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乙炔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乙炔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7275

乙炔,俗名電石氣。它是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五色氣體。工業乙炔因含有雜質(磷化氫)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氣味。氣體相對密度0.91(空氣=1)。液體相對密度0.6181(-82℃)。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乙炔的化學性質活潑,能起加成反應,容易聚合。乙炔在氧中燃燒可產生高溫(3500℃)和強光。

乙炔是易燃氣體,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為2.55%~80.00%(體積)。當壓力超過0.15MFa時很易發生爆炸。乙炔的點火能很小,其最小點火能為0.02mJ。

最常見的乙炔一氧焰,用于金屬的切割、焊接及金屬表面噴鍍。乙炔還作為石油化工的原料,用來制造聚氯乙烯、氯丁橡膠、醋酸、醋酸乙烯酯等。

工業上制取乙炔的方法很多。如電石法、甲烷裂解法、烴類裂解法等。我國目前主要采用電石法生產乙炔。電石法生產乙炔按電石和水接觸的方式分類,可分為電石入水式(又稱濕式)、水人電石式(又稱干式)和排水式三種,國內目前以電石入水式居多。從節約能源,提高電石利用率、減少污染并有利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溶解乙炔氣瓶與移動式乙炔發生器相比有較大的優越性,我國正推廣使用溶解乙炔氣瓶。電石法生產乙炔工藝如圖所示。加入到發生器中的電石和水反應生成乙炔氣,生產的粗制乙炔氣經氣液分離后進入氣柜儲存,氣柜內的乙炔除去硫化氫、磷化氫等雜質后成為精制乙炔,再除去水分后進入壓縮機,加壓至2.5MPa的乙炔氣再經除油和除水后送至用氣裝置或乙炔充裝臺。

電石法生產乙炔工藝流程圖

職業危害乙炔的爆炸極限范圍很寬,最小點火能的數值很小,因此極易引起燃燒、爆炸。

乙炔與空氣或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氯和氟也發生爆炸性反應。乙炔含磷化氫越過0.15%時,遇空氣容易自燃。

乙炔聚合時放出熱量,溫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如不加以控制,會因溫度過高而發生乙炔分解爆炸反應。一般物質分解時是吸熱的,而乙炔分解時卻是放熱的。

常壓乙炔一般不會分解,加壓乙炔則極易分解。壓力越高,越容易發生分解、爆炸,且分解溫度隨壓力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乙炔與多種金屬接觸能生成危險的金屬炔化物。在—定條件下生成的乙炔銀、乙炔銅或乙炔汞等,受到撞擊摩擦或在干燥狀態下升溫都可導致強烈的分解、爆炸。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濃度吸人可引起單純窒息。暴露于20%濃度(乙炔)時,出現明顯缺氧癥狀;吸人高濃度時,初期興奮、多語、哭笑不安,后出現眩暈、頭痛、惡心、嘔吐、嗜睡;嚴重者昏迷、紫紺、瞳孔對光反應消失、脈弱而不齊。當混有磷化氫時,毒性增大。

預防措施:

1.預防火災、爆炸事故

(1)生產區域應保持干燥,通風良好,并避免陽光直射。

(2)按防爆規定配置電氣設備及照明設施等,嚴格控制明火及其他火種。

(3)按規范設置安全閥、單向閥、水封及阻火器等安全裝置,并應保持完好。

(4)要用惰性介質(如氮氣)置換設備和管道,所有設備死角及管道末端均應有單獨排放口,排放氣體經分析含氧量小于3%時,方為合格。

(5)為防止生成有爆炸危險的乙炔銅、乙炔汞等,乙炔發生器上的附件及與乙炔接觸的計量儀器、測溫筒、自動控制設備等其含銅量都不得超過70%。為防止水銀溫度計破裂后,將有汞流出與乙炔生成乙炔汞,因此禁止使用水銀溫度計。

(6)采用電石法生產乙炔時,要嚴格控制電石加料量和電石的粒度,防止超壓。加料過多過快,會使電石與水反應生成的乙炔量急劇增加;電石粒度過小,與水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劇烈,容易引起局部過熱而發生意外。

(7)乙炔發生器頂部的儲料斗及頂蓋等處應內襯鋁或橡皮,要經常檢查,若發現脫落應及時修補,以防鐵器之間碰撞產生火花。向敞開式發生器投入電石時,勿使電石投入過剩,并防止電石碰到入口金屬部分,以防產生火花。要使用專用工具,動作要輕、要慢。

(8)向乙炔發生器加料中加裝電石時,應先通氮氣充分置換,徹底除凈料斗中的乙炔后,才能打開頂蓋加料。

(9)嚴格控制乙炔發生器的工作壓力和溫度。既要防止壓力過高,也要避免出現負壓,以免空氣漏入。發生器工作溫度過高雖能使反應速度加快,減少耗水量,但會給生產帶來不安全因素,發生器反應溫度一般應控制在70℃左右,不應超過80℃。

(10)乙炔發生器排渣時,容易將乙炔帶出。如排渣太快,發生器容易形成負壓,吸入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在排渣管路上安設兩個閥門,以有效控制排渣速度。排渣管發生堵塞可用水沖洗,嚴禁使用金屬工具通鑿。

(11)乙炔儲氣柜的設計應嚴格執行《建筑設計規范》和《乙炔站設計規范》的要求。

(12)由于高壓乙炔有易分解的特性,所以乙炔壓縮有其專用壓縮機,不能用其他壓縮機替代。防止負壓和防止高壓的限壓裝置及其他安全裝置要齊備。

(13)乙炔壓縮機開車前,應對整個系統用氮氣吹掃,使系統內的含氧量小于3%。要確保壓縮系統的密封,使壓縮機既不會有乙炔逸出,也不會漏人空氣。

(14)干燥處理后的乙炔,含水量很低,其危險性比干燥前增大,充裝氣瓶和使用時應注意安全。

(15)灌裝乙炔前,應對乙炔氣瓶認真檢查。初次灌裝時,應用乙炔氣置換,直至瓶內乙炔濃度大于98%為止。

(16)灌瓶時,乙炔溶解于氣瓶內的丙酮溶劑中是放熱過程,溶解1kg乙炔約產生熱量545kJ。必須嚴格執行最大灌裝量和溫度、壓力控制標準。乙炔氣瓶的充裝容積流速應盡量小于0.6m3/(h.瓶)。

(17)灌裝后的乙炔氣瓶必須用肥皂水逐個檢查瓶閥和易融合金的氣密性。灌裝后必須靜置8h以上,并按國家標準檢驗乙炔質量,合格后方可出廠。

(18)乙炔鋼瓶在運輸時,應避免強烈沖擊和碰撞,嚴禁摔、砸、滾、拋。

2.預防中毒

乙炔雖然無毒,但含雜質的乙炔可危害健康。所以應對乙炔的成分加以檢驗。一般不要求使用呼吸防護用品,但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會迅速出現高濃度乙炔,這時應備有自給式呼吸保護器,以供急救之用。

如接觸乙炔后出現癥狀,則應將患者移至無污染的新鮮空氣處。如呼吸已經停止,則須進行人工呼吸,特別是乙炔從發生器逸出時,應考慮急性磷化氫中毒的可能。

篇2:氧乙炔氣瓶安全制度

一、總則:

為了加強氧乙炔氣瓶安全管理,保證安全使用,保證人身和國家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部門氧乙炔氣瓶安全管理制度。

二、儲存和使用:

1、儲存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1)、應置于專用倉庫儲存,氧乙炔氣瓶倉庫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2)、倉庫不得有地溝、暗道,嚴禁明火和其它熱源;倉庫應通風、干燥,避免陽光之射;

(3)、空瓶與實瓶兩者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氧乙炔氣瓶應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設置滅火器材;

(4)、氣瓶放置整齊,并配戴好瓶帽。立放時,要妥善固定;橫放時,頭部應朝向一方,垛高不宜超過五層。

2、氣瓶使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1)、不得擅自更改氣瓶的鋼印和顏色標記;

(2)、氣瓶使用前應進行安全狀況檢查,對盛裝氣體進行確認;

(3)、氣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裝易引起聚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氣體的氣瓶,并應避開放射性射源;

(4)、氣瓶立放時應采取防傾倒措施;

(5)、夏季應防止曝曬;

(6)、嚴禁敲擊、碰撞;

(7)、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8)、嚴禁用溫度超過40℃的熱源對氣瓶加熱;

(9)、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應小于0.05MPa;

(10)、氣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對氣瓶進行挖補、焊接修理;

(11)、使用氣瓶的工作人員應熟悉氣瓶一般安全知識。

三、確保氣瓶安全五條紀律:

1、禁止用氧氣瓶或其它壓縮氣瓶對輪胎充氣,吹掃容器管道系統,缺氧的工作現場通風以及作為各種容器打壓的氣源;

2、禁止用氧氣瓶充裝氫氣或其它氣體;

3、禁止用扳手及手錘等敲打旋轉瓶閥,防止閥門損壞氣瓶沖出;

4、涉及到易燃易爆場所或有危險作業現場,在操作使用氣瓶時,必須事先完善可靠的安全措施,經主管領導批準方可進行。

四、氣瓶管理工作的檢查與考核:

1、本車間氣瓶管理工作的檢查與考核,由車間負責;

2、發生下列情況按照《太原第一熱電廠安全生產獎懲規定》進行考核:

(1)、由于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造成氣瓶爆炸、著火、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

(2)、由于對氣瓶管理不善,維護不當致使發生氣瓶爆炸、著火、設備損壞或人身事故;

(3)、發生一般習慣性違章造成嚴重人身未遂事故或造成嚴重設備損壞未遂事故;

(4)、外包工程施工單位,在承包設備檢修或更改工程使用氣瓶發生不安全情況時,由生技部或承包方在工程費用結算中按有關規定根據安監部罰款通知書進行扣罰;

3、根據本制度,凡是現場使用乙炔氣瓶時應裝設止回閥,如不使用止回閥每次罰款300元;

本管理制度如有與上級有關規定不符的條款,以上級規定為準。

篇3:氧氣乙炔倉庫安全管理辦法

為加強公司氧氣、乙炔倉庫安全保衛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辦法:

一、責任體系及職責

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小組,由第一責任人(單位主管供應領導)、直接責任人(供應部門負責人)和安全員(倉庫保管員)組成,全面負責倉庫的安全保衛工作。其職責分別是:

1、安全員是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和安全保衛措施的實施者和落實者;

2、直接責任人負責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的監督和檢查工作;

3、第一責任人負責本部位安全保衛管理的組織和領導工作。

二、氧氣、乙炔倉庫的安全保衛操作規程:

1、非本庫人員禁止入內,確因工作需要,須經倉庫保管員同意后,方可進入。

2、庫內嚴禁煙火,嚴禁攜帶火種,穿帶釘子的鞋,入內應關閉手機等通訊工具。

3、裝卸氧氣、乙炔瓶要按規定輕拿輕放,禁用能產生火花的工具。收發有登記手續。

4、庫內不得同時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

5、照明燈具及電器設施應達到防爆要求,并有良好的通風措施,定期檢測,確保狀態良好。

6、本部位配置?KG干粉滅火器?具,放置在?,倉庫保管員要做到每周進行一次檢查,每月進行一次維護保養,保持良好狀態,倉庫保管員必須熟悉掌握“三懂、三會”的內容(懂本崗位火災危險性,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懂撲救火災的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及自救逃生的常識和方法,公司綜合事務部要做好“三懂、三會”的培訓工作。

三、本部位安全保衛檢查

倉庫保管員每天檢查一次、直接責任人每周檢查一次、第一責任人每月檢查一次、公司綜合事務部該業務管理人員要每半月檢查一次,并有記錄。

檢查內容:

1、查倉庫周邊的防火情況,嚴禁一切煙火;

2、查倉庫周圍有無危及倉庫安全的作業;

3、查倉庫門窗和安全防范設施有無損壞;

4、查消防器材完好情況;

5、查倉庫警示標識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倉庫保管員要堅持及時發現和排除不安全因素,重大問題立即向主管領導和公司綜合事務部(電話:****)報告,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6、查安全保衛責任體系運行情況,查各類責任人履行職責情況。

四、考核

1、因不執行本辦法或玩忽職守,造成企業和職工個人財產損失在500元以下的,由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和安全員及其他責任人按所負責任劃分全額賠償;500元以上超出部分按20%的比例賠償,賠償總額不超過5000元。

2、在倉庫內違章吸煙的給予違章人經濟處罰200元。

3、倉庫保管員發現違章行為不制止,考核其100元。

4、違反本辦法構成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追究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被公安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同時,公司仍追究內部管理責任。