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企業金屬熔化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應對所屬的機械、電器、水冷、液壓(或氣壓)進行認真地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溶煉。
2.工作時,應穿戴好工作服,穿好防護鞋,戴好防護鏡、防護帽等。不準打赤膊,以防燙傷。
3.爐前及工作場地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各種材料、工具應放到指定的地點。
4.爐料應千燥,并有人負責檢查。嚴禁將易爆物品(如:彈頭、雷管等)、密封容器及帶水(或帶雪)的爐料,投入爐內。
5.樣勺、樣模、撥樣板等,要保持千燥、清潔。剩余溶液,應倒在千燥的地方或千燥的料錠模內。
6.使用行牟時,要先檢查鏈條、鋼絲繩、吊鉤、天平等是否牢固,否則禁止吊運。吊運時,要按《起重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7.開爐前,必須清除爐坑前周圍所有障礙物,5m內不準有易爆物品,爐坑及爐前地面不得有積水。
8.加粉散狀材料時,應側身投料,以防噴濺傷人。
9.出金屬溶液前,使用的工具及饒包必須供烤千燥,澆包必須放正、放穩,禁止將冷濕鐵棒、工具等與溶液接觸,以防噴濺傷人。
10.開爐時根據分工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篇2:工貿企業金屬熔化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應對所屬的機械、電器、水冷、液壓(或氣壓)進行認真地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溶煉。
2.工作時,應穿戴好工作服,穿好防護鞋,戴好防護鏡、防護帽等。不準打赤膊,以防燙傷。
3.爐前及工作場地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各種材料、工具應放到指定的地點。
4.爐料應千燥,并有人負責檢查。嚴禁將易爆物品(如:彈頭、雷管等)、密封容器及帶水(或帶雪)的爐料,投入爐內。
5.樣勺、樣模、撥樣板等,要保持千燥、清潔。剩余溶液,應倒在千燥的地方或千燥的料錠模內。
6.使用行牟時,要先檢查鏈條、鋼絲繩、吊鉤、天平等是否牢固,否則禁止吊運。吊運時,要按《起重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7.開爐前,必須清除爐坑前周圍所有障礙物,5m內不準有易爆物品,爐坑及爐前地面不得有積水。
8.加粉散狀材料時,應側身投料,以防噴濺傷人。
9.出金屬溶液前,使用的工具及饒包必須供烤千燥,澆包必須放正、放穩,禁止將冷濕鐵棒、工具等與溶液接觸,以防噴濺傷人。
10.開爐時根據分工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篇3:有色金屬熔化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必須檢查坩堝有無裂紋。坩堝使用前(金屬坩堝必須認真刷好涂料),必須預熱到600℃以上充分干燥。
2.爐子周圍及爐前坑內不得有積水,不得堆放無關物品。
3.爐料應經過檢查、其品種規格、塊度要符合規定。嚴格檢查爐料有無爆炸品。添加爐料必須預熱并保證干燥,加入速度要慢。
4.取樣、熔煉和澆注所使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須預熱。
5.要注意空氣流通,通風排氣裝置應正常良好。
6.在變質和精煉時,操作人員必須戴上防護口罩,并站在上風位置操作。
7.熔煉完畢要進行澆注時,先將坩堝扶正,抱鉗要將坩堝夾牢出爐。
8.從坩堝向小澆包傾注金屬液時,不可過滿,并在小包底墊些砂子,以免金屬液濺出造成燙傷,剩余金屬液不準隨意亂倒。
9.打爐灑水,不要澆在爐壁上。爐底(對固體燃料爐)有人時不準灑水。
10.采用固體燃料爐加熱坩堝熔化金屬時應注意事項:
(1)操作前檢查鼓風機安放坑是否有積水,檢查管路部分是否良好,爐條是否排布均勻,安全可靠;
(2)第一爐焦炭一定舂實塞緊,防止坩堝傾倒。墊坩堝的耐火磚必須保證坩堝平穩;
(3)補加焦炭時,要沿坩堝周圍添加優質焦碳并塞緊;
(4)在熔煉過程中要觀察熔化情況時,必須停止鼓風。觀察時,注意和火焰保持一定距離;
(5)澆注時,坩堝從爐中取出后,立即蓋上爐蓋。
11.采用油爐加熱坩堝熔化金屬時注意事項:
(1)使用前必須檢查氣路、油路是否正常;
(2)按照油爐司爐工安全操作規程點火操作:先閉風口,微開油門,用引火棒點燃燒嘴,再開風門并進行調節,禁止風壓油。注意調節油、氣門使之充分燃燒;
(3)開爐時必須打開通風設備,排除煙霧;
(4)如果是可轉式油爐,在熔化過程中必須擺正;
(5)油箱放置位置必須與熔化爐保持一定距離,以免發生火災。
12.采用氣體燃料加熱坩堝熔化時應注意事項:
(1)首先檢查各開關位置是否正常。將爐門和煙道閘板打開,使空氣流通。點爐前察看壓力表,確定煤氣是否充足。必要時與煤氣站值班人員聯系,以防點火時發生爆炸;
(2)點火前先將空氣閥關閉,點燃引火棒,再微開煤氣閥,點燃燒嘴,然后調節空氣和煤氣流量;停爐時次序相反,不可錯亂。隨時注意調節煤氣和空氣比例,以火焰明亮無爆炸聲為宜。如發現回火或其它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停爐檢修。如燒嘴溫度過高,可在停爐后噴水冷卻,或用風吹15分鐘再用,以防回火;
(3)煤氣管路及燒嘴附近不許有明火。如發現有漏氣現象,立即通知煤氣站及有關人員進行修理,未修好前嚴禁使用;
(4)完工后將工作場地清掃干凈,檢查煤氣管路和閥門是否漏氣,一切妥善后方能離開現場。
13.采用電阻爐熔化應注意事項:
(1)開爐前,應檢查電氣設備和爐體及其它輔助設備是否正常可靠;
(2)經常清除鐵坩堝外殼鐵銹,以防氧化皮脫落使坩堝與電熱絲“搭橋”或“短路”;
(3)嚴禁電熱絲急冷;
(4)坩堝外壁與勾磚的距離一般應不小于60毫米;以免坩堝“鼓肚”造成事故。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