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乙炔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危險化學品乙炔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2024-07-23 閱讀 6437

特別警示極易燃氣體;經壓縮或加熱可造成爆炸;火場溫度下易發生危險的聚合反應。理化特性無色無臭氣體,工業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氣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氯仿、苯。分子量26.04,熔點-80.8℃,沸點-83.8℃,氣體密度1.17g/L,相對密度(水=1)0.62,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91,臨界壓力6.19MPa,臨界溫度35.2℃,飽和蒸氣壓4460kPa(20℃),爆炸極限2.1%~80%(體積比),自燃溫度305℃,最小點火能0.02mJ。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和塑料的原料,也用于氧炔焊割。危害信息【燃燒和爆炸危險性】易燃燒爆炸。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圍非常寬,遇明火、高熱和氧化劑有燃燒、爆炸危險。【活性反應】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能與銅、銀、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質。【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麻醉恢復快,無后作用,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單純窒息。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應具有防火、防爆、防靜電事故和預防職業病的知識和操作能力,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密閉操作,避免泄漏,全面通風,防止乙炔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在發生或合成、使用、儲存乙炔的場所,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并與應急通風聯鎖,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操作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禁止穿戴易產生靜電衣物和釘鞋。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生產、儲存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在有乙炔存在或使用乙炔作業的人員,應配備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不能接觸銅、銀和汞。要避免使用含銅66%以上的黃銅、含銅銀的焊接材料和含汞的壓力表。(2)進入有乙炔存在或泄漏密閉有限空間前,應首先檢測乙炔濃度,強制機械通風10分鐘以上,直至乙炔濃度低于爆炸下限20%,作業過程中有人監護,每隔30分鐘監測一次,可燃氣體含量不得高于爆炸下限的20%。(3)凡可能與易燃、易爆物相通的設備,管道等部位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4)電石庫禁止帶水入內。(5)使用乙炔氣瓶,應注意:——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對已臥放的乙炔瓶,不準直接開氣使用,使用前必須先立牢靜止15分鐘,再接減壓器使用,否則危險。輕裝輕卸氣瓶,禁止敲擊、碰撞等粗暴行為;——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兩瓶之間的距離應超過10m。不得將瓶內的氣體使用干凈,必須留有0.05MPa以上的剩余壓力氣體;——乙炔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夏季要有遮陽措施防止暴曬,與明火的距離要大于10m。氣瓶的瓶閥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溫水解凍;——乙炔氣瓶在使用時必須設專用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須檢查是否好用,否則禁止使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門的側后方,動作要輕緩。(6)在乙炔站內應注意:——站房內允許冬季取暖時,不得用電熱明火,宜采用光管散熱器,以免積塵及靜電感應,并應離乙炔發生器1m以上,當氣溫在0℃以下時,可用氯化鈉的水溶液代替發生器及回火防止器的用水,以防冰凍的發生。乙炔發生器管道凍結可用熱水解凍。移動式乙炔發生器在夏季應遮陽,防高溫和熱輻射;——乙炔發生器設備運行時,操作者應密切注意各部位壓力和溫度的變化。若發現壓力表讀數驟升或有氣體從安全閥逸出,或者啟動數分鐘壓力表的指針沒有上升應停止作業,排除故障。嚴禁超出規定壓力和溫度;(7)乙炔設備、容器及管道在動火進行大、小修之前應作充氮吹掃。所用氮氣的純度應大于98%,吹掃口化驗乙炔含量低于0.5%時,才能動火作業,并應事先得到有關部門批準,設專人監護和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儲存安全】(1)乙炔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易燃氣體專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2)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乙炔瓶貯存時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嚴禁與氧氣、氯氣瓶及易燃品同向貯存。乙炔瓶嚴禁放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線的場所,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瓶庫或貯存間有專人管理,要有消防器材和醒目的防火標志。(3)儲存室內必須通風良好,保證空氣中乙炔最高含量不超過1%(體積比)。儲存室建筑物頂部或外墻的上部設氣窗或排氣孔。排氣孔應朝向安全地帶,室內換氣次數每小時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風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得小于7次。【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2)槽車運輸時要用專用槽車。槽車安裝的阻火器(火星熄滅器)必須完好。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陽措施,防止陽光直射。(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箱高度,直立排放時,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運輸途中遠離火種,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停車時要有人看管。發生泄漏或火災要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4)輸送乙炔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乙炔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乙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乙炔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乙炔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行《工業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7231)的規定。應急處置原則【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可能翻轉容器,使之逸出氣體而非液體。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觸泄漏物。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泄漏區直至氣體散盡。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10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800m。

篇2:氧乙炔氣瓶安全制度

一、總則:

為了加強氧乙炔氣瓶安全管理,保證安全使用,保證人身和國家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部門氧乙炔氣瓶安全管理制度。

二、儲存和使用:

1、儲存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1)、應置于專用倉庫儲存,氧乙炔氣瓶倉庫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2)、倉庫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和其它熱源;倉庫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之射;

(3)、空瓶與實瓶兩者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氧乙炔氣瓶應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設置滅火器材;

(4)、氣瓶放置整齊,并配戴好瓶帽。立放時,要妥善固定;橫放時,頭部應朝向一方,垛高不宜超過五層。

2、氣瓶使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1)、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

(2)、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

(3)、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裝易引起聚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氣體的氣瓶,并應避開放射性射源;

(4)、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傾倒措施;

(5)、夏季應防止曝曬;

(6)、嚴禁敲擊、碰撞;

(7)、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8)、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

(9)、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應小于0.05MPa;

(10)、氣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對氣瓶進行挖補、焊接修理;

(11)、使用氣瓶的工作人員應熟悉氣瓶一般安全知識。

三、確保氣瓶安全五條紀律:

1、禁止用氧氣瓶或其它壓縮氣瓶對輪胎充氣,吹掃容器管道系統,缺氧的工作現場通風以及作為各種容器打壓的氣源;

2、禁止用氧氣瓶充裝氫氣或其它氣體;

3、禁止用扳手及手錘等敲打旋轉瓶閥,防止閥門損壞氣瓶沖出;

4、涉及到易燃易爆場所或有危險作業現場,在操作使用氣瓶時,必須事先完善可靠的安全措施,經主管領導批準方可進行。

四、氣瓶管理工作的檢查與考核:

1、本車間氣瓶管理工作的檢查與考核,由車間負責;

2、發生下列情況按照《太原第一熱電廠安全生產獎懲規定》進行考核:

(1)、由于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造成氣瓶爆炸、著火、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

(2)、由于對氣瓶管理不善,維護不當致使發生氣瓶爆炸、著火、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

(3)、發生一般習慣性違章造成嚴重人身未遂事故或造成嚴重設備損壞未遂事故;

(4)、外包工程施工單位,在承包設備檢修或更改工程使用氣瓶發生不安全情況時,由生技部或承包方在工程費用結算中按有關規定根據安監部罰款通知書進行扣罰;

3、根據本制度,凡是現場使用乙炔氣瓶時應裝設止回閥,如不使用止回閥每次罰款300元;

本管理制度如有與上級有關規定不符的條款,以上級規定為準。

篇3:氧氣乙炔倉庫安全管理辦法

為加強公司氧氣、乙炔倉庫安全保衛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一、責任體系及職責

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小組,由第一責任人(單位主管供應領導)、直接責任人(供應部門負責人)和安全員(倉庫保管員)組成,全面負責倉庫的安全保衛工作。其職責分別是:

1、安全員是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和安全保衛措施的實施者和落實者;

2、直接責任人負責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的監督和檢查工作;

3、第一責任人負責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的組織和領導工作。

二、氧氣、乙炔倉庫的安全保衛操作規程:

1、非本庫人員禁止入內,確因工作需要,須經倉庫保管員同意后,方可進入。

2、庫內嚴禁煙火,嚴禁攜帶火種,穿帶釘子的鞋,入內應關閉手機等通訊工具。

3、裝卸氧氣、乙炔瓶要按規定輕拿輕放,禁用能產生火花的工具。收發有登記手續。

4、庫內不得同時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

5、照明燈具及電器設施應達到防爆要求,并有良好的通風措施,定期檢測,確保狀態良好。

6、本部位配置?KG干粉滅火器?具,放置在?,倉庫保管員要做到每周進行一次檢查,每月進行一次維護保養,保持良好狀態,倉庫保管員必須熟悉掌握“三懂、三會”的內容(懂本崗位火災危險性,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懂撲救火災的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及自救逃生的常識和方法,公司綜合事務部要做好“三懂、三會”的培訓工作。

三、本部位安全保衛檢查

倉庫保管員每天檢查一次、直接責任人每周檢查一次、第一責任人每月檢查一次、公司綜合事務部該業務管理人員要每半月檢查一次,并有記錄。

檢查內容:

1、查倉庫周邊的防火情況,嚴禁一切煙火;

2、查倉庫周圍有無危及倉庫安全的作業;

3、查倉庫門窗和安全防范設施有無損壞;

4、查消防器材完好情況;

5、查倉庫警示標識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倉庫保管員要堅持及時發現和排除不安全因素,重大問題立即向主管領導和公司綜合事務部(電話:****)報告,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6、查安全保衛責任體系運行情況,查各類責任人履行職責情況。

四、考核

1、因不執行本辦法或玩忽職守,造成企業和職工個人財產損失在500元以下的,由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安全員及其他責任人按所負責任劃分全額賠償;500元以上超出部分按20%的比例賠償,賠償總額不超過5000元。

2、在倉庫內違章吸煙的給予違章人經濟處罰200元。

3、倉庫保管員發現違章行為不制止,考核其100元。

4、違反本辦法構成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追究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被公安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同時,公司仍追究內部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