎖裝置可靠、靈敏。

(6)對裝置內各種化纖機械設備,凡傳動部分有外露高速旋轉機體的(如轉軸、軋輥、齒輪、轉輪、鏈齒等),均應加設安全防護罩,或裝上安全防護網;還要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對無法設置安全防護罩、網的轉動設備,則應設置防護欄桿,周圍須保持有一定的操作活動空間,作業時要格外小心,防止發生機械傷害事故。

(7)裝置內工作平臺的防護欄桿、扶梯、欄桿下擋板都要嚴格按國家標準設計,防止發生人員的高空墜落或物體下落打擊事故。樓板吊裝孔、預留孔要有加蓋安全措施;設備、管道穿樓板孔隙,要有防護欄桿或圍堰防擋措施。檢修安裝施工人員應文明作業,嚴禁將工機具亂放亂丟亂扔。

(8)紡絲設備檢修安裝施工時應有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登高作業帶好安全帶,并有專人監護。登高、起重等特殊作業須辦理安全作業票審批手續。

4.安全用電措施

(1)按規范要求設計、安裝所有的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

(2)配電間應達到“四防一通”(防火、防雨雪、防雷電、防小動物和通風)的要求;電氣作業要遵守集團公司“三三二五”制度。

(3)重要的電氣設備要設銘牌;重要的電器設備(如變壓器等),其安全欄柵應加鎖,欄柵門應有安全警示牌。

(4)通過提高機電設備轉速進行擴容改造的裝置,必須認真明確用電量和電負荷容量,防止發生因電氣設備過載或短路導致電氣火災或斷電事故。

(5)使用手持電力工具(如手槍鉆、砂輪、電割刀等),應正確安裝帶漏電保護器的便攜式拖線盤或拖線板;自帶漏電保護器的固定式配電箱,要保證具有正常跳閘功能,不留隱患。

(6)電機設備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裝置。

(7)有可能積累靜電的機泵、機臺、管線構架等,都應做電位靜電接地措施。

(8)化纖廠房和露天布置的設備要有可靠的避雷設施。

5.防火防爆措施

(1)裝置的總平面布置要符合石化企業防火規范要求布置和設計。

(2)導生油系統,采用熱媒聯苯—聯苯醚作導生油的,其熱媒泵應采用“零泄漏”類型泵;管道連接盡可能采用焊接式,減少法蘭連接,確保無泄漏。新建熱媒爐投用前,應辦理壓力容器使用證審批手續。

(3)裝置的組件清洗室要劃分爆炸危險場所區域,并按防爆等級要求,選用相應防爆等級的電氣設備和照明設施。室內要設置良好的高空排放設施。

(4)裝置的易燃易爆場所及化纖倉庫、庫房應設置完善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配置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

(5)按建筑防火設計規范要求,要有消防水供給保證系統,并配備便攜式滅火機。

6.防毒害、防粉塵及防止其他危害措施

(1)組件清洗室存在有氫氧化鈉和硫酸介質,有腐蝕性和灼傷的危險性。工作人員在儲存、稀釋、加料等作業過程中,必須穿戴防腐工作服和個人防護用品。

(2)丙綸短纖維在切斷工藝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纖維塵,對人體的呼吸道有刺激,對肺部有危害。除作業人員應佩戴合適的防塵口罩外,經濟技術條件許可的話,要加吸塵裝置,將纖維塵收集在氣袋中,集中處理。

(3)在裝置的主要通道和出口處及樓梯間,應設置應急照明燈。為便于事故狀態下的緊急疏散,應設逃生標志。

(4)裝置內不使用柴油叉車,而使用電瓶叉車。廠區內機動車輛行駛應限速并有交通限速標志警示。裝置車輛行駛道路要有防滑措施。為防車輛與裝置生產設備和建構筑物相撞,應設標志明顯的防撞柱。

(5)特種設備(如起重設備、廠內機動車輛、壓力容器及附件和安全閥等)、特種機械(如客貨兩用電梯等)應辦理使用證審批手續。電工、起重工、焊工、機動車輛駕駛員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有特種作業合格證書才能上崗作業。

篇2:丙綸短纖維丙綸膨體長絲裝置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危險因素分析

聚丙烯纖維裝置的危險危害因素大致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即高溫、噪聲和機械傷害(如機械軋傷、壓傷、旋轉件卷入、工件墜落砸傷等)及用電安全問題;導生油系統熱媒聯苯—聯苯醚泄漏將導致火災危險及中毒危害;組件清洗劑的易燃易爆及火災危險;裝置內存在有害氣體、粉塵和照度不足引起視力損傷等危害。現將上述危險危害因素的暴露情況及危害性分析如下:

(1)由于螺桿擠出機的電加熱、導生系統熱媒的熱輻射及生產裝置的通風條件限制,在夏令季節,部分操作崗位(如擠出機崗位、紡絲和熱定型崗位等)的環境空氣溫度將較高,大量熱量的散發,會引起高溫危害。當環境溫度高于人體體溫時,將使散熱發生困難,加劇了體溫調節機能的緊張活動,使人體溫度升高,脈搏和呼吸加快,而且隨著大量出汗,將造成人體水分、鹽分等大量排出而影響健康。故高溫作業會影響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使人感覺不適,甚至發生中暑現象。

(2)旋轉機械的馬達聲,機械、氣動、電動等各類工機具作業時不斷發出的撞擊聲和摩擦聲,會形成超過規定分貝的噪聲,使一些設備出現了異常響聲(如刺耳的尖叫聲),將進一步提高裝置內的噪聲分貝數,大大超過標準分貝的要求。操作人員長期處在強噪聲環境中作業,會感到耳鳴,人不舒服,時間長久了,還會損傷聽覺器官,甚至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耳聾。此外,噪聲還能對人的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長期接觸噪聲,會導致人的厭煩和疲勞感覺。以上這些情況將隨著聚丙烯纖維裝置生產流水線的增加而噪聲影響大幅上升,其后果對人是嚴重的。

(3)在裝置內運轉設備的機械旋轉部分,如果裸露在外,且防護措施不當,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將造成人身機械傷害事故。

(4)裝置內工作平臺四周的防護欄桿高度若未達到國家標準規定要求;操作人員,特別施工單位未按設計要求進行作業和施工,易造成人員墜落或工、機具墜落傷人事故的發生。防護欄桿的下擋板如未安裝或未按規定要求安裝,也會造成物體墜落,擊傷人員或砸壞設備、管線事故。

(5)裝置在技術改造時,為達到增量增產的目的,將通過加快電機轉速,提高紡絲機械加工工藝速度來達到。這樣電的用量將明顯增大,若無有效的用電安全防護措施,容易造成各類用電安全方面的電氣傷害事故。另外,配電箱、控制箱和電氣開關的缺陷、絕緣不良、不按規定接地(接零)等都會導致人身觸電傷害事故的發生。電氣設備短路或接線不良等原因,也可能引起著火、燃燒事故。

(6)使用手持電動工具,要特別防止觸電事故;固定式配電箱或設備自帶的漏電保護安裝不良,也會發生觸電事故。

(7)紡絲熱媒使用的聯苯—聯苯醚,系為可燃有毒物質。若生產中因熱媒泵、熱媒爐、管道、閥門、接頭、法蘭等連接處密封不良發生微量泄漏或排氣不當,散熱的熱媒蒸汽將對作業人員造成職業危害。若熱媒系統因檢修維護操作不當引起向外界噴料,遇高熱、明火等熱源或接觸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的危險。聯苯—聯苯醚在蒸汽狀態下與空氣混合還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遇上火種,會產生爆炸事故。

(8)紡絲組件情況作業過程中需用蒸汽加熱。被加熱的三甘醇清洗劑,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遇火種,會導致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

(9)組件清洗時需用氫氧化鈉;電瓶車充電用的硫酸在儲存、稀釋配制溶液和使用過程中,都存在著化學腐蝕和灼傷的危險。

(10)打包間及庫房電瓶車、氣鏟車、貨車頻繁地進出于裝置內外,會造成交通事故。

若使用柴油叉車運輸,柴油廢氣的長期排放,有害氣體會污染裝置環境空氣,將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11)發生違章作業或誤操作也會造成各類設備或系統的故障,以及人員的傷害事故。

(二)防范措施

1.防高溫危害措施

(1)采用有效的通風降溫和調節空氣質量的技術措施,例如對高溫崗位使用局部送風或強制通風;做好熱媒系統的保溫隔熱工作等。

(2)也可采取高溫季節,高溫崗位輪換作業,以適當縮短操作人員的作業時間;或在高溫工作場所設立現場值勤室,室內通入冷風或空調,裝隔音隔熱門、窗等措施,改善操作人員的勞動條件。

(3)維修人員到高溫崗位工作,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操作人員作業時要穿長袖、長褲,防止高溫燙、灼傷。

2.防噪聲措施

(1)設備選型要首先選擇低噪聲設備;對設備震動大的應加強防震和避震。

(2)在風機的進出口處安裝消音器,降低噪聲分貝數。

(3)嚴格控制蒸汽泄漏。發現蒸汽泄漏,積極采取堵漏、消漏措施。

(4)在噪聲長期超標的作業環境,可增設現場值勤室;操作人員現場作業自覺佩戴防噪聲護耳器具。

3.防機械傷害措施

(1)卷取機線速度很高。在進行作業時,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慎防將鉤子帶人卷取機,當心處理廢絲時因操作不當(如不停機處理廢絲),導致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

(2)牽伸纏輥故障處理,必須先降速或停車然后按操作規程作業,防止發生鉤手事故。

(3)切斷機在開機升斗,用手握絲束送人切斷鉤輪作業時,要配合恰當,防止發生割手事故。

(4)打包機要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壓蓋限位裝置是重要的安全鎖停裝置,必須完好可靠。

(5)裝拆紡絲組件,檢修卷取、牽伸、切斷、打包等各類化纖機械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檢修規程。試機時應實行雙人操作監護制度,確保安全保護聯鎖裝置可靠、靈敏。

(6)對裝置內各種化纖機械設備,凡傳動部分有外露高速旋轉機體的(如轉軸、軋輥、齒輪、轉輪、鏈齒等),均應加設安全防護罩,或裝上安全防護網;還要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對無法設置安全防護罩、網的轉動設備,則應設置防護欄桿,周圍須保持有一定的操作活動空間,作業時要格外小心,防止發生機械傷害事故。

(7)裝置內工作平臺的防護欄桿、扶梯、欄桿下擋板都要嚴格按國家標準設計,防止發生人員的高空墜落或物體下落打擊事故。樓板吊裝孔、預留孔要有加蓋安全措施;設備、管道穿樓板孔隙,要有防護欄桿或圍堰防擋措施。檢修安裝施工人員應文明作業,嚴禁將工機具亂放亂丟亂扔。

(8)紡絲設備檢修安裝施工時應有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登高作業帶好安全帶,并有專人監護。登高、起重等特殊作業須辦理安全作業票審批手續。

4.安全用電措施

(1)按規范要求設計、安裝所有的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

(2)配電間應達到“四防一通”(防火、防雨雪、防雷電、防小動物和通風)的要求;電氣作業要遵守集團公司“三三二五”制度。

(3)重要的電氣設備要設銘牌;重要的電器設備(如變壓器等),其安全欄柵應加鎖,欄柵門應有安全警示牌。

(4)通過提高機電設備轉速進行擴容改造的裝置,必須認真明確用電量和電負荷容量,防止發生因電氣設備過載或短路導致電氣火災或斷電事故。

(5)使用手持電力工具(如手槍鉆、砂輪、電割刀等),應正確安裝帶漏電保護器的便攜式拖線盤或拖線板;自帶漏電保護器的固定式配電箱,要保證具有正常跳閘功能,不留隱患。

(6)電機設備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裝置。

(7)有可能積累靜電的機泵、機臺、管線構架等,都應做電位靜電接地措施。

(8)化纖廠房和露天布置的設備要有可靠的避雷設施。

5.防火防爆措施

(1)裝置的總平面布置要符合石化企業防火規范要求布置和設計。

(2)導生油系統,采用熱媒聯苯—聯苯醚作導生油的,其熱媒泵應采用“零泄漏”類型泵;管道連接盡可能采用焊接式,減少法蘭連接,確保無泄漏。新建熱媒爐投用前,應辦理壓力容器使用證審批手續。

(3)裝置的組件清洗室要劃分爆炸危險場所區域,并按防爆等級要求,選用相應防爆等級的電氣設備和照明設施。室內要設置良好的高空排放設施。

(4)裝置的易燃易爆場所及化纖倉庫、庫房應設置完善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配置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

(5)按建筑防火設計規范要求,要有消防水供給保證系統,并配備便攜式滅火機。

6.防毒害、防粉塵及防止其他危害措施

(1)組件清洗室存在有氫氧化鈉和硫酸介質,有腐蝕性和灼傷的危險性。工作人員在儲存、稀釋、加料等作業過程中,必須穿戴防腐工作服和個人防護用品。

(2)丙綸短纖維在切斷工藝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纖維塵,對人體的呼吸道有刺激,對肺部有危害。除作業人員應佩戴合適的防塵口罩外,經濟技術條件許可的話,要加吸塵裝置,將纖維塵收集在氣袋中,集中處理。

(3)在裝置的主要通道和出口處及樓梯間,應設置應急照明燈。為便于事故狀態下的緊急疏散,應設逃生標志。

(4)裝置內不使用柴油叉車,而使用電瓶叉車。廠區內機動車輛行駛應限速并有交通限速標志警示。裝置車輛行駛道路要有防滑措施。為防車輛與裝置生產設備和建構筑物相撞,應設標志明顯的防撞柱。

(5)特種設備(如起重設備、廠內機動車輛、壓力容器及附件和安全閥等)、特種機械(如客貨兩用電梯等)應辦理使用證審批手續。電工、起重工、焊工、機動車輛駕駛員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有特種作業合格證書才能上崗作業。

篇3:機械設備危害因素標準

一、機械的危害

1.靜止的危險

設備處于靜止狀態時存在的危險即當人接觸或與靜止設備作相對運動時可引起的危險。包括:

(1)切削刀具有刀刃。

(2)機械設備突出的較長的部分,如設備表面上的螺栓、吊鉤、手柄等。

(3)毛坯、工具、設備邊緣鋒利和粗糙表面,如未打磨的毛刺、銳角、翹起的鉻牌等。

(4)引起滑跌的工作平臺,尤其是平臺有水或油時更為危險。

2.直線運動的危險

指作直線運動的機械所引起的危險,又可分接近式的危險和經過式的危險。

(1)按近式的危險:這種機械進行往復的直線運動,當人處在機械直線運動的正前方而未及時躲讓時將受到運動機械的撞擊或擠壓。

①縱向運動的構件,如龍門刨床的工作臺、牛頭刨床的滑枕、外國磨床的往復工作臺等。

②橫向運動的構件,如升降式銑床的工作臺。

(2)經過式的危險指人體經過運動的部件引起的危險。包括:

①單純作直線運動的部位,如運轉中的帶鏈、沖模。

②作直線運動的凸起部分,如運動時的金屬接頭。

③運動部位和靜止部位的組合,如工作臺與底座組合,壓力機的滑塊與模具。

④作直線運動的刃物,如牛頭刨床的刨刀、帶鋸床的帶鋸。

3.機械旋轉運動的危險

指人體或衣服被卷進旋轉機械部位引起的危險。

(1)卷進單獨旋轉運動機械部件中的危險,如主軸、卡盤、進給絲杠等單獨旋轉的機械部件以及磨削砂輪、各種切削刀具,如銑刀、鋸片等加工刃具。

(2)卷進旋轉運動中兩個機械部件間的危險,如朝相反方向旋轉的兩個軋輥之間,相互嚙合的齒輪。

(3)卷進旋轉機械部件與固定構件間的危險,如砂輪與砂輪支架之間,有輻條的手輪與機身之間。

(4)卷進旋轉機械部件與直線運動部件間的危險,如皮帶與皮帶輪、鏈條與鏈輪、齒條與齒輪、滑輪與繩索間、卷場機絞筒與絞盤等。

(5)旋轉運動加工件打擊或絞軋的危險,如伸出機床的細長加工件。

(6)旋轉運動件上凸出物的打擊、如皮帶上的金屬皮帶扣、轉軸上的鍵、定位螺絲、聯軸器螺絲等。

(7)孔洞部分有些旋轉零部件,由于有孔洞部分而具有更大的危險性。如風扇、葉片,帶幅條的滑輪、齒輪和飛輪等。

(8)旋轉運動和直線運動引起的復合運動,如凸輪傳動機構、連桿和曲軸。

4.機械飛出物擊傷的危險

(1)飛出的刀具或機械部件,如未夾緊的刀片、緊固不牢的接頭、破碎的砂輪片等。

(2)飛出的切屑或工件,如連續排出或礦碎而飛散的切屑、鍛造加工中飛出的工件。

二、非機械的危害

1.電擊傷

指采用電氣設備作為動力的機械以及機械本身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靜電引起的危險。

(1)靜電危險如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靜電,將引起爆炸、電擊傷害事故。

(2)觸電危險如機械電氣設備絕緣不良,錯誤地接線或誤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觸電事故。

2.灼燙和冷危害

如在熱加工作業中被高溫金屬體和加工件灼燙的危險,或與設備的高溫表面接觸時被灼燙的危險,在深冷處理或與低溫金屬表面接觸時被凍傷的危險。

3.振動危害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使用振動工具或機械本身產生的振動所引起的危害,按振動作用于人體的方式,可分為局部振動和全身振動。

(1)全身振動。由振動源通過身體的支持部分將振動傳布全身而引起的振動危害。

(2)局部振動。如在以手接觸振動工具的方式進行機械加工時,振動通過振動工具、振動機械或振動工件傳向操作者的手和臂,從而給操作者造成振動危害。

4.噪聲危害

機械加工過程或機械運轉過程所產生的噪聲而引起的危害。機械引起的噪聲包括:

(1)機械性噪聲。由于機械的撞擊、摩擦、轉動而產生的噪聲,如球磨機、電鋸、切削機床在加工過程中發出的噪聲。

(2)電磁性噪聲。由于電機中交變力相互作用而發生的噪聲,如電動機、變壓器等在運轉過程中發出的噪聲。

(3)流體動力性噪聲。由于氣體壓力突變或流體流動而產生的噪聲,如液壓機械、氣壓機械設備等在運轉過程中發出的噪聲。

5.電離輻射危害

指設備內放射性物質、x射線裝置、r射線裝置等超出國家標準允許劑量的電離輻射危害。

6.非電離輻射危害

非電離輻射是指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激光和射頻輻射等,當超出衛生標準規定劑量時引起的危害。如從高頻加熱裝置中產生的高頻電磁波或激光加工設備中產生的強激光等非電磁輻射危害。

7.化學物危害

機械設備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或產生的各種化學物所引起的危害。包括:

(1)易燃易爆物質的灼傷、火災和爆炸危險。

(2)工業毒物的危害是指機械加工設備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或產生的各種有毒物質引起的危害。工業毒物可能是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也可能是副產品、廢棄物、夾雜物,或其中含有毒成分的其他物質。

(3)酸、堿等化學物質的腐蝕性危害,如在金屬的清洗和表面處理時產生的腐蝕性危害。

8.粉塵危害

指機械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粉塵引起的危害。粉塵來源包括:

(1)某些物質加熱時產生的蒸汽在空氣中凝結或被氧化所形成的粉塵,如熔煉黃銅時,鋅蒸汽在空氣中冷凝、氧化形成氧化鋅煙塵。

(2)固體物質的機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屬的拋光、石墨電極的加工。

(3)鑄造加工中,清砂時或在生產中使用的粉末狀物質,在混合、過篩、包裝、搬運等操作時產生的以及沉積的粉塵,由于振

動或氣流的影響再次浮游于空氣中的粉塵(二次揚塵)。

(4)有機物的不完全燃燒,如木材、焦油、煤炭等燃燒時所產生的煙。

(5)焊接作業中,由于焊藥分解,金屬蒸發所形成的煙塵。

9.生產環境,指異常的生產環境

(1)照明

工作區照度不足,照度均度不夠,亮度分布不當,光或色的對比度不當,以及存在頻閃效應、眩光效應。

(2)氣溫

工作區溫度過高、過低或急劇變化。

(3)氣流

工作區氣流速度過大、過小或急劇變化。

(4)濕度

工作區濕度過大或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